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Ⅱ激活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正常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株NRK-49F功能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AngⅡ(10-6,10-7,10-8,10-9mol/L)刺激NRK-49F(6 h,12 h,24 h和48 h)。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和TGF-β受体(TβR I)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的浓度。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MP2/9的表达量。结果①10-7mol/L AngⅡ能刺激NRK-49F细胞上调FN和α-SMA表达,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该细胞表达FN和α-SMA的量亦随之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②10-9mol/L AngⅡ能够上调NRK-49F细胞TβR I的表达,10-7mol/L AngⅡ刺激该细胞6 h后,TGF-β1的表达开始增加,12 h后达到峰值,24 h和48 h仍能维持较高的水平;③10-7mol/L AngⅡ能够刺激NRK-49F细胞表达MMP2和MMP9,其中MMP2的表达量显著多于MMP9的表达量。结论AngⅡ能够激活间质成纤维细胞,并可能以此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TGF-β1诱导的肾成纤维细胞株(NRK-49F)增殖以及降低FN(纤连蛋白),Col-I(I型胶原蛋白),Smad2/3蛋白及基因表达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大黄素对NRK-49F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终浓度为20、40、80μmol/L的大黄素处理NRK-49F细胞30 min后,模型组和观察组均以TGF-β1以5 ng/m L的终浓度刺激24 h,并收集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FN,Col-I,Smad2/3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FN,Col-I,Smad2/3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FN,Col-I,Smad2/3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大黄素含药血清组能抑制NRK-49F细胞增殖,且抑制FN,Col-I,Smad2/3蛋白和的表达(P 0. 05)。大黄素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成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大黄素干预后,可改善肾纤维化程度,保护NRK-49F细胞模型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肾1号方含药血清干预高糖环境下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mRNA和蛋白水平,初步探索糖肾1号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HK-2细胞,分为空白组、高糖组、空白血清组、糖肾1号方含药血清低剂量组、糖肾1号方含药血清高剂量组。高糖环境下培养24 h后,进行血清干预24 h,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K-2细胞中TGF-β1、α-SMA、F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高糖组的TGF-β1、α-SMA、F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高糖组相比,糖肾1号方低剂量组、糖肾1号方高剂量组TGF-β1、α-SMA、FN mRNA表达水平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高糖组相比,糖肾1号方低剂量组FN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1号方高剂量组α-SMA、FN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糖肾1号方低剂量组相比,糖肾1号方高剂量组TGF-β1、FN mRNA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1号方含药血清可抑制TGF-β1、α-SMA、FN mRNA和α-SMA、FN蛋白表达水平,糖肾1号方高剂量组效果优于糖肾1号方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4.
林琳  朱伟平  郑晶  贾宁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2053-2054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HK-2细胞并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含5.5 mmol/L D-葡萄糖)、高糖组(含25 mmol/L D-葡萄糖)和高糖+PNS组;48h后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测定各组HK-2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HK-2细胞形态为立方形铺路石样,未见α-SMA阳性表达;高糖组细胞变为梭形长条样,α-SMA的表达也明显增多(P<0.05);治疗组细胞大部分仍呈立方形铺路石样,α-SM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糖组TGF-β1与F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TGF-β11与FN的表达明显低于高糖组(均P<0.01).α-SMA的表达与TGF-β1、FN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NS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分泌,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温阳振衰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细胞焦亡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从NLRP3/Caspase-1通路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抑制剂组和温阳振衰颗粒组,每组10只。以结扎并剪断左侧输尿管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14 d。试剂盒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转化生子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肾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8、IL-1β蛋白和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细胞焦亡。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含量显著增加(P<0.01),肾小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明显,肾组织TGF-β1、α-SMA、Col-Ⅰ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NLRP3、Caspase-1、IL-18、IL-1β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甙对IL-1α诱导大鼠肾小管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PNS)能否通过阻断IL-1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减少细胞外基质分泌,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NRK52E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ELISA法定量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结果 IL-1α可诱导肾小管上皮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TEMT),细胞肥大、拉长呈梭形,α-SMA表达明显增强,FN分泌增加(P<0.05)。