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呼吸内科病房的应急管理措施,为降低工作人员及住院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提供保障。方法:2020年1月23日-2月29日期间,根据我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总体要求,结合呼吸内科工作特点,制定全面的病房应急管理措施并落实。结果:病房应急管理工作从容有序,顺利完成各项诊疗护理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均未发生疑似/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结论:我院呼吸内科在突发疫情期间实施的病房应急管理措施有效,值得医疗机构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大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蔓延,欧洲多国出现与意大利相关的确诊病例。评估意大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为口岸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资料综述和专家会商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评估。结果意大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激增,近期我国口岸发现一例来自意大利的输入性病例,疫情存在输入我国的风险。结论意大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为低风险,需有针对性的加强口岸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自2020年1月21日美国报道首例新冠肺炎病毒确诊病例起,至今已成为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最多的国家.评估美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为我国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政策建议和防控意见.方法 采用网络监测、前沿期刊检索、各国卫生部门网站查询、专家访谈等方式,以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为主要手段,进行统计分析和政策分析,动态研判风险.结果 尽管目前美国境内新冠肺炎传播情况似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除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外,气溶胶乃至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未明确,且在美国广为流行的B117变异毒株的传播力更强、复阳性率更高,因此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存在输入我国的风险.结论 美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为中低风险,口岸防控工作需常态化关注的同时增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排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达州市一起聚集性疫情传播链,查找感染来源,为新冠肺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0-02-05/15达州市某医院报告的4例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确诊病例由1例无症状感染者经家庭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发病,其中2例为共同生活感染,2例为社会交往感染。结论无症状感染者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需重点关注,同时在追查传染源时可将范围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减少其他人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绵阳市三台县1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传播过程,总结有效措施,为此类聚集疫情调查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5版)》,应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发病、诊疗、暴露史等情况进行调查,梳理出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并通过多部门协查机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快速追踪与严格管理。结果2020-02,三台县报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通过个案调查、环境卫生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最终发现1例确诊病例,3例无症病原携带者和1例可疑阳性感染者,此外3份环境样品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通过此次疫情调查与处置,建议加大对新冠肺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排查力度;对确诊、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工作、生活环境开展终末消毒并进行效果评价;排查期间应增加疑似患者采样类型和次数,防止疑似阳性、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漏诊;进一步规范病例筛查、消毒评价和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监测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外科病房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外科病房防控的关键风险问题,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临床及管理经验对疫情期间外科病房风险防控体系及管理模式进行构建。结果 2020年1月27日—2月29日,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零”发生。调度人力院外支援2人,院内支援10人,志愿者5人次,各项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有序开展。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华西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通过科学评估,精准施策,初步取得成效,为普通外科及肝移植病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和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五版)》流行病学调查指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探讨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焦作市解放区自2020年2月1日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以来,确诊病例数共7例,无死亡病例。其中6例来自3起聚集性疫情,这3起聚集性病例均为家庭暴露引发,1起聚集性病例存在明显的病例代际。结论: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以家庭暴露为主,在居家生活中应注意个人防护,患者应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做好自我隔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快速建立针对疫情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诊疗救治工作的同时减少医务人员以及来院就诊的其他患者及家属感染风险。方法将收治COVID-19患者期间执行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从人员管理、物资管理、流程管理以及执行情况督查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疫情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组高效运行,医疗机构内人员的分级、分类、分区管理,科学评估防疫物资使用量,合理配置,流行病学史和症状监测覆盖全院患者和工作人员,建筑和工作流程结合,有效执行防控动线,措施执行情况严格核查。结论科学执行防控策略,可以在承担COVID-19患者收治任务的同时,保持其他患者正常诊疗的开展,并有效预防COVID-19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积极向好,但是随着社会的复工复产继而复学,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普通病区收治住院患者数量将逐渐增加,医疗机构普通病区疫情防控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原则,总结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确诊病例近百例且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防控管理经验,制定普通病区疫情防控管理策略,为恢复正常医疗服务秩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新发传染病,自2019年12月发现以来,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已有病例报告。