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histone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一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赖的氨基氧化酶,能够特异性去除组蛋白H3K4和H3K9的单、双甲基化。利用RNA干扰技术和小分子LSD1抑制剂调节LSD1的表达量和活性,能够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同时,由于LSD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靶向LSD1的抗肿瘤治疗方案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因此,LSD1可能成为表观遗传学抗肿瘤药物的新靶点。本文对近年来LSD1的结构、功能研究及最新的LSD1抑制剂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是发生于血液系统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临床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但其复发及耐药仍是难题和瓶颈。最新研究显示组蛋白甲基化是通过调控基因转录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的表观遗传调节机制之一。另有研究显示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6A(KDM6A),又称X染色体上普遍转录的四肽重复序列(UTX),与多种肿瘤尤其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KDM6A通过将H3K27me3去甲基化为H3K27me2或H3K27me1激活基因的表达;还可通过非去甲基化酶功能调控靶基因转录的激活,参与形成与Set1结构域相关的蛋白质复合体的亚基继而调节H3K4me1表达;与酵母交配型转换/蔗糖不发酵复合物的结合,从而促使染色质构象开放;促进H3K27ac生成。本文全面阐述KDM6A(UTX)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最新进展,重点讨论其在白血病中的作用,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可以特异性去除组蛋白H3第4、第9位赖氨酸上的单、双甲基,从而调节基因转录.通过去甲基化作用,LSD1参与人类体内多种细胞活动,如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自噬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异常表达与多种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相关,而且LSD1是其中关键的调控因子.因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通过诱导铁死亡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正常人神经胶质细胞和胶质瘤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5-、12-和15-羟二十碳四烯酸(HETE)]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铁死亡标志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和链脂肪酸-CoA连接酶(ACSL-4)表达;二甲双胍处理胶质瘤细胞U87,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改变,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LDH释放量,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细胞MD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铁死亡标志蛋白GPX4和ACSL-4蛋白表达;二甲双胍联合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处理U87细胞,进一步验证胶质瘤细胞铁死亡机制。结果 与正常胶质细胞比较,胶质瘤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5-、12-和15-HETE水平降低,铁死亡标志蛋白GPX4表达增多,ACSL-4蛋白表达减少;二甲双胍处理U87细胞后,铁死亡蛋白G...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 qRT PCR检测52例NSCLC标本和对应癌旁组织中LSD1 mRNA水平,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qRT PCR检测NSCLC细胞A549与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中LSD1 mRNA表达;将A549细胞分为2组,分别转染LSD1干扰RNA(si LSD1组),阴性对照RNA(对照组);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技术、Transwell迁移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差异;qRT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LSD1 mRNA表达升高(t=2.861,P<0.05);LSD1表达量与NSCLC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χ2=4.062,6.047,P均<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肿瘤直径、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A549细胞中LS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16HBE细胞(t=3.569,P<0.05)。与对照组相比,si LSD1组A549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3.618,P<0.05),E 钙黏蛋白表达上调(t=5.607,P<0.05),波形蛋白表达下调(t=-6.628,P<0.05)。 结论: LSD1在NSCLC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参与细胞增殖和迁移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从细胞生物学角度检测二甲双胍对小鼠胰岛瘤MIN6的影响,并探讨此过程中包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1、2、5、10、20 mmol/L)对MIN6细胞活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对MIN6细胞迁移的影响,免疫印记实验检测此过程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变化,及AMPK和JNK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二甲双胍浓度大于10 mmol/L时可以抑制MIN6细胞的活力(P<0.01),降低其迁移能力(P<0.01),高浓度二甲双胍可以上调细胞内凋亡蛋白Bax(P<0.05)和p-AMPK的表达(P<0.05),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增加caspase3剪切体(P<0.05)。同时,二甲双胍可以降低MIN6细胞内JN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高浓度二甲双胍可以抑制MIN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可能与降低了JNK信号的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卵巢癌耐药细胞A2780/Taxol紫杉醇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二甲双胍作用组(10 mM、20 mM、30 mM).