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既往研究已经表明针刺能促进脊髓的可塑性变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刺引起可塑性变化的最小疗程以及是否对非针刺侧也有影响。10只猫切断一侧L1~L5、L7~S2背根及背根节,保留L6。术后电针刺激手术侧后肢L6神经支配范围的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穴位。用电镜定量方法计数针刺一疗程(5只)和二疗程(5只)对脊髓Ⅱ板层不同突触性终末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动物对照侧两类突触性终末数与非针刺动物比无明显变化,实验侧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数分别为对照侧的45%与88%,二疗程组比一疗程组和非针刺动物都明显增加。非背根来源的简单终末数在二疗程组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与非针刺动物一致。表明针刺促进备用根纤维可塑性变化在二疗程时才明显,而对非针刺侧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10只存活5d的单侧后肢备用根猫(切除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背根),取手术侧(实验组)和非手术侧(对照组)脊髓Ⅱ板层组织块及提取液分别与Hamburger35期鸡胚背根节进行悬滴培养,并以不加植块的背根节培养作参照。比较各组在同一观测时间的差异.结果:(1)各组背根节从培养24h到48h,其神经突起均明显增长;(2)同一观测时间内,对照组与参照组的神经突起少而短,从背根节迁出的细胞较多,而实验组神经突起多且长,迁出的细胞较少;(3)在两个观测时间,植块与提取液培养的实验组背根节神经突起平均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者,而对照组与参照组背根节神经突起长度的差异无显著性.表明部分腰骶背根切除猫,其脊髓Ⅱ板层及其提取液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夹伤后不同时间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成年大鼠L4~6背根节(DRG)中的分布,探讨GDNF对感觉神经元损伤的反应。方法 成年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夹伤后,分别取伤后1、5、7、10、14、28和56dL4~6背根节,行抗GDN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之后对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GDNF免疫反应存在于坐骨神经夹伤后1、5、7、10、14、28和56d成年大鼠L4~6背根节神经元中,图像分析结果表明,伤后1、3、5和7d的损伤侧背根节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大于对照侧背根节神经元。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GDNF在背根节L4~6感觉神经元中有一定量的变化,且伤后1周内GDNF在伤侧背根节神经元中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4.
脊髓源性感觉神经元诱向因子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切除5只成年雄猫一侧L1~L5和L7~S2背根,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术后11d用两侧背角提取液大于50k组份进行实验。发现,手术组电泳迁移率为0.1的蛋白带内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多,且其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促进作用也显著增强;而手术组电泳迁移率为0.5的蛋白带内的蛋白含量却明显减少,但其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与对照组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此结果表明,猫脊髓背角中分子量大于50kD、电泳迁移率为0.1的蛋白质具有神经营养活性,去传入使其活性增强,这可能是导致部分去传入猫后角在体外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活性增强与在体备用根纤维侧支出芽的直接原因之一。电泳迁移率为0.5的蛋白质与神经突起的生长似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探索脊髓的可塑性变化规律,用5只单侧腰骶背根全切猫,术后存活3-4个月。发现实验侧脊髓Ⅱ板层内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数下降至正常的24%;非背根来源的简单终末数却增加至正常的134%;还新发现了一类双重突触性终末,本文将之将为非典型复合终末。上述变化使突触总数仍维持在正常水平。在L6节段的简单终末中,形成对称性突触的简单终末,其增幅(71%)显著地大于形成非对称性突触者(36%);含有致密核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内脏痛对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胆碱酯酶(AchE)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以探讨AchE和CGRP免疫阳性物质在痛觉传递中的作用及电针镇痛的机制。方法: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内脏痛组(VP组,10只)和电针+内脏痛组(EA+VP组,10只)。电针取双侧"足三里"穴刺激60 min,运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对福尔马林所诱发的大鼠盆腔内脏痛时,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和CGRP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结果:内脏痛组大鼠在注射福尔马林后,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CGRP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电针+内脏痛组,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显著低于内脏痛组(P<0.01),CGRP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又显著高于内脏痛组(P<0.01)。结论:电针对大鼠急性盆腔内脏痛具有预防性治疗作用,Ach和CGRP可能参与了电针对内脏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采用双侧备用根模型(切断双侧L_1-L_5,L_7—S_2脊神经背根,保留L_6背根),针刺动物一侧后肢L_6背根支配范围内的足三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四穴,应用电镜超微结构定量方法,观察电针刺激穴位28天后,对脊髓后角第Ⅱ板层终末可塑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Ⅱ板层单位面积中复合终末的数量,针刺侧比未针刺侧增多32%。提示针刺能促进完好背根纤维更快地侧支出芽和重建突触联系,以代偿损伤的背根纤维终末。本文也对针刺后第Ⅱ板层中复合终末的形态、面积,简单终末的数量以及电针刺激的某些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激肽原在神经系统的定位及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光镜观察。本实验研究了T-激肽原在大鼠腰骶髓及L4-6背根节的分布。结果 T-激肽原分布于L4-6背根节及腰骶髓灰质的第Ⅰ,Ⅱ,Ⅲ,Ⅳ,Ⅸ层神经元及脊髓白质的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结论在上述部位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T-激肽原子和高分子量激肽原,低分子量激肽原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共存。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探索脊髓的可塑性变化规律,用5只单侧腰骶背根全切猫,术后存活3~4个月。发现实验侧脊髓Ⅱ板层内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数下降至正常的24%;非背根来源的简单终末数却增加至正常的134%;还新发现了一类双重突触性终末,本文将之称为非典型复合终末。上述变化使突触总数仍维持在正常水平。在L_6节段的简单终末中,形成对称性突触的简单终末,其增幅(71%)显著地大于形成非对称性突触者(36%);含有致密核心小泡的简单终末,其增幅(119%)又明显地大于仅含清亮小泡者(34%)。这种简单终末各亚类的增幅不同,可能与丢失大量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后进行的机能调整有关。还发现一个树突截面上同时与两个简单终末形成突触的机率增加了44%。其中含一个对称性突触者更成倍增加,达正常的219%。表明新形成的简单终末,除与丢失终末存留的突触后部位恢复突触性联系外,还可能有新的突触性联系形成。  相似文献   

