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根据9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专科查体以及影像学检查判断其临床特点和术后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9年1月间94例茎突综合征病例回顾性分析,通过颈外进路茎突截短术、扁桃体切除术+茎突截短术、保留扁桃体茎突截短术三种手术方式,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94例患者茎突截去长度为25 ~61 mm,平均33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茎突截短术对茎突综合征患者咽痛症状的改善情况。 方法 对8例9侧茎突综合征患者进行茎突截短术,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咽痛症状完全消失,随访7~30个月,平均20个月。1例术中切开咽上缩肌损伤小动脉致术中出血30 mL,经结扎止血;1例术后第7天发生扁桃体窝迟发性出血,经局部过氧化氢棉球压迫止血。 结论 茎突截短术可以有效改善茎突综合征患者的咽痛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对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患者,行经口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于2018年10月—2021年9月,诊治的茎突综合征患者90例,以回顾性分析的形式,记录90例患者,实施经口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9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后均未发生出血,咽喉旁间隙感染的情况。对所有患者开展为期半年的随访,其中有1例出现茎突中断的情况,末端骨化,中间纤维连接;其中90例患者的暴露满意度、截短长度、出血量、术后出血率、术后半年痊愈率以及术后半年有效率分别为:39例(86.67%)、(14.30±9.19)mm、(6.48±0.02)mL、0例(0.00%)、30例(66.67%)、42例(93.33%)。结论 目前对茎突综合征患者多行茎突截短术治疗,而经颈外进路和经口进路均可达到一定效果,因此临床中可根据患者茎突区域的差异,选择手术形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扁桃体前外侧进路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茎突综合征患者15例, 单侧发病者 10 例, 双侧者 5 例, 均行经扁桃体前外侧进路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结果 随访3~12个月, 治愈11例15侧, 显效3例4侧。结论 经扁桃体前外侧进路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 具有经口进路的优点, 术中能清楚辨别周围的血管、肌肉、神经, 可以避免切除扁桃体后的并发症。本组患者疗效较好, 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茎突综合征的正确诊断方法。方法:对疑有下颌角区异物感、咽部疼痛感、牵拉感、扁桃体术后伤口未愈合感等患者行茎突CT扫描及CT三维重建,确诊为茎突过长263例,其中72例行扁桃体切除加茎突截短术(59例行茎突截短术,13例行梳理术)。结果:术后随访,72例患者术前症状全部消失。结论: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茎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增强耳鼻咽喉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以头颈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茎突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方式,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效果。结果 首发症状表现为咽痛14例,颈部胀痛5例,耳痛4例,颌面部疼痛1例。茎突CT三维重建示24例患者患侧茎突长度均>30 mm。全部患者扁桃体窝触痛阳性。18例患者经颈外入路茎突截短术,6例患者经口扁桃体切除后行茎突截短术。术后随访3~20个月,21例症状缓解,3例症状较前无改善,有效率87.5%。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112,P <0.05)。结论 以头颈部疼痛就诊的茎突综合征患者易被误诊为咽炎、外耳道炎、淋巴结炎等疾病,扁桃体窝触诊是重要的辅助手法,茎突CT三维重建具有确诊价值。诊断明确者可考虑行茎突截短术,术后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经颌下径路治疗茎突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30例(35侧)茎突综合征经颌下径路茎突截短术。其中茎突舌骨韧带骨化2例,茎突骨折1例。术前被误诊为牙痛而多次拔牙1例,X 线照片漏诊1例。经颌下径路术前茎突长3~7.5cm,平均右4.13cm,左4.38cm;手术截除平均长度右2.13cm,左2.26cm;术后存留平均长度右2.0cm,左2.12cm。术后经2月至6年(平均2年)随访,显效65.7%(23/35),好转28.6%(10/35),无效5.7%(2/35)。经咽径路茎突截短3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颈深部出血和血肿。认为:经颌下径路茎突截短具有简便、安全。较咽径路更易暴露和截短,可作为茎突截短手术的首选;在临床上注意不要忽略茎突综合征的诊断,同时又要注意对茎突过长者要排除精神性咽痛的可能,以避免误行茎突截短术。  相似文献   

8.
口内径路保留扁桃体的茎突截短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内径路保留扁桃体茎突截短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0例口内径路保留扁桃体茎突截短术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10例患者均痊愈,术后反应轻,康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口内径路保留扁桃体的茎突截短术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口入路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与传统经口入路扁桃体切除后治疗茎突综合征两者的区别。方法:选取23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其中13例采用经口入路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行茎突截短,10例采用传统扁桃体切除后行茎突截短,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假膜脱落时间及疗效评价。结果:2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膜脱落时间及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手术术后未出现迟发性出血;传统手术术后出现1例迟发性出血。结论:2种手术方法均为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有效方式。但经口入路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且保留了扁桃体的形态和功能,手术简单方便,视野清楚,操作安全,符合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茎突形态异常茎突舌骨韧带骨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9例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者术前行茎突的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以明确诊断.采用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术中截除骨化的茎突舌骨韧带、舌骨小角及部分茎突.结果 9例患者中8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症状较前明显减轻,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 对于茎突过长的特殊类型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者行茎突CT扫描可明确诊断,行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改良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4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茎突综合征由 Eaglel(1 93 7)最早报道。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 ,目前多采用经咽或颈外径路 ,但均有其缺点和不足。近年亦有经颌下径路的报道〔1〕。我科自 1 992年始采用改良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患者 41例 (6 9侧 )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茎突综合征患者 41例 ,其中男 1 7例 ,女 2 4例 ;年龄 2 1~ 6 0岁 ,平均 3 9岁。病程 1个月~ 7年 ,平均 1年零 1 0个月。术前 X线茎突片显影长度为2 .5~ 5 .5 cm,其中左侧平均 3 .5 7cm,右侧 3 .6 4cm。手术截短 0 .7~ 4.0 cm。术前症状 :咽异物感…  相似文献   