药物作用48 h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A2780/Taxol的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h123的积累;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抑制细胞A2780/Taxol的增殖,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染色质凝集,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10 mM、20 mM组细胞内Rh123累积量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上调cleaved 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启动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来逆转卵巢癌细胞A2780/Taxol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 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作为一线降糖药不仅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而且能改善
卵巢癌(ovariancancer,OC)患者预后。其主要通过 AMPK 途径、改善铂类耐药、抑制 OC转移、影响肿瘤微环境途径改
善 OC预后。此外,Met联合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如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可抑制 OC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iRNA干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ARID1A)基因表达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Ishi-kawa细胞转染JARID1A特异性的SiRNA;将Ishikawa细胞分成sicon组、sicon+e2组、siJARID1A组和siJARID1A+e2组,RT-PCR检测四组细胞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四组细胞PR蛋白,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干扰JARID1A能显著上调PR表达,E2可进一步上调PR表达(P〈0.01);E2能促进Ishikawa细胞增殖,转染SiRNA 48 h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转染SiRNA抑制细胞G1、G2/M期(P〈0.05)。结论 JARID1ASiRNA能有效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BRCA1是否可以调节黄体酮刺激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方法乳腺癌细胞MCF-7和T-47D转染质粒过表达BRCA1或转染相应空质粒作对照,并以黄体酮刺激乳腺癌细胞,观察过表达BRCA1对黄体酮刺激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MCF-7细胞转染siRNA敲低BRCA1或转染杂乱siRNA作为对照,并加黄体酮刺激乳腺癌细胞,观察敲低BRCA1对黄体酮刺激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用MTT实验结果计算细胞增殖率,用"划痕愈合实验"结果计算细胞迁移率。结果黄体酮刺激并转染空质粒对照组或过表达BRCA1组:细胞增殖率,MCF-7细胞分别是(114.4±6.0)%和(82.1±3.2)%,T47-D细胞分别是(111.3±4.3)%和(84.2±3.5)%,两组间细胞增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率,MCF-7细胞分别是55.9%和15.8%,T-47D分别是44.83%和10.43%。加黄体酮刺激并转染杂乱siRNA或BRCA1siRNA MCF-7:细胞増殖率分别是(114.4±3.05)%和(125.3±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率分别是39.2%和69.08%。黄体酮受体拮抗剂RU486可以拮抗敲低BRCA1增强黄体酮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结论散发性乳腺癌可能因其BRCA1低表达而使黄体酮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滑膜素(synoviol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滑膜素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利用腺病毒过表达滑膜素,并以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CCK-8细胞增殖试剂盒等检测其对于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滑膜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过表达滑膜素能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过表达滑膜素能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结论:滑膜素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与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通过hepaCAM对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SAM作用于体外培养的T24和BIU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SAM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SAM(0、0.8、1.6 mmol/L)处理T24和BIU细胞72 h后,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甲基结合蛋白-2(methyl DNA-binding domain protein,MBD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s,HDAC1)以及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的表达;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SAM抑制T24和BIU细胞生长且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与0 mmol/L组相比,0.8 mmol/L的SAM处理T24和BIU细胞72 h后MBD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48;P=0.03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P=0.000);0.8 mmol/L的SAM处理T24细胞72 h后HDAC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00;P=0.001);0.8 mmol/L的SAM处理BIU细胞72 h后HDAC1 m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14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4);0.8 mmol/L的SAM处理T24和BIU细胞72 h后hepaCAM 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03;P=0.008),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770;P=0.381);1.6 mmol/L的SAM处理T24和BIU细胞72 h后MBD2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03;P=0.00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P=0.000);HDAC1 mRNA水平明显降低(均P=0.00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P=0.000);hepaCAM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00)。