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不仅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还具有刺激肿瘤细胞生长作用.2001-10~2003-05我们对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0例血清VEGF水平进行测定,并与健康人VEGF水平进行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2.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在NHL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检测52例初诊NHL患者淋巴瘤石蜡切片EIF4E和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构建反义EIF4E表达载体,电转染至Burkirt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Raji细胞转染前后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NPBM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在NHL患者中,侵袭性淋巴瘤EIF4E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惰性淋巴瘤的表达(P<0.05),且EIF4E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5,P<0.01)。成功构建EIF4E反义表达载体,将其转染入Raji细胞后,VEGF表达抑制。结论EIF4E在NHL的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作用,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3.
侯芸华  宋振岚  张永利  刘璟瑶 《临床荟萃》2006,21(2):92-95,F0003
目的观察沙立度胺(反应停)辅助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效果,并测定治疗前后淋巴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实验组17例及对照组14例NHL患者淋巴瘤组织中的VEGF、NF-κB、MVD表达。结果两组病例的有效率[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分别为70.6%和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患者随访6个月以后,实验组1例复发,对照组3例复发;治疗后MVD、VEG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D(42.3±19.2)%vs(57.8±19.8)%,VEGF(21.3±5.4)%vs(31.7±5.8)%(P<0.05,P<0.01),NF-κ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应停联合化疗可以维持NHL患者的持续缓解状态,减少复发;其通过降低NHL患者淋巴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从而减少其MVD而抑制血管新生来达到此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恶性淋巴瘤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病理组织进行免疫学分类,及测定VEGF及微血管密度。结果(1)恶性淋巴瘤组织VEGF高表达,微血管密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VEGF主要表达于淋巴瘤淋巴结外带,于肿瘤细胞及其周围细胞胞浆、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周围表达;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VEGF与MVD呈正相关(P<0.01)。结论恶性淋巴瘤形成时已有VEGF高水平表达及丰富的微血管形成;VEGF由瘤细胞及周围组织细胞分泌,沉积于血管内皮细胞周围;非霍奇金淋巴瘤VEGF的分泌与微血管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表达水平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NHL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49例初诊NHL患者的血清VEGF为(215.26±109.8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8.46±24.67)pg/mL,P<0.05。31例患者取得缓解或部分缓解,治疗前VEGF水平(205.79±112.47)pg/mL,缓解后VEGF水平(95.79±52.47)pg/mL,治疗前、缓解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缓解后复发时VEGF水平(225.41±97.35)pg/mL,与初诊者血清VEGF水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与NHL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对NHL治疗、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水准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9例NHL患者血清VEGF在化疗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化疗前血清VEGF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3.21±23.22vs75.23±13.16,P<0.01)。未缓解组化疗前血清VEGF的含量与完全缓解组化疗前血清和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1.33±28.47vs75.23±13.16,97.18±26.71vs75.23±13.16,均P<0.01),未缓解组化疗后血清VEGF的含量无明显下降,但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化疗后(120.11±25.18vs78.13±32.13,P<0.01)。结论VEGF在NHL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urvivin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50例NHL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的空腹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NHL患者VEGF和Survivin的表达明显比对照组基因表达高,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一6.387,t=7.069,均P〈0.05)。VEGF与Survivin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97,P〈Z0.01)。结论VEGF和Survivin可作为检测NHL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意义。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初治NHL患者58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入院参加体检的5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清LD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β2-MG和VEGF水平,超过正常值范围判断为该指标阳性。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HL患者的LDH、β2-MG、VEGF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HL组患者中,不同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患者LDH与VEGF水平变化显著。与低度恶性患者相比,中度恶性与高度恶性患者的LDH与VEGF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Ⅰ期患者相比,临床Ⅱ、Ⅲ及Ⅳ期患者血清LDH与VEGF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HL组58例患者中,LDH阳性30例,占51.72%,β2-MG阳性39例,占67.24%,VEGF阳性29例,占50.00%。结论:血清LDH、β2-MG、VEGF水平检测对NHL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主要的促血管新生因子 ,国内有关恶性血液病VEGF表达的研究尚少。我们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浆VEGF进行了观察 ,以期探讨其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病例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2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 4 2例 ,男 2 4例 ,女 18例 ,年龄 13~ 80岁 ,中位年龄 5 5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1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16例 ,…  相似文献   