12.
茎突梳理术治疗茎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茎突梳理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50例茎突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接受茎突切除术,B组接受茎突梳理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两组手术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茎突梳理术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方法之一,尤其适合茎突韧带显著钙化,而茎突无显著过长者。  相似文献   

13.
经颌下径路治疗茎突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30例(35侧)茎突综合征经颌下径路茎突截短术。其中茎突舌骨韧带骨化2例,茎突骨折1例。术前被误诊为牙痛而我次拔牙1例,X线照片 诊1便。经颌下矩路术前茎突长3-7.5cm,平均右4.13cm,左4.38cm;手术截除猎庆右2.13cm左2.26cm;术后存留工庆右2.0cm,左2.12cm。要后经2月至6年随访,显效65.7%,好转28.6%,无效5.7。经咽径路茎突截短3例,其中1例术后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茎突截短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鼻内镜组与对照组,各组33例。鼻内镜组在茎突截短术中使用鼻内镜辅助下行茎突截短术,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即口内路径行茎突截短术,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术后观察并记录茎突截短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程度、术后创面反应程度及术后再出血共6项指标。结果:鼻内镜组茎突截断长度较对照组长;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鼻内镜组术中出血量为(85.0±35.0)ml,对照组为(95.0±40.0)ml,两者无明显差异;鼻内镜组患者术后疼痛较对照组轻,时间也较短;鼻内镜组患者术后创面反应较对照组轻;2组术后均无出血。结论:鼻内镜应用于双侧茎突截短术中截短茎突长度较长,且术后疼痛小,反应轻,是一种较为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圈套器辅助施行茎突截短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茎突过长症或茎突综合征需手术治疗,我们应用圈套器辅助行茎突过长截短术,操作简单,损伤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保留扁桃体口内途径茎突截短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茎突截短术需要先行扁桃体切除。我科2000-2003年经口行茎突截短术48例,其中保留扁桃体经舌腭弓切口行茎突截短术15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茎突过长1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突过长引起咽痛、咽异物感在临床上颇为常见。 1 983~ 1 999年我们对经X线摄片诊断为茎突过长的 1 1 6例患者施以部分茎突截短术 ,经观察效果满意。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1 6例患者 ,女 83例 ,男 33例 ;年龄 2 1~ 63岁 ,平均 4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咽痛、头颈痛、咽异物感 (包括咽部牵拉感、紧迫感、梗阻感等 )及反射性耳痛等多种症状。检查 :咽局部及全身无其它病变。行后前位X线摄片 ,并在X线片上测量茎突长度 ,茎突长于 3.0cm诊断为茎突过长。茎突平均长度左侧 4.30cm、右侧 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口入路内镜辅助下保留扁桃体茎突截短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65侧)茎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主诉、病程、误诊情况、茎突长度、扁桃体肿大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效果,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36例患者中单侧茎突过长7例,双侧茎突过长29例,共65侧茎突。其中主诉为咽异物感27例,颈肩部疼痛不适12例,咽痛及吞咽痛11例,咽干、咳嗽7例,耳部疼痛3例,面部疼痛1例。病程为20 d~3年不等,平均10个月。被误诊为咽炎20例、胃食管返流4例、甲状腺疾病2例、颈椎病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误诊率为77.8%。36例患者中扁桃体无肿大14例、Ⅰ度肿大20例、Ⅱ度肿大2例,均无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肿物病史。术前茎突长度为(4.38±0.78)cm,其中最长的为7.89 cm,截短茎突的长度为(2.09±0.93)cm。手术时间(67.08±28.4)min,出血量(8.42±5.58)mL。其中6例患者7侧茎突因位置较深或分离困难行骨折外移。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其中症状消失者27例,症状减轻者4例,症状无变化者4例,失访1例。 结论 经口入路内镜下保留扁桃体茎突截短术保留了正常的扁桃体,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出血少、手术效果好,是治疗茎突综合征有效、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现茎突综合征的原因及茎突切除术的实施疗效。方法对 7例扁桃体切除术后茎突综合征患者行茎突切除术,并对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行单侧茎突切除术治疗6例,行双侧茎突切除术治疗1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其中症状完全消失者5例,症状明显缓解者2例。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现茎突综合征可能与局部瘢痕形成牵拉有关,手术行茎突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一种经颈外下颌下缘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降低手术难度及减少并发症,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方法收集经颈外下颌下缘内镜辅助下行茎突截短术患者48例,经颈外下颌角下方切皮,切开颈阔肌及下颌骨下方筋膜,直接进入咽旁间隙,手指探查寻找过长的茎突及尖端,钝性分离茎突,内镜辅助下截短茎突。观察手术切口大小、术野显露程度、术中寻找茎突及分离情况、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8例患者手术中均可很好地暴露茎突,容易分离,所有手术出血<10 ml,手术时间≤20 min,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切口隐蔽,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下唇轻度外翻,考虑面神经下颌缘支受损,加用地塞米松治疗,1周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术后1个月复查,所有患者对面部瘢痕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颈外内镜辅助下行茎突截短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