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肠道菌群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稳态调控功能在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故肠道菌群自稳态失衡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证候的重要证型之一。所谓"清浊相干",是水谷精微与糟粕不归正化、不行其道,气机升降逆乱的病机概括,是脾胃湿热证与肠道菌群自稳态失衡的关键环节。据此,本文提出对脾胃湿热相关的肠道菌群自稳态失衡,应立足脾胃,采用清热祛湿、燮理气机、平调寒热为主要治法,以恢复清浊协调状态。从"清浊相干"理论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肠道菌群自稳态调控的关系,可进一步深化脾胃湿热证的理论内涵,为今后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因此,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防治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肠道微生态特别是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就是导致NAFLD的重要因素之一。NAFLD中医病证溯源、病因病机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NAFLD治疗获益有赖脾胃升降。肠道是中医脾胃实现功能的主要部位,肠道菌群是饮食影响宿主代谢状态的调节因子,符合中医学脾胃升降原理的生物学内涵。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表现的症状与肠道菌群失调时表现的症状具有一致性,故肠道菌群与中医脾胃升降有着密切联系。该文基于现代肠道微生态系统阐述了从中医脾胃升降关系论治NAFLD的理论基础,并据此提出了NAFLD的组方用药思路,主要包括健脾益气升清、行气和胃降浊、化痰活血消积,突出脾胃升降与肠道微生态协调在NAFLD论治中的主导作用;疏肝理气、宣降肺气、升清降浊、温肾助阳,顾及NAFLD发病协同因素,助力脾胃升降,从肠道微生态靶点考量治疗效应;中药保留灌肠激活大肠传导功能而助力胃气通降、协调脾胃气机升降,结合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理论,从16s r DNA基因路径关注中药肠道给药途径干预NAFLD的肠道微生态机制。随着肠道菌群研究领域的深入推进,其与脾胃升降和NAFLD的关系将进一步揭示,既承接了我国从古至今运用脾胃升降理论治疗肝病的悠久历史,也将拓展调节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治疗NAFLD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之间的稳态对维持宿主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这也与中医认为"气机升降"运动维持着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等功能作用的发挥,使机体实现动态平衡的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功能失调可影响宿主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肠道关键菌的调控已逐渐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新靶点。气机升降理论立足于"动态平衡",将气机升降与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精微物质的输布、能量的代谢等环节紧密渗透连贯,高度概括了机体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基本表现形式。气机升降障碍是导致机体各系统内环境失衡的主要原因。本文藉气机升降理论,动态阐释肠道微生态失衡在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的病机演变规律。笔者认为气机升降有序是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及物质代谢"内稳态"的必要条件。若气机升降失权,金失敛降,土不散精,木郁不疏,元阳虚损,则清阳不升、浊阴下陷,肠腑受盛、传道功能失常;这种失衡状态进一步发展会加剧气血津液代谢障碍,使精不归正化,郁滞化火而变生糖尿病。因此,在气机升降理论指导下,探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糖尿病的调节机制,将有助于揭示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维持机体物质代谢"内稳态"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微生物群体组成的生态系统,各微生物群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该系统的动态平衡。分析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与失调情况,综述肠道微生态与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肾阳虚证、胃肠积热证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肠道微生态与中医证候研究方向应包括开展肝脾相关证候与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的研究、"以方测证"探究中药复方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作用、建立肠道微生态与中医证候的动态联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陈苇菁  胡玲  张婷  蔡佳仲  陈昫  劳绍贤 《新中医》2015,47(1):255-256
人体气血的循行与输布是升降出入的矛盾运动过程,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离不开气机的升降出入,其中脾胃的升清降浊作用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脾胃湿热证的发生与气机失调密切相关,治疗脾胃湿热证当以调理气机为先,同时合理配合利湿清热以求疗效。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微生态学是近年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研究显示肠道微生态与功能性便秘关系密切。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功能性便秘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其机制可能与黏蛋白分泌异常、肠道动力紊乱等相关。本文基于肠道微生态,从脾、肺、肝对"清浊相干"理论在功能性便秘防治中的理论内涵进行探讨,认为肠道微生态是阐释中医防治功能性便秘机理的重要途径,"调理脾肺肝,升清降浊毒"应是中医防治功能性便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湿热证是常见临床证候,伴见特定胃肠道症状,提示湿热证患者潜在独特的肠道微生态特征,阐释湿热证的物质基础和病理机制对于阐释中医证候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现以常见慢性肝病为例,提出湿热证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要立足于临床,设立好对照,通过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比较探求湿热证的特性和共性;并借助无菌小鼠菌群移植等现代科技手段,探讨肠道微生态与湿热证候的因果关系。以期抛砖引玉,为证候研究探索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士强 《光明中医》2022,37(1):142-144
