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壮  岳桂华  黄敏  黄小鸥 《中国药房》2012,(31):2911-2912
目的:优选芪七连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干膏率和黄芪甲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芪七连胶囊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入10倍量水煎煮2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2h,醇沉浓度为65%,醇沉24h。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芪七连胶囊。  相似文献   

2.
银马解毒颗粒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银马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浓度为主要考察因素,以金银花的绿原酸和甘草的甘草酸铵总含量作为选择指标。结果水提醇沉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煎煮次数、煎煮时间、醇沉浓度、加水量;最佳提取工艺为处方药材加10倍量水,每次煎煮1h,煎煮2次,醇沉浓度为40%。结论按优选的工艺条件放大试验,工艺稳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补气通脉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考察醇沉条件。以药材的浸泡时间、提取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黄芪甲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黄芪最佳提取工艺。以丹参素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参、川芎、枳壳、红花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药材最佳提取方法为采用水提取70%醇沉。黄芪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30 min,煎煮2次,每次90 min,按1∶10加水。丹参、川芎、枳壳、红花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90 min,共煎煮2次,按1∶8加水。结论:该生产工艺方法可行、稳定,符合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咽炎宁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射干苷的含量;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三因素对水提工艺提取成分提取率的影响;考察醇沉浓度、醇沉前水提液相对密度、醇沉时间三因素对醇沉工艺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加水量对水提工艺有显著影响(P<0.05);醇沉浓度对醇沉工艺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60%,静置48 h。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法优选咽康口服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震  钱广鸿 《中国药房》1998,9(5):209-210
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咽康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实验结果表明:加水量、煎煮时间、醇沉浓度三因素中加水量对该制剂总黄酮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煎煮时间为30min,醇沉浓度为50%。  相似文献   

6.
彭燕  张洪  文为 《中国药师》2006,9(10):924-925
目的:优选益宫散结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芍药苷含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煎煮次数、煎煮时问、加水量及醇沉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醇沉浓度为50%。结论:优化后的提取方法稳定,提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芍降糖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芍药苷的含量为指标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浸膏收得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水提醇沉工艺。结果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加水10倍量煎煮3次,每次提取2 h,醇沉浓度为80%。结论利用最佳工艺条件能充分有效提取丹芍降糖胶囊的有效成分及提高浸膏收得率。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优选强肝利胆口服液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筛选强肝利胆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浓度4种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药材量的水、煎煮时间60min、醇沉浓度50%、煎煮次数2次。结论:该工艺所制成品澄明度好,含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芩杏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 ,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影响提取的主次因素 :B >A >D >C(A为加水量 ;B为煎煮次数 ;C为煎煮时间 ;D为醇沉浓度 )。最佳提取条件为 :加水 12倍 ,煎煮 3次 ,每次煎煮 30min ,醇沉浓度为 6 0 %。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加味生化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盐酸水苏碱含量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依次为A>B>C>D(A为煎煮次数,B为加水量,C为煎煮时间,D为醇沉浓度),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12倍,煎煮3次,每次煎煮60min,醇沉浓度50%.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降压益肾颗粒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收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4因素及醇沉浓度对浸膏收率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用药材10倍量水,浸泡1h,每次煎煮1.5h,煎煮3次,醇沉浓度70%。结论:此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高,重现性好,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思的明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春  黄仁彬  杨铮  唐海桦  蒋伟哲 《中国药房》2008,19(33):2573-2575
目的:优选思的明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选用L9(34)正交试验,分别对煎煮和醇沉2个工艺步骤进行优选,以干膏率为煎煮工艺指标,梓醇总提取量为醇沉工艺综合评分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梓醇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h,水提液过滤、合并、浓缩至1.0g(生药).mL-1,再用乙醇沉淀,醇沉浓度为75%,沉淀24h,过滤取上清液,微波真空浓缩干燥得干膏。结论:本方法稳定、合理,可作为思的明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3.
以总蒽醌类化合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肝宝胶囊浸膏制备工艺优选.结果认为A1B3C3为最佳制备工艺,即加水倍数(6、4),煎煮时间(100min、80min)煎煮2次,醇沉浓度为80%.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分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固形物保留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加水量对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均有显著性影响,煎煮时间对固形物保留率有显著性影响,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水量10倍、煎煮时间为1.5h、煎煮次数为2次。结论此提取工艺提取率高,可重复性较好,可用于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弱视明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多糖含量、总多糖的转移率、出固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煎煮工艺;以浓缩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醇沉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3次,第1次1.5h,加8倍水;第2、3次分别为1.0、0.5h,加5倍水;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15,醇沉浓度为50%,静置时间16h。结论:该工艺简便,制成成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选复方叶下珠的水提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复方叶下珠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没食子酸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复方叶下珠水提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煎煮时间,加水量,醇沉浓度对考察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优选复方叶下珠的水提工艺为:加水10倍,煎煮1小时,醇沉浓度:60%。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对有效成分的提取较完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乳洁安胶囊制备工艺。方法:以橙皮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制备工艺的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10倍,煎煮1.5h,煎煮1次;最佳纯化工艺为药液相对密度为1.25,药液含醇量为70%。结论:该工艺提取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暑热宁合剂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暑热宁合剂水提醇沉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煎液和醇沉液中葛根素的含量;以葛根素提取率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水提工艺的影响;同时考察醇沉浓度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加入10倍水,煎煮3次,每次1.5 h;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5%。结论优选的方法可为暑热宁合剂提取醇沉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赵斌  任春晓 《黑龙江医药》2005,18(5):317-318
本实验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法,以出膏率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芍药苷回收率为指标,考察水量(A)、煎煮时间(B)和醇沉浓度(C)3个因素,得出最佳工艺为A3B1C2即加水煎2次,第一次加水14倍,煎煮90分钟,第二次加水12倍,煎煮60分钟,醇沉浓度为80%可基本提取完全.本提取工艺研究具有实用价值,适合大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20.
金莲花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怡  梁静 《黑龙江医药》2003,16(4):276-278
目的:研究金莲花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法,以出膏率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荭草甙得率为指标,考察水量(A)、煎煮时间(B)和醇沉浓度(C)3个因素。结果:优化的金莲花提取工艺条件为A3B3C5。结论: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4倍,煎煮90分钟,第二次加水12倍,煎煮60分钟,醇沉浓度为80%可基本提取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