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兵 《亚太传统医药》2011,7(8):123-124
目的:总结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拉力镙钉并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6~67岁。闭合性骨折23例,开放性骨折11例。全部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拉力镙钉并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全部骨折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周(8~24周)。无断钉、松动及膝关节功能受损等。结论:小切口开放复位拉力镙钉并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方法具有适应证广、骨折愈合快、切口及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8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术后比较2组患者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评定采用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5个月,中位数10个月。交锁髓内钉组骨痂出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外固定架组[(38.1±4.2)d,(53.4±5.1)d,t=7.398,P=0.013;(136.1±10.0)d,(193.5±8.3)d,t=8.654,P=0.011];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标准评定,交锁髓内钉组优20例、良9例、可9例、差2例,外固定架组优12例、良9例、可15例、差4例,交锁髓内钉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外固定架组(R交锁髓内钉组=35.52,R外固定架组=45.48,Z=-2.021,P=0.043)。至随访结束时,交锁髓内钉组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发生断钉,外固定架组6例发生切口感染、4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7,P=0.077)。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骨折愈合快、疗效确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三维外固定架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2)例胫骨骨折行小切口名№三维外固定架固定术.结果:骨折愈合100%,关节功能正常,2例发生针孔感染。结论:该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稳定性可靠,是治疗胫骨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二、胫骨骨折发病率高,且由于其胫前无肌肉覆盖及血运较差的解剖特点,易造成内固定物及骨外露,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骨不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超踝关节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3~59岁,中位数39岁;左侧9例,右侧10例,双侧2例。开放性骨折8例,均为单侧GustiloⅢ型;闭合性骨折13例。骨折AO分型,C2型15足、C3型8足。合并腓骨骨折2例,同侧跟骨骨折3例,腰椎爆裂性骨折2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中位数1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中位数10周。末次随访时采用Tornetta等制定的Pilon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2足、良9足、可2足。并发外固定架钉道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及换药后感染控制;均未发生螺钉松动、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采用小切口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18 ~45岁,中位数22.5岁;左侧4例,右侧20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前抽屉试验阳性18例;Meyers-Mckeever-Zaricznyj骨折分型,Ⅱ型10例、Ⅲ型14例.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15个月,中位数7.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中位数3.5个月;根据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6例、良7例、可1例.结论:小切口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损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用外固定架固定胫骨,必要时使用有限内固定,条件允许尽量复位腓骨。结果:经6~18个月随访,16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6wk。无骨折畸形愈合,无退钉断钉,去除外固定之后未再骨折,有6例钉道感染,用酒精消毒液清洗钉孔控制后均于拆架后愈合。结论:本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骨愈合快、固定稳定、关节功能不受固定的影响、不损伤骨骺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胫腓骨骨析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用有限内固定加组合式双边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20例经验。方法:我院自1997~2003年20例胫腓骨粉碎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后将胫骨较大骨块对位,使不稳定骨折变成相对稳定骨折。先上组合式双边固定架后,用螺钉固定骨块。结果:术后骨折位置良好,骨折愈合约12~24周。结论:利用双边组合式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生理加压促进骨折愈合,可调性固定,术后可加压和纠正畸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8例锁定加压内固定治疗的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骨痂出现时间在2~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3.2个月,38例患者均未出现创口感染、固定架松动、骨折固定后再移位等现象,采用参考文献Li的评定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26例,良7例,可5例,总优良率达到86.84%。26例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骨折部位全部愈合,骨痂出现时间为2~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2.9个月,采用参考文献Li的评定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19例,良5例,可2例,总优良率达到92.3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闭合正骨复位经皮穿钉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闭合正骨复位、半罗纹钉经皮穿入股骨、Bastiani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26例;切开复位L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8例,加压钢板骨栓内固定术治疗4例.结果:骨折全部愈合38例,其中26例接受外固定架治疗者,46~58天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架,膝关节功能优22例,良4例,可0例,差0例,12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者,术后6周解除石膏外固定,锻炼膝关节伸曲功能活动,18个月后手术取出内固定钢板,膝关节功能优6例,良4例,可2例,差0例.结论:闭合正复经皮穿钉Bastiani外固定架固定术创伤轻微,固定可靠,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钢板内固定术.避免了切开复位内固定二次手术医源性创伤和石膏外固定的并发症以及繁重的术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患者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23~55岁,平均39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7例,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骨折部位均为中下1/3骨折;已接受1次手术者18例,接受2次手术者5例。