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医家治脾胃,多重脾阳而忽脾阴,新安医家吴澄较系统地阐述了理脾阴之说。徐经世根据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结合前贤“理脾阳”“养胃阴”的思想,提出“补不峻补,温燥适度;益脾重理气,养脾用甘平”的理脾阴观点,弥补李东垣脾胃学说之未备,与叶桂“养胃阴”之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1 概述婴幼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是指大便稀薄,次数增多而言.中医学对本病有详尽的论述.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其病变主要在脾胃,以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弱为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之说.脾与胃互为表里,脾胃受病,则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本证有内伤、外感、虚实、寒热的区别.治以调理脾胃为本,根据临床不同征候,分辨寒热,审察  相似文献   

3.
慢性腹泻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和或下元虚损,使之脾胃运化失常,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司所致。《内经》明确指出:“胃脉实则胀,虚则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湿盛则濡泻”。故《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论》也曾告戒:“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可见泄泻病机所在当为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而慢性腹泻又与肝肾有关。所以,治疗慢性腹泻,常从肝脾同治和脾肾同治两法入手。  相似文献   

4.
和胃法,是通过辨证施治,达到胃气和、脾胃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脾胃病,是消化系统疾病的统称。胃为人体营养物质之源,与脾合称后天之本,故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古之为医,皆以胃为要。笔据东垣之论,结合实践体会:“胃和则五脏六腑皆安,胃不和则百病由生。”故采用“和胃十法”治疗脾胃病,获满意疗效,现将其拙见述之,与同仁商磋。  相似文献   

5.
1脾阴虚理论探讨根据阴阳学说和藏象学说理论中的一般规律,人体每一个脏与腑均含气血阴阳。无论是从功能或是物质的角度来看均是如此。但是历代医家对脾的认识与研究都比较重视对脾阳气的阐发,而对脾阴则比较忽略,造成重阳轻阴的局面,然而《素问·厥论篇》却有关于脾阴虚的论述。“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歧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  相似文献   

6.
1 历代医家综论脾阴虚 有关脾阴虚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如 《灵枢·五邪篇》说:“邪在脾胃,则病肌肉 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即 是针对胃阳有余,脾阴不足而言,但《内 经》对脾阴虚的治疗和方药均未涉及。开 创脾阴虚证治方药先河当首推,汉·张仲 景,《金匮要略》言:“脾中风者.翕翕发热,  相似文献   

7.
冒为水谷之海,万物所归,故饮食不节,外感六 淫,情志失调或素体胃弱或久病不复,均可致胃受 损,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则病作也。胃与脾同居中 焦,互为表里,一升一降一阴一阳为后天之本,肝主 疏泄,气郁则可剋其脾胃,久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则 失其后天濡养,而体质下降,所以胃病多见而后果严 重,故不可轻视,若因胃气不和,则和胃即安,若木旺 克土,则舒肝和胃。若土弱木旺当扶土抑木润金。 “治病必求其本”当视其病因而定其治法。现举例介 绍如下。 1 滋养胃阴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因其预后险恶,故临床高度重 视。孙老常以叶氏养胃汤为主滋养胃阴,屡验不爽。  相似文献   

8.
脾胃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紧密配合,并在体内其他脏器相互协同、制约的情况下,完成对水谷消化吸收与水湿输布排泄。胃气的受纳降化,脾气的升发输布,是其他脏腑行使其正常生理活动的前提。因此,有“五脏穴腑皆禀气于胃”之说。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故称之为“后天之本”。脾与胃以膜相连。在病理状态下又相互影响、相互转变。如李东垣氏云:“胃既病刚脾无所禀受……故亦从病焉”;“饮食不节,先伤及胃,胃伤后而脾病。”又云:“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病焉。”不仅脾胃本身为病可相互累及,而且对全身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李东垣说:“内  相似文献   

9.
清代新安医家吴澄,在其著作《不居集》中,首次提出"外感致虚"学说,并列医治虚损三法,其中"理脾阴法"是脾胃分治学说的一大历史性跨越。从理脾阴治疗虚损的角度,其独创中和理阴汤、理脾阴正方、资成汤、升补和中汤、畅郁汤、理脾益营汤、培土养阴汤、参脉保金汤、味补汤九方。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其理脾阴的九方用药特色,即区分阴阳脾胃同治、甘淡平和气阴双补、血肉有情滋阴补血、芳香轻清升发脾阳、药食同源益气健脾、补土生金润燥合宜、小剂缓投后施丸药,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脾胃疾病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0.
浅论脾阴虚与胃阴虚辨证论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胃互为表里,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一纳一化,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为脏,属阴,藏精气而不泄;胃为腑,属阳,传化物而不藏.脾阴主升,胃阴主降,脾阴主营血,胃阴主津液.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诸病,胃阴虚多为阳热诸病.脾阴虚则不纳而便难,胃阴虚则津液受劫而口渴.脾阴虚重在育阴和营,胃阴虚则偏于增液.脾阴虚多用甘淡之品,如怀山药、薏苡仁、扁豆、茯苓之类,胃阴虚多用甘寒之属,如沙参、麦冬、石斛、玉竹、藕汁之类.从临床上看,脾阴虚若纯以增液,而腻滞脾运,若胃阴虚单用补脾阴之法,则缓不应急.因此,脾阴虚不能统约胃阴虚,胃阴虚不能等于脾阴虚.  相似文献   

