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儿童吞气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35例吞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5例患儿中男24例、女11例,中位年龄57个月,中位病程3个月。35例患儿均有吞气样动作及腹胀表现,其次有腹痛或腹部不适20例(57.14%)、嗳气15例(42.86%)、呕吐11例(31.43%)、稀便10例(28. 57%)、肛门排气增多9例(25. 71%),其他少见表现为便秘6例(17. 14%)、食欲下降5例(14. 29%)、体质量下降5例(14.29%)、头痛2例(5.71%)。19例(54.29%)患儿有可疑诱因。主要辅助检查为X线平片发现胃肠道充气明显而无液平。给予针对诱因及病情的宣传教育,减少吞气样动作及对症处理。33例(94.29%)患儿缓解,2例(5.71%)合并智力发育迟缓者疗效不佳;5例(14.29%)症状反复。结论不同年龄儿童均可发生吞气症,且多有一定的诱因,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腹胀及吞气样动作,X线平片胃肠道充气明显而无液平可为其唯一特征,针对诱因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儿童吞气症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儿童功能性胃肠疾病吞气症的临床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儿童功能性胃肠疾病吞气症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吞气症均符合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儿童吞气症临床主诉为腹胀12例(100.0%),可以看见的或不自主的吞气现象12例(100.0%),频繁嗳气11例(91.7%),食欲不振11例(91.7%),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压力8例(66.7%),反复腹痛6例(50.0%),慢性腹泻1例(8.3%)和急性腹痛2例(16.7%).腹胀晨起较轻,随着不自主的吞气现象和进食后逐渐开始明显,越进食越加重饱胀感.睡觉时腹胀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胃肠道有大量气体,无液平面.结论 儿童吞气症是功能性胃肠疾病,容易漏诊和误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吞气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7月-2009年3月收治的吞气症患儿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13岁。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吞气症患儿20例,均符合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临床主诉为腹胀20例(100%),可以见不自主的吞气现象20例(100%),频繁嗳气、食欲不振各18例(各占90%),便秘12例(60%),有心理压力8例(40%),反复腹痛6例(30%),慢性腹泻、急性腹痛各2例(各占10%)。查体:腹部明显隆起,触诊腹部柔软,无压痛,无包块,叩诊可闻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或亢进。影像学检查显示胃肠道有大量气体,无液平面。经血尿粪常规、大便培养、肠道病毒和血生化等检查,排除感染、电解质紊乱和外科疾病。14例(70%)患儿经心理疏导、饮食调节,适当的通便药、胃肠动力药和多种维生素治疗后痊愈。6例(30%)严重者经上述治疗无效,口服硅油类药物(二甲硅油和西甲硅油)治疗效果好。结论儿童吞气症为功能性疾病。部分患儿伴精神方面异常,无精神方面异常的患儿吞气症通常为自限性,吞气现象持续数周或数月,但也可能持续更长时间。硅油类药物可以减轻儿童吞气症的临床症状,缩短其病程。 相似文献
5.
46例儿童吞气症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吞气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9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心诊治的46例吞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吞气症患儿中,15例(33%)合并多发性抽动症(TS)。腹胀为最主要的症状(45例,98%)。24 h食管阻抗检测显示,24 h气体吞咽次数平均为341次,24 h气体反流次数平均为212次,直立位气体反流占总气体反流比例为95%。合并TS患儿与未合并TS患儿相比,吞气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吞气症患儿(67% vs 6%,P < 0.001),其他症状及24 h食管阻抗结果二者无明显差异。通过饮食调整、心理行为治疗及药物干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儿童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心理行为治疗为重要干预措施之一。结论 部分吞气症患儿合并TS,合并TS的患儿吞气症状更常见;心理行为治疗为吞气症患儿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吞气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9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心诊治的46例吞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吞气症患儿中,15例(33%)合并多发性抽动症(TS)。腹胀为最主要的症状(45例,98%)。24 h食管阻抗检测显示,24 h气体吞咽次数平均为341次,24 h气体反流次数平均为212次,直立位气体反流占总气体反流比例为95%。合并TS患儿与未合并TS患儿相比,吞气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吞气症患儿(67% vs 6%,P < 0.001),其他症状及24 h食管阻抗结果二者无明显差异。通过饮食调整、心理行为治疗及药物干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儿童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心理行为治疗为重要干预措施之一。