随着疫情的发展,聚集性疫情所占的发病数比例不断增加,尤其是武汉市和湖北省以外地区,暴露来源发生很大变化。本研究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月20日期间非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377起(涉及病例1 719例)进行分析。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297起(占79%),确诊病例中位数为4例;聚餐39起(占10%),确诊病例中位数为5例;商场或超市23起(占6%),确诊病例中位数为13例;工作单位12起(占3%),确诊病例中位数为6例;交通工具6起(占2%),确诊病例中位数为6例。依聚集性病例潜伏期估计所需条件,选出325例,推测潜伏期为1~20 d,中位数为7 d,众数为4 d。此外,对国内某百货大楼聚集疫情分析结果提示本次疫情潜伏期患者可能成为传染源。"钻石公主"号邮轮聚集疫情从2月5-21日共634人被确诊感染,各类人群(国籍、年龄、性别)均易感,提示乘客年龄、无症状感染及邮轮内封闭环境可能是导致邮轮后续病例出现间歇同源暴露和人传人增殖模式的主要原因,两起典型疫情的进展清晰地展现了武汉早期病例的播散情况。因此,在疫情防控中,除隔离患者外,追踪、排查和隔离密切接触者及次级接触者至关重要;尤其对于疫区的健康人群,自我隔离是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自暴发以来,全国已有多例一线医护人员确诊病例,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内感染发生率高于平时,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医护人员感染不仅给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对COVID-19救治和防控工作造成巨大影响。在当前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处于焦灼状态的关键时期,准确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的形势,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是保持医疗救治持久力,夺取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最终胜利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COVID-19疫情相关救治工作的现场调研及对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实践经验的梳理,对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策略与核心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再思考和深入的再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门急诊与住院患者的管理,旨在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流行。方法从传染病管理三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入手,分别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病区住院患者从发热筛查、接诊管理、人员防护、住院管理、应急处置、陪护管理、环境消毒等方面做出具体指导。结果门急诊患者与住院患者经过有效的筛查及合理的接诊、医务人员经过科学的防护、陪护人员经过有效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未出现医护人员及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事件。结论某大型综合医院的门急诊与住院患者管理策略可为其他综合性医院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的甄别是控制患者在区域内蔓延,构筑院内防控第一线的重要手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作为地市级定点收治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如何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医疗环境下严守院内防控的第一线,保证患者的有序收治、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医院自疫情暴发以来,采取多重防控体系,不断摸索改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提高了患者的甄别能力,保障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湖北武汉,给武汉市综合医院带来了极大挑战。站在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角度,从发热门诊结构调整、医护人员配置、院感防控策略等方面介绍了综合医院如何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做法。  相似文献   

15.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国内外都出现了大量的确诊病例。随着疫情的蔓延,感染病例数的增加,尤其是最新报道指出存在气溶胶传播途径感染的可能,引起了口腔行业的重视,并由此引发了口腔工作者们对口腔诊疗日常感染控制工作的思考:如何在日常口腔诊疗工作中控制感染,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本文根据各级疫情防控经验,结合多年传染病专科医院口腔科门诊工作经验,着重从器械使用、洗消及管理方面对口腔科门诊的防控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期望对口腔科的日常诊疗工作,尤其是针对烈性呼吸道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患者的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病房的管理措施,避免交叉感染,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方法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结合火神山医院感染病房实际情况,对火神山医院感染病房感控管理措施进行总结,梳理工作要点。结果新冠疫情期间,火神山医院感控工作安全有序开展,患者无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结论感控管理措施科学有效,可为其他感染病房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国政府启用方舱医院对患者进行分类救治。方舱医院依托体育场馆而建,设计上有所不足,存在医院感染风险。针对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从布局流程、空气和环境表面消毒、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制定感染防控措施并加以执行,避免医务人员的感染以及患者的交叉感染。另外,考虑在医院类别中增设方舱医院,制定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标准,从制度方面加以规范,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防控与诊疗救治并行时,如何制定COVID-19医院感染防控策略,为大型综合性医院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医院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原则,分别从"管人"、"管物"、"管流程"方面提出建立应急防控组织体系、发挥疾病预防控制科的专业作用、加强门急诊的管理、加强住院患者的防控管理、管理各级各类人员、制订诊疗防控流程、环境的清洁消毒、人员培训教育、加强后勤物资保障等防控策略与具体措施。结果所有来院患者均得到科学合理接诊,医务人员身体和心理状态稳定,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均未出现COVID-19。结论研究医院的COVID-19防控策略可为疫情流行期间综合性医院院内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淑樱  何谦 《现代预防医学》2020,(12):2195-2198
目的 探讨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开诊期间应对COVID - 19的防控措施;方法 (1)制定并落实关于COVID - 19的预检分诊流程、收治流程、感染防控应急预案;(2)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应急物资储备、人员培训和演练;(3)调整预约号源管理方式,控制门诊患者就诊量;(4)门诊大楼实施“三通道”管理,筛查端口前移,重点做好关口筛查,确保筛查率为100%;(5)发现体温高于37.3℃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史及症状,及时处理。结果 2020年1月28日 - 2020年4月30日,共筛查门诊患者748 663例,筛查出发热或有流行病学史患者793 例送发热门诊排查;医务人员零感染。结论 疫情期间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合理的工作流程调整以及应急预案的及时制定对控制病毒传播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制度是核心,储备物资和培训演练是常态,重点在筛查。以上措施,是COVID - 19疫情下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安全有序诊疗和院感控制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