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IRMA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同时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左心功能。结果表明,随着心功能恶化,血浆BNP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级心功能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抗心衰药物综合治疗后,BNP水平降低(P<0.01)。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D%)呈负相关;与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呈正相关。总之,在患者心力衰竭的进展中其血浆中BNP水平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是监测心衰程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328例慢性心衰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水平的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的血浆BNP含量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1、0.55和0.59,P均〈0.01)。结论BNP是反映慢性心衰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变化。方法:连续选择84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其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28例,轻中度心力衰竭40例,重度及难治性心力衰竭16例。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同步性,以室间机械延迟(IVMD)表示,室内收缩同步性以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表示;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B型利钠肽(BNP)和QRS波时限。结果:IVMD、Ts-SD和QRS波时限随心衰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QRS波时限≥120 ms比例比较无差异(P=0.593),各组QRS波时限≥120 ms较120 ms患者的IVMD、Ts-SD、LVEDd和BNP水平升高,LVE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心脏病不同程度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不同,需结合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慢性肾炎患者尿液中血清B型钠尿肽(B-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慢性肾炎分为CHF组和CHF合并慢性肾炎组。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尿BN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肾功能指标、尿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CHF合并慢性肾炎组患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BNP水平明显高于CHF组,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水平明显低于CH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合并慢性肾炎组患者左心房直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右心房直径(right atrial diameter,RA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明显高于CHF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 LVEF)水平明显低于CH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合并慢性肾炎患者的BUN、SCr、BNP与LAD、RAD、LVESD和LVEDD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GER水平与LAD、RAD、LVESD和LVEDD负相关,与LVEF正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炎患者尿液BNP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王慧玲  任艳芳  杨君 《医学信息》2010,23(4):880-881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妊高症产后合并心衰患者前后血浆脑钠肽与醛固酮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9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均符合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按入院时间分为3组:氯沙坦单纯治疗组(L组)48例,氯沙坦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组(C组)48例.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行心脏超声检查;两组于入院后(9±1)天及发病后3月、6月和12月分别测定血浆脑钠肽与醛固酮的浓度.结果 与L组比较,C组血浆脑钠肽水平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左室收缩和舒张末内径减小程度更明显(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氯沙坦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妊高症产后合并心衰患者,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血浆中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6.
血浆脑利钠肽浓度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与心脏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LVSD)及舒张内径(LVED)、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左房内径、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47例患者测定血浆脑利钠肽浓度,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脏射血分数、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左室收缩及舒张内径、左房内径。结果547例患者BNP值均数为(558.5±838.08)pg/ml。有305例做了心超检查,其中测EF值304例,作E、A峰比较214例,窦性心律388例,房颤者154例。病情恶化29例,好转512例。LGBNP(BNP值以10为底的对数值)与EF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左室收缩及舒张内径、左房内径、心功能显著相关;在房颤和窦性心律的病人中LGBNP相关不显著。在病情好转及恶化的病人中LGBNP相关显著。结论血浆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心衰病人的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CHF患者血浆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对341例CHF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CHF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的血浆BNP含量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C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2、+0.54和+0.60,P均〈0.01)。结论:BNP是评价CHF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GDF15水平,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检测血浆BNP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对慢性心力衰竭组进行分级.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血清GDF15浓度的变化,分析GDF15与BNP的相关性,了解GDF15与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GDF15水平(2840.85±846.18 ng/l)和对照组(807.33±355.56 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心功能分级不同亚组GDF15水平具有明显差别(P<0.01).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GDF15与血浆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98,P<0.05),GDF15水平随BN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与NYHA心功能分级正相关(r=0.840,P=0.000),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升高.结论:血清GDF15可能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客观评价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预测患者的活动耐量.血清GDF15浓度与血浆BNP、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为综合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对189例AMI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NT-proBNP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AMI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随着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Killip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梯次增高,致使不同Killip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的血浆NT-proBNP含量也呈现出显著差异(P<0.01);A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39、+0.36和+0.41,P均<0.01).结论:A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SD、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是评价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测定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清尿酸(UA)水平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测定102例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及30例对照组血浆BNP、血清uA、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HF患者UA增高组血浆BNP、IAd、LVEDd均显著高于UA正常组;LVEF显著低于UA正常组(P〈0.05)。HF患者血浆BNP、血清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HF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LAd、LVEDd均显著高于Ⅱ级组;LVEF显著低于Ⅱ级组(P〈0.05)。结论血浆BNP、血清UA对HF患者的诊断、治疗、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占群  李霜  刘杨 《医学信息》2019,(15):140-142