11.
中医谈健脾     
中医治病,特别重视脾胃。故东垣特著《脾胃论》以垂后世。健脾是为脾胃受伤而设,引起脾胃受伤之因甚多,故医者使用健脾之法也不少。健脾者,健脾强胃也,其目的是使胃能纳能磨,脾能运能化,但不可一提健脾,即施补法,当具体问题具体处置。临床上,健脾之法虽然很多,归纳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益气健脾法:此法乃为脾胃气虚而设。临床上,凡见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精神不振,四肢乏  相似文献   

12.
路志正脾胃论治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志正教授家学渊源,精医术,勤临证,善研索,多年来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调理脾胃为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深感其思路广阔,辨证详明,用药精当,现择其鳞爪以飨同道。1 调脾胃,治病必求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二者维系人体升与降、纳与化、燥与湿的平衡。“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凡病之发生、转归、预后莫不与脾胃有关,所谓“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也。故察病,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必先顾脾胃盛衰,对于年老体弱,大病久病之人更应注意养护胃气,无论哪一…  相似文献   

13.
1老年脾阴虚便秘的证候特点脾为“五脏之母”,《内经》云“脏真濡于脾”,脾阴为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可滋养五脏,而五脏之津液亦可通于脾,脾阴为全身脏腑器官的重要源泉。故脾阴亏虚除了大肠失于濡润,肠道燥结而发生便秘的症状外,同时伴有全身错综复杂的症状。现代名医蒲辅周提出脾阴虚证特点为“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欲食”,老年脾阴虚便秘也具有这个特点。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运化失健脾主运化,水谷入胃,将其腐熟蒸化,输布五脏六腑。脾阴亏虚,失于健运,故见不思饮食,食后腹胀,舌红少苔,脉细。1.2气阴两虚脾阴不足,气虚托举…   相似文献   

14.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五腑六腑中皆有胃气,凡脏腑、声色、脉舌、形体无不皆有胃气,故<内经>有"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得强则生,失强则死"之说.临证重视后天之本,对"人以胃气为本"的理论应深刻领会.历代医家治病能得心应手,调护胃气是其重要经验之一.对于脾胃病证的治疗,更有丰富的经验.脾胃代表了脾、胃、大小肠的功能,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运化之枢,一则宜降,一则宜升,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可助脾胃之升降,肺的宣发肃降对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也有影响,同时,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故临证时可以从纳化、升降、燥湿几方面的病理变化参以寒热虚实来辨别脾胃病的证候.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内经》之“胃不和则卧不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解有以下两种:一是指患者由于气喘而不得平卧,是一种疾病强迫性体位的表现;二是指由于脾  相似文献   

16.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云:“精气夺则虚”。精,元阴也;气,元阳也,元阴元阳俱藏于肾,故肾为五脏之本、生命之根。肾虚则五脏俱衰。本元有亏,百病丛生,故王执中曰:“肾虚生百病”。诚若是,故本文以论十病治肾为例,以明治病要重肾之理。一、伤寒治肾论论曰:“伤寒有大实大虚者,有微实微虚者,有虚多实少者,有实多虚少者,此四  相似文献   

17.
一、概说祖国医学极重视脾肾的作用,认为人体由肾精而资生,生命活动靠肾精与脾胃之气的滋养来维持。《内径》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明·李中梓的《医宗必读》作了进一步论述:“肾何以为先天之本?盖婴形未成,……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日先天之本在肾。脾何以为后天之本?盖婴儿既生,一日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径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胃气一败,而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子六  相似文献   

18.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是《伤寒论》治痞证之名方,也是当今治疗慢性胃肠炎及溃疡病的常用方,结合临床之用,有有效与无效者,溯源不效之因,乃是辨证未能抓住审因别机要点所致。那么,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所主证机有何特点呢?临证如何抓住审机要点呢?于此略将拙见浅析于次。1察体质别因机《医经余论》日:“夫牌为己土,其体常湿,故其用阳。……胃为戊土,其体常燥,故其用阴,牌之湿每赖胃阳以运之,胃之燥又借脾阴以和之,是二者相须之用”。脾胃同居中焦而属土,职司中焦气机升降。胃为水谷之海,内储水谷清浊之气,清气借…  相似文献   

19.
理脾阴正方出自新安医家吴澄《不居集》,由人参3克,白芍、山药、扁豆、茯苓、莲肉各6克,甘草、河车各2.4克,橘红2克,荷叶一角,老米一把组成。其组方原则是“芳香甘平之品,培补中宫而不燥其津液。”有滋补脾阴、舒展脾气之功,乃针对脾阴虚而设。临床上凡经辨证病机属脾阴虚者,投此方收效较佳,现举数案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饮食的消化、水谷精微的输布主要依赖于脾胃的功能活动。五脏六腑各有阴阳,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由于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的特性,脾阳多不足,胃阴多亏虚。而饮食、六淫劳逸等致病因素易伤脾阳,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