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补体C3、C4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并探讨其与骨髓瘤骨病(MB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定量分析69例初诊MM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采用双能骨密度仪(DXA)测量69例初诊MM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正位L1-4椎体、双侧股骨颈、双侧髋关节的骨密度值。结果:MM患者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P0.01);ISS临床分期中进展期患者的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在不同MBD分组中,分级C级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A级和B级(P0.01);MM患者血清补体C3、C4表达水平与其L1-4椎体、左右股骨颈和左右髋关节整体的骨密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8,r=-0.659,r=-0.745,r=-0.748,r=-0.596和r=-0.908,r=-0.623,r=-0.710,r=-0.714,r=-0.595。结论:MM患者血清中补体C3、C4水平升高,与MM患者骨病严重程度及骨密度相关,这提示,补体C3、C4在MBD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血清中C3、C4水平可能是MBD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和临床分期与患者预后关系,以期能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收治的确诊MM患者的年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FISH、ISS分期、kappa轻链水平、lammda轻链水平等指标,通过Kaplan-M eier和Cox回归生存分析模型,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评价影响MM患者预后因素。结果:57例患者中位年龄63(29-81)岁,男25例,女32例。中位生存期(OS)37.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36.3个月,3年生存率73.6%,3年无进展生存率56.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FISH结果、ISS分期、kappa轻链水平、lammda轻链水平以及缓解情况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kappa轻链水平≥19.4 mg/L以及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kappa轻链及低血小板计数的M M患者的临床预后极差,对初治的高kappa轻链及低血小板计数的M M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加以区别,有益于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IL)-35、补体C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7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脓毒症组,并选择7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IL-35、补体C3水平,评优脓毒症患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分析补体C3、IL-35水平与患者SOFA评分、预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轻症患者IL-35水平及SOFA评分明显低于重症患者,但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生存患者IL-35水平及SOFA评分明显低于死亡患者,但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死亡患者。补体C3水平与患者SOFA评分、预后(死亡)呈明显负相关(P0.05),IL-35水平与患者SOFA评分、预后(死亡)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IL-35水平升高,补体C3水平降低,对脓毒症的病情变化有诊断价值;血清补体C3和IL-35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评估脓毒症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FLC)、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MM患者及100例体检健康者,测定受试者血清sFLC、LDH及β2-MG水平,随访记录MM患者总生存时间。结果κ-MM组患者sFLC-κ水平及sFLC-κ/sFLC-λ(sFLC-κ/λ)比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λ-MM组患者sFLC-κ、sFLC-λ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FLC-κ/λ比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MM组患者血清LDH及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入组9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轻链比率、LDH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时间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ISS分期等因素后,轻链高比率(sFLC-κ/λ≥100.00或≤0.01)及LDH≥225 U/L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M患者存在血清sFLC-κ、sFLC-λ表达异常及LDH、β2-MG水平升高。sFLC-κ/λ比率及LDH水平与MM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该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2例MM患者(实验组)血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对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采用速率法检测LDH和HBDH,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免疫固定电泳分型:IgG型66例、IgA型19例、IgM型10例、轻链型27例;对于血清LDH、HBDH、hs-CRP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Ⅱ、Ⅲ期的MM患者明显高于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链型较健康对照组3个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维吾尔族MM患者较健康对照组3个指标升高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DH、HBDH、hs-CRP水平,对该地区汉族、维吾尔族MM患者的病情判断和疗效监测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轻链比值(rFLC)和游离轻链差值(dFLC)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最佳截断(cutoff)值。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治疗的240例初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FLC和dFLC四分位间距水平分组,比较不同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同时评估rFLC和dFLC不同cutoff值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女性、M蛋白分型IgA型及ISS分期I期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男性、其他M蛋白类型及ISS分期患者(P 0.05);未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合并高钙血症患者(P 0.05)。dFLC 110.95 mg/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长于110.95-2 781.44 mg/L、 2 781.44 mg/L患者(P 0.05); dFLC 110.95 mg/L和 2 781.44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110.95-2 781.44 mg/L患者(P0.05); rFLC 14.71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14.71-367.96 mg/L、 367.96 mg/L患者(P 0.05)。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FLC各表达水平对初治MM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影响较rFLC更高(P 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rFLC和dFLC水平均是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当rFLC水平≤14.71或dFLC水平≤110.95 mg/L时,对于初治MM患者预后影响最为显著;rFLC水平≤14.71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其他组(P 0.05); rFLC≤14.71和≥367.96 mg/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dFLC≤110.95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P 0.05)。