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胃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饮食结构的改变,胃痛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且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程丑夫教授在临床中辨治胃痛多从肝论治,肝胃同治,忌刚用柔,合理运用活血化瘀之品,临床疗效颇佳。除此之外,程丑夫教授认为同时也要注重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及调畅情志。  相似文献   

2.
介绍程丑夫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经验。程老认为,胸痹心痛的病机在于气机逆乱,继发寒凝、痰浊、血瘀等,故应从气论治。临证论治主要分为气虚、气滞、气郁三型。其中气虚证须分阴阳,气滞证者首辨虚实,气郁证主要考虑心气郁滞、气郁痰热、心肝气郁三种。同时,顾护胃气贯穿治疗始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刘慧慧  刘建和 《中医杂志》2021,(14):1214-1217
总结程丑夫教授从少阳论治胸痹的经验.认为胸痹作为一种阵发性疾病,与少阳病的发病特点相似,且少阳经络、少阳脏腑均与心有密切关系.胸痹之病理因素痰、瘀的形成也与少阳枢机不利有关,因此可从少阳论治胸痹.临证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和解少阳、疏肝理气以行气滞,兼有痰热,常选用柴胡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以消痰热;兼有瘀血,选用柴胡丹...  相似文献   

4.
程丑夫教授从痰治疑难病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辜大为  龙云 《中医研究》2005,18(8):51-52
介绍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程丑夫治疑难病的经验,认为疑难病治痰为第一要义,治疑难病,从痰饮辨因,从五脏辨位,从气论治.  相似文献   

5.
正程丑夫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第五批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教师。程师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内科疑难病,疗效显著。程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疑难病治痰、治瘀、治郁、治虚的"四治法则",提纲挈领,临床指导性强。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受益匪浅,现结合案例将其治疗疑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治虚  相似文献   

6.
总结程丑夫教授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辨治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其病机或为脾胃虚弱,致脾胃升降失常,清阳不升而致眩;或为肝升太过,肺降不及,肝阳上亢而致眩;或为肾水不足,心肾不交,心火独亢上攻脑窍而致眩。治疗强调一身之气需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具体组方从调畅脾胃或平肝降肺或交通心肾入手,基于调整脾胃、肝肺、心肾的整体气机达到周身气机升降平衡以治疗眩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总结程丑夫教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用药规律,以便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应用。方法:收集整理程丑夫教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门诊处方,经过筛选并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以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为基础,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潜在新处方的处方规律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结果:筛选出的194张处方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共纳入处方194则,药物122味,除甘草外使用频次较高的前5味药物有全蝎、法半夏、黄芩、柴胡、茯苓;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药物归经主要为脾、胃、肺、肝、心经。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对25条,常用角药10条;经核心药物聚类分析,演化得到7个核心组合与7个新处方。结论:程丑夫教授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机为痰热夹瘀,痹阻脉道,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调气化痰,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为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程丑夫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程丑夫教授认为,冠心病的关键病机在于心脉不畅,可从实虚两方面着手治疗,一方面责之气郁,另一方面责之气虚,临证时要明辨实虚、治病求本;同时兼顾痰热瘀邪的夹杂,灵活运用除邪止痛、调气止痛、解郁止痛、益心止痛四法。  相似文献   

