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C 5横突阻滞加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混合液,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阻滞效果.结果试验组中麻醉效果为优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5).结论 C5横突阻滞加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人肱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3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传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镇静情况,疼痛情况,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的镇静率高于对照组,麻醉后的疼痛率低于对照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老年患者,能提升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高峻岭  朱珩 《医学综述》2008,14(11):1750-1752
目的探讨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优势。方法锁骨骨折3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全身麻醉组(A组),臂丛阻滞麻醉组(B组),臂丛复合颈丛麻醉组(C组),每组12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手术10min(T2)、上钢板时(T3)、缝合时(T4),记录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患者术中不适次数和追加基础麻醉次数,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①B组追加基础麻醉次数和术中不适次数与A、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T1、T2、T3、T4时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C组患者情况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手术中,麻醉效果接近全身麻醉,但操作简单,麻醉管理方便,更适合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4.
5.
路丞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0):122-125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人肱骨骨折切开内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老年人肱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盲法穿刺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后的效...  相似文献   

6.
丁华 《中外医疗》2011,30(9):92-92
本研究对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上肢手术的60例患儿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麻醉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3年4月对上肢手术选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共104例,其中男86例,女18例,均为成年人。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20mg。局麻药物大多采用1.5%利多卡因30ml。手术时间最长3 h 45 min,最短65 min。无1例有严重并发症。手术种类见表1,麻醉效果见表2。上述病例分别采用肌间沟法及腋跻法阻滞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失败4组。优:完全无痛,不需要辅助药物;良:切口稍痛,加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总结了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经验。方法 :分腋路法和改良肌间沟法两种。结果 :以刺破筋膜的落空感为进入神经鞘的标志 ,无寻异感 ,留置套管并固定 ,可连续加药而不需反复穿刺。结论 :大大延长了麻醉时间 ,减少全麻药用量和止血带反应 ,尤其适用于时间较长的上肢手术  相似文献   

10.
宋晓华 《中原医刊》2011,(12):81-82
目的观察基础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上肢手术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臂丛神经阻滞,B组为单凭氯胺酮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均有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心率波动显著小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苏醒时间短,术后呕吐和躁动发生率低(P〈0.05)。结论基础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是小儿上肢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6—01~1997—12上肢手术壁丛神经阻滞10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中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观察组)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对照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相关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0%,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9.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102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0~1998年度行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者102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02例中,男71例,女31例。年龄10~56岁。术前药:安定6~10mg,麻前30min肌注麻药1%利多卡因加上肾上腺素1∶40万单位者84例,未加者18例,臂丛阻滞以肌间沟和腋路法为主,平均用药量18.21±2.23ml,手术种类(见表1),手术时间最长4h20min,最短35min,平均65.24±48.56min。并发霍纳氏综合征3例,轻度中毒反应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麻醉效果评价:安静无痛为优;轻痛辅用镇痛镇静药为良;剧病改局麻为失败。表1 手术种类名  称     例数  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离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60例上肢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复合组和分离组。复合组氯胺酮分离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分离组单纯氯胺酮分离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对比生命体征BP、SPO2、HR的变化、麻醉效果、术毕清醒时间及程度。结果复合组患儿麻醉效果,患儿苏醒状况明显优于分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分离组。结论氯胺酮分离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安全可靠,麻醉效果完善,患儿苏醒迅速,适合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黄建盛 《自贡医药》1995,17(4):17-18
本文总结卫126例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路、肌间沟入路、腋入路的阻滞效果及优缺点,分析我院各种入路掌握的程度,借鉴锁骨下血管旁阻滞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采用改良式肌间沟阻滞的74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肌间沟阻滞的7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 改良式肌间沟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肌间沟阻滞在上臂和手部手术麻醉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波 《吉林医学》2013,34(4):677-678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较传统氯胺酮麻醉在术中管理、麻醉过程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的优势。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在2~5岁的上肢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行臂丛阻滞组,B组行氯胺酮麻醉组,记录两组患儿入室后(T1),麻醉完成后(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10 min(T5),HR,麻醉恢复过程中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T2~T4较T1是MAP明显降低,HR减慢(P<0.05);与B组比较,T4、T5时A组HR减慢,MAP降低(P<0.05);A组术毕清醒的时间为(60±15)s,B组术毕清醒时间(240±120)s,A组清醒时间明显较B组短。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时,具有心血管反应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新耀 《实用医技》2007,14(34):4741-4742
臂丛神经阻滞虽有多种方法和途径,但要达到理想、完善的麻醉效果却非常不易。我们从2001年开始探索应用第6颈椎横突的骨性标志来确定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穿刺部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并且与传统的肌间沟法相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结果Ⅰ组3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28例(成功率为93.3%),Ⅱ组麻醉效果优良者21例(成功率为70%),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