10.
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NHL)患者总体预后不佳。越来越多的新药与靶向药应用于临床以改善RR NHL的生存。来那度胺因具有免疫调节、抑制血管生成、直接抗肿瘤活性等作用,被用于NHL多种亚型的治疗,无论是初诊或难治复发,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在B细胞淋巴瘤中。本文就来那度胺在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RR B NHL)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血浆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情况和BDNF与血管新生的关系 ,初步探讨BDNF在MM的发生与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MM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浆BDNF和VEGF的浓度 ;采用MTT法观察BDNF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作用 ;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法和体外小管形成实验等体外血管新生模型观察BDNF对HUVEC迁移和形成血管通道的影响 ;采用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和小鼠matrigelplug方法观察BDNF对体内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患者血浆BDNF浓度为 (4.2 2± 0 .6 4 )ng ml,与健康体检者 (2 .0 3± 0 .38)ng m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0 ) ;患者血浆VEGF浓度为 (79.35± 13.2 5 ) pg ml,与健康体检者 (34.4 1± 1.78)pg m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6 )。BDNF与VEGF水平间存在着相关性 (r =0 .4 30 ,P =0 .0 2 5 )。BDNF对HUVEC的增殖没有显著作用 ,但可明显促进HUVEC的迁移和管状结构形成 ;同时可促进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和matrigelplug中血管新生。结论 :MM患者血浆BDNF和VEGF显著增高 ,BDNF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促血管新生效应 ,在MM的血管新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最多、恶性程度高的一个亚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2]。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生成与调控机制极其复杂,有多种信号通路参与,原癌基因Bcl-6、凋亡抑制基因Bcl-2与DLBCL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国外报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1].中国在逐步进入老龄化,NHL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老年NHL是一群不可忽视的群体,应当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究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浆内皮素—Ⅰ(ET—Ⅰ)在DIC中的作用以及与多个脏器衰竭之间的关系。受检的患者中DIC47例,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3例,非APL的急性白血病(AL)1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危象(CML/BC)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例,实体瘤5例,脓毒症4例。无DIC的患者30例(包括AL,CML/BC、NHL,实  相似文献   

15.
<正>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逐年上升,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中国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高发地区,据有关文献[1]报道,普通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高达7.2%,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HBSAg(+)患者明显高于普通人群[2-3]。国内[4]报道NHL合并HBSAg(+)患者可达  相似文献   

16.
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一种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具有特殊的流行病学特征,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上仍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有较多研究报道指出,EB病毒(EBV)感染在ENKTCL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与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密切相关.除此之外,ENKTCL的发生也与某些相关基因的异常、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肿瘤微环境相关.本文针对ENKTCL发病机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建波  王金铠  张金巧  王俊祥  常英军 《临床荟萃》2004,19(15):867-868,F00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血管新生正性调控因子,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应用原位杂交染色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组织VEGFmRNA转录情况,探讨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淋巴瘤骨髓上清、血浆中的表达与意义及贫血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对血液肿瘤科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无骨髓浸润的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30例(淋巴瘤组)、良性贫血患者8例(贫血组)及正常体检者5例(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骨髓上清、血浆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浆、骨髓VEGF水平在淋巴瘤Ⅰ~Ⅳ期及贫血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贫血组与淋巴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瘤仅IV期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Ⅲ期及贫血组(P均<0.05),但骨髓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骨髓VEGF表达水平在淋巴瘤组(r=0.07813,P>0.05)、贫血组(r=0.08910,P>0.05)均无相关性。结论无论骨髓或血浆VEGF表达水平均可作为淋巴瘤的诊断依据,但Ⅰ~Ⅲ期需注意有无贫血因素的影响,Ⅳ期血浆表达水平未发现贫血因素的影响。骨髓VEGF表达水平对淋巴瘤的分期无指导意义。血浆VEGF表达水平对淋巴瘤分期有无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对评估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骨髓、血浆VEGF表达水平无相关性。贫血对血浆、骨髓VEGF的表达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蛋白各组份的异常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13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NHL组,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法国Sebia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对血清样品进行蛋白电泳,确定蛋白电泳各组份比例.结果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各区带蛋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α1区结果显著升高,α2区结果明显升高,β1区结果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对血清蛋白电泳α1区带、α2区带、β1区带结果变化的观察可能会对NHL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的生物诊断标记物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准确性及其对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及病情监控的意义,探讨Ig H基因序列重组作为新型生物诊断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首先进行NHL的二代测序(NGS),然后用PCR技术检测NHL患者血浆特异性DNA片段的重组情况。结果通过对12例NHL患者的肿瘤组织Ig H基因组区域进行平行DNA捕获和测序(Ig Cap),准确定位和检测出Ig H位点重组序列。另外,我们还获得了一名患者的血浆循环DNA重组片段。结论 NHL患者的血浆中可检测到Ig H基因重组,Ig Cap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针对NHL患者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估及病情监控的生物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