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喉癌Bcl-2基因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抗Bcl-2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DACOCSASystem法染色技术,对73例喉鳞癌组织标本进行分析研究。通过χ2检验判定喉癌放疗敏感组与放疗非敏感组间的Bcl-2基因表达具有明显差异。通过Cramer(修正)列联系数(C)进行检验,说明喉癌放疗敏感性与Bcl-2基因表达强度间有明显相关性。结果:可将Bcl-2基因表达分为强度表达,中度表达及阴性表达。基因表达与放疗敏感性间有明显相关性(P<0.01)。随表达增强喉癌放疗敏感性相应降低。结论:可以把喉癌Bcl-2基因表达作为喉癌放射治疗预后判定的可靠指标之一,并作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3.
Bcl—2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cl-2基因是一抗凋亡基因,有关Bcl-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尚未见报道,我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9例食管癌组织及食管癌Eca109细胞系的Bcl-2蛋白进行了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鳞癌(LSCC)癌变过程中P53和Bcl-2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20例喉正常粘膜(LNM)、38例喉粘膜不典型增生(LAH)和50例LSCC中P5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P53蛋白阳性染色局限于细胞核,Bcl-2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在LNM、LAH和LSCC中,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20)、52.6%(20/38)和62.0%(31/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2.722 =0.001);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20)、76.3%(29/38)和50.0%(25/50),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X^2=26.698 P=0.001)。Bcl-2在Ⅰ、Ⅱ有LS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9)、44.0%(11/25)和81.3%(13/1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2.054 P=0.002),在有淋巴结转移且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分别为66.7%(18/27)和30.4%(7/23),且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X^2=6.522 P=0.011),而P53与LSCC病理分级和淋结转移无关(P>0.05)。在LAH和LSCC两组中,P53和Bcl-2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P53和Bcl-2异常表达是LSCC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Bcl-2基因过表达与LSCC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53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状况将有助于LSC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喉癌细胞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探讨Bcl-2和雄基因蛋白综合表达与放射治疗敏感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抗Bcl-2和p53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DACO CSA System法染色技术,对两组共70例喉鳞癌组织标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将Bcl-2和p53基因表达分3个级别,应用Cramer(修正)列联系数(C)进行检验,探讨各自及综合表达强度与喉癌放疗敏感性间的相关性。结果 可将喉癌Bcl-2和p53基因表达分为强度、中度及阴性表达。基因表达强度与放疗敏感性问具有相关性,综合表达相关性更高。结论 Bcl-2和p53基因蛋白综合表达与放疗敏感性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以把喉癌Bcl-2和p53基因蛋白综合表达作为喉癌放射治疗敏感性预后判定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冯宗承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0,2(4):365-365
目的 探讨调亡抑制基因Bcl-2在前列腺增生疾病的表达。方法 用RT-PCR法测定Bcl-2mRNA的表达量值。结果 前列腺增生组织,有列腺癌组织、正常前列腺组织Bcl-2mFNA表达量值分别为1.72±0.47,1.17±0.77、0。.46±0.30,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组比较,二差民有显性(P〈0.05,结论 凋亡抑制基因Bcl-2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Bcl—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 2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采用鼠抗人Bcl- 2蛋白单克隆抗体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13例肺癌组织中抗凋亡基因Bcl- 2的表达情况 .结果 :113例肺癌Bcl - 2阳性率为 2 4 8%( 2 8/113 ) ,其中鳞癌 2 4 5 % ( 12 /4 9) ,腺癌 2 4 4 % ( 11/4 5 ) ,腺鳞癌 16 7% ( 1/6) ,大细胞癌 14 3 % ( 1/7) ,小细胞癌 5 0 0 % ( 3 /6) .小细胞肺癌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 (P <0 0 5 ) ,而鳞癌及腺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Bcl- 2表达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结论 :肺癌组织中存在Bcl- 2蛋白的过表达 ,它参与调控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相似文献
8.
9.
