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临床资料为探讨心向量图与心电图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从我院 1995— 2 0 0 0年急诊住院患者中 ,经心电图检查及血清酶学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的 76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经近 2年心向量图及心电图追踪复查 ,比较二者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比较。其中下壁心肌梗死 6 4例 ,下后壁心肌梗死 9例 ,下侧壁心肌梗死 3例。心向量图采用Frank导联体系描记额面 ,右侧面及横面彩色向量环 ,心电图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心向量图诊断标准按照《心向量图学》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心电图参照全国冠心病诊断学标准…  相似文献   

2.
胡自安  王西平  韦建瑞 《广西医学》2003,25(8):1363-1365
目的:心向量图临床分析及与常规心电图对比观察。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病人共182例。采用日本光电产ECG-8349K心电图机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部分加做VsR~VsR、V7~V9导联),采用上海光电XX-2型心向量图仪均按Frank导联体系法连接。结果:在诊断正常心电图、预激综合征、心室肥厚方面,心电图与心向量图完全相符,在诊断完全性左束支及右柬支传导阻滞、陈旧性心肌梗塞方面,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诊断有一定差异。结论:心向量对某些心脏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从而弥补了心电图之不足,是一个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潘新  潘祥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240
为探讨心向量诊断心肌梗死与心电图诊断的相关性及准确率。我们选取了我院2002年至2003年的60例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心向量图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60例冠心病患者,3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和80名正常体检查的心向量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比,对心向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提示心向量对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优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尤其是早期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左前分支阻滞的心电图Sv5改变及心向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24例心电图谱图形及心向量图形作回顾分析.结果 Sv5≥3.5 mv可作为诊断左前分支阻滞重要辅助诊断的指标.心向量电轴左偏-45°左右 F面 QRS环呈逆钟向转位,环体转向左上方展开.结论 心电图与心向量相结合可明确诊断,两者缺一不可.心向量是左前分支阻滞的最好诊断工具,优于心电图,在心向量图上有特征性变化,对明确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瑛  曹亚芳 《当代医学》2007,(17):80-81
目的 观察左前分支阻滞的心电图Sv5改变及心向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24例心电图谱图形及心向量图形作回顾分析.结果 Sv5≥3.5 mv可作为诊断左前分支阻滞重要辅助诊断的指标.心向量电轴左偏-45°左右 F面 QRS环呈逆钟向转位,环体转向左上方展开.结论 心电图与心向量相结合可明确诊断,两者缺一不可.心向量是左前分支阻滞的最好诊断工具,优于心电图,在心向量图上有特征性变化,对明确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在诊断右心室肥大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诊断为顺钟向转位的常规静息十二导联心电图再进行心电向量图的检查,然后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对照。结果:诊断为顺钟向转位的常规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在符合右图心。室肥大诊断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向量图对右心室肥大的诊断准确性高,其价值优于常规12导心电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26例原发性心肌病的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改变,并结合临床与文献提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见,指出心向量图的特证,并认为其诊断意义优于心电图,尤其是在有多部位的心肌纤维瘢痕化时。  相似文献   

