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利什曼病是一种由热带利什曼或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侵犯皮肤引起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发生在鼻部的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鼻部皮肤利什曼病病例.  相似文献   

2.
皮肤利什曼病是一种由热带利什曼或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侵犯皮肤引起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发生在鼻部的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鼻部皮肤利什曼病病例.  相似文献   

3.
背景:皮肤利什曼病(CL)很久前就在库库罗瓦地区被报道过。作者比较了采用显微镜和皮损抽取培养的传统诊断方法与采用来源于皮损的寄生虫特异性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方法:标本(n=25)来源于在地区皮肤病诊所临床诊断的CL患者。部分标本Giem sa染色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 鉴定新疆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方法 用利什曼原虫属特异引物R222和R333,从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皮肤病变组织,婴儿利什曼原虫和热带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一特异SSUrDNA多变区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TEasyVector上,并筛选和鉴定出重组质粒。结果 以EcoRI酶切,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证实获得的重组质粒包含SSUrDNA多变区片段。结论 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婴儿  相似文献   

5.
现行系统治疗由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的NewW orld皮肤利什曼病(CL)并不满意。二性霉素B广泛用于治疗内脏利什曼病,但很少用于CL,而且没有一个治疗CL的合适方案。作者成功治疗1例在伯利兹城感染的多发CL。该患者作为住院患者治疗7d,每天剂量3m g/kg,之后门诊继续治疗3周,每周2次,剂量3m g/kg,总剂量40m g/kg。二性霉素可作为五价锑剂或脱氧胆酸二性霉素B系统治疗New W orld CL可耐受的替代治疗方法。二性霉素B脂质体成功治疗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皮肤利什曼病@Brown M$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ropical Medicine, Lon…  相似文献   

6.
引言:皮肤利什曼病在伊朗,尤其在伊斯法罕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治疗此病的一线药物是复合性锑剂;然而,由于这种疗法周期性失败并有明显副反应,现已提倡替代治疗措施。目的:评价己酮可可碱联合锑酸葡胺在治疗皮肤利什曼病中的疗效。方法:在伊斯法罕主要利什曼病地方性疫源地的  相似文献   

7.
利什曼原虫病是一种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影响数百万人的健康。近年来利什曼原虫病有增加趋势。它可分为三个类型:即皮肤型,皮肤黏膜型和内脏型。只有皮肤型能自愈,其他两型的自然感染过程导致严重的后果。该病痊愈后能产生稳固的免疫力,为用疫苗防治利什曼原虫病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陈述了各类利什曼原虫疫苗的研究过程和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FDA于2014年3月19日批准Impavido(mihefosine,米替福新)用于治疗利什曼病(1eishmaniasis)。 利什曼病又名黑热病,是一种热带疾病,病原为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经沙蝇叮咬传播,主要影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群。大多数美国人是在海外感染利什曼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目的是研究干燥型不同临床形式皮肤利什曼病(CL)表皮朗汉斯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特征。方法:研究16例热带利什曼原虫所致干燥型皮肤利什曼病(CL),临床上分为:①坚硬丘疹、结节、中央有结痂的斑块,病程<2年者5例;②具有特征性丘疹周围有陈旧结痂,病程>2年的狼疮样利什曼病6例;③皮损不愈合的慢性非结节,病程>2年者5例。石蜡包埋切片H E染色,CD1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慢性和狼疮样利什曼病相比,急性患者每毫米长表皮朗汉斯细胞的数量增加。结论:急性利什曼病皮损呈递的抗原数量最多,因而朗汉斯细胞的数量增加,将来自于利什曼原虫的…  相似文献   

10.
背景:皮肤利什曼病(CL)在北欧罕见,由于当地医师缺乏经验,常易忽略该病。目的:旨在鉴别易漏诊的CL的临床表现。方法:收集19例针对利什曼原虫的多聚酶链反应证实的CL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来自这些患者的28个活检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仅1例患者的临床诊断为CL,其他诊断包括:恶  相似文献   

11.
1984年11月月在西安召开了全国黑热病防治科研协作会议。会上交流了近年来黑热病防治研究概况和成果。黑热病在我国已于50年代末期基本消灭,但在对黑热病和媒介白蛉的监测工作中,山东、江苏等黑热病老疫区,发现了过去罕见的黑热病侏儒症及皮肤粘膜利什曼病。黑热病侏儒症多是由于幼年时代患黑热病,但未能进行及时地彻底治疗,而使病情长期拖延,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长和发育,成为侏儒症。当查清病因,彻底治疗后,仍可迅速生长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并可结婚、生育。皮肤粘膜利什  相似文献   