目的 此文主要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及四逆散组方特点,阐述临床治疗脑鸣的心得体会.方法 总结四逆散加减治疗脑鸣的临证经验,并结合脑鸣气机升降失常基本病理过程,进一步探讨脑鸣的临床论治.结果 结合气机升降理论可以充分阐述四逆散治疗脑鸣的内在机制,值得探讨研究.结论 脑鸣临床论治多以肾虚脑髓不足为主,但须认识到气血精津液之间转化的客观规律则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机升降失常是脑鸣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大量临床实践亦表明,四逆散加减临床可有效治疗多种难治性脑鸣.因此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脑鸣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大夫诊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肠道菌群失调是国内外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热点之一。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通过调理脏腑气机升降、调控脑肠肽和炎症反应等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数量和比例,使肠道菌群恢复稳态。本研究基于脾胃学说理论,聚焦肠道微生态,从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脾胃学说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角度浅析针灸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安洁  周琴  薛毅芳 《河南中医》2021,41(1):153-158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肠道微生态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证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脾虚证、肾阳虚衰证、湿热证、脾虚湿盛证等方面,其中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的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证候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不谋而合,其共性阐释主要有:(1)阴阳失衡,同为发病根本;(2)"脑-肠"理论贯穿其中。现代作用机制方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通透性确有改变,且肠道菌群紊乱与相关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主要表现有:(1)高雄激素血症;(2)胰岛素抵抗;(3)肥胖。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仍集中在针对特定症状,还无法达到患者内环境稳态、子代健康的理想结果。肠道菌群作为内环境因素,可与宿主相互作用,多项研究已经证实,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因素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但究竟谁是机理的引导者,尚未知晓。目前,国内关于中医药干预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态影响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肠道微生态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关,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研究肥胖、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代谢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可为其诊治方法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证候表型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证候客观化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认为证候表型如脾虚证、湿热证的发生存在着肠道微生态的失调,采用相应的治法如健脾、清热化湿等治疗后,在证候得到改善的同时肠道微生态亦得到恢复。提出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研究脾虚证、湿热证与其相关性,对于深化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及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气机升降在乳腺癌形成中的作用,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脏腑气机失调致虚、痰、瘀、毒的形成,探究乳腺癌病理机制。结果:气机升降失衡是引起"虚、毒、痰、瘀"的基本病理过程,亦是乳腺癌的重要病理环节。结论:从气机升降理论阐述乳腺癌的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406+1427
通过气机升降理论阐述寤寐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提出升降出入异常是失眠症病理变化的基础。气机变化失衡导致了失眠症的病症特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临证时应当加强对气机升降出入调节的重视,这样才能协调诸脏腑,复归"昼精夜瞑"的平衡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肝升肺降对维持机体气机升降具有重要作用,肝肺升降失常,便会导致气机逆乱,变证由生,该理论对中医临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从疏肝解郁勿忘宣肺降气、宣肺止咳勿忘疏肝调肝两方面说明该理论对临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脾胃湿热证临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保护因子、胃肠动力学、细胞内能量代谢、细胞凋亡、基因调控及相关蛋白表达、水通道蛋白、肠道微生态的变化等方面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脾胃湿热证是机体对病因应答呈亢进性、失调性和代偿性的形态和功能的综合性病理反应;对其客观化研究需多方面、多层次进行。  相似文献   

16.
张根腾 《山西中医》1995,11(6):31-32
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在心肾疾病中的应用北京医院(100730)张根腾,导师,李文瑞关键词气机,心肾疾病中医气机升降出入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实践的独特理论。它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早在2000年以前《黄帝内经·素...  相似文献   

17.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对津沽脏腑推拿的理论进行阐释,并结合特定的手法如层按法、提法、捺穴、捋法、掌运法、揉滚法、提拿法等,说明气机升降理论在手法中的具体运用,以期进一步推广津沽脏腑推拿手法并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而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相关性,为最终证实"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肠道微生态存在相关性"的理论假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关联。认为肠道微生态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系统观、恒动观、平衡观和中土思想,传统中医思想的科学内涵可通过现代肠道微生态理论得以部分解析和揭示。  相似文献   

20.
论升降出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冬梅  余春  童安荣 《陕西中医》2010,31(12):1636-1638
通过对中医升降出入理论的深入探讨,明确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生理病理表现以及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利用中药升降浮沉理论之特性纠正人体脏腑升降出入功能紊乱,升降出入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立法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