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61例为对照组,采用Holter记录仪检测两组每5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互差>50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以及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结果:研究组SDANN、SDNN、PNN50%、rMS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SDANN、SDNN、PNN50%、rM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SDANN、SDNN、PNN50%、rMSSD均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Holter HRV在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有效预测患者病情变化和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8例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50例单纯高血压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血清RBP4水平,用动态心电监护仪监测HRV时域参数,包括24h所有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每5分钟窦性心搏R—R问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每5分钟所有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h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清RBP4水平分别为(15.5±5.4/24.2±7.6)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的HRV时域参数分别为SDNN(112.3±21.9/79.7±19.1)ms、SDANN(36.1±9.3/25.8±7.2)ms、SDNNindex(96.7±26.8/81.3±25.0)ms、rMSSD(23.2 4±7.9/19.4±5.7)ms、PNN50(8.9±4.1/5.7±3.2)%,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4与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均呈显著负相关(r=-0.483、r=-0.452、r=-0.414、r=-0.293、r=-0.286,P<0.01或P<0.05)。结论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HRV各参数呈显著负相关,可能参与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失衡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胡莹  严斌 《当代医学》2021,27(18):106-108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特点及抗焦虑治疗对心电图变异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80例作为焦虑组,并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80例无焦虑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分析两组心率变异情况.焦虑障碍患者采用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及焦虑组治疗前后心率(HR)、心率变异系数(HRV1)、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及N间期标准差(SDNN)情况.结果 治疗后,焦虑组HR明显高于对照组,HRV1、SDANN、PNN50、rMSSD、SDN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焦虑组治疗后HR明显降低,HRV1、SDANN、PNN50、rMSSD、SDNN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降低,给予抗焦虑治疗能显著改善焦虑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的心电学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老年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70例(Ⅰ组)、2型糖尿病合并SMI患者55例(Ⅱ组)及健康老年对照者50例(Ⅲ组),对比Ⅰ组和Ⅱ组心律失常情况.并对其室性早搏发生部位进行分析,对比3组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24 h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 Index)、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24 h R-R连续差异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Ⅰ组和Ⅱ组房性早搏(χ2=0.509,P=0.475)、房性心动过速(χ2=0.086,P=0.769)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室性早搏(χ2=9.478,P=0.002)、室性心动过速(χ2=2.458,P=0.117)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左心室前壁及心尖部室性早搏发生率高于Ⅰ组(χ2=9.943,P=0.002).3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 Index、SDNN In-dex、rMSSD和PNN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为20.126、23.151、14.356、17.407和8.181,P均<0.05);且Ⅱ组rMSSD、PNN50与Ⅲ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S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HRV降低,左心室前壁及心尖部室性早搏发生率高于单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对32例行EECP治疗的冠心病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做HRV检验,并与正常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结果 反搏后7 d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邻近的两个窦性心律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率(PNN50)、24 h内每5 min节段窦性心律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与反搏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910~3.850,P<0.05);反搏后SDNNind、rMSSD、PNN50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于丽 《西部医学》2011,23(7):1265-126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与心脏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中的心率(HR)2、4 h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每5 min节段R-R间期标准差(SDNNIndex)、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相邻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6项时域指标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B组)和41例正常人(A组)的24 h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较A组明显降低(P均〈0.01),平均心率明显增快(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其损害指标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的特征及依帕司他对其的影响。 方法 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2007年7月-2011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与2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帕司他组;依帕司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帕司他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各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时域指标包括24 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24 h内相邻的两个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心率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与高频的比(LF/HF)的变化。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SDNN、SDANN、rMSSD、PNN50、LF、HF、LF/HF等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帕司他组治疗6个月后HRV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RV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依帕司他可改善其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60岁)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北京世纪今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CTT-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12Hoter)系统对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6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24h连续监测,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HRV(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各项进行对比分析.HRV四项时域各项指标:SDNN(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24h连续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NN50(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比)对比分析,以及HRV频域各项指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 LF/HF.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对比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性显著到高度显著(P<0.05,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控功能显著失衡.  相似文献   

9.
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甲减性心脏病患者(39例)HRV的时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39例)进行比较。结果甲减性心脏病组平均R-R间距(RR I)、24 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5 m 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IDX)、5 m 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 IDX)、R-R连续差异平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减性心脏病患者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功能均受损,可能为甲减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平宁汤配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平宁汤配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平宁汤配合吴茱萸穴位贴敷可显著的改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