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儿肠炎是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临床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其中感染性腹泻常可分为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侵袭性肠炎是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渗出性腹泻,临床上常以脓血便、血便、黏液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可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伴随症状,其病情进展快、常  相似文献   

2.
腹泻乃为不明致病原因之前的统称,腹泻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上可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又可从病程上分为急性、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腹泻是临床常见病,更是儿科多发病。据我国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就有2.945亿人次。在全球范围内,腹泻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就亚洲拉地区30亿人口中,每年有30~50亿人次发病,其中死于腹泻的就有5百万以上5岁以下儿童占多数,并且该年龄组儿童每年平均发病三次。在发展中国家腹泻是儿童死亡和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4~5百万病者因腹泻而  相似文献   

3.
任金香 《儿科药学》1997,3(1):17-17
腹泻乃为不明致病原因之前的统称,腹泻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上可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又可从病程上分为急性、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腹泻是临床常见病,更是儿科多发病。据我国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就有2.945亿人次。在全球范围内,腹泻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就亚洲拉地区30亿人口中,每年有30~50亿人次发病,其中死于腹泻的就有5百万以上5岁以下儿童占多数,并且该年龄组儿童每年平均发病三次。  相似文献   

4.
<正>感染性腹泻属于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难题,同时也是造成6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杀手,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均为引发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是引发小儿腹泻的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病毒,其发病率占小儿腹泻的40%~60%[1]。轮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同时也可通过呼吸系统及日常生活传播,如通过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等。我国≤5岁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死亡率达0.88/10万,总经济负担高于40亿[2]。流行病学调查比较  相似文献   

5.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996年9月至199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L),血清总钙测定。  相似文献   

6.
穆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152-153
<正>根据病因可将小儿腹泻分为两类,即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50%。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1800万。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共收住感染性小儿腹泻患者74例,其中36例在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小儿,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见,临床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  相似文献   

8.
<正>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于长期腹泻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和发育。小儿腹泻病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分夏季腹泻和秋季腹泻,尤其是秋季腹泻,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多侵犯两岁以下小儿,尤以6~8月小儿为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小儿,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见,临床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笔者将近年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60例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并探讨病因学诊断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共收治260例小儿腹泻,均给予基础的对症治疗,视脱水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补液治疗方法,据粪检、大便培养、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62%,痊愈率42.69%、显效率34.23%、有效率11.15%、无效率10.39%,急性、慢性无效率高于迁延性,急性、迁延性腹泻痊愈率高于慢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性、非感染性痊愈率高于病毒感染性,非感染性无效率高于细菌感染性、病毒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致病因素较复杂,概括而言可分为感染、肠道应激、抗生素等原因所致肠道菌群失调,不同病因所致腹泻转归难度不尽相同,针对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有必要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益生菌是一类能够促进宿主肠道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在合适的剂量下可以对宿主产生有益的作用。急性感染性腹泻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几乎每个儿童每年都会发生腹泻,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已有研究证明腹泻的发生与肠道菌群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益生菌已广泛用于小儿的腹泻治疗,针对不同原因所致的腹泻也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在急性感染性腹泻中。益生菌具有菌株特异性,总结不同种类益生菌在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中的作用机制,为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小儿腹泻治疗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在发展中国家腹泻病的发病率很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WTO和UNICEF估计,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320万5岁以下小儿死于腹泻病。因此,预防和治疗腹泻病是保护小儿健康、降低小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感染性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感染性腹泻病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为了能尽早区分两者,避免滥用抗生素,本研究对感染性腹泻儿童进行了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旨在探讨CRP在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主要于每年的11月至下一年5月。侵袭5岁以内的儿童,是秋冬季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以前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卫生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不能减少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的发病率。由于目前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的特效药物,因此,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徐敬  叶冰 《齐鲁药事》2003,22(3):54
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由病毒细菌等引起 ,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年龄多在 3岁以下 ,对小儿健康及生长发育危害较大 ,我们自 2 0 0 1年 9月以来分别以鱼腥草注射液联合抗生素以及三氮唑核苷加用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共 180例 ,比较二组疗效 ,发现鱼腥草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应用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儿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 180例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鱼腥草注射液联合氨苄青霉素治疗组共 10 0例患儿 ,其中男5 8例 ,女 4 2例 ,男女比例为 1 4∶1,年龄 2个月~ 12个月以下者 63例 ,1岁~ 3岁者 37…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细菌感染仍是引起人类发病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2008年底公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细菌感染)被列为第3位高危疾病,在引起发病和导致死亡的疾病中它占死亡总数的7.1%,是低收入国家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1]。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病率高[2]。据美国资料显示,化脓性脑膜炎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达87/10万,5岁以上者2.2/10万。2岁  相似文献   

17.
张伟丽 《自我药疗》2014,(11):82-83
随着天气变冷、气温下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门诊腹泻患儿明显增多,医院的走廊里到处都是家长焦急等待的背影,本刊记者带着小儿腹泻的种种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李在玲主任医师。小儿腹泻病最常见于2岁以下儿童,根据病岗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其中感染性腹泻以轮状病毒肠炎为最多见。  相似文献   

18.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相当部分是南非感染因素及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我们采用654—2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该类腹泻,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泻病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儿科常见肠道病。 2岁以下婴幼儿腹泻中 ,轮状病毒为常见致病原。临床多采用饮食疗法和体液疗法 ,但疗效往往不佳。笔者应用山莨菪碱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 4 8例 ,效果较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1月本科收治住院的符合小儿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1 ] 的病毒性腹泻患儿 96例 ,病程 <5 d。无明显中毒症状 ,粪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便 ,粘液少 ,无腥臭味 (粘液脓血样便不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 6 3例 ,女33例 ;年龄 6月~ 1岁 5 4…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儿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且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达到提升其治疗效果的目的。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依据大便常规检查及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查显示,有68例为感染性腹泻,所占比重为57.6%,50例为非侵袭性因素所致腹泻,所占比例为42.4%;通过综合治疗,其中有66例显效(55.9%),47例有效(39.8%),5例无效(4.2%),总有效率为95.8%。结论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较多,且极为复杂,因此,必须对小儿腹泻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疾病的治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