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入选病例共50例,均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把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对照组相比较,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手术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率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创口愈合较好,适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早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内镜黏膜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穿孔、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应用于早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在经济以及时间上的压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早期食管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临床疗效、病灶整块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两组15 mm与≤15 mm病灶整块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可提升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性开腹术式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QOL评分、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生理状态、自觉症状、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及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5%,低于对照组的34.8%(P0.05)。结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探查术的效果更佳,可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生活质量,缩减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内镜下切除术与开腹切除术治疗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60例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内镜下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2年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年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患者可减少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开腹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郭磊 《中外医疗》2023,(1):57-60+65
目的 对比分析冷内镜黏膜切除术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5~10 mm结直肠无蒂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2017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10 mm结直肠无蒂腺瘤患者83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1)与研究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冷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8、12 h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2,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5~10 mm结直肠无蒂腺瘤治疗中,冷内镜黏膜切除术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当,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韩一梅  陈志娟  孙斌  张珺  王成 《西部医学》2020,32(9):1346-1349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55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对临床疗效、治疗后的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患者胃排空时间、胃肠通气时间、术后24h内止痛剂使用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1年随访,研究组复发率与病理组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可有效治疗早期胃癌患者,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胃肠道恢复时间和治疗时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52-55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并发症发生与术后肠道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12例,随机设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应用常规膀胱切除术,研究组应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长、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及术后的肠道恢复时间、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与术后肠道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中,研究组应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少,术后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缩短,且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较少,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临床治疗效果较理想,在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常规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效果以及2年复发率。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术后1、2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穿孔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以及术后1、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效果更佳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同时不会增加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48例内痔的疗效及复发情况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内痔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48例接受传统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二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内痔的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于早期胃癌治疗中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我院住院部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74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沿用腹腔镜手术,比对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70%;对照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早期胃癌治疗中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降低围术期继发并发症几率,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壁悬吊替代气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气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采取腹壁悬吊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肩部疼痛、皮下水肿、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壁悬吊替代气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医学》2017,(4):332-333
目的对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普宁华侨医院从2014-03—2016-05间收治的直肠类癌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甲组与乙组各30例患者,甲组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乙组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创面直径均要显著少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手术耗时更少,手术创面更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于子宫肌瘤治疗中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9年4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两组各62例,予以研究组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案,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子宫内肌瘤切除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总量、术后Vas评估、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值(P0.05);两组并发症存差异(P0.05);研究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fsH及e2指标与对照组存差异(P0.05)。结论于子宫肌瘤手术中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与输卵管直接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及病情发展等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输卵管直接切除术,68例)与研究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62例),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一年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血清βhCG初始值差异比较基本一致(P 0.05);研究组术后3、7 d血清βhCG值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比价基本一致(P 0.05);术后一年妊娠情况研究组异位妊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继发不孕及宫内妊娠情况差异比较基本一致(P 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与输卵管直接切除术均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术式,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认为对于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可降低患者术后异位妊娠率,保留患者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6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记录两组心理健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结果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促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手术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予以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照组予以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血清学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I)、胃蛋白酶原Ⅱ(PGII)、胃泌素-17(G-17)]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PGI水平高于对照组,G-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及组间PGI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47/52),高于对照组的75.00%(3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为5.77%(3/52),低于对照组的19.23%(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和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清学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与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类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直肠类癌30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者16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者14例,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无差异。结果内镜下粘膜剥离组手术时间为(38.4±16.9)min,创面直径为(37.2±11.6)mm,内镜下粘膜切除组手术时间为(14.6±9.4)min,创面直径为(20.1±6.7)mm,粘膜剥离组手术时间和创面直径显著高于切除组(P0.05)。两组患者完整切除率和病理治愈切除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迟发行出血;术后随访3到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黏膜下剥离组1例复发,再次行黏膜切除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镜下粘膜剥离术与黏膜切除术均是治疗直肠类癌的安全有效方法,且黏膜切除术手术时间更短,创面更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用于高龄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患者,依照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ERCP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胆道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道梗阻部位、操作时间、既往ERCP术史、内镜取石均为影响患者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采用ERCP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手术危险因素,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