划痕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AM处理T24和BIU细胞72 h后迁移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AM处理T24和BIU细胞72 h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SAM可通过MBD2/HDAC1逆转hepaCAM的表达,抑制BCa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6(EGFL6)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si-NC组和si-EGFL6组,将si-EGFL6使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至卵巢癌SK-OV-3和OV-90细胞。使用在线工具GEPIA和KM-plotter分析EGFL6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CCK-8实验检测SK-OV-3和OV-90细胞的增殖,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SK-OV-3和OV-9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q RT-PCR实验检测SK-OV-3和OV-90细胞中EGFL6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EGFL6及EMT相关基因E-cadherin、Vimentin和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GFL6在卵巢癌高表达,和卵巢癌的不良预后相关,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沉默EGFL6表达后,SK-OV-3和OV-90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1),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芦荟苷对乳酸诱导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胃癌BGC-823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乳酸组、不同浓度芦荟苷和乳酸联合组,分组处理后的BGC-823细胞,EdU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well 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CyclinE1、PCNA、N-cadherin、E-cadherin、MMP-2、MMP-9和HMGB1的表达;ELISA检测HMGB1的释放。HMGB1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BGC-823细胞,转染48 h后用乳酸刺激细胞24 h,EdU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EdU结果表明,芦荟苷明显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结果表明,芦荟苷和乳酸联合处理的胃癌细胞,细胞克隆数目显著少于乳酸处理组(P<0.05);划痕和transwell结果均表明,芦荟苷能够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迁移(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芦荟苷能够下调乳酸诱导的Cyclin D1,E1,PCNA,N-cadherin,MMP-2,MMP-9和HMGB1的表达;逆转乳酸对E-cadherin表达的抑制作用;ELISA结果发现,芦荟苷有效阻止了乳酸诱导的HMGB1释放(P<0.05)。EdU和划痕结果表明,敲除HMGB1的BGC-823细胞,乳酸诱导的增殖和迁移与阴性质粒转染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芦荟苷通过下调乳酸诱导的HMGB1表达、释放以及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OGR1 was found as a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 and proton sensor.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OGR1 ha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metastasis of prostate cance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OGR1 gene in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ovarian cancer, we studied the OGR1 effects on ovarian cancer cells, HEY cells.
Methods OGR1 gene was transfected into HEY cell, in which endogenous expression is low. OGR1-overxepressed cells and vector-transfected cells were compared in different assays. Western blotting was employed to confirm the high expression level of OGR1.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and cell doubling time assay. Cell migration assay (transwell assay) and cell adhesion assay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migration and adhesion potential of cells. Student’s t test was employ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Proliferation of OGR1-overexpressed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0.01); cell mig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in the OGR1-transfected cells (P <0.01); cell adhesion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including fibronectin, vitronectin, collagen I/ IV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1).
