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分析内镜治疗急性重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重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内镜下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ST),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7.63,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镜治疗急性重型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康复快,患者住院负担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其中急诊内镜治疗31例,在一般内科治疗基础上,24~72 h内行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检查和治疗;保守治疗(对照组)28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组治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组平均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体温及白细胞复常时间等临床指征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可快速解除胰胆管开口的阻力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抑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3.
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3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2小时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34例(94.4%)成功,未发生严重内镜治疗的并发症,有效地减轻了腹痛和降低了血尿淀粉酶,疗效满意。结论72小时内行内镜治疗针对胆源性胰腺炎发病因素,消除胆胰管开口梗阻,降低胆胰管压力,可防止胰腺炎向重症发展。  相似文献   

4.
早期鼻胆管引流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早期鼻胆管引流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意义。方法 :随机对 4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早期鼻胆管引流治疗 ,同期 42例行内科性保守治疗作对照。结果 :鼻胆管引流治疗的有效率为 1 0 0 % ,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体征、肝功能均明显快速恢复( P<0 .0 5)。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 ( P<0 .0 5)。血尿淀粉酶恢复两组无差别 ( P>0 .0 5)。结论 :早期鼻胆管引流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胆源性胰腺炎58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式的不同选择. 方法: 分析5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29例经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3 wk后行延期手术,平均住院天数33 d,24例在发病3 d内行急诊手术,平均住院天数9 d; 5例行非手术治疗,平均住院天数20 d. 延期手术组6例死亡(病死率20.69%);早期手术组4例死亡(病死率16.67%),非手术组1例死亡(病死率20.00%). 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选择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EST联合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4例进行早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和42例保守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结果早期内镜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下EST联合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鼻胆管引流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ERCP及ENBD检查和治疗,B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达9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未见因ERCP检查和治疗而使病情加重者,各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早期内镜介入及ENBD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快速解除胆管急性梗阻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电脑随机数将100例ABP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试验组(n=50),其中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试验组行ERCP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早期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进行内镜治疗同时配合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的时间、腹痛以及腹部深压的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患者,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内镜治疗的同时配合常规治疗方法可以缩短患者治愈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急诊内镜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或临床怀疑为胆源性胰腺炎患者 184例 ,其中行急诊内镜治疗 86例 ,行保守或外科手术治疗 98例。内镜组多在发病后 12h~ 3d常规急诊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ERCP)、鼻胆管引流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和 (或 )网篮取石术。结果 内镜操作总成功率为 94 .18% ,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其中 4 3例同时行EST及取石术 ,33例因Oddi括约肌狭窄而行EST ,所有患者均放置鼻胆管引流。内镜组中 39例术前怀疑为胆源性胰腺炎 ,均由内镜证实 ,其中 2 5例为胆管小结石或胆泥嵌顿于壶腹部。与对照组相比 ,内镜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炎相关局部和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但两组间血胰淀粉酶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急诊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操作时间短、快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的优点 ,可使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临床怀疑为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 ,以阻止病情进一步向重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莉芬  沈春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54-155,157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照影(ERC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符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2例,将其分为内镜组(行内镜治疗)38例和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2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内镜组治疗成功36例,成功率为94.7%,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血淀粉酶恢复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内镜治疗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未有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是微创、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手段,可降低病死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急诊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36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内镜组20例,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e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照组16例,行保守或急诊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内镜组治疗成功率95.00%,术后清醒、腹痛缓解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急诊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迅速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有效缩短病程,该法微创、安全,麻醉后复苏快。  相似文献   

13.
