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多种因素。方法:测定339例2型糖尿病患的感觉、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动作电位的波幅及潜伏期,根据结果分为正常、异常、可疑3组,分别对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BG)、C-肽、空腹胰岛素等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年龄、病程、FBG和BMI等因素在3组间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2-DM)患者312例,按有无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无神经病变组(NDPN组)及有神经病变组(DPN组),对2组患者年龄、病程、血压、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血脂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PN与Hcy、空腹血糖(FBG)密切相关;Hcy与叶酸、维生素B12负相关。结论:在众多与DPN相关因素中Hcy、FBG是相对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可延缓DPN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AMD测定结果分为抑郁症组45例,对照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因素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抑郁症组患者FBG、BMI及HbA1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高的BMI、HbA1c及FBG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根据肌电图中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评估糖尿病周神经病变情况,分为DPN组7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41例,分别就其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足部踝肱指数、感觉阈值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DPN 组年龄、病程、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均高于NDPN组(P<0.05),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低于NDPN组(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足部感觉振动阈值高于NDPN组(P<0.05)。结果表明,高龄、病程长、高HbA1c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生与年龄、病程、HbA1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的多种因素。方法:对58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研究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下肢动脉血管B超评分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型糖尿病仅病程、HbA1c、下肢动脉血管彩超评分与神经病变相关,而在2型糖尿病中除上述因素外,年龄、性别、BMI同时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糖尿病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3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20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163例),监测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基化血红蛋白(GHbA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并检测眼底,比较两组上述检测指标,然后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R组的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FBG、2hBG、GHbA1、TC、TG与NDR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FBG、TG是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FBG、TG为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胖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象为2002-01/12湖南省株洲铁路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12例,其中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22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autoimmunediabetesinadults,LADA)患者55例;2型糖尿病患者535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C肽、胰岛素、餐后2hC肽、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atedecarboxylaseantibody,GAD-Ab)。结果:与非肥胖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肥胖的1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脂血症比例较高(P<0.05);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较高(P<0.05),依赖胰岛素治疗及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较少(P<0.05);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P<0.05);非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均较少(P<0.05)。结论:肥胖的LADA患者临床表型更类似于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玄璿  潘晓丽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92-129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四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并将其分为DPN组和非DPN组.同时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对病程、血生化等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DPN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住院的178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进行分组,对相关因素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A/C)等进行比较,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周围神经病变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非DPN组比较,DPN组年龄更大、病程更长,并且尿A/C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病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81例并发高血压患者和142例未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有关因素的实验室检测,采用逐步回归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空腹血糖(FBG)控制情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与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之间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BMI、FBG、LDL-C和β2-MG的增高,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大.结论:BMI、FBG、LDL-C和β2-MG增高可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层次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纳入研究。根据有无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分为非DPN组54例和DPN组124例;再根据年龄差异将124例DPN组分为老年DPN组(年龄≥60岁)和普通DPN组(年龄60岁);收集各组一般资料及血液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DPN组和DPN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2 h餐后血糖(PG)、3 h PG、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肌酐(UCr)、尿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是发生DPN的影响因素。非DPN组、普通DPN组和老年DPN组的年龄、HbA1c、3h PG、Cr、尿A/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DPN组和普通DPN组患者的Cr和尿A/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并发DPN的影响因素;老年DPN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的几率会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以82例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肾功能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病程、SBp、HbAlc、LDL、TC、BUN、Scr、SUA是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医生早期、及时、全面的检测、评估与治疗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NT)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34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非DPN组)、3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30例健康体健者(对照组)血浆NT、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采用肌电图测定胫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1)非DPN组与DPN组血浆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DPN组较非DPN组也降低(P<0.01).(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与NCV、HbAlc、病程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89,r=-0.829,r=-0.825,P<0.001).(3)回归分析显示NCV、HbA1c、病程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血浆NT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易患因素。方法:对107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病程对比组之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血流变学正常组和增高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吸烟和吸烟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随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血粘度等指标增高及吸烟而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5.
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高血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已形成共识。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严格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横断面研究。地点和对象收集1999-06/2001-06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患者120例,均符合1999年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方法测定120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同切点进行分组,将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进行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糖尿病患者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年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bA1c、果糖胺、C肽、餐后2hC肽、以及24h尿蛋白总量。结果各影响因素中,HbA1c有4项显著相关,其次为年龄(3项),再次为空腹血糖和病程(2项),当HbA1c达到6.8时,开始出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显著差异,HbA1c超过8.0时,所有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出现明显差异。若去除病程和年龄因素后,HbA1c达到9.0时,所有神经传导速度方才出现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相关性最强的是HbA1c,其次,病程和年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的患病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多种因素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探讨这些因素对发生神经病变危险度。方法连续收集病房与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378例,正常对照31例,检查神经传导和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结合患者一般情况与生理生化指标,统计分析这些资料的内在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年龄、病程、身高、体重指数、吸烟、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空腹与餐后2h、3h的血糖和其同步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发生神经病变危险度较高的因素有年龄、HbA1c、餐后3h血糖、吸烟、病程、舒张压,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有保护作用(相对危险度为0.993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压与戒烟,要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并适当提早用胰岛素降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溃疡(DFU)风险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未发生DFU溃疡的患者,对所有患者予以VPT检测,根据其结果分为震动感觉阈值正常组(VPT≤10 V,对照组)和升高组(VPT>10 V, 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在60例糖尿病患者中,VPT>10 V者30例 .其中有6例为低度风险(VPT 11~15 V),16例为中度风险(VPT 16~25 V),8例属于高度风险(VPT ≥26 V).观察组的年龄、病程、 FB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TG、TC、HbA1c、BM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62岁和病程≥5年的患者发生DFU的风险性较大.[结论]VPT检测能尽早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DFU风险可尽早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24例年龄≥6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质正常组和骨密度降低组(包括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其中骨质正常者40例,骨密度降低组84例。对这两组患者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钙(Ca)、血磷(P)、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25-羟基维生素D[25-(OH)D_3]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密度降低组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比例(P=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糖尿病病程、BMI、HbA_1c、P、25-(OH)D_3均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糖尿病病程、低BMI、高HbA_1c、高P、低25-(OH)D_3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相关危险因素及DPN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736例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分为DPN组(n=450)和单纯T2DM(SDM)组(n=286)。分析两组病程、有无合并高血压、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NSE与DPN发生的相关性及NSE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住院T2DM患者DPN的患病率为61.1%。与SDM组相比,DPN组T2DM病程较长、高血压比例较高、年龄较大(P0.05);两组NS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示,T2DM病程、年龄、HbA1c是DPN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示,DBP、BMI与NSE水平独立相关(P0.05)。结论:T2DM病程长、高龄、HbA1c水平高可导致DPN的发生;NSE可能不是DPN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双C强化治疗模式下夜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方法 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C治疗方案,提取动态血糖监测中当天9 pm~次日6 am的血糖数值,同时记录其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总胆固醇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造成夜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FCP)、尿白蛋白(UA)、空腹血糖、晨起皮质醇是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BMI、FCP、UA与2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发生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与年龄、病程、BMI、FCP、UA有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