恶性淋巴瘤组织中FAS—FASL及Bcl—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9931996年在我院确诊并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病理活检组织的恶性淋巴瘤 (malignantlymphoma ,ML)患者 5 6例 ,其中男 42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43 (872 )。5 6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Lymphoma ,NHL)48例 (B细胞型 2 2例 ,T细胞 12例 ,未确定者 14例 ) ,霍奇金病 (Hodgkin′sdisease ,HD) 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reac tivehyperplasiaoflymphnode ,LNRH) 1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均制成 4μm厚连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XL、Bcl-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肝细胞癌组织中Bcl-XL、Bcl-2的表达。结果 57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Bcl-XL、Bcl-2阳性表达分别为36例(63.2%)、23例(40.4%)。两者表达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XL、Bcl-2各组表达水平及组织学分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低分化组17例中,Bcl-XL、Bcl-2阳性表达分别为10例(55.8%)、4例(23.5%)。两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57例肝细胞癌中,Bcl-XL、Bcl-2同时阳性17例,同时阴性15例,单独阳性各为19例、6例。结论 凋亡抑制基因Bcl-XL、Bcl-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既可同时发挥抑制细胞凋亡作用,也可单独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Bcl-2抗凋亡基因在涎 肿瘤性增生与炎性增生中的表达,探讨Bcl-2对涎腺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研究39例涎腺肿瘤与涎腺炎症性增生性病变。结果:溴 肿瘤与炎性增生性组织中均有Bcl-2表达,涎 良性肿瘤浊给 瘤中强阳性表达率为62.5%,而炎性增生性组织中强阳性表达率仅为1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中Bcl-2对良恶性肿瘤的影响不同。在良性肿瘤中Bcl-2强阳性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生长,在恶性肿瘤中Bcl-2强阳性表达主要与癌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母细胞瘤Bcl—2和Bax基因蛋白质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和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发生、发展及退化的关系。方法:收集RB标本,对其分别进行Bcl-2和Bax基因的蛋白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表达情况和染色强度进行观察。结果:①Bcl-2在分化型RB中表达比较好;②Bax在未分化型和分化型中表达都比较好。结论:①分化型和未分化型RB中都有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②随RB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癌基因c-erbB-2点空及过表达同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对c-erbB-2的点突变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c-erbB-2的过表达。结果:40例喉癌阳性表达率为52.5%(21/40)。其中24例声门上癌表达率为57%(17/30),6例声带癌表达率为50(3/6),4例声门下癌表达率为22.5%(1/4),同前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本见c- 相似文献
14.
抗凋亡基因Bcl—2在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972年Kerr等[1] 首先提出细胞凋亡 (apoptosis ,脱噬作用 )这一概念以来 ,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细胞调亡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生物学现象 ,可调控多种细胞数量 ,去除老化或损害的细胞 ,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以及器官维持自身平衡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关抗凋亡基因Bcl- 2在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的研究多有报道[2 ,3] 。1 Bcl- 2基因研究方面Bcl- 2细胞淋巴瘤 1白血病 - 2基因 (B -celllym phoma/leukemia- 2 gene)属于Bcl- 2基因家族 ,是 1984年首先由Tsujim… 相似文献
15.
林艳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8,32(1):115-117
恶性血液病中Bcl-2表达及药物调控的研究近况林艳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州350001)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表达调控药物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el-2)最早被发现存在于大多数滤泡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t(... 相似文献
16.
17.
探讨Bcl-2基因在正常人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0例月经周期中不同时限子宫内膜组织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特征。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股组织Bcl-2基因阳性表达率为90%,分泌期宫内膜组织Bcl-2基因阳性表达率仅为对30%;免疫组化评分:增生期宫内膜Bcl-2表达评分为:190.2±108.0明显高于分泌期评分21.5±43.4,(P<0.05);且增生晚期Bcl-2表达评分264.4±56.0明显高于增生早期Bcl-2表达评分99.4±83.5,(P<0.01);分泌早期宫内膜Bcl-2表达评分18.9±41.4和分泌晚期宫内膜Bcl-2表达评分23.6±47.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cl-2基因在人子宫内膜周期性表达可能对维持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Bcl—2基因增强表达对TNF诱导U937细胞凋亡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Bcl-2基因增强表达对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方法:用磷酸钙沉淀法将Bcl-2基因转染到U937细胞,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子,用不同剂量TNF处理后观察未转染细胞的存活率。结果:用Bcl-2稳定转洒的U937细胞经TNF处理,存活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结论:Bcl-2基因增强表达阻抑TNF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2例甲状腺腺瘤及41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Bcl-2及P53 表达。结果表明Bcl-2,P53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显示P53及Bcl-2表达阳性时,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率高,复发的甲状腺癌中Bcl-2和P53过度表达,提示癌组织Bcl-2及P53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p53、bcl—2基因在喉鳞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与喉鳞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60例喉鳞癌和8例声带息肉标本中的p53,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60例喉鳞癌中p53,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61.7%(37/60)和43.3%(26/60),并且其阳性表达率与喉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和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喉鳞癌的临床分期和分型无关(P>0.05)。8例声带息肉标本的p53,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本实验从蛋白水平上证实了喉鳞癌与p53,bcl-2基因的关系,提示此两种基因可能参与了喉鳞癌细胞凋亡的调节,对喉鳞癌的发生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