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免疫效果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钩端螺旋体(钩体)外膜疫苗的大规模人群使用进行免疫学效果的进一步观察,采集观察对象(6~12岁小学生)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6个月、1年的4份血清,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测定抗体.以抗体滴度≥110为阳性判别标准.黄疸出血群的赖型免疫前抗体阴性者和七日热群的七日热型免疫前抗体阴性者接种疫苗后血清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均在免疫后6个月左右达到高峰,其阳转率分别为96.2%和95.7%,血清抗体GMT分别为187.7和147.48%.免疫后1年的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53.9%和29.0%,血清抗体GMT分别为126.43和119.03.钩体外膜疫苗接种1针可至少维持1年,第2年是否加强接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 6 0年代研制成功的钩端螺旋体全菌体菌苗 (简称菌体苗 ) ,一直沿用至今 ,对控制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流行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菌体苗接种次数多 ,反应较大 ,免疫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提高钩体菌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80年代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张锦麟等通过改进制备工艺 ,研制成了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 (简称外膜苗 ) ,通过实验室小量人体试验 ,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在进一步完善各项质控指标和改进生产工艺的同时 ,通过多年努力 ,先后研制成了二型、三型与五型钩体外膜苗。通过 2次小剂量人体接种反应观察 ,证明外膜苗全身和局…  相似文献   

3.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是我国农村常见传染病之一。30多年来,我国广泛使用钩体菌体苗预防接种,对本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积极作用。由于菌体苗必须注射2针,且反应和耗资较大,群众难以接受,又增加了基层卫生防病人员的工作量。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张锦麟等曾通过改进制备工艺,研制成了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简称钩体外膜苗),并进行了实验室小量人体试验,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此后该所在完善相应各项质控指标的同时,又进一步对该苗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及批量生产。在2次小剂量实验室人员Ⅰ期人体观察安全的基础上,经卫生…  相似文献   

4.
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我国目前发现有18个血清群75个血清型,31个省份报告有病人或带菌动物,危害较大.数十年来通过钩体全菌体疫苗的应用,对控制该病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已研制成功双价及多价钩体外膜疫苗.着重介绍了钩体外膜疫苗外膜抗原的性质及其提纯、免疫原性、疫苗制备、疫苗的反应性、血清学抗体效果和现场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还对疫苗大规模预防接种的可行性及其免疫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接种后的人体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钩端螺旋体菌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多年来,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改进制备工艺,研制成了钩端螺旋体外膜苗苗(简称钩端外膜苗)。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不同抗原含量的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在15~16岁中学生中进行了反应观察,大多数正常,无不良反应,个别在接种后的24小时出现体温升高和局部红晕反应,主要在200ug组,48小时很快恢复正常。同菌体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外膜菌苗安全可靠,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病主要在我国长江流域的省市流行 ,从 2 0世纪 6 0年代发现钩体病以来 ,累计发病近 15万例 ,病死近 2 5 0 0例 ,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 ,危害性极大〔1〕。现使用的钩体浓缩菌苗 ,接种后对控制钩体病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该菌苗副反应较大 ,免疫效果不够理想 ,国内外学者均致力于新钩体菌苗研究〔2 ,3〕。目前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已研制出钩体外膜菌苗 ,为了证实钩体外膜菌苗血清学免疫效果 ,由湖北省卫生防疫站牵头组成协作组 ,选择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接种钩体外膜菌苗 ,进行现场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病主要在我国长江流域的省市流行 ,从 6 0年代发现钩体病以来 ,累计发病近 2 4 5 0 0 0 0例 ,病死近 2 5 0 0 0例 ,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 ,危害极大 〔1〕。现使用的钩体浓缩菌苗 ,接种后对控制钩体病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该苗副反应较大 ,免疫效果不够理想 ,国内外学者均致力于新钩体菌苗研究 〔2 ,3〕。目前 ,我国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已研制出钩体外膜菌苗 ,为了证实钩体外膜菌苗血清学免疫效果 ,由湖北省卫生防疫站牵头组成协作组 ,选择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接种钩体外膜菌苗 ,进行现场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9.
10.
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在钩端螺旋体病的致病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新一代疫苗开发的主要候选者,本文主要对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的基因结构,在感染动物中的表达状态,致病机制,在免疫保护中的特性以及在血清诊断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在钩端螺旋体病的致病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新一代疫苗开发的主要候选者。本文主要对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的基因结构、在感染动物中的表达状态、致病机制、在免疫保护中的特性以及在血清诊断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TR/Patoc 1玻片凝集试验(SAT)评价钩端螺旋体疫苗免疫效果及应有价值。方法采用TR/Patoc 1玻片凝集试验检测100名健康人钩端螺旋体疫苗免疫后的血清抗体变化,并与显微镜凝集试验比较。结果无论是基础免疫还是加强免疫20 d后,玻凝试验抗体阳性率高达90%以上,与标准的显微镜凝集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玻片凝集试验检测的抗体持续时间较短,90 d后阳性率已大幅度降低,表明SAT检测的抗体是早期抗体。结论TR/Patoc 1玻片凝集试验操作简易,可以作为基层卫生机构监测钩端螺旋体疫苗近期免疫效果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多价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Ⅱ期效果观察江苏省卫生防疫站朱凤才,王志高溧水县卫生防疫站余录根,胡明生,胡金宝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秦进才,高吉元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张锦麟,谢广中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是我国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使用的钧体普通菌...  相似文献   