结论 部分吞气症患儿合并TS,合并TS的患儿吞气症状更常见;心理行为治疗为吞气症患儿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儿童缩窄性心包炎(CP)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纳入1996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CP的患儿。从电子病历系统中截取患儿的一般资料、首发症状及体征、病因、误诊情况、影像学检查、术中发现、病理活检、治疗和预后资料。结果 78例CP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49例,平均年龄9.4(1~15.4)岁,平均病程13.4个月(6 d至7年)。病前有结核病接触史6例(7.7%),病前无明确急性心包炎病史41例(52.6%)。首发症状以水肿(61/78,78.2%)、体征以肝脏肿大 (72/78,92.3%)最多见。病因不明30例(38.4%),病因明确者以肺吸虫感染(19例,24.4%)为主。20例(25.6%)误诊为其他疾病。55/78例(70.5%)X线胸片提示CP,45/48例(93.8%)胸透提示CP,31例(100%)胸部及心脏CT和1例(100%)心脏MRI均提示CP,72/78例(92.3%)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CP。61例(78.2%)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心包厚薄不均。60/61例手术患儿行病理活检,心包增厚59例(98.3%),心包厚度正常1例(1.7%)。病理提示非特异性CP 48例(80.0%),结核性心包炎6例(10.0%),化脓性心包炎4例(6.7%),肺吸虫性心包炎2例(3.3%)。61例手术患儿中,60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17例放弃手术治疗,其中7例失访,电话随访10例死亡。结论 CP病因大多不明确,病因以肺吸虫为主。儿童CP误诊率较高。病理活检对明确病因特异性不高,超声心动图为诊断CP的首选检查。心包剥脱术是治疗CP的最佳手术方式,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气管支气管骨化症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良性疾病,以气管、主支气管黏膜下软骨和骨性结节形成为特征,可表现为咯血、慢性咳嗽和呼吸困难,喉部受累时常可出现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流涎、疼痛和吞咽困难,支气管镜检查特异性高,可见气管、支气管软骨环乳头样突起,典型的呈鹅卵石样改变[1],目前无特异治疗手段,对于管腔内骨性增生严重致气道狭窄者可行激光、支架置入术治疗。目前文献中儿童病例少见,报导中年龄最小的病例为5岁[2],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气管支气管骨化症合并气管上段狭窄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病例汇报。 相似文献
9.
傅元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3,2(3):232-232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出生后被他人领养,喂奶粉长,入院前2~3年无明显原因自觉腹胀、腹痛,伴恶、呕吐。在当地卫生所就诊,诊断为“阑尾炎”,经治好转,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每年2~3次,病程致相同,经多家医院诊治,拟诊为阑尾炎、肠梗阻、核性腹膜炎等,行禁食、补液、抗炎等相应治疗好,但始终未能彻底治愈。7d前腹胀、腹痛再次发作,吐有胆汁,不能进食当地治疗无效于2002年1217日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88次/min。营欠佳,消瘦,腹部中度胀气,触之揉韧感,无固定压部位,无腹水征,可闻及高调肠呜音。血常规:BC13.7×109/L、GRA0.78,血沉: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白塞病(BD)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纳入2006年8月1日至2016年8月1日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完全符合BD诊断标准(1990年国际BD研究小组制定的诊断标准或2014年BD国际评分标准)的患儿。从电子病历系统中截取患儿的一般资料、起病年龄、确诊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和随访资料。
结果:27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13例,起病年龄8个月至14岁,平均(6.8±4.0)岁,发病至临床确诊时间中位数为6个月。27例均有口腔溃疡,18例合并肛周溃疡和(或)外生殖器溃疡,15例(55.6%)有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和血便),3例(11.1%)有结膜炎和(或)角膜炎,14例(51.9%)有皮疹(以红色斑丘疹最常见)。其中3例考虑原发免疫缺陷病(PID)。行胃肠镜检查的20例均显示胃肠道受累,其中7例无消化道症状。25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8例单用甲基泼尼松龙,10例联合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3例联合CTX及沙利度胺,1例联合沙利度胺,3例联合生物制剂;2例应用白芍总苷胶囊。27例中失访4例,23例平均随访(36.2±39.1)个月,13例病情稳定,7例反复复发,3例死亡。
结论:儿童BD起病隐匿,首发症状无特异性,多以口腔溃疡起病;与成人BD相比,眼部和皮肤受累较少,消化道受累较为常见;经过治疗后多数病情可以缓解,预后较好。对于严重BD患儿,尤其对治疗无反应者需考虑PID。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年来儿童卒中的发病率显著增长,其中动脉缺血性卒中比例居多,儿童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与成人不同,早期识别、及时对因治疗,能显著降低致残率。