目的 分析立普妥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7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立普妥治疗。治疗24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hsCRP、血浆BNP等指标,评估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hsCRP及血浆BNP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呈正比,心功能分级越高,指标水平越高(r=0.822,P<0.01);患者血清hsCRP及血浆BNP指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呈反比,LVEF越低,指标水平越高(r=-0.731,P<0.01);治疗后LVEF、hsCRP、BNP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普妥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控制血脂、血糖,积极改善心功能,临床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胡丽君 《医学信息》2018,(8):131-133
目的 探讨螺内酯联合曲美他治疗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疗效及其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d联合曲美他嗪20 mg tid服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D)、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结构功能指标及BNP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6MWD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BN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及LVEDD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LVESV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螺内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同时改善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及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杨锦龙  刘欢 《医学信息》2018,(22):96-99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73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功能衰竭分为心衰组123例和对照组50例。心衰组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心功能Ⅱ级40例,Ⅲ级48例,Ⅳ级35例。心衰组患者常规予降压及抗心衰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予降压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B型利钠肽前体、射血分数水平等指标。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BNP、LVEF的关系。结果 心衰组患者的TT3、FT3、LVE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与对照组TT4、FT4、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心衰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加重,TT3、FT3、LVEF水平呈依次下降趋势,BN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TT3、FT3、LVEF呈负相关(r=-0.508、-0.251、-0.283,P<0.01),LVEF与TT3呈正相关(r=0.658,P<0.01)。结论 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其中TT3、FT3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功能与血浆BNP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B型脑钠肽(BNP)由心室心肌细胞分泌,并对血容量和压力负荷增加做出反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BNP水平升高。本文旨在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和3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其血浆FT3、FT4、TSH和BNP水平,并与33例正常对照作比较。结果:甲亢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甲减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平均值分别为(203.03±48.61)pg/ml,(48.27±12.53)pg/ml,(57.96±13.59)pg/ml(P〈0.01)。血浆BNP水平与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有显著的相关性(与FT4比较:r=0.625,P〈0.01,n=3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FT3、FT4的值与BNP的水平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血浆BNP的水平受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影响,这一点可能源于甲状腺激素是BNP的直接刺激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充血性心衰竭(CHF)中医辩证分型与脑钠肽(BNP)及心功能Tei指数变化的关系。评价心功能Tel指数和血浆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将80例CHF患者分为4个证型组,测量各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晚期血流峰值和二尖瓣121舒张早期之比(A/E)、E峰减速时间(E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参数及Tel指数。测定各组血浆脑钠肽(BNP)浓度水平,并与对照组(25例)相同的测定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HF兼水肿血瘀症、兼血瘀证、兼阴虚证患者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F兼水肿血瘀症、兼血瘀证、兼阴虚证患者LVE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兼阴虚证组、兼血瘀证、兼水肿血瘀证组的A/E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Tel指数依心气虚证、兼阴虚证、兼血淤证、兼水肿血淤证逐渐升高(P〈0.05)。结论BNP增高可能是CHF兼水肿血瘀证、兼血瘀证患者LVEF(%)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BNP增高可能是CHF患者A/E比值逐步增高而导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逐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Tel指数结合BNP测定足综合反映CHF中医4分型心功能变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背景:B型脑钠肽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重要的血清标志物,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层的重要因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前后B型脑钠肽与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方法:选择30例冠心病行冠脉旁路移植患者,分为左室射血分数≥ 50%心功能正常患者13例;左室射血分数< 50%心功能不全患者17例。观察患者移植前1 d、移植后7 h、移植后1,3,5,7 d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变化趋势,分析移植前后B型脑钠肽与心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 结果与结论:左室射血分数≥ 50%组患者冠脉旁路移植前后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显著低于左室射血分数< 50%组;组内比较移植后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均显著高于移植前(P < 0.05或P < 0.001)。患者冠脉旁路移植前B型脑钠肽水平与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呈正相关(r=0.61;r=0.34;r=0.67);与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呈负相关(r=-0.75;r=-0.70)。患者移植后B型脑钠肽峰值浓度与出院前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72;r=0.70;r=0.45)。结果说明冠心病患者冠脉旁路移植前血浆B型脑钠肽质量浓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很好的相关性,能准确反映冠脉旁路移植前后的心功能状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