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为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院于2010年3月~7月收治了8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实验组除了要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以外,还要切除掉腺样体。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有41例患者,治愈35例,显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有41例患者,治愈31例,显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4%。结论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来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感染率和复发率也比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后,69例痊愈,10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患者经传统药物治疗后,38例痊愈,20例有效,22例无效,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吕雪 《中国实用医药》2014,(31):110-111
目的:调查研究鼓膜置管术和鼓膜切开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实施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鼓膜切开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与对照组的7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全面有效治疗中耳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鼓膜置管术联合罗红霉素胶囊口服与单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40耳)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20例(20耳)和对照组20例(20耳),治疗组行鼓膜置管术联合罗红霉素胶囊口服2周,对照组单行鼓膜置管术.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治疗组治愈13耳(65%),有效5耳(25%),无效2耳(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10耳( 50%),有效6耳(30%),无效4耳(20%),总有效率为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膜置管联合罗红霉素胶囊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高于单用鼓膜置管术,且具有安全、有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的6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鼓膜置管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鼓膜置管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97.4%。治疗无效的2耳分别因鼓膜菲薄、过度内陷引起脱管和带管期间感冒未得到有效控制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安全、操作方便、视野清晰、实用性强等优点,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12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联合组62例,分别采用单纯鼓膜置管术与鼓膜置管术联合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5.0%显著低于联合组的96.8%,复发率21.1%高于联合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出现2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置管术联合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7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资料并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纯音听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耳积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复发率为8.6%,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3%,复发率为37.1%),P< 0.05.结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鼓膜置管术治疗基础上联合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至听力恢复良好,予以取管。结果手术后121耳中治愈85耳,占70.2%;好转15耳,占12.4%;无效21耳,占17.4;总有效率为82.6%。结论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术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0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30例(30耳)和对照组30例(30耳),观察组实施鼓膜置管术后注药治疗,对照组仅实施鼓膜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鼓膜置管术和鼓膜切开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鼓膜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确切,但应在术中对鼓室进行有效清洗,术后正确应用抗生素,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健康宣教,以确保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鼓室置管对分泌性中耳炎儿童患者的远期效果及对听力及鼓膜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6月治疗的7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置管术,合并腺样体肥大者同时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通气管留置时间4~28个月,随访4~7年。结果 56例(71.8%)自觉听力恢复正常,18例(23.1%)觉听力明显改善,仅有4例(5.1%)无明显改善,平均听力提高约20dBHL。42耳(44.7%)鼓膜形态正常,16耳(17.0%)出現鼓膜钙化,25耳(26.6%)鼓膜局部变薄、18耳(19.1%)鼓膜内陷,3耳(3.2%)鼓膜穿孔,2耳(2.1%)鼓膜肉芽,0例胆脂瘤,8耳(8.5%)鼓室积液并再次手术。鼓室置管后患者听力提高将近20dBHL,但高达53.2%的患儿鼓膜出现异常改变。结论鼓室置管导致近一半患儿鼓膜出现异常改变,严格的掌握手术适应证很重要,术后需严格随访及跟进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为其治疗方案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本院确诊的26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行治疗,先予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患儿再选择手术治疗64例。不伴腺样体肥大行鼓膜置管术12例;伴腺样体肥大且单纯声导抗测试异常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22例:伴腺样体肥大且声导抗测试异常、听力损失者,行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30例。记录每组手术前后的纯音听阈值,随诊观察6个月以上,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1、3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各频率气导听阈明显下降(P〈0.001)。而第2组手术后1周、1个月的平均听阈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半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有3/4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1/4患儿需要手术干预。不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行鼓膜置管术;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行腺样体切除术:对疗程长,听力下降明显的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行腺样体切除同时行鼓膜置管术为宜。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术式选择应该个体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8例,采取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治疗;观察组18例,采取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化脓性中耳炎的耳数分别为1、3、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术后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化脓性中耳炎的耳数分别为2、6、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好,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硬性耳内镜下鼓膜置管灌洗引流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5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耳内镜直视下鼓膜切开置管灌洗方法治疗。结果: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术程顺利,手术可直视下精确操作,无术后并发症。结论:2.7mm硬性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方便、经济适用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明婧 《安徽医药》2014,18(2):311-313
目的探讨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鼓膜置管治疗,治疗组使用鼓膜置管联合乳突轮廓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56%),两组间差异显著(χ2=4.731 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气导言语频率和气骨导差均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气导言语频率和气骨导差降低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极显著(t=15.109 7,P〈0.01;t=19.333 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听力情况,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鼓膜置管术并腺样体切除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鼓膜置管术并腺样体切除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骨气传导差分别为(12.1±1.9) db、(4.5±1.2)db,两组骨气传导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4.432、5.357,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10.299,P<0.05).对照组、观察组咽鼓管功能恢复率分别为25.0%、6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1.9%(χ^2 =5.42,P<0.05).结论 鼓膜置管术并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伟  贺广湘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47-1948
目的:评估鼓室置管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功效.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05~2009年间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8例,实验组予以鼓室置管,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93%,对照组治愈率37.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较一般分泌性中耳炎在生理、病理上有显著不同,鼓室置管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中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C D Marchant  L M Collison 《Drugs》1987,34(6):695-701
The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acute otitis media and serous otitis media is both challenging and controversial. The efficacy of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of children at high risk for recurrent acute otitis media is established, but the indications for such therapy are controversial. 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 also decreases the frequency of recurrent otitis media. High-risk children can be successfully managed with chemoprophylaxis from autumn through to spring. If this fails, then 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Serous otitis media that follows acute otitis media resolves spontaneously in more than 90% of cases. Serous otitis media of unknown onset also has a strong tendency to resolve without treatment. Antihistamines and decongestants, although popular,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urse of serous otitis media. Antimicrobial therapy has a modest effect on the resolution of serous otitis media. Tympanostomy tubes usually improve the conductive hearing loss associated with serous otitis media and should be used when bilateral serous otitis media fails to resolve spontaneously. If repeated 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 fails, then adenoidectomy should be considered. With the course of management outlined, most children will have a successful outcome with conservative therapy and the need for surgery will be minimi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