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晓华 《医疗装备》2023,(4):146-149
目的 分析金字塔分阶培训配合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对低年资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医院儿科低年资护士22名,采用硬币抛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名。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培训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结合金字塔分阶培训。培训结束后,考核两组护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及相关知识,采用现场观察、问卷调查法调查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穿刺所需时间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两组静脉输液操作和相关知识分数均较培训前提高,且观察组分数提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穿刺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字塔分阶培训配合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可提高低年资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加强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及操作规范的掌握,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以其特有的优势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院自 1996年以来对 32例乙脑患儿采用静脉搏留置的方法进行输液、抢救 ,其对输液的调控、抢救的便利明显优于未留置的患儿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乙脑患儿 32例 ,男 2 3例 ,女 9例。年龄 18个月~ 12岁 ,平均 6 5岁。 32例均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 ,给予顺利输液、抢救用药、采血。2 操作方法  (1)首先向家长说明静脉留置针 (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 2 2G留置针 )穿刺的目的和优越性 ,以利取得配合。 (2 ) 2人操作 ,选择穿刺部位为颈外静脉穿刺点 ,把握方向、角度进行置管。…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 ,耐性差。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 ,患儿会出现烦躁 ,手脚易动 ,不配合治疗 ,会造成药液渗出或外漏。有的患儿甚至拔出输液针 ,导致反复穿刺 ,延误治疗 ,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在临床上我们采用自制的托板固定法 ,经过临床的使用观察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临床试验分两组 :试验组 :随机选取 2 0 0 1年 1~ 3月在儿科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学龄前患儿 60例 ,其中最大的 6岁 ,最小的 3岁 ,不计男女 ,输液量均为 2 5 0ml ,均选用 5号半头皮输液针 ,自制输液专用托板长 1…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心理疏导联合家属配合宣教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儿遵医治疗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探讨提升临床静脉输液患儿照护质量的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门诊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静脉输液照护,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静脉输液照护基础上再予以心理疏导联合家属配合宣教干预。对两组患儿穿刺过程中发生疼痛相关反应情况进行登记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患儿门诊输液期间遵医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输液照护质量相关指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外渗、输液风险事件等并行组间比较。完成输液治疗后对两组患儿家长对输液照护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穿刺时哭闹率、疼痛评分、哭闹时间、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门诊静脉输液遵医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而输液外渗率、输液空气栓塞率、管路折弯率、管路脱落率等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穿刺成功率达到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回顾我院儿科2016年1月至12月住院患儿1280例,对新生儿至2岁患儿的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0例新生儿至2岁的患儿头皮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均达98%;结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并做好心理护理来减少负面影响.操作熟练,一针见血,妥善固定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浅静脉穿刺技巧,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社区门诊0~5岁行静脉输液治疗患儿300例,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注重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通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观察本组病例静脉输液一次性顺利完成的情况,调查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本组患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顺利完成有215例(占71.6%),二次穿刺完成有68例(占22.6%),多次穿刺完成17例(占5.8%);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达到96%。结论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与情绪,建立和谐有效的护患沟通及娴熟的小儿浅静脉穿刺技巧,是促进小儿静脉输液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目前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临床上儿科静脉穿刺,对2岁以内的患儿最常用头皮静脉。而对于头皮静脉不显露或反复多次穿刺难找见血管的婴幼儿,选用手或足背静脉。针对小儿静脉血管细、易动、输液不合作的特点,以及小儿手、足背静脉穿刺后,存在着惠儿不合作的手足乱动、胶布松脱、针头移位刺破血管、液体外渗而反复穿刺的现象。为了解决输液固定的问题,经临床探索研究,应用改进传统静脉穿刺方法的操作步骤,即先用夹板固定被穿刺的手足后再穿刺的手法,取得很好的实用效果。不仅解决固定问题,也提高了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既节省操作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士的信任。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方法 我院在400例患儿中通过400次静脉输液随机分成2组,即改良组200例与对照组(传统组)200例.结果 穿刺与拔针技术在改良后,疼痛减轻.结论 改良穿刺与拔针技术由于患儿痛苦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8%,有效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保证了患儿抢救与治疗的顺利进行,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静脉穿刺是门诊患儿输液中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钢针容易发生肿胀导致反复穿刺.而静脉留置针既解决了护士穿刺难的问题,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保护了患儿的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但由于家长对留置针不了解,患儿输液完后回家要怎样护理、意外脱管出血要怎么处理等原因而未能在门诊输液室开展。我院于2013年2月对来我科输液的患儿家长及我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小儿静脉输液常有漏液及针头脱落等现象 ,为了避免给患儿再次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种较为有效的固定方法 ,现介绍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在儿科门诊留作观察的 1~ 3岁患儿 2 37例 ,其中男 139例 ,女 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12 2例 ,男 72例 ,女 5 0例 ,年龄平均 2 1岁 ;对照组 115例 ,男67例 ,女 48例 ,年龄平均 2 0岁。1 2   方法 :常规静脉输液法 (包括穿刺法和胶布固定法 )后 ,将患儿的手 (足 )置于固定板上 ,使局部穿刺处于固定板的最中央 ,分别取 3条较长胶布将手 (足 )固定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确保小儿门诊输液安全、杜绝给药差错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发生的给药差错,陕西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5月开始实施在收药处发号、输液时对号,以及输液、续液时与患儿家长双人查对制度。将实施前一年(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115209人次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后一年(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132083人次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前后两年的给药不良事件、差错、投诉等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和护士的评价进行统计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发号、对号与患儿家长双人查对制度后,收药缺陷、输液差错、换药差错、流程缺陷、纠纷投诉的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311、8.284、14.905、14.076、4.808,均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5.67%提高至实施后的9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98,P<0.01)。护士评价在杜绝差错、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输液安全质量评价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077、-7.361、-6.940、-3.563,均 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间静脉输液治疗中实施与患儿家长双人查对制度,能明显减少给药缺陷和投诉,杜绝差错,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输液是护士及患儿家属非常重视的工作尤其是新生儿自我约束能力差,静脉穿刺引起疼痛不适,限制了患儿的自由,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致使穿刺失败。但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输血及扩充血容量的重要途径。能否及时、准确、熟练地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抢救危重患儿的生命尤为重要。笔者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新生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穿刺技巧及固定技巧。  相似文献   

13.
