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DLBCL)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在PGDLBC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PGDLBCL患者的18F-FDG PET/CT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范围、最大厚度(THKmax)、CT值、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淋巴结受累情况。将正常胃和进展期胃癌(AGC)患者各30例作为对照。采用统计学分析3组病例之间的可能差异。结果 PGDLBCL的PET/CT表现以不同形式及程度的胃壁增厚和显著增高的18 F-FDG代谢为主要特征。16例(72.73%)为弥漫性增厚,5例(22.73%)为节段性增厚,1例(4.55%)为局限性增厚。THKmax值为(2.74±1.40)cm。CT平扫密度均匀,CT值为(36.82±2.83)HU;SUVmax值为(19.96±5.47)。13例(59.09%)伴有多个区域淋巴结转移。与AGC相比,弥漫性增厚、局限性增厚、SUVmax值(9.35±4.42)及多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等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节段性增厚(8,26.67%)、THKmax值(2.38±1.27cm)及CT值(35.20±5.41HU)等征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8 F-FDG PET/CT有助于全面反映PGDLBCL的病理学、生物学特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并与骨髓活检(BMB)结果进行比较,探讨18F-FDG PET/CT诊断的骨髓浸润及其他因素是否有独立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纳入94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一院临床医学院行PET/CT检查的初诊DLBCL患者,PET/CT检查前后2周内行骨髓活检,检查后行规范化治疗。记录各病例的PET/CT骨髓摄取表现。骨髓浸润的诊断标准为BMB阳性或影像学随访证实有PET/CT局灶性骨髓浸润灶。比较PET/CT骨髓不同摄取表现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并对照分析PET/CT与BMB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组间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PFS率差异,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4例DLBCL患者中,18F-FDG PET/CT表现为局灶性骨髓摄取(f PET)34例,超级骨髓摄取(s BMU)7例,高于肝实质的弥漫均匀性摄取(d PET)11例,其余4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中肿瘤总代谢体积(TMTV)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CHOP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方案并经病理证实为DLBCL的65例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善,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获得患者的TMTV。绘制ROC曲线获得TMTV截断值,采用卡方检验或连续性校正的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纳入人群的TMTV平均值为158 cm3,TMTV最佳截断值为146 cm3。低TMTV组2年PFS率、OS率分别为43.1%、45.3%,高TMTV组2年PFS率、OS率分别为5.2%、15.3%(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YC与BCL-2是PFS的独立预测指标。MYC是OS的独立预测指标。TMTV是PFS和OS共同的独立预测指标。低TMTV患者较高TMTV患者预后更好。结论:18F-FDG PET/CT显像中的TMTV可作为预测DLBCL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扩散参数联合肿瘤代谢体积(MTV)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8例DLBCL患者治疗前临床及PET/CT资料,测量病灶代谢及扩散参数,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MTV、病灶糖酵解总量、相离最远2个病灶间距(Dmaxpatient)、全身最大病灶与其相离最远病灶间距(Dmaxbulk)、全身最大病灶与其他所有病灶间距的总和(SPREADbulk)及全身所有病灶与其他所有病灶间距的总和(SPREADpatien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参数预测预后的效能;以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以Cox回归模型筛选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98例DLBCL中位随访时间为23.7(11,3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7.2(8,24)个月。MTV和Dmaxpatient分别为评估PFS效能的最佳代谢及扩散参数,截断值分别取347.00 cm3和5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前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中骨髓摄取模式对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骨髓活检、骨髓涂片、流式细胞分析和18F-FDG PET/CT扫描。以正常肝脏18F-FDG摄取为标准,将患者骨髓摄取模式分为骨髓摄取局灶型增高(f PET+)、骨髓摄取弥漫型增高(d PET+)及骨髓摄取正常型(n PET)。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f PET+17例,d PET+28例,n PET 111例。临床诊断骨髓浸润阳性21例,阴性135例。复发进展62例,死亡1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B症状、NCCN-IPI评分、乳酸脱氢酶、骨髓浸润及f PET+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有关(均P<0.05);Ann Arbor...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的18F-FDG 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确诊的PT-DLBCL患者的术前及化学治疗前18F-FDG PET/CT资料,观察其原发灶、淋巴结及结外病灶表现,并分析18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 5例PT-DLBCL中,18F-FDG PET/CT示3例双侧睾丸病变、2例右侧睾丸病变;其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3.90~26.80,中位SUVmax为16.00。5例中,4例伴淋巴结内病变,见于腹膜后4例、盆腔3例、腹股沟及颈部各1例,其SUVmax 4.40~24.70,中位SUVmax为14.40;3例伴睾丸外结外病变,累及右侧臀部皮下组织、右上腹部皮肤及口咽各1例,病灶SUVmax分别为4.30、5.20及40.90。5例患者均接受全身化学治疗,1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进展(PD)。结论 18F-FDG PET/CT可见PT-DLBCL病灶摄取增高,对于诊断其睾丸原发灶、淋巴结病变及结外病变均具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期18F-FDG PET/CT的Deauville 5分法(Deauville 5-PS)、病灶与肝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比值(LLR)、化疗前与化疗中期SUVmax的变化率(ΔSUVmax)3种评价方法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初治的DLBCL患者资料,采用Deauville 5-PS、LLR、ΔSUVmax对化疗中期PET/CT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计算LLR、ΔSUVmax预测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的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2年PFS率及OS率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117例DLBCL患者中,疾病进展46例(39.3%),死亡34例(29.1%)。