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观察在乌拉坦麻醉下、电针家兔“足三里”穴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分析。实验用雌、雄家兔47只,体重1.9~2.5公斤。静脉给予25%乌拉坦麻醉(4~6毫升/公斤)后,进行颈部切开,分离双侧颈迷走神经、减压神经、窦神经及左侧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插管经换能器连多导生理仪,从右向左记录血压(纸速为2厘米/分),同时描记心电观察心率的变化。用两根不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天冬总皂苷灌胃给药对麻醉犬脑血流量(CBF)及脑血管阻力(CVR)的影响.方法:杂种犬30只,体质量(11±1.5) kg,雌雄兼用,随即分为5组(每组6只):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5 ml/kg,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注射液 300 μg/kg,iv)、天冬总皂苷按10、30、60 mg/kg分低中高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犬用戊巴比妥钠30 mg/kg静脉注射麻醉,手术暴露右侧颈总动脉,用MFV-3200型电磁流量计测定CBF和CVR;MPA3000生物电放大器记录血压(SBP、DBP)和心率(HR)等指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天冬总皂苷30、60 mg/kg组于给药后5 min即能明显增加CBF并一直持续到120 min (P<0.01),CBF随剂量增加而增加,显示出有较好的量效关系;天冬总皂苷30、60 mg/kg组用药后CVR虽较用药前降低,但大部分时间点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天冬总皂苷10 mg/kg组CBF、CVR无明显变化.结论:天冬总皂苷灌胃给药有显著增加麻醉犬CBF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苦豆子总碱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苦豆子总碱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个剂量组(1、2和4mg/kg),静脉注射方式给药,用股动脉插管、右颈总动脉心室插管和连续记录肢体Ⅱ导联心电图的方法观察其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血压(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平均压(LVA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开始收缩至dp/dtmax的间隔时间(t-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等容舒张时间室内压下降的时间常数(T)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苦豆子总碱1、2和4mg/kg后,均能使大鼠心率显著减慢(P<0.01),显著降低SP、DP、AP、LVSP和T值(P<0.01);对LVDP、LVEDP和t-dp/dtmax的影响无显著影响(P>0.05)。静脉注射苦豆子总碱2和4mg/kg能抑制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降低LVAP(P<0.05)。结论苦豆子总碱有减慢大鼠心率,降低动脉血压,抑制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报道,用阿片受体拮抗剂外周或中枢给药,有助于内毒素性或失血性休克的恢复,并能增加动物休克后的存活率,提示阿片肽参与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是用失血性休克大鼠,侧脑室内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和阿片肽的抗血清,观察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戊巴比妥钠(50 mg/kg)麻醉大鼠(200~300g,)。经左侧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平均动脉血压(MAP),并连接于恒压瓶,放血至45 mmHg,维持  相似文献   

5.
<正> 为进一步探讨三磷酸腺苷(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作用机理,我们观察了腺苷在犬心脏内的电生理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健康犬20条,体重11~22kg(13.3±2.6kg),经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后,颈总动脉插管监测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L-NNA 0.5mg/kg组、L-NNA 1mg/kg组、L-NNA 2mg/kg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静脉方式给药,用股动脉插管、右颈总动脉心室插管和连续记录肢体Ⅱ导联心电图的方法观察给药前和后5、15、30和60分钟大鼠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血压(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平均压(LVA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 max)、左心室开始收缩至dp/dt max的间隔时间(t-dp/dt 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 max)和等容舒张时间室内压下降的时间常数(T)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L-NNA 0.5、1和2 mg/kg 5、10和30分钟均能使大鼠心率显著加快(P<0.05),SBP升高(P<0.05或P<0.01),LVSP显著升高(P<0.05或P<0.01),对LVDP、-dp/dt max、t-dp/dt max和T值无显著性影响(P>0.05);静脉注射L-NNA 1和2 mg/kg后5、15和30分钟均能使麻醉大鼠DBP、AP、LVAP和 dp/dt max明显升高(P<0.05或P<0.01),对LVDP、LVEDP、t-dp/dt max、-dp/dt max和t值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N硝基左旋精氨酸有加快麻醉大鼠心率,升高动脉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量工作已证实:颈动脉压力感受器(CBR)活动可抑制抗利尿激素(ADH)释放,使尿量增多。据此而推测,主动脉压力感受器(ABR)有类似作用。但我们尚未见到有关的实验报道。本工作对此作了初步探讨。实验用家兔25只,性别不枸,体重1.5~3公斤,乌拉坦(1~1.2 g/kg体重)静脉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分离出两侧颈总动脉,颈部迷走神经及主动脉神经。再开腹,以细塑料管插入两侧输尿管记录尿滴。以水银检压计记录左颈总动脉血压。实验结果如下(见附表)。  相似文献   

8.