10.
重复电刺激前肢神经引起成年大鼠运动皮层的可塑性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成年大鼠运动皮层的功能可塑性,利用皮层内微刺激方法测定MI代表区并观察重复电刺激前肢神经对MI代表区的影响。实验组大鼠(9例)持续1.2-2小时的前肢神经电刺激导致前肢运动区与面部触须运动区边界向VI方向,移动263.3±90.9μm并同时伴有运动阈值的改变;FL内MT降低5.0±13.3μA,而在VI内MT升高9.6±11.6μA对照组大鼠间隔1.5-2小时的两次测定结果,FL-VI边界  相似文献   

11.
脊柱椎板厚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系统地提供颈、胸、腰椎椎板厚度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100例原配完整的脊柱骨标本椎板厚度进行了形态学测量。结果:颈椎板(C1除外)C4、C5最薄,为3.0±0.7mm,C2最厚为6.4±1.2mm,呈明显中部薄两端厚的趋势;胸椎板T6最薄为6.5±0.9mm,T12最厚为7.6±1.1mm,厚度变化不明显,平均值6.8±1.0mm;腰椎板L5最薄为6.0±1.1mm,L1、L2最厚为7.7±1.1mm,L1~L5呈明显由厚变薄趋势,L5大于S1椎管后壁厚度。椎板厚度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性别间差异C7~L3有显著性(P<0.05),同序数椎板厚度男性均大于女性。结论:脊柱椎板厚度有明显的规律性,C3~C6为最薄段,C4、C5最薄,T12~L3为最厚段,L1、L2最厚;而胸椎板厚度(T1~T11)介于颈、腰椎之间  相似文献   

12.
薛庆善  吴良芳 《解剖学报》1995,26(1):29-34,T004
5只单侧备用背根猫,于术后第5d分别切取手术侧、非手术侧脊髓L3节段背核组织植块,与Hamburger 35期鸡胚背根节(DRG)进行植块联合悬滴培养,以单独DRG培养作为参照,于培养24h,48h观察DRG神经突出的生长情况并测量其长度。结果发现:1.所有DRG从培养24h到48h其神经突出起都有明显增长,2:同一观察时间内,参照组与对照组(DRG与非手术侧背核植块联合培养组)神经突起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13.
本室最近研究发现 ,部份背根切断可激发脊髓部份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凋亡 ,且切断一侧背根对非手术侧的细胞凋亡也有影响。已知的研究结果提示导致非手术侧细胞凋亡的激发因素并非直接损伤。目的 :本文进一步探讨部份背根切断与脊髓中央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 1 5只成年猫分为三组 ,每组 5只 ,其中两组行单侧部份背根切断术 (切除L1 -L5,L7-S2 DRG保留L6DRG为备用根 ) ,术后动物存活 3d及 1 0d ,取三组动物的L3脊髓石蜡包埋切片后按常规方法行DNA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染片 ,快红显色显示中央管上皮的凋亡细胞…  相似文献   

