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采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对炔诺孕酮炔雌醚片中炔雌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炔诺孕酮的含量。该方法不需预先分离,简单、快速,其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较好。同时,采用一般分光光度计进行手动式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对比实验,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羟孕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符合分析要求;为甲羟孕酮片中甲羟孕酮的含量测定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导数分光光度法能提高阿莫西林的分辨率和选择性。本文通过在300-260nm波长范围内,对辅助料进行零阶,一阶,二阶导数光谱处理,得和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可消除干扰。用此法测定阿莫西林颗粒剂含量,回收率为99.77%,与咪唑试剂衍生化法所得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样品不需任何处理,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测定波长275nm,271nm,回收率为99.84%.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样品不需任何处理,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测定波长275nm,271nm,回收率为99.84%。  相似文献   

6.
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克霉唑软膏的含量赵春杰,梁森,佟立今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110015陈国兴,张仲元空军沈阳医院110042克霉唑软膏系外用抗菌药,许多省市药品标准[1 ̄3]均有收载,含量测定采用非水法,基质消耗标准液使测定结果偏高,不能保证克霉唑...  相似文献   

7.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体酮的含量〔1〕,其注射液是油剂,油溶剂对测定有干扰,因而药典一直采用HPLC法。本研究对茶油为溶剂的黄体酮注射液,直接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一定浓度,采用二阶导数零交截距法〔2〕测含量,可消除茶油的干扰。1仪器与药品岛津UV?..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蓝花参提取物中多炔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党参炔苷为指标成分,对蓝花参提取物中多炔类化合物采用乙醇回流提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多炔类化合物在4~28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均达到要求。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E霜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E霜中维生素E的含是,可消除基质对测定的干扰,方便简便,快速且准确,回收率为98.24%。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了胶束增溶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豆粉中的Cu、Cd和Zn含量的实验条件等。方法在pH值为9.2的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体系中,在加入乳化剂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产生胶束增溶作用及显色剂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络合作用后,通过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豆粉中铜、镉和锌时对波长选择、OP用量及体系酸度、温度等的对比。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5.5×10-6g/L,仪器精密度测定RSD为0.37%,测定样品后的回收率在95%~102%之间。结论通过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在胶束增溶作用下,铜、镉和锌可以由显色剂所产生的络合作用下被同时测定出来。该方法是可行的,灵敏度较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择测定何首乌中游离蒽醌含量的方法.[方法]精密称定何首乌药材适量,氯仿超声萃取,取部分溶液蒸干,残渣分别用混合碱比色法和醋酸镁比色法进行测定.[结果]醋酸镁比色法的测定值在16 h内稳定,RSD为0.87%,平均回收率为99.37%±1.35%,同一样品5次测定的RSD为1.02%;混合碱比色法16 h时的RSD为2.83%,平均回收率为96.72%±1.57%,同一样品5次测定的RSD为4.86%.[结论]醋酸镁比色法适用于何首乌中游离蒽醌含量的测定,且具有稳定、准确及重现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18例肝癌患者采用靛青绿(ICG)注射液静脉注射,不同时间采血,用分光光度计测量ICG在肝脏的潴留率及清除率。结果表明肝癌组和对照组ICG血浆潴留率X±s为40.22%±6.42%,6.38%±1.45%,血浆清除率X±s为0.05%±0.03%,0.19%±0.02%,P<0.01。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而且,肝癌患者的血浆白蛋白≤29g/L组的潴留率高于血浆白蛋白≥30g/L组(75.00%±22.75%,35.85%±7.00%,P<0.05)。ICG滞留试验可以较真实反映肝癌患者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AIHA患者外周血Th1/Th2、Tc1/Tc2亚群的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haemolyticanaemia,AIHA)患者外周血Th1/Th2、Tc1/Tc2亚群极化状态,分析AIH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为AIHA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AIH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细胞。以Cy5标记的抗CD4、CD8单抗和PE标记的CD30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AIHA患者Th/Tc、Th1/Th2、Tc1/Tc2亚群的比例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IHA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CD8+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例明显降低(P<0.05),CD4+CD30-T、CD4+CD30+T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CD4+CD30-T/CD4+CD30+T和CD8+CD30-T/CD8+CD30+T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而CD8+CD30-T及CD8+CD30+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IHA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发生改变,呈明显Th1/Tc1型细胞优势;Th1/Tc1型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能与AIH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rdrome,BCS)患者血浆抗凝蛋白[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测定3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浆中ATⅢ,PC,PS及Ⅶ因子水平,并和30例正常人,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做对照。结果:布加综合征患者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ATⅢ,PC,PS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ATⅢ(82.9%±13%),(72.4%±16%),(103.5%±23%),PC(86.5%±19.5%),(73.5%±17.2%),(102.5%±20.1%),PS(84.6%±28.5%),(78.3%±26.3%)(100.9%±29.1%),P均<0.05],但在Ⅶ因子水平对ATⅢ,PC,PS水平的影响,在布加综合征组和乙肝后肝硬化对照组无差别[bATⅢ(0.92,0.93),bPC(0.96,0.94),bPS(0.86,0.88),P<0.05]。