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德国EREB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58例胃肠道息肉患者,其中胃息肉22例(36枚),十二指肠道息肉2例(2枚),结肠息肉34例(56枚),全部一次治愈,少数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出现。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消化系统疾病内镜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均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620例患者。结果350例直径〈5mm消化道息肉病变全部消除;直径〉5mm息肉43例,38例治愈,5例黑斑息肉病患者缓解:94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病人中,89例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94.6%;122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1月复查胃镜,116例病灶消失,治愈率95.08%。11例Barret食管患者,2例于治疗后1年在原来部位出现柱状上皮化生黏膜岛,1年根除率为82%。结论APC术可广泛用于消化道息肉、消化道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Barret食管、疣状胃炎等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尤其对广基(直径〈5mm)扁平息肉、疣状胃炎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安全、创伤及痛苦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评价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12例,无蒂息肉采用黏膜下切除术,有蒂息肉采用传统方法直接切除,对不同部位息肉均进行病理学检查,术后3年内每年定期内镜复查。结果共切除有蒂息肉60枚,无蒂息肉130枚;40例患者胃部无蒂息肉44枚,72例患者结肠无蒂息肉86枚;无蒂息肉直径5mm~2cm90枚,直径2cm共40枚,术后3d内出血共2例(1.8%),未发生穿孔事件;术后息肉病理提示腺瘤性息肉29枚(22.3%),炎性息肉40枚(30.8%),增生性息肉59枚(45.4%),腺瘤合并上皮内瘤变2枚(1.5%)。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胃肠道无蒂息肉是一种安全、易操作的微创手术方式,且患者能够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消化道息肉经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对直径<0.5cm的息肉采用点凝法,直径在0.5cm~2.0cm带蒂息肉采用一次性切除法;对较大的息肉或分叶状息肉采用分次切除法;对扁平状息肉采用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后切除法。结果:电凝电切常规一次成功,共摘除息肉93枚,术中仅1例出现即时性的出血,重复电凝后血止。术后1周复查内镜见局部溃疡形成,4周复查内镜局部基本愈合。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痛苦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内镜息肉切除术的肠息肉大小、形态及术中并发症的差异.方法:收集224例行肠息肉治疗的患者资料,共计切除息肉548枚.将收集资料分为APC、射频、电凝电切、EMR、ESD共5组,评估各组间息肉大小、形态及术中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息肉大小在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息肉形态在各组的比较中,ESD分别与APC、射频、电凝电切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在息肉形态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息肉大小及治疗方法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息肉大小、形态来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术中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肠镜下息肉高频电凝切除的护理方法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肝硬化患者肠镜下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的手术操作、护理配合和并发症防治. 结果 43例患者69枚息肉全部在内镜下顺利切除.患者发生术中出血4例(9.3%),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7.0%),但经内镜下止血及内科保守治疗,出血停止,未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肝硬化患者肠镜下息肉切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其术中出血与迟发性出血与肝功能Child-pugh的分期、息肉大小、是否粗蒂以及内镜医生操作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高频电切电凝经内镜切除消化道息肉56例.结果:共切除息肉65枚,60枚进行病理检查,所有病例均一次手术完成.结论:高频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胃肠道息肉的诊治水平.方法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分别采用一次圈套切除法、分次圈套切除法和吸引圈套切除法予以切除.结果本组36例患者,共计102枚息肉,均用上述方法将息肉切除,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圈套法切除胃肠道息肉,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患者痛苦小,费用少,不仅避免了外科手术,而且随着这一癌前病变的早期切除,必将大大降低胃肠道癌肿的发生率,对局限于息肉顶端的灶性原位癌亦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巨大息肉在内镜下切除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分析2007年10月-012年10月在我院经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直径大于2cm的结肠巨大息肉患者107例共113枚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28枚直径在3-4cm左右的无蒂息肉行EMR分次切除,35枚直径在2cm左右的无蒂息肉行EMR一次性切除,其余的采用粘膜下注射、钛夹夹闭或尼龙套扎器联合高频电凝电切的方法一次性切除;4枚癌变息肉行ESD完整切除;其中有19例病人因各种原因不能顺利完成内镜下切除息肉手术,不得不行二次内镜下治疗。在切除过程中没有出现穿孔的,3例出现迟发性出血的,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结肠巨大息肉在内镜下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密切配合是成功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联动成像内镜技术在结直肠息肉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检出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江门市人民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180例受检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普通白光内镜模式检测)和观察组(90例,联动成像内镜模式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结直肠息肉的检出情况,以及对病理类型为腺瘤性息肉、不同形态、大小和位置的息肉检出情况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180例受检者中86例患者检出息肉,共252枚,观察组检出57例,156枚;对照组检出29例,96枚;观察组的息肉总检出率(63.33%)及对扁平息肉的检出率(3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2.22%、11.11%)(均P<0.05);两组对隆起息肉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出的156枚息肉中腺瘤性息肉82枚(52.56%),对照组检出的96枚息肉中腺瘤性息肉37枚(38.54%);观察组腺瘤性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对扁平息肉、1~3 mm息肉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4~5 mm息肉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相似文献   

11.