实验用24只杂种狗进行。其中12只麻醉开胸狗测定了血流动力学某些指标包括血压,心率,主动脉根部、颈总动脉、肾动脉和股动脉的血流量在三小时内的正常波动范围。另麻醉开胸狗12只,静注阿托品、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2、4、8和16mg/kg,较大剂量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肾动脉血流量减少、总外周血管阻力和颈总动脉及股动脉血管阻力降低。三药相比,以阿托品作用最强,其次为山莨菪碱,而东莨菪碱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颈丛阻滞前预注氟哌利多对循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记录SBP,DBP,MAP,HR,ECG和SpO2后,观察组静注氟哌利多0.1mg/kg,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5min后行颈丛阻滞,局麻药注射完后每隔5min记录上述参数一次,连续记录30min。结果 对照组颈丛阻滞后5min SBP,MAP,HR和RPP即升高,10~15 min达到高峰(P<0.01),25~30min上述参数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阻滞前水平(P<0.01)。观察组颈丛阻滞后各时间段上述参数与阻滞前比较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丛阻滞前5min预注氟哌利多0.1mg/kg,对颈丛阻滞引起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甜菊,学名: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原产于南美,全株含的甙称为甜菊甙,甜味比蔗糖高300~500倍,成为一种低热量,高甜度的蔗糖代用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我国在应用中发现甜菊甙有降压作用。我们于动物实验亦证明其有降压作用。但关于其降压作用的机理及其他作用仍未清楚。为此,我们用猫研究其对心血管血液动力学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方法与材料 取健康猫16只,体重1.9~3.1kg,雌雄兼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分离颈总动脉,记录颈总动脉血压(Bp)。分离股静脉,插上静脉套管,以备给药。人工呼吸下切开胸腔,剪开心包膜,并缝于胸壁上、充分暴露心脏。分离升主动脉,装上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竹叶提取物对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穿线法观察竹叶提取物(10、20、40 mg/kg)静脉给药对家兔颈总动脉血栓的影响;观察竹叶提取物(15、30、60 mg/kg)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神经功能及脑梗塞范围的影响;观察竹叶提取物(22.5、45、90 mg/kg)对小鼠脑卒中指数、断头小鼠喘气持续时间和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竹叶提取物可显著性抑制穿线法形成的家兔颈总动脉血栓,改善MCAO大鼠的脑神经功能障碍及减少MCAO大鼠的脑梗塞范围,降低小鼠脑卒中指数,延长断头小鼠喘气持续时间和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的存活时间(P<0.05或P<0.01)。【结论】竹叶提取物对脑缺血缺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供体为健康雄性豚鼠80只,体重200~350g。受体为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体重250~400g。Cuff管口径1~3mm。手术方法:用戊巴比妥钠(大鼠40mg/kg,豚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豚鼠腹中线开腹,下腔静脉内注射肝素盐水2ml,剪开膈肌,打开胸腔,从下腔静脉处注入4℃冷停跳液6ml,心脏迅速停跳。结扎剪断下腔静脉,并结扎上腔静脉和左右肺静脉,剪下心脏置入冰盐水中,修剪主动脉及肺动脉。Wistar大鼠颈前横切口,游离左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经静脉注入肝素1mg/kg,结扎血管远心端,近心端用微血管夹阻断。靠远心端结扎剪断血管,将动脉、静脉分别套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建立不同间歇低氧(IH)程度、IH时间和再氧合(ROX)时间以及持续低氧(CH)模式家兔在体颈动脉体和颈总动脉模型.方法 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单片机,在串口通讯协议驱动下,由下位机芯片控制不同氧分压(PO2)灌注液的灌注过程.45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家兔(2.5~3.0 kg)复合麻醉后保留自主呼吸,游离右侧颈总动脉和窦神经(CSN),显露CSN化学感受性神经细束并安放电极记录CSN传入活性.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向心端血流,并向右侧颈总动脉远心端内插入导管,经蠕动输液泵交替灌注以发泡法预平衡的灌注液(2 mL/min).灌注低氧灌注液,而后再灌注正常氧灌注液,交替往复形成IH/ROX循环,从而在颈总动脉内模拟出睡眠呼吸暂停状态的不同IH模式IH/ROX暴露情况;或持续灌注低氧液以模拟CH暴露情况.监测颈动脉体CSN传人活性,完成暴露后游离收集颈动脉体和插管远心端的颈总动脉及其分叉作为标本.结果 正常氧灌注时CSN化学传人细束的基线频率为(0.17±0.03)次脉冲/s(impulse/s),平均波幅为(46.2±4.4)μV;低氧灌注时传人频率为(0.64±0.09)impulse/s,平均波幅为(87.4±6.6)μ,V;正常氧灌注液的PO2约为(139±1.5)mm Hg,而IH灌注液的PO2约为(35.2±1.3)mm Hg.结论 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不同IH和CH模式时颈动脉体和颈总动脉多种神经和生物化学变化,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狗上观察了肠腔内压变化对肠系膜血流量和门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试图确定肠腔内压升高期间及其后血流僻以继续维持的机制。方法为:取体重6~10kg 的成年狗,前一天晚上禁食,以戊巴比妥钠麻醉(25mg/kgi.v。),颈总动脉和外侧隐静脉分别插导管,用以测量动脉血压和作静脉内给药。于腹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3~9个月择期行唇裂修复术婴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n=30)和羟丁酸钠-氯胺酮组(γ-K组, n=30)。麻醉诱导时,R-P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氯化琥珀胆碱1mg/kg;γ-K组给予羟丁酸钠80mg/kg/,氯胺酮1~2mg/kg,氯化琥珀胆碱1mg/kg。两组患儿均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R-P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丙泊酚4~6mg/(kg·h),γ-K组间断注射氯胺酮1~2mg/kg,必要时追加羟丁酸钠,维持麻醉深度。