结论:布加综合征患者抗凝蛋白水平低于正常人水平,但其原因与继发肝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5种肿瘤细胞株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状态,为端粒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学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和TRAP-ELISA方法检测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和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 hTERT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状态。 结果:HeLa细胞hTERT表达阳性率最高,为 (93.75±3.10) %;而U2OS阳性表达率最低,仅为(2.75±0.96) %,近于不表达;其他3种细胞MCF-7、SMMC7721和PC-3m的hTER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50±2.65)%、(53.75%±2.22)%和(23.50±2.89)%。与hTERT表达阳性率相似,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最强,为(94.58±3.49)%;而U2OS 端粒酶活性近于阴性,为(3.02±0.43)%;其他3种细胞MCF-7、SMMC7721和PC-3m的端粒酶活性分别为 (73.90±4.50) %、(66.67±3.35) %和(50.62±1.96) %。结论:5种细胞系中hTERT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状态差别很大,提示端粒酶抑制剂可适用于多数但并非所有恶性肿瘤的治疗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巴胺对大肠癌Caco-2细胞的促凋亡效应,在线粒体蛋白水平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肠癌Caco-2细胞分为环巴胺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以5、10、20和40 μmol·L-1环巴胺处理Caco-2细胞,分别应用MTS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Caco-2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采用nano LC-ES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ME诱导U937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含有等量DMSO RPMI 1640培养液的对照组、2-ME处理组、NAC处理组和2-ME+NAC处理组。MTT测定评价对U937细胞毒作用;采用Annexin V 和 NO 染料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NO生成和细胞凋亡;DHE测定细胞内超氧阴离子。结果:不同浓度2-ME (0.25、0.50、1.00、和2.00 μmol•L-1)处理U937细胞48 h后,U937细胞活性均较对照组 明显减少(P<0.05),随着2-ME浓度的增高,U937细胞的生存率逐渐减低,呈剂量依赖性。2-ME (2.00 μmol•L-1)处理U937细胞8、12、18和24 h后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而2-ME处理U937细胞1、3及6 h后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ME (2.00 μmol•L-1)处理U937细胞产生NO荧光值显著增加,超氧阴离子为1.21±0.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ME处理U937细胞1 h时,细胞NO阳性率是46.74%±0.15%,与对照组(0.52%±0.2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细胞凋亡率(1.28%±0.07%)与对照组(1.59%±0.1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ME处理U937细胞3 h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U937细胞NO的产生早于细胞凋亡。用NAC抑制反应性氧基(ROS)可保护U937细胞逃避2-ME的细胞毒作用和避免2-ME诱导的细胞凋亡。2-ME (2.00 μmol•L-1)处理组U937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分别是0.47%±0.02%和13.87%±0.69%,与对照组和2-ME+NAC处理组(0.82%±0.08%及2.98%±0.19%)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ME通过ROS诱导U937细胞凋亡,提示产生ROS的物质可能增强抗白血病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春新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锋  王剑英  李秀江 《吉林医学》2000,21(5):292-293
目的 :评价长春新碱 (VCR)诱导滑膜细胞凋亡作用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及 DNA凝胶电泳等方法对不同浓度的 VCR诱导 9例体外培养的 RA病人及对照组 5例骨关节炎 (OA)与 4例正常人(NC)关节滑膜细胞凋亡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加药前 RA、OA及 NC组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3.8%± 0 .6 %、0 .8%± 0 .3%及0。加药后均显著升高 ,RA组可高达 6 7.5 %± 15 .1% (P<0 .0 1) ,OA组为 38.4%± 6 .8% (P<0 .0 1) ,NC组为 15 .7%± 1.5 % (P<0 .0 1)。 RA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 OA组 (P<0 .0 1)和 NC组 (P<0 .0 1)。结论 :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可能是 VCR治疗 RA的机制之一 ,同时可为临床选择合理药物及药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照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 s)冠脉内移植治疗急性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5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行择期介入治疗术的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梗患者20例,陈旧性心梗患者15例。两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术结束后均通过大腔导管于梗死相关血管注入BM-MNC s。用流式细胞仪对BM-MNC s进行细胞计数及成分鉴定;术前、术后45d、90d行静息T e99m SPECT检查进行疗效判断。结果:①用F ico 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1.7×108~5.7×108(3.6±1.7×108)个,细胞活性均大于92%;CD 34+细胞2.56%±0.98%,AC 133+细胞0.56%±0.23%。②急性心梗组术前、术后45d、90d静息T e99m SPECT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5.11%±7.26%、17.89%±5.49%、15.19%±3.95%(P<0.05);陈旧性心梗组术前、术后45d、术后90d静息T e99m SPECT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5.28%±7.38%、21.12%±6.82%、18.86%±6.41%(P<0.05)。急性心梗组与陈旧性心梗组术后45dSPECT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术前分别缩小28.75%和16.46%(P<0.05);急性心梗组与陈旧性心梗组术后90d SPECT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术后45d分别缩小15.09%和10.70%(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梗死相关冠脉内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对急性心梗的疗效优于陈旧性心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凝集肿瘤细胞活性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对恶性肿瘤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凝集实验,通过计算肿瘤细胞凝集率测定血清活性。结果:正常人、良性肿瘤患者、早期及中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血清均诱导人鼻咽癌细胞凝集,凝集率分别为352%±95%、381%±112%、507%±116%及723%±104%;血清此活性在恶性肿瘤诊断上的灵敏度为906%,特异性为921%,准确性为913%。结论:血清凝集肿瘤细胞活性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其可能是一新的广谱恶性肿瘤标志,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