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CT灌注成像评价甲状腺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I)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分为良性组33例和恶性组10例,良性组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亚组(17例)和甲状腺腺瘤亚组(16例),恶性组为甲状腺癌10例.采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常规CT平扫后动态增强扫描;绘制颈总动脉、甲状腺良性病变和甲状腺癌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各组BF、BV、MTT、PS值.对灌注参数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TDC为单峰型,良性组的TDC表现为速升-缓降的小峰,恶性组TDC可分为基线段、上升段、下降段和水平段.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比较,BV、BF、MTT、P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3、<0.001);BV值和MTT值良性组各亚组与甲状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F值良性组各亚组与甲状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值恶性组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甲状腺肿组与甲状腺腺瘤组在BF、BV、MTT、P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PI可准确反映甲状腺病变的血流特点;分析灌注参数BF、BV、MTT及PS值有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肺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确诊的肺结节(肿块)的各项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r)、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及各参数值的临床意义。结果(1)轻中度强化组:恶性肺结节(肿块)的BF、BV、PS值均明显高于良性肺结节(肿块),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恶性肺结节(肿块)的MTT值高于良性肺结节(肿块),差异有显著性(P〈0.05)。(2)明显强化组:恶性肺结节(肿块)BV、PS值高于良性肺结节(肿块),差异有显著性(P〈0.05),BF、MTT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有助于良、恶性肺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及其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采用16层螺旋CT(Philips Brilliance 16) ,先行常规平扫,后行灌注成像。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Extended BrillianceTM Workspace 3.0.1.3200)。按照病理结果分成正常甲状腺组(18例),良性病变组(甲状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以及恶性病变组(甲状腺癌28例),分别测量并记录不同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强化峰值(PE)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三组间比较BF值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BV、MTT值则无显著性差异(P=0.586,0.104)。各组BF值两两比较,正常组与良、恶性组BF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1),良、恶性组无显著性差异(P=1.000)。正常组与良性组无显著性差异(P=0.341)。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方便,可行,无创。良、恶性肿瘤的BF值有显著性差异。MSCT灌注成像方法对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技术的应用。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 CT 16排螺旋CT灌注扫描技术对51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患者病变良恶性的鉴别。结果良恶性结节灌注后具有不同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lity surface,PS)。良恶性结节的各项灌注参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的BV、MTT、PS均高于炎性结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BF无差异性(P>0.05),而炎性结节的BF、BV、MTT、PS均高于良性结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技术在临床正确诊断结节性质及做出恰当治疗措施方面显示出了重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99例直径2~4cm的孤立性肺结节的32层螺旋CT灌注表现,测定肺内病灶的血容积(BV)、表面通透性(PS)、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的数值,并在时间-密度曲线的基础上,测量SPN增强净增值(NE)和达峰时间(TTP);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炎性-BV值均明显高于良性(P〈0.001,P〈0.05),而恶性与炎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S值中,组间均有统计学羞异(所有P〈0.01)。BF值中,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MTT值三者接近;但BF值、MTT值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恶性与炙性结节的TTP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NE值中,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良性、恶性及炎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术后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1例,分为两组:A组为良性结节26例,B组为恶性结节15例;A组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A1组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A2组为甲状腺腺瘤(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行常规CT平扫和灌注扫描,计算各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的BF值小于B组,MTT值大于B组,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二者的BV、PS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结节甲状腺肿组与甲状腺腺瘤组在BF、BV、MTT、PS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BF、MT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灌注成像方法在诊断甲状腺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其中恶性22例,良性36例,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病变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和CT灌注参数差异。