加入不同浓度PNS后,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α-SMA表达、FN分泌均较IL-1α诱导组明显抑制(P<0.05)。这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抑制(P<0.05)。单独加入不同剂量PNS肾小管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 IL-1α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并可促进细胞外基质成分FN的沉积;PNS能抑制IL-1α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可作为防治肾间质纤维化及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肾衰方及其拆方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的调节及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衰方组、祛邪方组、补虚方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术后第7天、第14天分别观察梗阻侧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以及肾组织MMP7、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第7天、第14天,模型组与假手术相比大鼠肾组织MMP7表达下降,α-SMA表达增强,而经治疗后,肾衰方及其拆方组和苯那普利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MMP7蛋白表达提高,α-SMA蛋白表达下降;第14天肾衰方组大鼠较苯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MMP7表达更强,且MMP7表达与α-SMA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肾衰方可能是通过诱导MMP7蛋白表达,抑制α-SMA蛋白表达,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且肾间质纤维化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薏苡仁油对人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评估薏苡仁油在肺纤维化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以A549肺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用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的间质转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薏苡仁油进行干预。TGF-β1刺激48 h后,应用圆形度定量分析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分析细胞表面上皮特征性蛋白E-cadherin和间质特征性蛋白α-SMA、FN和Collagen I的表达;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分泌MMP-9和TIMP-1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TGF-β1组圆形度显著降低(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5);FN表达显著升高(P0.01);α-SMA和Collagen I表达升高,MMP-9和TIMP-1的分泌量增加,但均无显著性(P0.05)。与TGF-β1组比较,高剂量组E-cad表达显著增加(P0.05);小剂量组Collagen I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小剂量组TIMP-1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其它未显示出显著性的影响(P0.05)。结论薏苡仁油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的上皮间质转化,抑制MMPs对细胞外基质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TGF-β1、α-SMA、HGF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32只雄性SD大鼠以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剂量组给药34.6g/kg,中剂量组17.3g/kg,小剂量组8.6g/kg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正常组灌入相应0.9%氯化钠溶液,西药组灌胃福辛普利钠10g/kg,1次/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α-SMA、HGF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TGF-β1、α-SMA、HGF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第1、2、3周肾间质中TGF-β1、α-SMA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及西药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在各个时间点TGF-β1、α-SMA蛋白表达有所增加,但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正常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HGF呈弱阳性表达,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模型组HGF蛋白表达逐渐减少,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HGF蛋白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造模后第3周模型组肾组织TGF-β1、α-SMA基因高表达(P0.05,P0.01),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小剂量组和福辛普利钠组与模型组比较TGF-β1、α-SMA基因低表达(P0.05)。造模后第1周,正常组、假手术组HGF基因低表达,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HGF基因高表达(P0.05)。结论: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可以促进内源性HGF蛋白和基因的生成,使肾组织α-SMA基因、TGF-β1基因表达降低,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肾衰方及其拆方对周细胞中PDGF/PDGFR-β信号通路的表达影响,阐述肾衰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将10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UUO模型)、肾衰方组、袪邪方组、补虚方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8只,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7、14、21天给药2h后各处死6只。检测大鼠肾功能;取肾脏组织行HE、Masson染色,并测定大鼠术侧肾脏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Western blot、RT-PCR法测定肾脏组织中α-SMA、PDGF、PDGFR-β的表达情况。结果同时期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比模型组升高(P0.05);同时期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较模型组下降,且以肾衰方组下降更明显(P0.05)。通过HE、Masson染色,从不同时间段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组织的变化,发现术后7d多以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术后14d多以纤维化和炎症病变为主,21d纤维化程度更加明显,模型组病理表现最为明显。