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力减弱为共同表现的心肌病,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常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此时多伴发心律失常.可以表现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甚至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因此要求医护人员熟悉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熟练电复律及电除颤操作技能,快速对病情作出诊断并及时处理,挽救患者生命.现将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河南医学研究》2009,18(3):244-244
1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与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又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以左室明显扩大和射血分数显著降低为特征,以心力衰竭(心衰)为主要表现,是无器质性心脏病史者由快速型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房和(或)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良的疾病状态。其最大特点为可逆性,即终止和消除与之相关的心律失常,心脏改变可完全恢复。其发生高度依赖于心室率,心室率越快,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出现越早。  相似文献   

3.
凡起源于左右心室的激动连续3次以上,频率〉100次/min称为室性心动过速。可见于缺氧、电解质紊乱(尤其低钾)、器质性心脏病、重度心功能不全,最常见于冠心病(尤其是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1及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常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有的可恶化为心室颤动,如不及时终止其发作,可引起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4.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由于持续或频繁发作的心动过速引起心脏重构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时根治后心肌重构和心功能异常可以部分或完全逆转[1]。在2006年美国心脏学会科学论述心肌病最新的定义和分类中已经明确把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定为获得性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2]。但因其貌似顽固实为可治心力衰竭的一个常见原因,已引起广泛关注,现将我科1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射频消融治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过去很长时间一直认为心肌病患者发生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均是继发的,直到1971年Coleman等首先报道心动过速可能导致进行性心肌病变和心力衰竭,之后更多的类似病例陆续被发现。其共同临床特点是长期发作的心动过速导致左室功能不全,而在心率控制后这种功能不全能够部分甚至完全恢复正常。最近研究显示,不论心动过速发生前是否已存在心脏疾患,慢性心动过速均可导致心脏的组织和病理生理发生类似心肌病的变化,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有学者将其称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TCMP),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可逆性。因此,识别和治疗这种类型的心肌病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充血性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2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对216例充血性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发现其发生与原发心脏疾病无关,合并症及/或并发症是加重或诱发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心功能Ⅲ~Ⅳ级者、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血液动力学障碍,有利于纠正心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充血性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2例患者中110例为心功能Ⅲ-Ⅳ级;心功能Ⅳ能占38.52%,其中27.66%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基础病因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占82.79%,而冠心病和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其他组。结论 心功能越差,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越高。其发生与心肌结构变化、心脏负荷增加和神经体液激活等因素导致折返发生和触发活动有关。ACEI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救治观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iomyopathy TCMP)患者,分析其发生发展与诊治转归,探讨并实施对TCMP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慢性快速性室性心动过速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电复律治疗并实时监护护理,对比其心率、心电图、心脏大小、心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与随访1月患者心率分别为170bpm、75bpm、60bpm;终止室速转窦性心律时与出院及随访1个月心电图P波、Ptfv1的变化分别为:P波振幅0.3mv、0.1mv、0.05mv,时限120ms、100ms、80ms;Ptfv1为-0.06mm.s、-0.01mm.s、Pw0.05mm.s;心脑比分别为0.54、0.44、0.4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63mm、50.2mm、47mm;左心房前后径分别为32mm、23mm、25.3mm;心功能分别为Ⅳ级、Ⅱ级、Ⅰ级;以上证实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于控制心室率后,心脏逐渐综小,心功能逐渐恢复。结论:慢性心动过速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功能降低的唯一因素。控制心室率可使心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频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诱发心功能不全。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频发性室性心律失常较好的方法,作者对射频消融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室性心动过速心功能与QT离散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郑友祥李晖(阜宁县中医院心内科224400)(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内科)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心功能QT离散度中图法分类号R540.41为探讨心功能不全时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机理,了解心脏功能状况与QT离散度(Q...  相似文献   

11.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或称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主要由编码细胞桥粒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导致细胞间交通障碍,进行性心肌细胞缺失和纤维脂肪组织取代右心室心肌细胞[1],以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和猝死为特征.美国心脏学会(AHA)和我国中华医学会分别于1996年及1999年正式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列为第四类原发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等并列.该类疾患的心电图有其独特表现.我们临床随访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将其心电图特点及相关基因检测结果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室性心动过速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大多发生在心脏疾病基础上,最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曾患心肌梗死病人,其次是扩张型与肥厚型心肌病、心瓣膜病、药物中毒、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偶尔亦发生在无器质性病变心脏病的患者。本文就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速)发作昼夜节律进行分析,旨  相似文献   

13.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右心室心肌被纤维和脂肪组织替代为病理特征,约50%的患者双心室受累[1].西方人群该病患病率约为1/5000 ~1/1000,临床比较少见.在该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后出现心律失常、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异常以及全心衰竭等临床表现,是35岁以下人群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重要原因之一[2].该病的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为特征,但房性心律失常同样很多见,长时间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可以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本文报告1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ARVC伴发房性心动过速,并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类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因病因、机制、类型的不同,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也有不同。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高危因素,严重者易发生心室颤动或猝死。因此对室性心律失常应结合临床资料,客观分析,对高危患者,给予严重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7岁。因意识丧失5min,于2003年6月24日入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予胸外心脏按压后转为窦性心律。无胸痛、胸闷、呕吐、头痛、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否认既往有高血压史,其弟13年前确诊为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入院查体:BP 120/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晰,叩诊心界增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0例,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起搏标测和(或)激动标测,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采用Carto系统标测.平均随访28±17月,观察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①射频消融治疗即刻成功率90.9%(30/33),失败3例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远期成功率87.9%(29/33),复发1例为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②所有成功病例在消融过程中均有心室反应;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高;消融过程中出现心室反应可能是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指发生在无明确心脏病致心律失常因素存在基础上的一种室速,是近年来被逐步认识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6年3月在我院住院患者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室性心动过速8例,这些病人都是反复静脉注射2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而选择静注倍他乐克。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和5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直接选用倍他乐克注射液,其他患者先选择电复律虽能终止,但仍反复发作之后选择倍他乐克注射液,用药期间一直行心电血压监测。结果: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后,所有患者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未再发作。结论:如掌握好适应证、液体入量和注射速度,倍他乐克注射液对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可引起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即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 一旦心动过速得以控制,原来扩大的心脏和心功能不全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 为此人们称这种由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肌病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TCM),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可逆性,因此识别和治疗这种类型的心肌病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2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均为左束支阻滞型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均无器质性心脏疾病表现,诊断为右室特发性心动过速。2例病人室速时均未描记到碎裂电位,用起搏法标测,于起搏12导联ECG与室这时基本一致处放电,功率设置为30W,试放电次数分别为19次和17次,成功靶点处放电分别为4s和7s时室速终止。静滴异丙肾上腺素重复右室扫描刺激,不能诱发出心动过速。术中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无任何并发症。术后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2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本文的结果提示射频消融是根治RVOT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