结论:rFLC和dFLC水平与初治MM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其中rFLC水平≤14.71或dFLC水平≤110.95 mg/L时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最低,可作为预后评估理想的cutoff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T-V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与T-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T-VD方案化疗的MM患者(T-VD组)和30例行T-VAD方案化疗的MM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患者化疗效果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T-VD组CR率和ORR明显高于T-VAD组(P0.05);T-VD组非轻链型与轻链型患者ORR均明显高于T-VAD组(P0.05);T-VD组非轻链型与轻链型患者OR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非轻链型与轻链型患者OR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D组Ⅰ-Ⅱ期患者ORR与T-VAD组Ⅰ-Ⅱ期患者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VD组Ⅲ期患者ORR明显高于T-VAD组Ⅲ期患者(P0.05);T-VD组Ⅰ-Ⅱ期患者ORR与Ⅲ期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Ⅰ-Ⅱ期患者ORR明显高于Ⅲ期患者(P0.05);T-VD组患者化疗后血清M蛋白、骨髓瘤细胞、β2-MG水平均明显低于T-VAD组(P0.05);T-VD组患者的感染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VD方案治疗MM患者的效果优于T-VAD方案,且其效果不受分型与分期影响,但会加重部分毒副作用,临床需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体C3、C4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7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轻度脓毒症组和重度脓毒症组,根据28d后患者的生存状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补体C3、C4和β_2-MG的水平并与18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血清中补体C3、C4和β_2-MG联合检测在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患者补体C3和C4水平显著降低,且重度脓毒症患者C3和C4显著低于轻度脓毒症患者,而β_2-MG水平与C3和C4呈相反趋势(P0.05);C3、C4和β_2-MG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AUC(0.76、0.75和0.87)。死亡组脓毒症患者C3和C4水平低于生存组,β_2-MG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C3、C4和β_2-MG联合评估脓毒症预后的AUC值为0.91,优于各项指标单独评估的AUC(0.67、0.71、0.85)。结论 C3、C4和β_2-MG联合检测在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补体C3、C4,评估高胆患儿的补体系统免疫状态和换血后的变化情况,了解交换输血术对新生儿血清补体的影响。方法:对62例新生儿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中补体(C3、C4),并将高胆患儿依据病因分成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脓毒症组、其他组4组进行分析。结果:(1)换血术前:补体C3、C4的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换血术后:补体C3:脓毒症组的水平较其他3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体C4:各组间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换血术后与术前比较:C3:各组均数在换血术后均有升高,但只有ABO溶血病组术后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4:ABO、Rh溶血病组较术前稍升高,其余两组稍降低,各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较术前各组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新生儿高胆患儿血中补体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水平偏低;(2)换血术能提升脓毒症患儿血中补体C3的水平,有助于免疫力增强;(3)换血术对补体C4的影响较小;(4)换血术对高胆新生儿补体免疫系统是有益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寻找MM潜在预后因素,比较不同分期标准对疾病的分级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MM患者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法比较患者生存曲线。通过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评估MM患者潜在预后因素。对DS、ISS分期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M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2.7个月。影响MM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包括:Hb、Plt、Alb水平减低,血清LDH、Cr、CRP、β2-MG水平升高及骨髓中浆细胞数量增加,其中仅Hb水平对MM具有独立预后的预测价值。DS与ISS分期显著相关。DS分期中仅Ⅰ与Ⅲ期患者存在显著生存差异,而ISS分期中临床各期患者均存在显著生存差异。结论:Hb、Plt、Alb、LDH、Cr、CRP、β2-MG、骨髓中浆细胞数量对评估MM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ISS分期标准可较好区分不同临床分期的MM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尿Kappa轻链(uKAP)、24 h尿蛋白(24 h Pro)、尿Lambda轻链(uLAM)在多发性骨髓瘤(MM)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MM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73 m2)为肾功能不全,eGFR≥90 mL/(min·1.73 m2)为肾功能正常将纳入研究的MM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组33例,肾功能正常组45例。检测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胱抑素C(Cys C)及血尿酸(UA)]及uKAP、24 h Pro、uLAM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MM患者肾功能指标与uKAP、24 h Pro、uLAM水平的相关性。分析uKAP、24 h Pro、uLAM对MM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肾功能不全组BUN、Scr、RBP、NAG、Cys C、UA、uKAP、24 h Pro、uLAM水平均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抽取106例均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研究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与补体C4水平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与补体C4水平差异并不明显,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g A、Ig G、Ig M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补体C3与补体C4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初诊MM患者18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Hcy中位数将入组患者分为高、低Hcy组,绘制2组患者生存曲线,对比生存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观察血清半胱氨酸对初诊MM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高、低Hcy 2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Pearson检验进一步分析Hcy与差异因素的相关性,探讨Hcy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高、低Hcy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5-59)和41(7-71)个月,高Hcy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骨病分级,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LDH、C反应蛋白、Cr、β2-MG、Hcy,低水平Hb、ALB的初诊MM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缩短(均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Cr、β2-MG、低水平Hb、低水平ALB为初诊MM患者OS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Hcy与患者OS非独立相关(P>0.05)。高Hcy组Hb水平明显低于低Hcy组,LDH水平明显高于低Hcy组(均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血清Hcy与Hb呈负相关(r=-0.813,P<0.05),而与LDH呈正相关(r=0.726,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初诊MM患者的生存有相关趋势,受Hb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技术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MM)分型中的应用价值及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利用免疫固定技术对265例MM患者的血清和尿进行游离轻链检测,分析阳性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尿液本-周蛋白定性及尿蛋白定性等结果的特征.结果:从265例MM患者中成功筛选出45例轻链型MM(κ型21例、λ型24例)占MM的17%.κ轻链型与λ轻链型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偏低(P<0.05);而两组κ/λ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极具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高灵敏度的免疫固定技术对轻链型MM患者的血清和尿液进行M蛋白检测,并结合病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等结果对其分型,能提高其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5.