9.
程丑夫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丑夫教授业医30余年,学贯中西,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我们有幸随师临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洁 《中医药研究》2013,(12):1523-1524
动脉粥样硬化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始动环节和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现代医学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密切相关,属于中医"瘀血"的范畴.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辨治颈动脉粥样硬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柴胡疏肝散出自《证治准绳》,主要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疏肝解郁常用方。程丑夫教授认为,肝郁气滞致病广泛:气机郁滞,肝失疏泄则发为郁证;肝郁气滞化火,上扰心神则不寐;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胃痛;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则胁痛。虽病名及临床表现不同,但其总病机归属于肝郁气滞。本文结合案例总结程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导致脑卒中在内的严重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的重要干预靶点。朱良春教授是著名的国医大师,以善治疑难杂症,善用虫类药物而闻名。朱老认为根据病位及致病特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应归属于中医“脉痹”范畴,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性,其中本虚以脾肾不足为主,痰瘀互结为标实,是疾病核心病机。指出治疗上应注重痰瘀同治,在常用的健脾祛瘀化痰的草木类药味以外,可适当加入搜风通络之力较强的虫类药物,加强祛瘀通络的功力。根据本病病机自拟“祛痰通络稳斑方”,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提示该方具有抗炎、调节内皮细胞功能,降脂调节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从而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生物过程,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稳斑的效果。临床实践中也提示其可协助降低血脂,减少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面积,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常规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口服,疗程12个月。使用64排螺旋CT观察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率、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及斑块数目的变化,并检测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瘀证记分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率变化值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治疗组冠状动脉斑块数目及CAC积分均明显减少,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活血化瘀中药还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并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瘀证计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瘀证的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他汀药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稳定性冠心病可达到更好地抗动脉粥样硬化(AS)及稳定斑块的作用,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对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的136例脑梗死患者及73例非脑梗死的对照人群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同时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的形态、数量、回声特征。结果:在总体人群中,不规则型斑块中血瘀证所占的百分比较非血瘀证增高(P0.05);在脑梗死患者中,血瘀证组颈动脉斑块不匀质、不规则率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人群血瘀证与颈动脉斑块形态呈正相关(P0.05)。脑梗死血瘀证与斑块数目、性质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及数目存在正相关,且其斑块具有不稳定性。在发生脑梗死时,斑块数目增加,不稳定性增高。  相似文献   

15.
谭新华教授采用温肾补肝、益肾疏肝、填精消癥、养肾柔肝、补肾泻肝之法治疗男性不育症、勃起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症、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前列腺炎等男科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对谭教授从肝肾论治男科疾病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李松林副主任医师将肾小球肾炎的病机概括为湿、热、毒、瘀、虚等方面,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及中草药药理作用,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提出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调补脾肾法,扶正固本法,并视症有机结合,恰当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孟彪  高立珍 《河南中医》2016,(12):2071-2073
赵和平老师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涉及到多个脏腑,常虚实夹杂,虚主要表现在心脾血虚或肝肾阴虚,实主要表现在痰、热和瘀血。赵老师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疏肝解郁安神法、清热化痰安神法、活血化瘀安神法、滋水涵木安神法、益气养血安神法、交通心肾安神法。其常用药对有:酸枣仁配延胡索、半夏配夏枯草、合欢皮配夜交藤、石菖蒲配郁金、生龙骨配生牡蛎。赵老师认为,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除口服辨证中药外,还需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克服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等,如此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灿晖教授在研究痤疮病因病机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归纳出治疗痤疮的基本用药。王教授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阴虚内热,治当滋阴清热、凉血活血,并创立了以生地黄为君药,知母、牡丹皮、赤芍、丹参、怀牛膝、紫草、羊蹄根为臣药,金银花、黄芩、夏枯草为佐药的基本方,在此基础方上随症加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闫咏梅教授对不寐的临床诊断、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等独特经验。认为不寐的形成与痰浊内生有关,痰为人体病理产物之一,具有易致病和难治愈的特点,常常累及五脏,导致机体阴阳失调,痰热阻滞,痰瘀阻络,风痰上扰,导致不寐。故从痰治疗不寐,包括清热化痰、祛瘀化痰、息风化痰。并列举三个典型病案,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杨霓芝教授根据岭南地区慢性肾病水肿患者的体质特点,结合长期治疗经验,提出“气虚血瘀湿积”是其基本病机,主张治以益气活血化湿法为主,并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临证经验——辨证分型、中西互参,本虚标实、标本兼治,益气活血、一以贯之,中正平和、精简力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