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摘萃     
研究发现经穴处富聚钙离子天津中医学院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家兔和人体的部分穴位处存在钙离子(Ca2+)富聚;针刺可引起经脉线内外钙离子重新分布;针刺本经穴点可使本经其他穴位处的钙离子浓度升高,而针刺经外旁开点则对本经穴位的钙离子浓度影响不大。上述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a2+和组织氧分压与经络现象之间的联系。方法:波尔杂交母山羊10只,用盐酸氯丙嗪(0.85 mg/kg)镇静后,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200μL,0.05 kg/mol)络合穴区局部组织Ca2+,用新型组织氧分压传感针检测山羊膀胱经经穴"肝俞"大肠俞"关元俞"及旁开非经穴处氧分压的变化趋势。结果:1)膀胱经经穴的Ca2+电位明显高于旁开对照点(P<0.05,0.01);2)膀胱经经穴的组织氧分压高于旁开对照点(P<0.01);3)注射EDTA-Na2后,经穴的氧分压较注射前及注射生理盐水均明显升高(P<0.01),且经穴的氧分压高于旁开对照点(P<0.01)。结论:膀胱经穴Ca2+电位明显高于各自旁开对照点;注射EDTA-Na2络合Ca2+后氧分压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家兔足三里穴钙元素浓度的推挽灌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穴位的离子特异性。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以推挽灌流技术采集足三里穴针尖“地部”组织液。结果 足三里穴的钙元素浓度高于旁开对照点。结论 足三里穴处的钙元素可能存在富集。  相似文献   

4.
经络活动与外周经脉线上钙离子相关性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是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承担的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的部分总结。以离子选择性针型钙离子电极在体监测发现,人体、家兔经穴处的钙离子浓度有高于非穴位的趋势,针刺可使本经其它穴位处钙离子浓度升高。当脏腑病变时,其相应的经脉线上的钙离子浓度明显下降,而且下降幅度与脏腑病变的程度呈相关关系,有一定的特异性。当络合针刺部位或相应经脉线上的钙离子后,针刺治疗脏腑病变的效应消失,使针刺疗效丧失的络合剂EDTA的最低浓度为10-3mol/L,升高经穴处的钙离子浓度对针效似无影响。进一步实验发现,当阻断针刺穴位或相应经脉线上的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钙调素活性时,针刺经穴治疗脏腑病变的效应消失,提示钙离子与经脉活动密切相关,是针效产生、经络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健康人体经穴Ca2+浓度分布特异性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从化学角度研究经穴的物质基础。方法 对健康人体经穴处Ca^2 浓度进行了在体探测。结果与结论 人体经穴处可能存在Ca^2 浓度的富集。  相似文献   

6.
钙离子是经络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体测试发现,经穴处的Ca2+浓度高于非经穴处,针刺本经穴位可使本经其它穴位处的Ca2+浓度升高;当脏腑发生病变时,相应外周经穴处的Ca2+浓度存在特异性变化;当络合针刺穴位处及相应经脉线上的Ca2+、或阻断穴位经脉线上的Ca2+通道、或拮抗经穴处的钙调素活性,针刺效应均消失。提示Ca2+是经脉活动的重要化学基础之一,也是经脉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a2+与经络现象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新型Ca2+生物传感针,实时、动态观测Ca2+在山羊膀胱经腧穴以及非经穴上的分布特性,取“肝俞”“大肠俞”“关元俞”及各穴旁开3cm处为测试点,共记录3min。结果:山羊膀胱经腧穴的Ca2+浓度明显高于旁开对照点(P<0·01或P<0·05)。结论:膀胱经穴Ca2+浓度高于旁开非穴对照点,提示循经脉线上有Ca2+富集现象,其浓度的测定有可能作为鉴别腧穴的重要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针刺镇痛的外周经穴离子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秀云  郭义 《针刺研究》1998,23(4):263-265
本文主要从中医理论观点出发,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紧紧抓住与机体生理调节密切相关的K+、Na+、Ca2+,以单纯胃脏的功能性疼痛为模型,以足三里等穴位为刺激点,分别对单纯胃痛、胃痛并行针刺时穴位处K+、Na+、Ca2+浓度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又对改变穴位处K+、Na+、Ca2+浓度时对针刺疗效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结果发现,胃痛时足三里穴处的K+、Na+、Ca2+浓度存在着K+升,Na+、Ca2+降的变化趋势。当针刺足三里时,胃经线上它穴的K+、Na+、Ca2+浓度又都恢复正常,且这种离子变化具有经穴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当人为改变穴位处离子浓度时表现为,降低时针效减弱或消失,增加时能替代针效。说明K+、Na+、Ca2+确实参与了针刺镇痛时的外周经络活动。并与针刺镇痛效果有密切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Wang Q  Yu WC  Jiang HZ  Chen SL  Zhang MM  Kong ES  Huang GY 《中国针灸》2010,30(12):1011-1014
[摘要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与经络现象之间的联系。方法:分别采用1-庚醇阻断山羊腧穴缝隙连接及小鼠Cx43基因敲除方法,采用新型组织氧分压传感针检测山羊及小鼠膀胱经经穴及旁开非经穴处的氧分压。结果:①山羊膀胱经经穴的组织氧分压高于旁开对照点,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注射1-庚醇后,山羊膀胱经经穴的氧分压较未注射前及注射生理盐水均明显升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缝隙连接蛋白Cx43野生型(WT)小鼠膀胱经经穴的组织氧分压明显高于其旁开非经穴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缝隙连接蛋白Cx43杂合型(HT)小鼠上述各穴位点的组织氧分压也高于其旁开对照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WT小鼠各穴位点的组织氧分压均明显高于HT小鼠(P<0.05),而各非经穴点的氧分压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缝隙连接在针刺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大鼠"足三里"穴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大鼠"足三里"穴与非经非穴处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及针刺对该表达的影响,探讨缝隙连接蛋白与穴位的可能关系.方法:2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非针刺组、针刺组,每组10只;应用荧光双重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足三里"穴、非经非穴处皮肤组织Cx43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结果:皮肤组织中Cx43主要在上皮细胞胞浆、胞膜上表达,包括皮肤表皮和部分毛囊等上皮角质形成细胞;非针刺组中穴位处Cx43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经非穴处(P<0.01),针刺组中穴位针刺后Cx43表达显著增加,与非针刺组中穴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缝隙连接蛋白及缝隙连接可能是穴位的主要组成成分,且针刺能明显增加缝隙连接蛋白在穴位处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胡利民  张春煦 《针刺研究》1998,23(4):251-253
