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提前停服替格瑞洛(PTD)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发生率、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10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使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ACS住院患者400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随访,分析ACS患者PTD的发生率、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 出院12个月时PTD患者49例(12.2%),未PTD患者351例(87.8%)。PTD组年龄>75岁、有心力衰竭病史、既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比例和血钾、尿素水平均高于未PTD组(P=0.004、0.031、0.028、0.037、0.001),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比例和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均低于未PTD组(P=0.041、0.018)。呼吸困难(22.4%,11/49)、当地无药(18.4%,9/49)和出血(12.2%,6/49)是导致PTD最常见的3个原因,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为2级及2级以上的呼吸困难患者均停服替格瑞洛(mMRC评分1级2例,2级6例,3级2例,4级1例)。Kaplan-Meier曲线分析PTD累积发生率结果显示,67.3%(33/49)的患者PTD发生在出院后90 d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2.58,95% CI 1.26~5.26,P=0.009)和尿素水平升高(OR=1.17,95% CI 1.04~1.30,P=0.007)均为ACS患者PTD的独立预测因素,血管病变严重(OR=0.95,95% CI 0.92~0.98,P=0.001)是ACS患者坚持服用替格瑞洛的相关因素。结论 ACS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PTD的发生率为12.2%。对于呼吸困难且mMRC评分为2级及2级以上的患者,临床应及时更换P2Y12受体拮抗剂。年龄>75岁为ACS患者PTD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实践中应该高度重视服用替格瑞洛的高龄患者,关注其有无发生呼吸困难及PTD。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抗血小板治疗变替格瑞洛单抗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集9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均行PCI治疗,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双抗用药1年,观察组双抗6个月后开始慢慢减少阿司匹林应用,3个月后完全变替格瑞洛单抗治疗,共用药1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年PT、aPTT明显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变替格瑞洛单抗用药至1年相比双联1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作用类似,但变替格瑞洛单抗治疗能有效减少出血发生,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3.
王军伟  卢亮  詹君华  葛萱 《北京医学》2021,43(6):578-581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 PCI)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收治的75岁以上首次行PCI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口服氯吡格雷(75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抗栓治疗,维持治疗1年;观察组口服低剂量替格瑞洛(6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抗栓治疗,维持治疗1年。随访1年,记录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内膜增生情况、患者生活质量等。结果随访期间,观察组未出现心血管原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血运重建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例,总发生率为14.3%(6/42),与对照组总发生率的38.1%(16/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8, P=0.013);观察组和对照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4%和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支架内狭窄多不足...  相似文献   

4.
《右江医学》2018,(1):53-56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及主要不良事件,以评价替格瑞洛在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术后1个月内因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41例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21)和常规治疗组(n=20)。待消化道出血停止后,替格瑞洛组予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常规治疗组继续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所有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继续予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及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服药前、服药3个月后分别抽血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行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并随访观察患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谷丙转氨酶(ALT)、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治疗后尿酸(UA)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肌酐(Cr)无明显变化;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对PCI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单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与常规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相比,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并不增加,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22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术后持续口服阿司匹林6个月,观察组术后持续口服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D-二聚体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64%(92/110)、93.64%(103/11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可有效提高PCI术后ACS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表明,采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且不会加重患者的出血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辅助应用替格瑞洛在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PCI术后均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180 mg/d,分2次口服;低剂量组给予替格瑞洛90 mg/d,分2次口服。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状态、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低剂量组治疗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水平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病人发生出血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90 mg/d替格瑞洛口服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有效预防出血事件发生,且未增加MACE风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价值及对术后不良心脏事件与血脂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行PCI治疗的106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血脂、血小板聚集功能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G、TC和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P2Y12反应单位(PR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MPAR、PR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AC...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一2015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内科行急诊CAG和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2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替格瑞洛组118例,氯吡格雷组103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PCI前及术后72 h的血清肌酐水平(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CIN的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72 h SCr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1 12.0±23.2)μmol/L vs.(106.5±19.7)μmol/L,t=-1.834,P=0.068],而eGFR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81.4±21.5)ml.min~(-1)·1.73m~(-2)vs.(83.2±20.3)ml.min~(-1)·1.73m~(-2),t=0.637,P=0.52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CIN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6.8%vs.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8,P=0.544)。分析2组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结果显示替格瑞洛组术后的SCr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133.3±12.1)μmol/Lvs.(126.0±12.1)μmol/L,t=-2.140,P=0.038],eGFR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42.3±6.2)m1.min~(-1)·1.73m~(-2)vs.(46.7±7.5)ml·min~(-1)·1.73m~(-2),t=2.248,P=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替格瑞洛组CIN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19.2%vs.13.0%,x~2=0.039,P=0.8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行急诊PCI的ACS患者人群中,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CIN发生率无差异,但在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替格瑞洛相较氯吡格雷CIN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在围术期应尽可能给予预防CIN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应用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 年 10月至 2015 年 10月我院收住的426例行PCI术的ACS患者分为两组:肾功能正常组(A组,n=195)和肾功能不全组(B组,n=231)。口服负荷量替格瑞洛180mg,继予以替格瑞洛90mg,2次·d-1,连用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2个月,两组患者MAC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B组出血58例(其中中度出血3例,轻微出血55例),较A组出血42例(其中中度出血1例,轻微出血41例)多,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困难均是轻度、可耐受、一过性的,在A、B两组的发生率分别是22例(11.3%)和29例(12.6%),两组之间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于行PCI术的ACS合并CR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替格瑞洛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ACS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心内科介入医生对患者的个体情况、病变复杂程度、残余SYNTAX评分和CRUSADE出血评分等因素进行评估,权衡缺血与出血风险,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n=35)和替格瑞洛组(n=25)。两组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75mg,1次/d;替格瑞洛组患者首次用药负荷量180mg,次日开始90mg,2次/d。随访6个月进行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相比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少患者再次入院和再发支架内狭窄或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对血糖波动影响较小。结论 在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替格瑞洛,可弥补氯吡格雷起效慢、个体疗效差异大等不足,使患者有更大获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延长双抗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血风险-临床获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已行PCI植入药物洗脱支架,且均经服用替格瑞洛90 mg每日两次+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满一年的ACS患者2...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75 mg,1次/d,n=35例)和观察组(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 mg,维持剂量90 mg,2次/d,n=37例)。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变化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心源性死亡、卒中事件发生率、再发ACS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ACS事件2例,观察组ACS事件(P<0.05);对照组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和脑卒中事件(P>0.05)。结论:对择期行PCI的ACS患者,替格瑞洛早期血小板抑制作用更显著,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可更好地降低术后再发心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崔文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645-364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抗血小板的作用。方法将13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9例(辛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69例(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清血小板聚集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内皮素-1、6酮-前列腺素 F12、血栓素 B2的变化,以及治疗后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内皮素-1、6酮-前列腺素 F12、血栓素 B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血小板聚集率、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除尿酸、血栓素 B2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替格瑞洛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能拮抗替格瑞洛的副作用,增强替格瑞洛抗血小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 nary intervention,PCI)中使用替格瑞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择期行PCI的1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1)。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对照组增加服用氯吡格雷,联合使用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和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出血分级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常规及血脂指标。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其中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常规及血脂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常规及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降低了出血风险及优化了生理指标,更加有利于保障择期行PCI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