【结果】淋巴结恶性病变TDC多为A型(66.7%),淋巴结良性病变TDC多为C型(54.6%),B型曲线在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病变中均可见到;淋巴结恶性病变的灌注血流量(BF)值及血容量(BV)值均高于良性病变(P〈0.05),腺癌淋巴结转移灶BF值及BV值高于鳞癌淋巴结转移灶及淋巴瘤,鳞癌淋巴结转移灶的BF值高于淋巴瘤,淋巴瘤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值长于鳞癌及腺癌淋巴结转移灶(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颈部淋巴结病变的灌注特点不同,CT灌注成像有助于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参数在肺内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64例肺内良、恶性肿块患者行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应用CT体部灌注软件,分析肺内肿块的时间密度曲线(TDC)、灌注图像和各灌注参数值(PH、PHa /PHpm、BF、BV、PS、MTT).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标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价肺内良、恶性肿块各灌注参数与MVD 及VEGF的相关性.结果 周围型肺癌和炎性肿块的TDC相似,二者与良性肿块的TDC明显不同.周围型肺癌与炎性肿块的PH、PHpm/PHa、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高于良性肿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的PS值大于炎性肿块和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的周围型肺癌的PH、PHpm/PHa、BF、BV、PS值和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P值均<0.05),也高于VEGF阳性表达的良性肿块者(P值均<0.05).VEGF阳性表达的周围型肺癌PH、PHpm/PHa、BF、BV、PS与MVD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反映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提供了一种定量评价肺内肿块血流模式的非创伤性方法 ,有利于肺内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获取肾癌灌注图像,并与其分子病理学特征相对照,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疑有。肾肿瘤的患者行MSC灌注扫描,获得伪彩色的血流灌注参数图,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在瘤体及瘤旁正常肾皮质选取感兴趣区并记录相应的各项参数值。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肾细胞癌的BF、BV和PS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且Ⅲ级肾癌与I、Ⅱ级相比,其BF、BV和PS值明显增高。肾癌的BF、BV、PS值与其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正相关(P〈0.05),MTT值与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负相关(P〈0.05)。肾癌的MVD值与VEGF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血流灌注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助于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并在肾癌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17-171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于2010年10月~2014年12月对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病理诊断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各20例,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灌注达峰时间(TTP)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结节的BV值及TTP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值及BF值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CT灌注成像参数,研究其肝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规律,找出诊断依据。方法本组30例行肝脏CT灌注扫描,其中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3例;肝癌12例,正常5例及正常组织25例。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相应病变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肝动脉灌注量(HAP)和门静脉灌注量(PVP)。根据各灌注图像及相关参数评价正常组织与良恶性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全部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检查。12例肝脏恶性肿瘤(肝癌)患者BF、HPI及HA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MTT明显降低(P<0.01),均与良性肿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S在肝脏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及正常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肝良性肿瘤组中血管瘤的BV却高于正常组和肝癌组(P<0.05),而正常组与肝癌组的BV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CT灌注参数BF、BV、HPI、MTT和HAP能有效的评价肝脏肿瘤的血流状态,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肾细胞癌(简称肾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肾细胞癌行MSCT靶平面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灌注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结果肾癌BF、BV、PS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Ⅰ期肾癌BF、BV、PS值明显低于Ⅱ、Ⅲ期。结论MS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肾癌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及恶性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灌注成像评价猪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价值。方法:将48只巴马猪随机分为IRI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单纯缺血组。IRI组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主干2 h后松开,分别再灌注1 h、2 h、3 h和4 h;sham组仅分离SMA主干而不夹闭;单纯缺血组夹闭SMA2 h,不进行再灌注。造模结束后行MSCT灌注扫描,扫描结束取远端回肠黏膜标本,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评价病理损伤。比较各组灌注参数差异,以及灌注参数与MDA和SOD的相关性。