经Western blot法测定发现,各治疗组的α-SMA、PDGF、PDGFR-β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同时期模型组,以肾衰方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α-SMA、PDGF、PDGFR-βmRNA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各治疗组α-SMA、PDGF、PDGFR-βmRNA表达较同时期的模型组降低明显(P均0.05),以肾衰方组降低更明显。结论中药复方肾衰方可通过调节周细胞上PDGF/PDGFR-β信号通路的传导,同时下调α-SMA蛋白的表达,达到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活血祛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外基质(ECM)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活血祛瘀方组,于治疗4周后取梗阻侧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FN、PAI-1及HGF的阳性染色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α-SMA、FN、PAI-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祛瘀方组肾间质α-SMA、FN及PAI-1阳性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HGF阳性表达则显著上调(P<0.01)。结论:活血祛瘀方可抑制肾组织α-SMA、FN及PAI-1过度表达,诱导HGF高表达,从而减少ECM的过度聚集,这可能是活血祛瘀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0,(11)
目的:探讨丹参酚酸B(Salvianolic-acid B,SA-B)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所致的肾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单侧输尿管结扎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SA-B治疗2 w后,光镜、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E-钙依赖性黏附素(E-cadherin,E-cad)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光镜下观察肾间质中大量细胞浸润,部分小管扩张,同时部分小管萎缩;电镜下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松散,混浊,肾间质显著增宽,间质细胞增多;α-SM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E-cad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SA-B干预后,上述病理改变显著轻于模型组,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E-cad蛋白表达略有上升(P0.05)。结论:SA-B通过抑制α-SMA蛋白表达,维持上皮细胞的表型,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蛭倍煎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蛭倍煎(水蛭、五倍子)抑制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单侧输尿管(UUO)梗阻术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然后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灌胃两周后,比较各组肾组织中α-SMA、FN的表达水平及Masson染色后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结果:中、西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药物组α-SMA、FN的表达水平增加及Masson染色后出现肾间质灶性纤维化(P<0.05).中、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α-SMA、FN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及肾间质灶性纤维化减轻(P<0.05).中、西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蛭倍煎能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及降低细胞外基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观察黄芪(AM)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纤维化分子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UUO组和UUO AM治疗组(AM组).在造模后7、14天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和胶原Ⅰ(col Ⅰ)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α-SMA mRNA表达量.用Westemblot检测大鼠α-SMA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术后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α-SMA、FN和col Ⅰ表达显著增高(P<0.05);AM治疗后可明显减轻UUO大鼠肾组织的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使UUO大鼠肾组织中高表达的α-SMA、FN和col Ⅰ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和改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肾络通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肾络通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大鼠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单侧肾切除加重复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作肾病模型,以α-SMA、FN、LN等为观察指标,采用免疫组化、病理图像分析和流式细胞检测等方法,进行阳性表达细胞定位和半定量及蛋白表达定量分析.结果:阿霉素肾病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有α-SMA明显表达,阳性细胞率和蛋白表达定量分析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伴有FN、LN在肾小管间质和肾小球的大量沉积,肾络通组各项指标较模型组为低.结论:肾络通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减少FN、LN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调控 VEGF-C/VEGFR3 通路抑制淋巴管新生探讨补阳还五汤合参芪地黄汤化裁对糖尿病肾 病 (DKD) 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 24 只雄性 db/db 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 (补阳还五汤合参芪 地黄汤化裁,生药量 24.44 g·kg-1 ) 和西药组 (厄贝沙坦,13.5 mg·kg-1 ) ,每组 8 只,另外取 8 只 db/m 小鼠作为 对照组。灌胃给药,每日 1 次,连续 12 周。