9.
下壁心肌梗塞(IMI)或纤维化及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均为形成心电轴显著左偏的常见原因。但其形成机理不同,各自的心电图、心向量图表现亦异,鉴别上并无困难。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时心电图难以诊断,心向量图检查有助于作出判断。不仅下壁心肌梗塞,其他原因引起的下壁心肌坏死、纤维化亦可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本文从心向量图、心电图分析下壁心肌梗塞或纤维化合并左前分支阻滞的诊断特点。本文收集经Frank导联心向量图及同日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三组病例。第一组为下壁心肌梗塞或纤维化合并左前分支阻滞(IMI+LAFB组)共18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16例心电图电轴左偏患者进行了心电向量图的对比观察,提示:符合左前分支阻滞(LAB)诊断者占42%,结果显示心向量图对LAB的诊断优于心电图;讨论了LAB的发生机理及与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日益增多,但对起搏心电图及心向量图分析不多,对正常起搏图形的认识,在起搏治疗中显得甚为重要,本文对30例永久起博治疗的心电图、心向量图作一分析,旨在识别右心室心尖心内膜起搏的正常图形。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P/P-R段比值诊断左心房扩大敏感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黄荣华 《广州医药》1999,30(3):35-36
心电图上诊断左心房扩大常以P波时限增宽作为依据[1,2],但P/PR段比值及PtfV1的负值(PV1终末电势)与左心房扩大的关系也已经为心电图及临床工作者重视。本文通过对经70例彩色二维超声心电图检查确定为左心房扩大的患者的心电图的P/PR段比值。PtfV1负值、以及P波增宽作对比分析,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观察,以进一步探讨三者对诊断左心房扩大的敏感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70例均为本院住院心脏病患者,并经彩色二维超声心动图证实左房扩大。男38例,女32例。年龄20~74岁…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分析了270例有异常Q波的心电图资料,并与同时描记的心向量图进行对照指出: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前壁较下壁敏感。心电图对于下壁、侧壁,同时有二个壁以上的心肌梗塞,以及较小范围的心肌梗塞是不敏感的。对照心向量图检查在这  相似文献   

14.
在慢性肺心病诊断中,心向量图的应用日益广泛。但诊断标准各家意见不一,诊断准确性也待提高。1977年我们根据121例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的心向量图所见描述了肺气肿、肺心病心向量图特征,对早期诊断作了初步探讨(称前文)。本文分析131例肺气肿、可疑肺心病、肺心病患者的心向量图表现,并与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作对照。本文的目的是在前文基础上对早期诊断指标再次探讨,并对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的制订心向量图诊断指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向量心电图的价值尤其是对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已被临床肯定。据 ChouTC③等人报告指出对于右心室肥厚的诊断较习用心电图敏感。利用这种特点,我们对西宁大通地区健康人进行了向量图检查,结果拟将做为西宁地区心电向量图正常对照值。并与平原地区比较,进一步探讨高海拔地区由于缺氧导致代偿性肺气肿等因素引起右心变化的心电向量图特点。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P波变化测定PTFV1数值与心电图二尖瓣P波及心脏三位片的诊断的左心房扩大进行对比分析,对PTFV1诊断左心房扩大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病历资料 患者,女,76岁.心悸,呼吸困难、无力2个月就诊.体检:神志清楚,消瘦,心界向左、右扩大;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X线检查报告示双肺瘀血,心外形增大,以左心房增大明显,左心房肿物不排除.超声检查见左心房明显增大,内径52mm,左心房顶部见4.9cm×3.8cm团块状高回声附着于心房壁,形态欠规则,与房间隔无联系,未见蒂与团块相连(图1).不随心脏舒张、收缩改变形态,其内部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显示;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内径正常范围;心脏各瓣膜形态正常,未见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18.
贾乃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26(6):564-564,F003
Mann在1920年首次用两个导联的心电图合成单一平面心电图(monocardiogram),Wilson等在1937年用阴极射线示波管,将两路心电信号合成心电向量图,并用于临床,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1].由于心电向量图机的摄影成像等技术问题,限制了临床心电向量图的应用和深入研究,致使心电向量图的发展落后于心电图.近二十年来,心电向量图不断地引入先进的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使心电向量图出现发展的转机.本文就心电向量图的发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心肌病,近年来引起重视,临床诊断不断增多,但关于其心电向量图的改变,专题报道还很少。本文分析26例原发性心肌病的心电向量图改变,并结合临床与文献提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见,指出心向量图的特征,并认为其诊断意义优于心电图,尤其是在有多部位的心肌纤维瘢痕化时。  相似文献   

20.
最近的实验研究阐明了房室束左后分枝阻滞 (LPSB)引起的心室激动过程和心电图、心向量图的变化。这些实验室发现给我们在临床心电图和心向量图中认识LPSB提供了较其他作者更为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