14.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流行病学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证实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在湖北省荆州市和石首市现场接种钩端螺旋体外膜菌80000人份,观察48h内体温、局部红肿等副反应和一年内接种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者发病情况,同时设对照组。结果:所有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接种者未见严重副反应和异常反应,仅2例菌苗接种者有低热和局部红肿,48h后消失,安全性良好。接种组发生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人2例,对照组发生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人47例,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保护效果95.57%,95%可信限为85.43%-98.20%;对照组发生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病人15例,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有效率100.00%,95%可信限下限77.08%。结论: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安全性良好,接种与疫区流行菌群一致的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简称钩体)引起的钩体病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其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已有7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有钩体病。我国目前已发现18个血清群75个血清型,31个省份报告有病例或带菌动物,病死率约1%。;通过钩体疫苗的应用,该病已得到有效控制。钩体疫苗的发展比较快,尤其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钩端螺旋体疫苗应急性接种后的实际免疫效果.方法 对全县有水田的乡镇易感人群在疫期到来之前接种勾端螺旋体疫苗.结果 钩端螺旋体疫苗应急性接种可以有效的降低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萧山市地处钱塘江下游,曾是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讨论钩端螺旋体型特异性脂多糖(简称LPS-F_4)抗血清的制备方法及其杀钩端螺旋体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LPS-F_4抗血清的调理素活性及保护特性,以及用LPS制品给动物免疫后对钩端螺旋体感染的保护能力。一、钩端螺旋体LPS-F_4抗血清的制备与特性:以LPS-F_4(10毫克/毫升)与福氏完全佐剂混合给家兔皮内接种,或以LPS-F_4致敏红细胞作家兔腹腔免疫,并以同型制品的类似剂量给豚鼠、小白鼠及澳洲跳鼠接种。结果发现所有动物在免疫第21~28天,血清中抗体效价达最高峰。如不给追加免  相似文献   

19.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国家乙类传染病.临床以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以及后期的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为特点,重症常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钩端螺旋体病谭明文译徐兆炜校阿尔巴尼亚:钩端螺旋体病在阿尔巴尼亚是最重要的人兽共患疾病之一。1980~1990年间阿尔巴尼亚有两次主要的爆发流行,各自分别为104例和30例。由接触污染的水引起。1986~1990年五年期间,发病率(由于散发和个别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