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热患者的骨髓象检查附30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07例发热患者的骨髓象结合临床进行了分析。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者190例(61.9%),其中各种白血病152例,再障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38例。各种感染性疾病85例(27.7%),其中有特异性骨髓象改变者25例,分别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噬血细胞综合征和疟疾,另外60例为非特异性感染性骨髓象。同髓无特殊变化者32例(10.4%)。结果提示骨髓检查是发热患者查找病因的重要方法之一,诊断未  相似文献   

2.
人体造血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脾等。当活化骨髓增生活跃时,可为正常骨髓象、增生性贫血、白血病骨髓象等;反之,增生不良则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此外尚有癌细胞的转移、浸润等,造成骨髓生成障碍,表现为外周血细胞质量异常。骨髓细胞学检查(包括细胞化学染色)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鉴别、确诊、排除等均有重要作用,可明确病因,为及时救治患者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92年8月从一患者骨穿中发现一例感染性骨髓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热源细胞形态学是探讨反应性骨髓象患者血液细胞量与质的变化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1].患者常伴发热,骨髓象表现为粒系或单核/巨噬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粒细胞出现中毒性颗粒及空泡变性等常见改变.C反应蛋白(CRP)测定主要用于监测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诊断.现将本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72例骨髓象形态学特征表现为粒细胞中毒性改变与CRP的检测结果相关性的研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骨髓象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对17例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患者的骨髓象及临床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神经母细胞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腹部,其次位于后纵隔,多以贫血或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骨髓转移神经母细胞瘤形态多样,本组主要为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既可确定诊断,又可观察疗效,骨髓穿刺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骨髓细胞学表现粒、红、巨三系减少,主要以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纤维细胞增多为主,诊断一般不难。本文对我院1986年~2001年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再障贫血的73例骨髓象作回顾性分析,发现骨髓细胞学诊断意见与骨髓活检及临床最终诊断有差异,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24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象及骨髓活组织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病人的骨髓象及骨髓活组织检查结果。方法 对 12 4例确诊为MDS病人的骨髓象、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结果及部分病人骨髓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 4例病人均表现为贫血 ,部分还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表现三系或二系或一系病态造血 ,骨髓活组织检查可见幼稚前期细胞异常定位(ALIP)。结论 诊断MDS的关键是病态造血 ,根据骨髓象特点排除其他相似疾病易诊断MDS ,同步进行骨髓活组织检查 ,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血片幼稚细胞检出与骨髓象分析情况。方法对4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外周血涂片及骨髓象分析。结果4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血片检出幼稚细胞98例(20.4%),其中急性白血病93例(94.9%),主要以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M2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1、ANLLM3a为主,其余5例(5.1%)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未检出幼稚细胞者382例。骨髓检查主要以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为主,其次为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脾功能亢进等疾病,其中急性白血病(AL)患者25例(6.5%),各急性白血病亚型数量多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S患者47例(12.3%)。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片幼稚细胞检出率主要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有关,患者宜早行骨髓象分析确诊。骨髓象分析是明确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小儿血液病的临床特点和骨髓细胞学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方法以2016年5月-2019年4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小儿血液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小儿血液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测,观察并记录检测结果。结果对112例小儿血液疾病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测,其中60例为白细胞系统疾病类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高(46.67%),52例患儿为红细胞系统疾病类型,溶血性贫血疾病最高(42.31%);血液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贫血、淋巴结肿大、发热、脾大等。结论在对小儿血液病骨髓细胞学检测中白细胞系统疾病类型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比最高,在红细胞系统疾病类型中,溶血性贫血占比最高,血液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溶血性贫血、感染性贫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血片幼稚细胞检出与骨髓象分析情况。[方法]对3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外周血涂片及骨髓象分析。[结果]3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血片检出幼稚细胞81例,其中急性白血病(AL)71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8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3例。未检出幼稚细胞患者为299例。骨髓检查主要以再障(AA)为主,其次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慢性肝病、恶性肿瘤、感染及其他疾病。其中急性白血病5例,MDS患者54例。[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片幼稚细胞检出率主要与血液系统疾病有关,患者宜早行骨髓象分析确诊。骨髓象分析是明确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继发于恶性肿瘤骨髓纤维化症47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econdarymyelofibrosis,SMF)患者的临床及骨髓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995年~2004年同济医院确诊的47例继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片和骨髓象的细胞学表现及骨髓活检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同时对不同疾病SMF程度与巨核细胞数的关系作了相关分析。