结果:IRI组不同时间点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表面通透性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I组不同时间点间血流量、血容量、表面通透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流量和血容量与MDA呈负相关(r=-0.714、-0.713,P0.01),与SOD值呈正相关(r=0.641、0.677,P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小肠IRI及其动态演变过程,与生化标志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评价小肠IR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胃癌患者多层螺旋 CT 灌注参数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TNM 分期和病理分期,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7例,分为胃癌Ⅰ-Ⅱ期患者和Ⅲ-Ⅳ期患者两组,采用 Toshiba Actvion16螺旋 CT 仪和 Stellant 高压注射器进行螺旋 CT 灌注扫描,并使用胰腺灌注软件处理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灌注参数(血容量 BF、血流量 BS、平均通过时间 MTT 和渗透性表面容积 PS)、Ⅰ-Ⅱ期患者和Ⅲ-Ⅳ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 person 相关分析研究灌注参数与血清 VEGF 的相关性。结果胃癌Ⅲ-Ⅳ期患者灌注参数 BF 和 PS 高于胃癌Ⅰ-Ⅱ期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但两组灌注参数 BV、MTT 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胃癌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血清 VEGF 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胃癌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血清 VEGF 值与灌注参数 BF、PS 之间相关性显著,尤其是 PS,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35和0.715,P 值均为0.001。结论多层螺旋 CT 灌注参数 PF、PS 对胃癌分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3例患者,按纳入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48例)、胰腺癌组(31例)和急性胰腺炎组(14例),分别行胰腺MSCT灌注成像,随后将灌注原始数据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设腹主动脉为输入动脉,门静脉或脾静脉为输出静脉,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DC)及灌注伪彩图。多点选取胰腺组织感兴趣区(ROI),需避开肉眼可见血管及胰腺边缘,ROI大小约2030 mm2,分别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读出各ROI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分别计算三组BF、BV、PS、MTT和PS/BF。结果正常对照组BF、BV、PS、MTT、PS/BF分别为(120.196±27.686)ml·(100 g)-1·min-1、(25.324±5.012)ml/100 g、(18.314±22.227)ml·(100 g)-1·min-1、(13.655±2.780)s、0.150±0.770;胰腺癌组为(52.674±19.823)ml·(100 g)-1·min-1、(10.369±5.439)ml/100 g、(42.612±17.040)ml·(100 g)-1·min-1、(13.559±5.514)s、0.844±0.312;急性胰腺炎组为(89.689±26.788)ml·(100 g)-1·min-1、(18.221±7.600)ml/100 g、(41.342±21.581)ml·(100 g)-1·min-1、(15.018±6.600)s、0.498±0.287。胰腺癌BF、BV、PS/BF与正常胰腺和急性胰腺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胰腺癌PS与正常胰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急性胰腺炎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MT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灌注参数BF、PS/BF对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骨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初步探讨MSCT灌注成像方法在骨肿瘤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骨肿瘤患者进行MSCT灌注成像,图像重建后送至AW 4.0工作站,利用Perfusion 2 软件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所有肿瘤部位的BF、BV、PS值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而MTT值明显小于正常组织,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SCT灌注成像是一种准确且相对简捷的定量评估骨肿瘤性病变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CT灌注值与AP CT严重度指数(CTSI)和临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79例患者进行胰腺CT灌注成像,胰腺正常组(对照组)16例,AP组63例。使用ADW 4.2工作站perfusion 3软件包进行图像处理,测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分析AP各灌注值与对照组的差别以及与AP的CTSI和临床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AP和对照组各灌注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F和BV与AP的CTSI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865,r=-0.703;r=-0.817,r=-0.703;P<0.01),MTT和PS与CTSI和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185,r=0.094;r=-0.192,r=0.141;P>0.05)。结论:AP的BF和BV较对照组显著减少,BF和BV与AP的CTSI和APACHEⅡ评分呈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判定AP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腺癌病理类型与胃CT灌注成像参数值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腺癌患者93例。经CT灌注成像,所得数据使用专用软件,进行分析,得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表面通透性(the permeabil ity surface,PS)数据值。根据胃镜病理分三组:低分化组、中分化组及高分化组,并分析各组间的相互联系。结果:高分化胃腺癌患者21例、中分化腺癌患者27例、低分化胃腺癌患者45例,比较3组,高分化组与中分化组、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B F、B V和P 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M T 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B F、B V、MTT、PS与不同T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CT灌注成像可前瞻性评估胃腺癌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