检测小鼠血糖 (FBG)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脂 (TG) 、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 (ACR) 及肾脏指数;采用 HE、Masson 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纤连 蛋白 (FN) 、Ⅰ型胶原蛋白 (ColⅠ) 、波形蛋白 (Vimentin) 、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 、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 (VEGFR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 (VEGF-C)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 1 (LYVE-1) 、平足蛋白 (PDPN)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和白细胞介素 1β (IL-1β) 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 测肾脏组织 ColⅠ、Vimentin、α-SMA、TGF-β1、VEGFR3、VEGF-C、LYVE-1、TNF-α、IL-1β 蛋白表达; Real-time PCR 法检测肾脏组织 FN、ColⅠ、TGF-β1、VEGF-C、VEGFR3、TNF-α、IL-1β mRNA 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血清 FBG、TG、TC、ACR 水平及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 (P<0.05) ;肾小 球肥大,系膜外基质增加,基底膜增厚,囊腔变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肾小管萎缩,纤维化水平明显升高 (P<0.05);肾间质中 FN、ColⅠ、Vimentin、α -SMA、TGF- β1、 VEGFR3、LYVE-1、TNF-α、IL-1β 蛋白表达,胞质中 VEGF-C 蛋白表达及肾小管毛细血管周围 VEGFR3、 PDPN 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 (P<0.05) ;肾脏组织中 ColⅠ、Vimentin、α-SMA、TGF-β1、VEGFR3、VEGF-C、 LYVE-1、TNF-α、IL-1β 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肾脏组织中 FN、ColⅠ、TGF-β1、VEGF-C、 VEGFR3、TNF-α、IL-1β 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 。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的血清 TG、TC、ACR 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 ;肾脏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好转,炎性细胞浸润有一定程度减轻,纤维化水平 明显降低 (P<0.05) ;肾间质中 FN、ColⅠ、Vimentin、α-SMA、TGF-β1、VEGFR3、LYVE-1、TNF-α、IL-1β 蛋白表达,胞质中 VEGF-C 蛋白表达及肾小管毛细血管周围 VEGFR3、PDPN 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 (P<0.05) ; 肾脏组织中 ColⅠ、Vimentin、α-SMA、TGF-β1、VEGFR3、VEGF-C、LYVE-1、TNF-α、IL-1β蛋白表达均明 显下调 (P<0.05) ;肾脏组织中 FN、ColⅠ、TGF-β1、VEGF-C、VEGFR3、TNF-α、IL-1β mRNA 表达水平均明 显降低 (P<0.05) 。结论 补阳还五汤合参芪地黄汤化裁可降低 DKD 小鼠肾脏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水平,其机制 可能与调控 VEGF-C/VEGFR3 通路抑制淋巴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血降浊汤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表达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分为空白组、转分化组、益血降浊汤组(实验组)和海昆肾喜胶囊组(对照组),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SABC法)检测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以及观察各组细胞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应用MTT比色法探索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继而探讨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益血降浊汤能下调α-SMA的表达,对比TGF-β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血降浊汤通过下调α-SMA缓解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CTGF、FN的表达,探讨肾衰饮抗肾纤维化药效学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肾病模型,与尿毒清作对照,观察肾衰饮对CRF大鼠TGF-β1刺激的下游因子CTGF及FN、TNF-a、IL-6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TGF、FN表达明显增强,TNF-a、IL-6、SCr、BUN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衰饮组CTGF、FN表达明显减少,TNF-a、IL-6、SCr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尿毒清组(P0.05)。结论:肾衰饮抑制TGF-β1诱导的下游因子CTGF表达,降低FN、TNF-a、IL-6含量,有效抑制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于造模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收集24 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Ma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TGF-β1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尿NAG、β2-MG水平以及α-SMA、TGF-β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大鼠Scr、BUN水平降低,尿NAG、β2-MG排泄减少(P0.05或P0.01),与代文组相当;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和代文组α-SMA、TGF-β1阳性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可能通过改善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抑制α-SMA、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络通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纯系C57BL/6J野生小鼠(WT)及肾上腺髓质素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AMKO)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普利酮组及肾络通组,每组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结扎左侧输尿管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依普利酮组给予依普利酮100 mg/(kg·d)加入饲料喂养,肾络通组给予肾络通溶液26 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0.3 ml灌胃,共10天。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梗阻侧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肾上腺髓质素(ADM)的表达;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WT及AMKO小鼠各组血Scr和BUN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坏死,肾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组织沉积显著增多,依普利酮组和肾络通组可明显抑制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与本鼠种假手术组比较,WT模型组和AMKO模型组α-SMA、TGF-β1表达明显升高,而ADM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本鼠种模型组比较,依普利酮组和肾络通组α-SMA、TGF-β1表达明显降低,而ADM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鼠种之间比较,AMKO假手术组、模型组、依普利酮组、肾络通组ADM表达均低于相应的WT小鼠组(P0.05或P0.01)。结论肾络通可能通过上调ADM表达,降低α-SMA、TGF-β1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减轻了肾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