结果骨髓转移癌常伴有SMF,易致骨髓穿刺干抽或稀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或多发性骨髓瘤(MM)常伴SMF,骨髓象不易确诊,骨髓活检常能提供确诊的依据。各原发疾病之间MF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而且MF程度与巨核细胞数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当骨髓穿刺表现为“干抽”或疑为稀释、增生低下时,要考虑可能合并SMF,则应做骨髓活检,有助于对骨髓转移癌、ALL、MM、恶性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转移癌(MCBM)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与血液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2例MCBM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血象与骨髓象等资料。结果:82例MCBM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贫血(70.7%)、骨痛(57.3%)、发热(37.8%)及出血(25.6%)最常见。82例骨髓涂片均找到MCBM细胞,其中43例(52.4%)找到原发肿瘤,以肺癌(19.5%)、乳腺癌(10.9%)和胃肠道癌(4.9%)最多见。结论:临床上,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发热及(或)出血等症状时,应考虑MCBM可能,可作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寻找原发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资料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初诊MM患者外周血、骨髓象、细胞遗传学、临床分期、疗效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影响患者总体生存(OS)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MM患者按照初诊时骨髓涂片获取的骨髓浆细胞百分比(BMPC%)分为3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血片幼稚细胞检出与骨髓象分析情况。方法对4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外周血涂片及骨髓象分析。结果4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血片检出幼稚细胞98例(20.4%),其中急性白血病93例(94.9%),主要以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M2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1、ANLL-M3a为主,其余5例(5.1%)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未检出幼稚细胞者382例。骨髓检查主要以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为主,其次为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脾功能亢进等疾病,其中急性白血病(AL)患者25例(6.5%),各急性白血病亚型数量多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S患者47例(12.3%)。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片幼稚细胞检出率主要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有关,患者宜早行骨髓象分析确诊。骨髓象分析是明确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血液学指标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于重庆市璧山县中医院的48例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学特征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中,血象异常者为44例,多数患者有血红蛋白低下、贫血等现象。结论骨髓转移癌患者临床上多出现骨痛、贫血、发热等现象,发现有此现象的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检测其血象和骨髓象,及时确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比较不同病因患者骨髓细胞学表现。结果200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因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192例(96.00%),以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8例(4.00%)。造血系统疾病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造血性疾病(P<0.05);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或活跃,骨髓形态学多见异常;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特征为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系细胞无特殊变化,部分骨髓细胞形态呈感染骨髓象特征。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病种繁多,主要以造血系统疾病为主,不同病因疾病骨髓细胞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临床需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减少疾病的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细胞学变化、临床意义及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方法:对45例外周血细胞减少的SLE病人进行骨髓细胞检查及4例骨髓活检,并与血象等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及观察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后血象的变化。结果:SLE骨髓表现从增生明显活跃到增生受抑,以至再生障碍。最具意义的是增生受抑,但较外周血轻,且未见细胞形态异常。受抑发生率依次为巨核细胞/血小板抑制(46.7%),红系(42.2%)和粒系(15.6%)。3例呈再生障碍骨髓象。网状吞噬细胞(9例)及浆细胞(6例)增多,6例铁染色减少。15例肝脾淋巴结肿大者均呈增生性骨髓象。4例骨髓活检未见骨髓纤维化。治疗后血细胞减少均得以改善(P<0.001)。结论:SLE骨髓损害主要为骨髓各系受抑,少数再生障碍,骨髓受累程度较外周血轻;缺铁可能是狼疮贫血的部分原因;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骨髓增生;对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形态无异常者应警惕SLE可能。血细胞减少者对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细胞减少症骨髓象特点。方法:对红兴隆管局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33例白细胞减少症病人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骨髓象特点分四型,单纯型,骨髓增生减低型,粒系成熟障碍,造血停滞型。结论:通过骨髓象特征,再结合临床特征,便于分析病因,了解愈后,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血象和骨髓象病态造血改变,对提高临床诊断率意义重要。方法对血液科住院患者2267人进行血象和骨髓象的形态学观察。完全符合(MDS)诊断的儿童54例。结果外周血中至少有二系或二系以上的减少。血象和骨髓象有明显的病态造血改变。结论尽管MDS其血象和骨髓象病态造血改变呈明显的多样性,但有些改变是特异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骨髓象特点。方法:对患者行骨髓穿刺获得骨髓涂片,然后行瑞氏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56例骨髓象特点:多呈增生象,但有少数骨髓增生低下,细胞成熟障碍表现。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系统成熟障碍。骨髓有5种不同类型:脾功能亢进骨髓象35例(62.5%),缺铁性贫血12例(19.8%),继发性贫血5例(8.9%),大致正常3例(5.4%),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3.4%)。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血液学异常原因较多,将骨髓穿刺术作为常规检查之一,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