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非手术治疗的24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致伤原因、伤情等级、诊断方法、治疗措施以及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22例非手术治疗成功,并得到6个月以上的随访或B超复查证实无并发症。2例治疗失败中转手术治疗。本组无死亡。结论:脾脏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合理正确运用治疗措施,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近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3例。结果: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3例均临床治愈。结论:慎重选择病例,严格掌握适应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治疗,有及时辅助检查、输血和手术条件保障,非手术治疗在部分外伤性脾破裂病例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脾破裂16例非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02年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的16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痊愈出院,非手术治疗成功14例(87.5%),中转手术治愈2例,住院时间10-20日,平均15日。结论 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可行,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及切脾后的一系列并发症,对非手术治疗期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者应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和保脾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96~2006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成功22例,中转手术治疗3例,因暴发感染死亡1例。结论:根据解剖生理特点,对儿童患者强调保脾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正> 1986年1月至1991年2月,我们对5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获得成功,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性别年龄:男3例,女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33岁,平均23.6岁。 2.外伤性质:钝性损伤。其中车祸1例,跌伤2例,堕落1例,棍击伤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和保脾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96~2006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成功22例,中转手术治疗3例,因暴发感染死亡1例.结论根据解剖生理特点,对儿童患者强调保脾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12年2月外伤性脾破裂22例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疗效.结果22例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脾破裂,Ⅰ级损伤5例,Ⅱ级损伤14例,Ⅲ级损伤3例,6例为单纯脾脏损伤,9例伴有肋骨骨折无血气胸,4例伴有肝脏损伤,2例伴有肾脏损伤,1例伴有颅脑外伤,2例在治疗中中转手术.结论有选择性的采取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有效,伴随有轻度的腹内其他脏器损伤、腹外器官合并伤并不影响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临床体会.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该院接受非手术治疗的6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63例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2.65%,2例患者中转行开腹脾切除术(含1例联合小肠修补术),3例为中转腹腔镜脾切除术,6例输血治疗后非手术治疗成...  相似文献   

10.
吴文学 《河北医学》2002,8(3):248-249
在腹部闭合损伤中 ,脾破裂最为常见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脾切除术 ,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发现脾脏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且随着影像学的发展 ,为脾破裂的损伤程度判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为非手术治疗脾破裂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非手术治疗 2 2例脾破裂的体会进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同期脾破裂 6 5例 ,其中手术切除 4 3例 ,非手术治疗 2 2例。男 17例 ,女 5例 ,年龄 12~ 5 5岁 ,平均 32岁。受伤时间至就诊时间 30min~ 2 4h ,平均 6h。受伤原因交通事故 11例 ,坠落伤 8例 ,斗殴伤3例…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5月-2007年5月所收治的130例肝脾破裂中非手术治疗的47例从伤情、年龄、病例选择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7例(其中肝破裂18例)平均年龄34岁,年龄〉60岁者4例。根据B超或CT评估肝脾破裂均为Ⅰ、Ⅱ级。无重大合并伤。43例非手术治愈,4例中转手术治愈,无并发症,平均住院16.5d。结论非手术治疗肝睥破裂具有可行性。重视B超或CT检查在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严格选择适应证,合理治疗及早期严密监测是提高非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脾破裂的适应证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8年5月非手术治疗30例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均治愈,非手术治疗成功27例,中转手术3例,治疗成功率90%。无脾脓肿,无延迟性脾破裂。24例随访6个月至5年无并发症。结论在严格的适应证范围内,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收治56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13例合并具他脏器损伤,疗效满意。在腹部外伤病人中,脾破裂的诊断不难确立,一经考虑为碑破裂,大都需要急诊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式拟行脾切除术,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者辅以相应的手术方式。目前的术式选择应尽量保留脾脏或行脾组织移植(尤其在儿童),保留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内、外科因素深入分析隐匿发作性脾破裂的诱发因素及诊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隐匿发作性脾破裂患者病历资料,从高危因素、首发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非直接暴力冲击隐匿性脾破裂共15例;8例外伤史不明,其中患疟疾、过敏性紫癜、血友病者各1例;所有患者中19例伴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3例未发现有任何基础疾病。入院时确切外伤患者多数有体征或辅助检查异常,而其他患者可能出现基础疾病相关异常症体或辅助检查,但并无明确提示性改变。在脾脏破裂后出现腹痛、休克、腹膜炎征、左肩牵涉痛(Kehr征)与脾脏左上极扪及活动性包块(Balance征)等提示性体征,腹穿与CT为首选诊断方式。结论:隐匿发作性脾破裂筛查思路不能仅仅局限在外伤,对内科高危因素亦应重视,并及时做好筛查与诊疗,方能降低误诊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儿在保守治疗中出现血压下降及腹部多脏器损伤而中转手术,保守治疗成功的43例中有4例因过早下床活动而再出血,经再次保守治疗而痊愈,保守治疗成功率为89.6%,无患儿死亡,病死率为0。结论: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对脾损伤Ⅰ~Ⅱ级及部分Ⅲ级患儿行保守治疗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关钟灵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855-185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保脾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6月经保脾治疗外伤性脾破裂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19例,手术治疗31例,其中,脾部分切除术3例,脾单纯修补9例,脾修补联合脾动脉结扎8例,脾切除联合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2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行保脾治疗,较好地维持了脾的生理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外伤性胃肠道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综合本院1995—2005诊治的外伤性胃肠道破裂168例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5例,伤口裂开、腹腔脓肿各2例,肠粘连6例,术后粘连和炎性肠梗阻而再次手术者2例,肺部感染4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7例;全组治愈161例(95.8%),死亡7例(4.2%);死亡原因均为合并伤伴创伤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导致MODS所致。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冲洗和合理引流腹腔,早期抗生素的应用重视整体治疗等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65例腹部闭合性创伤引起空、回肠破裂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初步发现直接暴力所致腹部损伤分为加速性和减速性损伤2种。其中加速性损伤,75%发生在着力部位小肠,25%发生在空肠起始部及末端回肠;而减速性损伤,75%发生在空肠起始部及末端回肠。同时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e Enbolization,PSE)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Ⅲ级以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Seldinge法经脾动脉造影后行明胶海绵颗粒部分性栓塞止血。右下腹麦氏点经皮穿刺放置导管引流腹腔积液。结果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11例脾破裂患者一次性止血栓塞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40min,患者术后24~48h即可进食,引流通畅,技术成功率100%,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经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及腹腔引流术治疗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保留了脾脏,维护了机体的免疫机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术式的解剖学依据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脾脏的分叶、分段和分区指导临床判断外伤的类型;应用脾动静脉的分支类型和脾内动脉干及终支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提供治疗方式。分析临床115例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成功的解剖依据及治疗方法。结果:单纯保守(非手术)治疗成功率41.7%(48/115),占同期脾外伤的33.8%(48/142);手术保脾治疗26例(22.6%),其中单纯修补缝合6例,脾修补缝合加大网膜填塞12例,脾部分切除加大网膜填塞修补8例;全脾切除加脾组织大网膜移植27例;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31例(27.0%)。痊愈109例,2例因合并严重血气胸3,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合并颅脑损伤呈植物状态。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可根据脾脏解剖学的特点来分析和判断损伤类型,尽可能采用保脾方式治疗,减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