集体静脉输液流程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程改造后的集体静脉输液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隔日对照实验,对照组实行传统穿刺方法,实验组实行双人合作完成一次穿刺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较传统组输液穿刺用时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程改造后的集体静脉输液的应用,缩短了总体输液时间,提高了护理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彭晓霞  李椿 《现代医院》2004,4(7):74-75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规范化治疗前后的费用及疗效。方法 对 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规范化治疗前后 3个月的医疗花费、输液次数、抗生素使用日数、哮喘发作频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规范化治疗后医疗花费总数、静脉输液次数、抗生素使用日数、哮喘发作频率均较前显著减少(P <0 0 1)。医疗费用下降 79 1% ,输液次数减少 95 2 % ,抗生素使用日数下降 90 4 % ,哮喘发作频率减少88 5 %。结论 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可节省大笔医疗费用 ,减少静脉输液次数 ,减轻患儿的肉体痛苦及家长的负担 ,极少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氨茶碱静滴 ,从而避免其副作用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避免耐药性的出现 ,降低支气管哮喘发作频率而且有可能完全控制 ,避免气道重塑所致的不可逆气道阻塞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小儿静脉输液时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尽量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使药物及时用于患儿体内,达到药到病除的良好效果,并强化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输液技术,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盐官镇卫生院和嘉兴市妇保院的1-10岁患儿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照患儿给予常规静脉输液等治疗和护理,观察效果。结果:对患儿和家属做好心理疏导,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灵活把握进针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并经静脉输液治疗后,参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33%,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把握好患儿静脉输液的技巧和方法,过硬的业务技术能力,给予患儿静脉输液后,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同时多操作并不断的强化基层护理人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行小儿静脉穿刺操作的成功或失败原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6-03~2017-03期间357例静脉穿刺患儿的静脉穿刺资料,分析静脉穿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制定护理干预对策。结果:357例静脉穿刺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96.92%;穿刺一次失败11例,其中急诊护士原因6例,患儿自身原因3例,患儿家属原因1例,输液室环境原因1例。结论:急诊输液室反映医院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急诊护士实践操作能力、改善输液室环境、争取患儿家属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就医感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适合2~3岁患儿静脉穿刺的部位,防止中途脱针、漏针的发生,最大限度减轻患儿的损伤,降低护患纠纷。方法总结2009年12月—2010年12月4 728例2~3岁患儿静脉穿刺经验,针对患儿及家长心理接受能力和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小儿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达100%,中途无脱针、漏针。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97%,失败62例,其中患儿固定不当,中途脱针、漏针48例,占77%,穿刺固定不当11例占18%,技术不到位3例占5%。结论采用由患儿及患儿家长选择静脉穿刺部位后,其满意度达到100%,有力地配合了药物治疗,减轻了患儿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采取有效护理对策.方法:以2Ol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儿都使用BD飞玛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穿刺后一并接受护理人员的有效护理,对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220例研究对象使用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者204例,成功率为92.72%,综合统计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有护理人员、患儿及患儿亲属等三大影响因素.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提升护士专业技能及素质、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工作和加强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等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戴平 《中国校医》2012,26(1):38+40-38,40
目的总结舒适护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和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0年9月接受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输液效果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经过舒适护理后,穿刺成功率和输液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明显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和输液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黄梅  杨永红 《现代保健》2010,(4):107-108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92例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46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静脉输液的依从性、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残余药液量。结果经积极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疼痛程度、静脉输液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残余药液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了学龄前儿童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并保证了静脉输液实际输入药液量,从而保证患儿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