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既往许多报告证明,去极化肌松约琥珀胆硷可使血清钾浓度升高,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禁用,但观察对象多为成年人,对小儿研究未见报告。本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小儿应用琥珀胆碱后对血清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一例婴儿因低温后注琥珀胆碱发生了高血钾。此例是4个月紫绀男婴二次入院进一步治疗肺动脉闭锁和三尖瓣疾病。出生后第一天经心导管检查并实施了球囊房间隔分离术,随后又做了肺动脉瓣分离并结扎了未闭的动脉导管,六小时后又作了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四个月时体重3.9kg,再次心导管检查拟修补右室流出道。麻醉诱导后,体表降温使中心温度降到28℃,体外循环时,中心温度达13℃,循环中断约36分钟完成预定  相似文献   

3.
在正常成人中,琥珀胆碱使血清钾增加0.25~0.8mEq/L。用硫喷妥钠作诱导麻醉时钾增加量减少。本文观察对不用术前药的小儿硫喷妥钠(6mg/kg)诱导后,琥珀胆碱对静脉血钾浓度的影响。将90例健康小儿分为三组,每组30例,再将每组分为1~5岁,6~10岁,11~17岁三小组,每小组10例。对照组30例诱导麻醉用阿托品(10μg/kg),硫喷妥钠(6mg/kg),氧化亚氮(65%)-氧(35%)-氟烷面罩。其它60例用阿托品(10μg/kg),硫喷妥钠(6mg/kg),琥珀胆碱(2mg/kg),随后作气管插管。插管后,30例用异氟醚-氧化亚氮。控制通气使潮气末CO_2维持在4.5~6.0%,诱  相似文献   

4.
琥珀胆碱可使某些病人发生严重的高血钾症。已报告的这种血钾过高致心跳停止的病例包括(1)去神经损伤,(2)烧伤,(3)严重肌肉组织创伤,(4)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和脊髓损伤,(5)上运动神经元病变,(6)严重肾脏疾病,(7)严重腹腔内感染。本文报告琥珀胆碱致截瘫病人心跳骤停一例。  相似文献   

5.
琥珀胆碱与术后肌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讨论了琥珀胆碱引起术后肌痛的机制和预防的近况。对于有发生肌痛的高危人群,联合用药预防是行 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琥珀胆碱与术后肌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讨论了琥珀胆碱引起术后肌痛的机制和预防的近况,对于有发生肌痛的高危人群,联合用药预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琥珀胆碱是目前国内常用的去极化肌松药,此药有许多优点:(1)启效快,时效短,肌松佳,可以静注,肌注或静滴,便于调节肌松程度,并控制其时效,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气管内或舌下注药。(2)在常用剂量范围对组织没有毒性,使用安全。(3)对一般病人不产生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但经临床上多年广泛应用,已发现所存在的缺点也不少,甚至可威胁病人生命。有些不良反应显然与琥珀胆碱的去极化作用直接或间接有关。本综述的重点即在阐明琥珀胆碱并非理想的肌松药,分10项陈述。  相似文献   

8.
琥珀胆碱稀释后静脉注射可减轻肌束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琥珀胆碱稀释后用于全麻快速诱导能否减轻肌束颤?我们选择了40例病员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一般情况良好、无神经-肌肉功能异常、体态不过胖的择期开胸手术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异丙嗪25mg。对照组在给氧去氮同时依次静注安定0.4mg/kg、硫喷妥钠  相似文献   

9.
琥珀胆碱引起术后肌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普鱼卡因复合琥珀胆碱麻对肝硬化病人神经肌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琥珀胆碱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是临床麻醉常用的药物,但静注后常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诸如肌纤维成束收缩、术后肌痛、眼压和胃内压增高、血钾增加等,所提出的预防措施都不够理想。我们在术前给安定预防琥珀胆碱所致的肌纤维成束收缩和术后肌痛,并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选择无神经肌肉功能异常的择期手术病人6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3,女17,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其中8例于诱导前又静注安定10mg;对照组30例,男19,女11,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相似文献   

12.
13.
琥珀胆碱的药代学和药效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琥珀胆碱(Sch)经血浆胆碱酯酶(ChE)水解为琥珀酸单胆碱和胆碱,此水解过程迅速,估计只有注射量的10%到达神经肌肉接头(NMJ)。琥珀酸单胆碱又水解为琥珀酸和胆碱,但要比水解双胆碱的速率慢得多,单胆碱的阻滞强度仅为Sch的1/18~1/12。经研究表明Sch的药代学特点适合双窒模式,在注入Sch0.5、1.0和5.0mg/kg后,t_(1/2)β约为5min,t_(1/2)α<1.0min。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42岁 ,以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拟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胆囊切除术。T9~ 10 间隙穿刺置管顺利 ,感觉阻滞平面达T4 ~T12 。予哌氟合剂 (哌替利多 10 0mg、氟哌利多 5mg) 1/ 3量静注。切皮无疼痛反应 ,至分离钳夹腹直肌时 ,发生腹直肌强直性痉挛 ,暂停操作后能缓解。重复操作 ,则再次出现痉挛 ,手术无法进行 ,改行全麻。用硫喷妥钠2 0 0mg、芬太尼 0 1mg、琥珀胆碱 10 0mg静注诱导插管。继之静滴 1%普鲁卡因和 0 0 8%琥珀胆碱复合液 ,分次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麻醉平稳 ,肌松尚满意。术后追问病史 ,患者有夜间…  相似文献   

16.
术前口服阿斯匹林预防琥珀胆碱的术后肌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例在标准麻醉技术下施行常规手术的病人随机等分为两组,阿斯匹林组术前1h口服阿斯匹林0.6g,对照组术前不用药。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肌痛发生率60%,阿斯匹林组的肌痛发生率15%,阿斯匹林组的肌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口服阿斯匹林能有效地减少琥珀胆碱的术后肌痛。  相似文献   

17.
恶性高热(MH)是最严重的麻醉合并症之一,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60%以上,目前仍无确实的病因治疗,且筛选敏感性患者也深感困难,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仍属重要。预见 MH 症状之一系见于氟烷—笑气—氧麻醉下并用琥珀酰胆碱(GOF+SCC)引起的患者张口障碍。作者在 GOF+SCC 麻醉下患者中发现明显张口障碍5例,经检查血中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CPK)均有异常升高。上述麻醉方法引起的张口障碍在诊断 MH 究竟有何意义,作者以肌红蛋白、CPK 变化为中心作以下探讨。方法:GOF  相似文献   

18.
文献报道小儿氟烷-琥珀胆碱麻醉时嚼肌僵硬的发生率为0.3%~1.08%。作者前瞻性研究5641名婴儿 和儿童在注琥珀胆碱(Sch)后,气管插管时嚼肌僵硬(MMR)的发生率。5064名(90%)注用了Sch,其中4457名(88%)注Sch之前先注硫喷妥钠(STP),607名吸用了氟烷,其中111名单用氟烷,496名吸氟烷后再注STP,随即注入琥珀胆碱。  相似文献   

19.
20.
对106例开胸术后病人按是否行胃肠减压及是否经静脉补钾分组,进行术后1~5天血清钾、钠、氯水平的观察。结果发现:(1)术后早期补钾不一定产生高血钾;(2)术后血钾高峰出现于第2天;(3)禁食可使血钾升高;(4)术后血氯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