Deauville 5-PS、LLR、ΔSUVmax分别以4分、1.81、75%为界值时,ΔSUVmax预测DLBCL患者PFS和OS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LLR,LLR均高于Deauville 5-PS,但Deauville 5-PS预测DLBCL患者PFS、OS的敏感度最高。Deauville 5-PS < 4分组与≥4分组患者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80.8%和93.4%、49.3%和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LLR < 1.81组与≥1.81组患者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82.4%和89.4%、27.2%和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ΔSUVmax>75%与ΔSUVmax≤75%组患者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86.2%和93.1%、20.5%和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Deauville 5-PS、LLR、ΔSUVmax均是DLBCL患者PFS和OS的预后影响因素(P < 0.01)。多因素分析显示,ΔSUVmax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是DLBCL患者PFS、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期PET/CT的Deauville 5-PS、LLR、ΔSUVmax3种评价方法均能预测DLBCL患者的预后,其中ΔSUVmax预测效能优于Deauville 5-PS和LLR,而且△SUVmax对DLBCL的预后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的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期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194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中期评估结果,比较不同临床指标[β2 -微球蛋白(β2-MG)、双表达、三表达、Ann Arbor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 (IPI)、多维尔5分法(D5PS)评分]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病灶累及部位SUVmax的总和(SUVmaxsum)、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和SUVmax下降幅度(△SUVmax)]中达完全缓解(CR)者所占比例的差异,应用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对DCBCL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并对SUVmax与β2-MG、Ann Arbor分期和IP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β2-MG > 2.3 mg/L、Ann Arbor分期Ⅲ/Ⅳ期、IPI > 2分、SUVmax > 17.00和SUVmaxsum > 38.60者达CR的比例较低;疗效达CR者△SUVmax大于未达CR者(P均 < 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β2-MG、Ann Arbor分期、IPI评分、双表达、三表达、SUVmaxsum及D5PS评分均与DLBCL患者2年PFS有关(P均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HR = 4.486,P = 0.001)为DLBCL患者2年PFS的独立危险因素,D5PS 评分1~3分(HR = 0.256,P < 0.001)为DLBCL患者2年PFS的独立保护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UVmax与β2-MG(rs = 0.348,P = 0.001)、Ann Arbor分期(rs = 0.236,P = 0.022)和IPI评分(rs = 0.305,P = 0.003)均有关。结论 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与临床指标相关,Ann Arbor分期和D5PS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肿瘤代谢参数预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或利妥苷单克隆抗体+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于化疗前和化疗中期(2-4个疗程结束后)行18F-FDG PET/CT显像,根据中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CR组)和非CR组,比较化疗前后两组18F-FDG PET/CT肿瘤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总肿瘤代谢体积(MTV)、总糖酵解(TLG)],采用ROC曲线分析18F-FDG PET/CT肿瘤代谢参数对DLBCL化疗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随访患者1年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化疗前CR组和非CR组SUVmax、MTV、TL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两组SUVmax、MTV、TLG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化疗前PET/CT检查的SUVpeak、代谢肿瘤体积(MTV)、总糖酵解值(TLG)是否可以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8年11月本院诊治的7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资料,根据随访  结果  将患者分为进展组(n=40)和未进展组(n=36)、死亡组(n=6)和存活组(n=70)。所有患者化疗前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使用自动感兴趣区勾画软件测量记录病灶的SUVmax、SUVpeak、MTV、TLG等参数。比较疾病进展组和未进展组之间、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PET参数的差异,通过ROC曲线求取PET参数的最佳临界值,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生存率,使用临床变量资料和PET参数对生存期和疾病进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疾病进展组的中位SUVmax、SUVpeak、MTV和TLG分别为30.82(12.64~71.16)、19.89(9.35~52.23)、786.49(135.06~8795.16)cm3、4618.76(653.88~37361.18);未进展组为34.53(3.82~52.41)、15.76(3.18~32.37)、116.05(54.14~2642.96)cm3、420.18(276.97~9409.09)。进展组和未进展组之间SUVpeak、MTV及T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死亡组的中位数SUVmax、SUVpeak、MTV和TLG分别为50.47(19.95~130.14)、37.40(16.95~82.63)、2195.11(231.85~8361.82)cm3、14712.77(3371.5~28302.65);存活组为30.82(3.82~52.41)、19.43(3.18~38.62)、252.10(54.14~ 8795.16)cm3,1219.53(276.97~37361.18)。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SUVmax、SUVpeak、MTV及TLG数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SUVpeak、MTV和TLG小于临界值时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其大于临界值时。SUVpeak、MTV、TLG及国际预后指数评分与无进展生存期呈显著相关。  结论  SUVpeak、MTV和TLG均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预后中提供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18F-FDG PET/CT综合分析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CT良性征象校正FDG假阳性的PET/CT综合分析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胰腺原发良恶性疾患40例,其中胰腺癌27例(手术6例,临床随访21例),急、慢性胰腺炎13例(腹腔镜2例,临床随访11例)。