张雷 《医学综述》2012,18(12):1949-1950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65例A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98例,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后行内镜治疗;对照组67例,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后行急诊手术或保守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血、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结果内镜组治愈90例(91.8%),对照组治愈44例(65.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尿淀粉酶水平比较,内镜组术后3 d血、尿淀粉酶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内镜治疗ABP具有术后腹痛缓解快、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同时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24-26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内镜治疗组51例和保守治疗组45例。内镜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予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气囊扩张术(EP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保守治疗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内镜治疗组患者在腹部疼痛好转时间、血淀粉酶、肝功能及CRP(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所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并发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多模式介入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介入治疗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PTBD治疗的72例OLT术后胆道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狭窄19例、肝门区狭窄16例、多发性狭窄31例、吻合口瘘6例.治疗方式包括VTBD合并多次更换引流管、球囊扩张、胆道内涵管/金属支架置入,比较PTBD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及胆道形态改变情况,评价疗效;比较不同部位放置引流管胆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72例患者PTBD均成功,66例症状改善或治愈,有效率为91.7%.26例治疗后症状消失给予拔除引流管,拔管率为36.1%;8例置人胆道内支架56~153 d后再阻塞,再次行PTBD治疗;38例长期带管并每隔1~3个月更换引流管.66例胆道梗阻患者PTBD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直接胆红素分别为(145±106)μmol/L及(76±59)μmol/L,明显下降(t=3.78,P<0.001).引流管前端位于胆(总)管内与引流管前端位于十二指肠内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3%及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6,P=0.027).结论 PTBD是治疗O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结合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最.引流管前端置于胆(总)管内可显著降低胆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急诊内镜(ERCP)治疗前后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变化,进一步确立ERCP在治疗ABP的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通过随机、对照、前瞻的研究,把80例高龄AB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内镜组37例,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并在发病12~48 h内行急诊治疗性ERCP,对照组43例行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RCP治疗重症ABP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高龄患者,能迅速缓解ABP的病情,有效缩短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AB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法:58例AB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28)行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手术和对照组(n=30)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病例。观察组3例因十二指肠镜术中插管困难,3例乳头部结石嵌顿,2例有残余结石,行第2次择期十二指肠镜手术,8例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1例术后3 d病情恶化,行手术清创引流,6例有残余结石。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3.57%和16.6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ABP疗效较为理想,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国向东  朱洪春  王淑英 《医学综述》2012,18(16):2677-2678
目的观察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行早期ERCP治疗的54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腹治疗的30例ABP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RCP,未发现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血清淀粉酶/胆红素/白细胞计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 ERCP治疗ABP创伤小,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可作为治疗ABP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供不良与胆道并发症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Zheng SS  Xu X  Liang TB  Chen HY  Wang WL  W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4):1665-1669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供不良(HAI)背景下胆道并发症(BC)的临床转归。方法自1999年2月至2004年2月,本单位共施行原位肝移植术240例。术中肝动脉和胆道重建均采用改良的显微外科吻合技术,术后动态监测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胆树完整性,回顾性研究肝移植术后早期HAI对胆道并发症发生与预后的影响。结果32例(13.3%)受体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11例(4.6%)病人移植后早期出现HAI(HAI组),21例(8.7%)移植后早期未出现HAI(nonHAI组)。HAI组包括3例肝动脉血栓形成(HAT)和8例肝动脉狭窄(HAS)。3例HAT病人均成功实施急诊取栓术,2例HAS病人接受短期抗凝药物治疗。HAI组术后出现7例胆道狭窄和4例胆漏,6例行内镜和/或放射介入治疗,4例行吻合口修补及胆道引流术,1例行药物治疗。8例病人死亡,3例治愈。HAI组病人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nonHAI组(373μmol/L±94μmol/Lvs111μmol/L±45μmol/L,P=0.008)。HAI组病人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4.6%和16.4%,nonHAI组为66.3%与6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HAI的胆道并发症病人预后不良;移植后早期应加强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尽快恢复肝动脉正常血流;具有早期HAI背景者一旦发生胆道并发症,需及时施行介入治疗或中转手术并考虑再次肝移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微创技术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结合括约肌切开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与腹腔穿刺灌洗引流技术联合治疗。于术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效果。结果:术后,实验组疗效(97.5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周围组织坏死、胰腺肠瘘等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腹痛减轻、体温恢复、肛门排气、住院等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腹腔穿刺灌洗引流技术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