采用钢板内固定16例,有14例发生钢板断裂或螺钉松动,采用外固定架固定5例,其中1例因感染行外固定架,感染已控制。2例采用髓内钉固定,均发生松动。第一次发生骨折到本次手术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4个月。均已明确诊断为骨不连。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70~90min,平均78min。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5年。骨折于术后5~8个月均愈合,平均5.8个月。无钢板断裂、不愈合、感染现象发生。结论 采用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能提高骨折愈合率,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胫骨中上段骨折12例,中下段骨折10例,下段骨折8例;单纯胫骨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7例,均采用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结果:开放伤口一期愈合25例,植皮愈合3例,转移皮瓣2例;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1.5年,优良率为93.3%。结论: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早期清创,良好复位,配合有限内固定及外固定架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组踝部骨折病例采用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治疗,经随访取得良好疗效,认为该疗法具有复位满意,固定稳妥,将踝关节在功能位固定,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关节的模造,是一种治疗大块后踝的踝部不稳定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同时对踝关节骨折的分类方法、整复、固定及功能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00年7月至2009年3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骨不连62例,按Iowa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术后随访8个月~4.4年(平均2.6年),除6例因术后过早下地活动,导致外固定支架针道松动,需再次手术,其余病例均愈合,愈合率90.32%。术后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按Iowa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骨不连,具有固定牢靠,有效维持肢体长度,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71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伤口一期愈合者50例。占70.4%,软组织感染16例占22.6%,骨感染5例,占7%。骨折临床愈合平均89天,5例迟缓愈合,作者主张伤口一期闭合,但要根据伤口损伤程度采用不同的闭合方式,骨折属稳定者外固定治疗,属不稳定者用内固定或外固定加牵引,感染与原始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与医师清创是否彻底骨折固定和伤口产合是否正确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人桡骨远端闭合骨折的中医治疗及康复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随访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门诊治疗的153例老年人桡骨远端闭合骨折的患者,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结果:采用Gar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优85例,良53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90%,治愈率100%。结论:采用中医手法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并指导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配合内服中药及中药外洗,治愈率高,疗效满意,并可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是治疗本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手法复位后采用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者分入联合固定组,手法复位后单纯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者分入石膏外固定组,两组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周采用Leeds影像学评价标准评价的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年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的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中位数12.5个月。术后6周,联合固定组骨折复位优良50例、可4例,石膏外固定组骨折复位优良38例、可13例、差3例;联合固定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石膏外固定组(Z=-3.006,P=0.003)。骨折均愈合,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7±1.59)周,(8.52±1.62)周,t=1.496,P=0.175]。术后1年,联合固定组Baird踝关节评分高于石膏外固定组[(93.51±5.18)分,(84.18±4.32)分;t=8.483,P=0.011)。联合固定组术后3周时出现针孔感染1例,经换药治疗1周后感染控制;联合固定组6例患者和石膏外固定组9例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僵硬、疼痛;均无二次骨折、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0,P=0.588)。结论:对于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较单纯采用石膏外固定,骨折复位好、更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但二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法:对18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牵引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随访3~12个月,优良率94.4%。结论:跟骨牵引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31例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均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根据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结果本组病例131例,随访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根据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本组病例131例,优97例,占74.05%;良31例,占23.67%,可3例,占2.29%;差0例。结论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陇中正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陇中正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优24例,良10例,及格6例,差0例,优良率85.0%;对照组优22例,良12例,及格2例,差4例,优良率85.0%。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ofoed评分2组治疗2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陇中正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固定方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LCP)内固定联合加味正骨紫金丹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胫骨Pilon骨折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LCP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正骨紫金丹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6.96%,对照组优良率64.7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CP内固定联合加味正骨紫金丹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和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