分别用单纯SUV测量法和PET与CT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胰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SUV测量法以病灶SUVmax值大于2.5为恶性病变诊断指征,反之为良性。PET/CT综合分析法以PET为主导,CT具有否决权,利用PET/CT融合图像的精确对位,当浓聚热点相应CT表现为明显的良性病变征象时,无论FDG浓聚程度如何,均诊断为良性病变。结果综合分析法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是100%;单纯SUV测量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3%、76.9%、90.0%。结论CT的良性征象,尤其是炎性渗出征象,对FDG假阳性有校正作用,通过这种校正能够提高PET/CT在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18F-FDG PET或PET/CT显像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实体瘤,在我国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11~13位,死亡率为1.56/10万人口。恶性淋巴瘤的分类复杂,病理特点多变,病变范围广泛,大致可分为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两大类。中国人淋巴瘤多为NHL,HD仅占10%左右(国外为40%);发病年龄集中于40岁左右(国外为20~24岁,75~84岁两个年龄段)。  相似文献   

13.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已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诊断、分期、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淋巴瘤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白血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采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诊疗的8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并记录入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并对比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18 F-FDG PET/CT代谢参数(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口腔癌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计算机断层(CT)成像的特点,探讨PET/CT在口腔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18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口腔癌患者的PET/CT(采用18F-脱氧葡萄糖作为示踪剂)影像资料,总结其病灶部位、形态、大小、强化特征、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本组18例口腔癌患者中,原发病灶6例,可疑复发12例,PET/CT检查均能显示原发病灶大小、形态、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复发患者能准确显示复发病灶的部位、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 PET/CT能清楚显示口腔癌病灶的发生部位、形态、大小、累及范围及转移情况,能够准确区分复发患者中癌灶和术后治疗的纤维、瘢痕组织,可为口腔癌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在T细胞淋巴瘤临床再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提示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PET/CT显像结果,评价其在临床再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提示预后方面的价值.结果 34例患者中20例分期Ⅰ~Ⅱ期者治疗后6例分期上调,9例分期下调,5例分期未改变;14例分期Ⅲ~Ⅳ期者治疗后3例分期上调,4例分期下调,7例分期未改变.34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12例达完全缓解(CR),11例达部分缓解(PR),2例处于稳定(SD)状态,9例进展(PD).34例患者中有25例至少经6个疗程化疗后行PET/CT检查,疗效较佳组的标准化摄取(SUV)值比疗效不佳组的SUV值小(分别为4.3±3.1和11.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8例患者于治疗前后均行PET/CT检查,治疗前后SU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5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至少经6个疗程化疗后PET/CT评价疗效较佳组与疗效不佳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2.7和3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T细胞淋巴瘤治疗后行PET/CT检查对于指导临床再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提示预后有一定意义,有助于临床早期判断疗效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比较18F-FLT PET/CT与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及分期的评估价值,分析DLBCL病灶的18F-FLT PET/CT显像及分布特点。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36例DLBCL患者,以18F-FLT PET/CT及CT扫描全身及头颅,用18F-FLT PET/CT及CT测量原发肿瘤的部位、大小及SUVmax,计算与主动脉弓血池SUVmax比值(T/MB)。结果表明,18F-FLT PET/CT及CT检测DLBCL病灶的一致率为79.10%,其敏感性分别为96.65%、85.44%,特异性分别为100%、57.1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6.7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1%、21.05%,假阳性率分别为0%、42.86%,假阴性率分别为3.35%、14.56%,准确率分别为96.82%、83.64%。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8F-FLT PET/CT对DLBCL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好于CT,能够协助DLBCL准确分期,18F-FLT与18F-FDG PET/CT显像比较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已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诊断、分期、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淋巴瘤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白血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FDG-PET/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浸润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浸润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我中心81例初诊DLBCL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FDG-PET/CT及双侧髂骨穿刺活检,部分患者在FDG骨髓代谢活跃灶直接穿刺活检.结果 81例初诊DLBCL患者,23例发现FDG骨髓代谢活跃灶,其中17例病理活检证实骨髓浸润;而双侧髂骨穿刺活检11例证实骨髓浸润.对于早期浸润患者,FDG-PET/CT与双侧髂骨骨髓活检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FDG-PET/CT可以全面评价骨髓状况,较双侧髂骨穿刺活检检出更多的骨髓浸润患者;在FDG骨髓代谢活跃灶直接穿刺活检,可提高穿刺检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3月治疗前于我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行EGFR检测的98例NSCLC患者.单因素及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