王亮  王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076-1077
目的 检测肝癌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了解肝癌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时的机体免疫情况.方法 选取肝癌患者115例,无肝病证据,年龄、性别、体重相匹配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并根据Child-Pugh评分分级分组,比较两组间不同Child-Pugh分级状态时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癌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总体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4水平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hild-Pugh分级由A级至C级分析中,A级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4的含量没明显改变.Child-Pugh分级B级及C级的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相关,结合Child-Pugh分级可更好地反映肝癌患者,不同状态下机体的免疫水平,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病程中患者血清补体C1q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38例初诊MM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另根据年龄匹配同期入院的贫血患者及非MM血液肿瘤患者,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50例为对照(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疾病分类标准,病理或骨髓涂片/活检明确诊断),比较MM患者与对照组间及MM患者治疗前后不同疗效组C1q水平的变化,比较不同C1q水平时MM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差异,进而分析导致C1q下降的风险因素。结果:MM患者C1q平均值为(128.18±51.24)mg/L,明显低于贫血及非MM血液肿瘤患者(P<0.01)。初诊高C1q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清钙离子、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明显高于低C1q组(P<0.05)。进一步Logistic分析显示,初诊高C1q组患者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白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均高于低C1q组(r=0.248,r=0.394,r=0.405,r=0.295)。治疗后疗效评估达到完全缓解、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的MM患者C1q水平均较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轻链(sLC)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临床初诊为MM的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对象分别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轻链和免疫球蛋白(Ig),同时利用琼脂糖凝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M蛋白,分析比较2种方法对MM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探讨sLC检测在MM诊断中的意义;同时,对接受常规治疗的15例MM患者进行随访跟踪,记录5次不同治疗时间的s LC水平,分析sLC在MM疗效评估中的作用。结果:IgA型11例,IgG型15例,轻链κ型8例,轻链λ型8例,IgD型2例,不分泌型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C-κ、sLC-λ及其比值(包括轻链型和双克隆型),IgA、IgG(免疫球蛋白除IgD型外),白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蛋白电泳、Ig定量、sLC及其比值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灵敏度依次为:57%,76%和65%,特异度依次为:83%,61%和90%。κ型和λ型患者在第2或第3次化疗后,随着病情的缓解sLC-κ/λ逐渐趋近于正常范围,而当病情进展时,s LC-κ/λ持续在异常值或更远离于参考值的上线或下线。结论:sLC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通过分析sLC水平及其比值的变化有助于对MM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8.
3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轻链检测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检测多发性骨髓瘤 (MM )患者血清轻链含量及其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 3 5例MM病人血清中轻链κ、λ含量 ,并计算κ/λ值。结果 骨髓瘤多为κ或λ含量高于或低于甚至等于正常值 ,但κ/λ值异常。结论 轻链蛋白是MM患者肾功能损害的重要致病因素 ,测定血清或尿液中的轻链含量并计算κ/λ值是诊断MM及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补体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血清补体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学指标及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水平等免疫学指标及关节疼痛肿胀情况,并设10名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结果RA组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补体C3水平与关节压痛数呈直线正相关,补体C4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呈直线正相关(P<0.05)。患者补体C3水平与ESR、-α1 AGP、PLT呈直线正相关(P<0.05)。患者补体C3水平与Hb呈直线负相关(P<0.05)。患者补体水平与病程、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RA患者的补体与患者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活动性,并能以此正确评价患者的疾病进展及分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中 C3、C4补体的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肾病综合征患者29例纳入研究组,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3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浊度法原理,使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被试血清补体 C3、C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 C3、C4补体的水平为(0.93±0.21)、(0.12±0.04)g/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0.17)、(0.25±0.05)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中补体 C3、C4水平的变化,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