记录术中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术后苏醒情况及并发症。结果R P组诱导后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低于γ-K组(P<0.05),术后拔管、出室均比γ-K组快(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γ-K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婴儿全麻下唇裂修复术可使患儿血压、心率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状态,术后苏醒快而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观察高血压前期不同血压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JNC-7,236例按照血压水平分为4组:正常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SBP/DBP)<120/80mmHg,高血压前期组:SBP/DBP120~139/80~89mmHg,,高血压组:SBP/DBP≥140/90mmHg,其中高血压前期组按照收缩压水平再分为.高血压前期1组(SBP120~129mmHg), 高血压前期2组(SBP130~139mmHg), 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2组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 IMT值均高于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前期1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虽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高血压前期组人群已出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亚临床损害,其中在血压130~139/80~89mmHg时这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7.
银杏内酯对犬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对犬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将麻醉犬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溶剂对照组灌胃食用油(1 ml/kg),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杏灵颗粒(0.22 g/kg),受试药物各剂量组灌胃银杏内酯(分别为4.86、14.6、43.7 mg/kg),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记录颈内动脉血流量、血压、心电图、心率,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银杏内酯4.86、14.6、43.7 mg/kg灌胃,对麻醉犬血压、心率无显著影响;14.6及43.7 mg/kg灌胃90 min后使脑血流量显著增加,43.7 mg/kg灌胃150 min后可显著减少脑血管阻力.结论:银杏内酯可降低麻醉犬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不影响心率及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前预注氟哌利多对循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记录SBP,DBP,MAP,HR,ECG和SpO2后,观察组静注氟哌利多0.1 mg/kg,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5 min后行颈丛阻滞,局麻药注射完后每隔5 min记录上述参数一次,连续记录30 min.结果对照组颈丛阻滞后5 min SBP,MAP,HR和RPP即升高,10~15 min达到高峰(P<0.01),25~30 min上述参数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阻滞前水平(P<0.01).观察组颈丛阻滞后各时间段上述参数与阻滞前比较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丛阻滞前5 min预注氟哌利多0.1 mg/kg,对颈丛阻滞引起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共行4次实验。①24只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静脉注射10μg/kg、100μg/kg、1000μg/kg的Leptin及生理盐水(对照)。②12只Wistar大鼠,先注射NO合酶抑制剂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其中6只再注射100μg/kgLeptin,另6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③大鼠12只,先注射神经节阻断剂六甲双胺10mg/kg,血压和心率稳定后,其中6只注射Leptin100μg/kg,另6只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④大鼠12只,注射六甲双胺10mg/kg和Leptin100μg/kg,血压和心率稳定后,其中6只注射L-NAME30mg/kg,其余6只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各实验中观察大鼠血压变化。结果:①3种剂量Leptin均未使大鼠血压发生变化(P>0.05)。②注射L-NAME后大鼠血压升高,再注射Leptin,大鼠血压进一步升高(P<0.01)。③注射六甲双胺后大鼠血压降低,再注射Leptin,大鼠血压进一步降低(P<0.01)。④六甲双胺和Leptin用药后大鼠血压降低,再注射L-NAME,血压回升(P<0.05)。结论:Leptin不能改变血压,其可能通过既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又促进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NO,从而维持体内血压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许德义 《农垦医学》1989,11(3):135-140
血压正常麻醉大鼠静脉(iv)或脑室(icv)给予 melperone 1.25~5mg/kg 或25~100μg 后出现明显、持久的血压降低;大鼠后肢动脉阻力直接测定结果表明:动脉压和动脉阻力降低相平行:r=0.688,P<0.01(静注);r=0.438,P<0.05(脑室给药)。大鼠用六甲双胺(20mg/kg)阻断自主神经节后,melperoneiv 的降压和扩血管作用明显减弱(P<0.05),而脑室注射后的作用完全被取消。双侧迷走神经切除可轻度增强,而利血平预处理可明显减弱 melperone 的降压作用。苯肾上腺素(25μg/kg,iv)的升压和缩血管作用可被 melperone 5mg/kg iv 所拮抗,而不受预先给予 melperone 100μg icv 的影响。melperone iv 和 icv 均可减慢大鼠的心率。本结果提示:神经安定药 melperone 的降压作用部分通过大鼠中枢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