14.
腰神经根的应用解剖及CT影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临床提供腰神经根各段与椎间盘关系的解剖学基础及CT资料。方法:在21具成人脊柱腰段标本和100例青壮年CT片上观测了腰神经根各段的毗邻及其与椎间盘的距离。结果:L2~S1神经根在硬膜囊内段紧贴硬膜囊前壁;在出硬膜囊处与相邻上椎间盘下缘间的距离由L2至S1神经根递减;在出椎间孔处神经根与下位椎间盘中部断层间的距离平均值:L2~4神经根为6.0mm左右,L5神经根为5.0mm左右。结论:当L4、5、L5、S1椎间盘向后外侧突时,L5神经根最易受累,当椎间盘向椎间孔方向侧突时,由L2至S1神经根受累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正常人及S1神经根损害患者各15例、L5神经根损害患者11例作常规H反射及S1神经根刺激H反射研究,结果:S1神经孔刺激H反射H-M波间期正常组为6.7±1.4ms,其两侧差值小于0.5ms(x+1.96s);S1神经根损害患者患侧H-M波间期及其两侧差值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而L5神经根损害患者则相差不显著(P>0.05)。提示神经根刺激H反射是诊断S1神经根损害及鉴别S1、L5神经根损害的可靠方法,明显优于常规H反射,且可用于测量坐骨神经近髓段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6.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HPBL分泌IL—2,TNF,IL—6,IFN—γ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CMP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24、36、48、72h采样检测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可达13.6±4.3,41.9±2.0,1837.4±464.3,1037.9±211.0U/ml,分别比无CMP的细胞培养对照组的效价高0.8,7.4,0.5,10.9倍(P<0.01),说明CMP具有IL-2、TNF、IL-6、IFN-γ的诱生剂功能。由CMP预处理HPBL后经PHA和/或ConA促诱生组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比无CMP的PHA和/或ConA刺激的相应常规诱生组高1.2~2.8,0.5~1.1、0.5~0.8、0.4~0.6倍(P<0.01),尤以CMP+PHA+ConA促诱生细胞因子效果最佳(P<0.01),说明CMP又具有IL-2、TNF、IL-6、IFN-γ促诱生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大鼠背根节神经元对不同速率(dI/dt)去极化电流刺激的反应性,本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新鲜分散的后根节神经元胞体上,以持续去极电流(400pA,180ms)刺激所诱发的重复放电为指标,观察改变去极化速率对重复放电频率和幅度以及最大复极化电位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去极化速率的减小(20、10、6.6、5、4pA/ms)重复放电频率逐渐增加。若与方波去极化电流刺激所诱发重复放电的频率和  相似文献   

18.
大鼠坐骨神经局部缺血对其轴浆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薛景凤  张炎 《解剖学杂志》1998,21(4):325-328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局部缺血对其轴浆运输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30只,用游离实验侧有神经的方法,制成周围神经缺血模型。于双侧腓总神经干注入30%HRP水溶5μl,动物分别存活16、18、20、2、24、48h后,经升主动脉灌流杀以腰髓4-6节段和腰4-6背根节,冰冻连切片,BDHC法成色。结果:实验侧在腰髓4、5节前角最早出现标记细胞的时间是24,(对照侧是18h,实验则HRP轴浆运输速  相似文献   

19.
实验采用Wistar大鼠,雄性,体重140~200g,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0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并分别检测1h、6h(各组动物数5只)的血压、死亡率、脑系数、海马区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神经原病理形态改变以及心脉灵(XML)注射...  相似文献   

20.
邻菲罗啉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羟自由基的建立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描述了一个测量羟自由基(OH)的化学体系。该体系由10×103mol/L邻菲罗啉溶液50~100μl,10×103mol/L抗坏血酸溶液20μl,10×103mol/L硫酸铜溶液50μl,硼砂硼酸缓冲液所组成,由44×105mol/LH2O2溶液50~100μl启动发光,反应总体积为1ml,反应发光强度强,稳定时间可达1min以上,经对OH的清除剂硫脲试验,线性范围为50×106mol/L~50×104mol/L,最低可检测限为50×107mol/L,该体系有良好的稳定性,批内变异系数为04%(n=8),批间变异系数为05%(n=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