采用Ca2+选择性外型电极,观察了乌头碱性心律失常家兔心包经上Ca2+浓度的动态变化及针刺内关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家免心律失常过程中,心包经上(曲泽、内关上2cm)Ca2+浓度先下降然后逐渐回升,但30分钟内不能恢复至原有水平;针刺内关后Ca2+浓度下降幅度降低,30分钟后恢复至原有水平,而相应对照点(曲池、足三里等)处无明显变化。说明在心律失常过程中,心包经上Ca2+浓度发生特异性的变化,针刺治疗可调整Ca2+浓度变化,提示Ca2+在经络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客观确定家兔“肝经、胆经”常用经穴。方法 :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 ,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 ,验证其功能。结果 :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 (P <0 0 1) ,声波波幅值较经穴旁对照点高 (P <0 0 1) ,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其经穴位置与人体大致相仿 ,并有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心包经循行路线及其与心脏机能活动的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振铨  张炜 《针刺研究》1993,18(2):143-148
针刺心包经的内关穴,可使心脏功能获得明显改善。但是穴不等于经,心包经作为一条经脉,究竟与心脏功能活动有何关系?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本文以心电图和心功能为指标,观察了针刺心包经循行路线上的四个穴位,两个非穴位测试点和经线两侧旁开1.5厘米的8个对照点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对100名冠心病患者观察的结果表明,针刺经线上测试点与针刺经线两侧旁开对照点,针后8项指标的变化,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心包经作为一条经脉,与心脏机能活动有密切关系。也从机能分析的角度,证明心包经的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应用三通道组织氧分压测定仪 ,对 3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大肠经线上三个穴点及其两侧旁开约 2cm处的非经线对照点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进行了 1 2 0人次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 ,机械压迫能明显降低针刺时沿大肠经经线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的变化 ,而对非经线对照点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影响则不大。而且只有当压迫施加在经线上时 ,这种阻滞效应才能表现出来。上述结果支持针刺时外周可能存在某种循经行进的实质性过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客观确定家兔“心经、小肠经”常用经穴。方法 :应用皮肤导电量检测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验证其功能。结果 :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旁对照点大 (P <0 0 1 ) ;声波波幅值较经旁对照点高 (P <0 0 1 ) ;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其经穴位置与人体大致相仿 ,并有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了自行研制的 K+、Na+、Ca2 +、H+复合式针灸型离子选择性微电极 ,对针刺同经或异经穴位时足三里穴位内的 K+、Na+、Ca2 +、H+等离子活度进行了监测 ,结果在同步观察K+、Na+变化中观察到在针刺同一穴位时确有 K+的增高 ,伴有 Na+的同步下降 ,反之 K+的降低 ,Na+则升高的负相关现象。提示针后确有促进或加强“钠泵”作用的后效应。在同经或异经穴位中则较弱。在同步观察 Ca2 +、H+活度变化中 ,发现 Ca2 +活度在针后 30分钟 ,同一穴位点内高于针前值 ( P <0 .0 5) ,而其他时间内亦偏高于同经异穴或异经异穴 ,但未达显著性差异。在 H+活度变化中 ,则见在针刺过程中△p H值显著下降 ,P<0 .0 0 1。停针后逐渐恢复。这可能与穴位内肌纤维的紧张收缩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客观确定家兔“心包经、三焦经”常用经穴。方法: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验证其生理功能。结果: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P<0.01;声波波幅值较经穴旁对照点高,P<0.01;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其经穴与人体经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并有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客观确定家兔“脾经、胃经”常用经穴。方法 :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输声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 ,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 ,验证其生理功能。结果 :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旁对照点大 ,P <0 0 1;声波波幅值较经旁对照点高 ,P <0 0 1;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其经穴与人体经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并有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客观确定家兔“任脉、督脉”常用经穴。方法 :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输声技术、将导电量较大 ,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 ,验证其生理功能。结果 :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 (P <0 0 1) ;声波波幅值较经穴旁对照点高 (P <0 0 1) ;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其经穴与人体经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并有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外周阻断"的观点,为阐明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的实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对59例患者在针刺昆仑穴的同时按实验要求依次压迫承扶、肾俞、膈俞,以压迫3穴旁开1cm处作为对照组,采用TCD观察压迫前后及解除压迫后对椎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针刺同时压迫穴位可明显阻断针效,而压迫对照组则不能阻断针效,均P<0.01.结论:压迫膀胱经不同段的穴位均可阻断针刺的效应,这种阻断效应只有施加在经线上才能表现出来.提示针刺过程中外周可能确实存在某种"循经行进的实质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