Conclusions OGR1 expression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but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ell adhesion to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It indicated that OGR1 may be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for ovarian canc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125a-5p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的靶基因。方法购入正常人卵巢上皮细胞HOSEpi C,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ES2和HO8910各1株,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人卵巢上皮细胞HOSEpi C以及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ES2和HO8910中miR-125a-5p的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25a-5p的靶基因,构建预测靶基因3’端非编码区(3’-UTR)的野生型(WT)和突变型(mut)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125a-5p与预测靶基因的靶向作用。利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25a-5p的SKOV3细胞,使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分析过表达miR-125a-5p的SKOV3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分析过表达miR-125a-5p的SKOV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正常人卵巢上皮细胞HOSEpi C中miR-125a-5p的表达水平高于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ES2和HO8910中miR-125a-5p的表达水平,其中SKOV3中miR-125a-5p的表达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选择SKOV3进行后续实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125a-5p能够靶向结合Rab3D的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证实miR-125a-5p能够靶向作用于Rab3D的3’-UTR。筛选稳定表达miR-125a-5p和si-Rab3D及相应对照的SKOV3细胞,分别命名为SKOV3/miR-125a-5p组,SKOV3/si-Rab3D组,SKOV3/miR-NC组和SKOV3/si-NC组。在SKOV3/miR-125a-5p组中,Rab3D的表达水平低于SKOV3组和SKOV3/miR-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结果显示,与SKOV3组和SKOV3/miR-NC组相比,SKOV3/miR-125a-5p组在72小时和96小时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结果显示,SKOV3/miR-125a-5p组分别与SKOV3组和SKOV3/miR-NC组相比,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iR-125a-5p能够靶向作用Rab3D,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半乳凝素-9(galectin-9)对胶质瘤细胞系U251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胶质瘤细胞系中galectin-9的表达情况;加入不同浓度(1、4、8、16μg/m L)外源galectin-9蛋白处理一定时间(12、24、36 h)后,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另外,在galectin-9处理的同时加入其竞争性抑制剂乳糖,观察其对增殖、迁移作用的影响。结果 4种胶质瘤细胞系均极低水平表达galectin-9;8、16μg/m L浓度的galectin-9处理组的增殖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P<0.01),添加乳糖组细胞增殖率相对于未加乳糖组增高(P<0.05);外源性galectin-9刺激不同时间,穿至膜下的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添加乳糖组细胞数较未加乳糖组增多(P<0.05)。结论半乳凝素-9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且能够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酸性环境下的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控及二甲双胍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经磁珠分选得到CD4+CD25+ Treg细胞。在pH 7.4或pH 6.7环境加入二甲双胍干预的条件下,培养Treg或T细胞(Tcon)24~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Foxp3表达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糖代谢相关基因水平。动物实验中,将32只C57BL/6雄性小鼠单次皮下注射RM-1细胞建立小鼠前列腺癌模型,随机分为PBS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组、疫苗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n=8)。于接种后第4天开始,按100 mg· kg-1· d-1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二甲双胍,给予疫苗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小鼠每4 d一次肌注疫苗。PBS注射作为对照。连续监测肿瘤大小,在植瘤后第25天处死小鼠获取肿瘤及血液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瘤内及外周血内CD4+、CD8+、CD4+Foxp3+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 较中性缓冲条件,酸性环境下Treg细胞活性增强(P<0.05),而Tcon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01)。QPCR结果显示,酸性环境较正常酸碱环境下,Treg细胞OXPHOS相关基因pgc1a(P<0.001)及cox5b(P<0.01)水平增高,而Tcon细胞内相关基因水平变化不显著。酸性环境下Treg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Foxp3+细胞比例增加(P<0.001)、胞内pH值偏碱性(P<0.001),加入二甲双胍,逆转了Treg细胞的酸性耐受。但是,二甲双胍对Tcon细胞影响不显著。动物实验中,二甲双胍(P<0.05)或疫苗(P<0.01)单独治疗均可减小肿瘤体积,而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减小最多(P<0.001)。二甲双胍单独治疗对肿瘤内CD4+细胞、CD8+细胞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降低CD4+Foxp3+细胞比例(P<0.05),而疫苗单独治疗显著提高肿瘤内CD4+细胞、CD8+细胞(P<0.001),但CD4+Foxp3+细胞也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肿瘤内CD4+细胞、CD8+细胞增高最多(P<0.01),CD4+Foxp3+细胞比例较疫苗单独治疗组下降(P<0.01)。结论 二甲双胍抑制酸性环境下的调节性T细胞增殖及功能,并且在体内通过减少Treg细胞比例提高肿瘤疫苗效果,发挥抗肿瘤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对人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的作用。方法3种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乳腺癌ZR75—1细胞24、48h,MTT法检测ZR75-1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48h后各浓度二甲双胍诱导细胞凋亡情况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ZR75—1细胞增殖(P〈0.05)。作用48h后,二甲双胍诱导ZR75—1细胞凋亡并阻断了细胞周期进程,凋亡率随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ZR75—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