陈秀芳 《现代医院》2010,10(5):57-58
目的探讨内镜对大肠小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内镜下检出的小于5 mm的息肉205例,255枚进行活检摘除,并送病检。结果炎性性息肉190例(239枚),腺瘤息肉15例(16枚),腺癌1例(1枚)。结论内镜切除大肠小息肉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小息肉性质,提高早期结肠癌检出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蔡敏杰 《医疗装备》2022,(17):14-17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68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EMR组与APC组,各3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APC组总有效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EMR组,术中出血量少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APC组复发率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EMR,APC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围手术期指标表现更好,复发率更低,且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森 《现代医院》2010,10(10):45-46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对45例经确诊为BE的患者进行内镜下APC治疗,对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45例患者经1~3次APC治疗后,术后1个月,41例病人内镜下见原病变部位的黏膜较术前明显改变,其黏膜光滑,4例病人原病变部位呈浅表性凹陷;术后6个月,41例病理为鳞状上皮,4例出现复发(其中2例伴肠上皮化生)。BE黏膜总的组织学逆转率为91.1%。结论内镜下APC治疗BE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39-74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与对照组(常规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肛门直肠恢复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为6.67%、 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 20.00%(P <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缩短手术用时、肛门直肠恢复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5.
顾燕 《智慧健康》2023,(6):126-129
目的 观察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疼痛控制与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8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均为本院2021年6-2022年6月接收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普通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2h的IL-6、TNF-α、CRP、NE、Co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6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胃肠道息肉患者实施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可有效预防手术应激反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缓解疼痛,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严晓飞 《现代养生》2022,(18):1536-1538
目的 探究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治疗中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月在医院接受胃肠道息肉手术治疗的6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息肉类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电刀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临床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临床指标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肠道息肉的治疗中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小,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内镜下活检术对结肠息肉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探讨结肠息肉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某医院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患者资料,重点比较结肠息肉内镜下活检术与息肉切除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62例结肠息肉患者中单发52例。共检出息肉74枚,比较内镜下息肉活检术后病理与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为58%,Kappa值为0.293(P〈0.01)。所有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结肠息肉活检术与切除后的标本病理结果存在显著的不一致,单纯根据活检术对结肠息肉进行分类不一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48例肠息肉患儿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采取针对性护理配合进行经验总结。结果:148例患儿均经内镜治疗成功,全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行小儿肠息肉切除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地沟通交流、娴熟专业的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是获得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内镜操作及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上消化道息肉治疗原则一般首选内镜下治疗,但对于直径较大的上消化道息肉,具有操作复杂并发症高、风险大的特点,要求术后回收瘤标本病理检查,确定瘤体性质[1]。我院对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息肉8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研究内镜下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并能够耐受APC治疗的患者37例,给予内镜下APC再通治疗,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观察治疗效果、统计治疗后再狭窄的时间。结果 37例食管支架植入术再狭窄的患者31例经病理证实为新生癌组织堵塞管腔,6例为肉芽组织增生。37例患者共行48次APC再通治疗,效果肯定,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APC治疗为解除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扩张治疗和食管支架再植入相互补充,使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难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