12.
背景:CD4+和CD8+T淋巴细胞在利什曼病的结局中起不同的作用。然而,原位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显示T细胞在皮损中的分布有很大的可变性。目的:本研究用流式细胞检测法确定利什曼病皮损中的主要T细胞亚群,及与利什曼原虫敏感性循环T细胞的关系。患者和方法:用流式细胞计量法确定34例皮肤利什曼病(CL)、4例黏膜利什曼病(M L)及4例播散性利什曼病的病损处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 C)表型。体外利什曼原虫抗原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得到利什曼原虫敏感T细胞。结果/结论:所有病损处均有不同数量的γδ淋巴细胞,与病程无关。IL-2R阳性细胞和γR干扰素…  相似文献   

13.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我国的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该病病程长,早期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症状轻而不典型,早期误诊率高,病后3~6个月典型病症逐渐明显,临床特点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贫血、消瘦、鼻衄、齿龈出血,脾脏进行性肿大,全血细胞数减少,血浆球蛋白升高,少数患者出现皮肤损害与单纯淋  相似文献   

14.
在西班牙使用他卡西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银屑病治疗对金属蛋白酶1和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血浆浓度的影响;儿童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14例病例报道;沙特阿拉伯动物传染性皮肤利什曼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Civatte皮肤异色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镍敏感者对欧币的反应性和敏感性阈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背景:在以色列,大多数皮肤利什曼病(CL)由硕大利什曼原虫引起。最近,一个新的关注焦点是在以色列北部Tiberias及其周边地区,CL由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目的:评价热带利什曼原虫所致CL的诊断学临床(皮损大小、数目、部位和类型)和实验室(培养和PCR分析)参数、治疗反应及预后。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4年3月间经直接涂片证实的CL进行评价。回顾病历记录并进行电话调查。结果:49例患者中,男性34例(69%),女性15例(31%)。平均年龄31.1岁(M=26岁,极差1~70);76%患者居住在Tiberias及其周边地区。平均皮损数目2.6个(M=2个,极差1~10)。皮损常位…  相似文献   

16.
内脏利什曼病在亚洲、非洲,南欧、南美洲80多个国家广泛流行。甲基葡胺五价锑剂和葡萄糖酸锑钠作为治疗各类利什曼病的一线药物,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本文就内脏利什曼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基孔肯雅:1例患者从印度洋归来出现痛性皮疹和发热病例(法语),成人巨大血管瘤:丛状血管病或卡波氏血管内皮瘤(法语),大疱性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法语),因手部水肿而诊断为麻风病(法语),播散性皮肤念珠菌病揭示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2例病例报道(法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心理疾患与暴露部位大面积不美观的皮损有关。皮肤利什曼病(CL)长期在Sanliurfa地区流行,被称为“美人瘢”。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L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对象:活动性的CL患者、已经治愈的CL患者以及正常健康对照者。通过医院抑郁量表(HAD)、身体意向评估表(BIS)、皮肤病生活质量评估表(DQL)研究CL对患者的心理影响。CL患者HAD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L患者对身体满意度降低,生活质量也降低。与其他组比较,具有活动性皮损的CL患者,其生活质量更低。在手面部暴露部位的CL皮损、活动性CL超过1年、永久性瘢…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传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某些局限性,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正被用于诊断内脏利什曼病。作者进行了一项为期8a的单中心对比性研究,即分别采用传统微生物检测技术(如血清血检测、显微镜检测和培养等)和特异性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内脏利什曼原虫。研究对象包括594例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成人和小儿)和与血液学改变/肝脾肿大有关出现发热症状的免疫功能缺陷病人。通过外周血PCR反应直接获得感染原虫的滴度,然后对扩增的样品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背景:几种方法用于治疗皮肤利什曼病(CL)显示出不同的结果。体内外研究显示唑类药物有抑制利什曼原虫的作用。目的:评估口服依曲康唑治疗CL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方法:200例经寄生虫学证实的CL患者,患者的来源地包括一个重要的L型流行区,病程少于45d,进行随机、双盲、安慰组对照临床试验。患者接受依曲康唑200m g·d-1和安慰剂(100例患者)8周治疗。结果检测包括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痊愈(所有皮损表皮恢复正常)和寄生虫学痊愈。结果:83例接受依曲康唑治疗和75例安慰组患者完成了此次试验。8周治疗结束后,依曲康唑和安慰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