目的:分析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儿科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诊的动脉缺血性卒中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主要结局指标: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结果:50例患儿纳入本文分析,男29例,女21例。发病年龄9个月至17岁,平均年龄(8.8±3.9)岁,7~10岁21例(42%)。病因包括烟雾病39例(78%),感染5例(10%),头部外伤3例(6%),血管炎、心脏病和未找到明确病因各1例(2%)。卒中发作时47例(94%)表现为肢体瘫痪,感觉减退或麻木、语言障碍各9例(18%),其他表现包括中枢性面瘫、意识障碍、癫等。神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梗死灶位于多发脑叶19例(38%)、基底节区15例(30%)、单发脑叶10例(20%),脑干1例(2%),多发病灶(基底节、脑叶、小脑及脑干)5例(1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前循环受累34例,其中23例(67.6%)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
结论:学龄期是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发病高峰,肢体瘫痪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烟雾病和感染是主要病因,前循环受累较后循环多见,其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梗死最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儿童桥本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桥本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7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目的总结儿童桥本脑病(HE)的临床特征。
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科收治的HE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头颅MR、治疗和随访情况。
结果7例HE中,男5例,发病年龄5~12岁。3例病初伴发热,起病前有感染史、病毒性脑炎史、食欲亢进及排便增多、癫病史各1例。癫发作3例,2例为癫持续状态;精神行为异常和意识状态改变各3例;外展神经受损1例。血常规WBC、CRP升高1例;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升高分别为3和1例;5例行寡克隆区带检测2例阳性。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3例起病时即升高,4例2周内升高。入院时甲亢和中枢性甲减各2例,低T3综合征、fT3和fT4均降低各1例,1例入院后中枢性甲减;2例甲状腺超声示多囊性小结节。3例头颅MR有异常表现;脑电图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慢波发放,1例检测到癫波。均予免疫球蛋白冲击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6例治疗3~8 d后症状缓解,1例1个月后未改善,第2轮激素治疗7 d后症状缓解。随访1~4年,1例复发2次,予激素或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后症状缓解。3例头颅MR异常者在2个月内随访影像学均恢复正常。4例随访复查TPO抗体,3例仅随访甲状腺功能,均在发病1年内恢复正常。
结论儿童H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对于不明原因的脑病患儿,在除外自身免疫性脑炎、炎症和脱髓鞘疾病后要警惕HE的可能,应多次检测TPO抗体,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背景:16p11.2微缺失综合征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多为病例报告。
目的:总结以癫为主要表型的16p11.2微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21年10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患儿中确诊为16p11.2微缺失综合征者。从病历系统中截取患儿的临床表型、实验室检查结果,脑电图及神经心理评估结果,影像学检查报告,治疗和随访情况。遗传学检测: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行基因检测。
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型和遗传学异常。
结果:11例16p11.2微缺失综合征患儿进入本文分析,中位发病年龄7(3~36)月龄,男6例。首发症状均为抽搐,发作类型均为局灶性发作。语言迟缓8例,运动发育迟缓2例,其中1例出现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8例脑电图见间期放电,3例背景正常或界限。1例颅脑MR见白质异常信号。11例基因检测均提示16p11.2微缺失(524~908 kb),8例为新发突变。缺失重叠区域chr16:29674991 30199601中包含27个编码蛋白的基因,其中6个为与疾病相关的OMIM基因,仅PRRT2基因有充足证据表明为单倍体剂量不足,该基因引起良性婴幼儿癫。11例癫均易控制。9例应用抗癫药物治疗,其中8例单用奥卡西平、丙戊酸钠或托吡酯;1例先后使用苯巴比妥和左乙拉西坦治疗,治愈并停药后出现PKD,使用奥卡西平治疗后未再发作。
结论:16p11.2微缺失综合征是引起婴幼儿癫痫的原因之一,遗传评估中应予以关注。临床需对16p11.2微缺失综合征患儿行动态神经心理评估并关注PKD症状,以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4.
背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根据血清学可分为AQP4-IgG阳性、MOG-IgG阳性和血清学阴性(2种抗体均阴性),目前对于不同血清型NMOSD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尚不明确。
目的:通过建立NMOSD患儿双向随访队列,比较不同血清型NMOSD临床表型差异,以利于临床识别。
设计:动态双向队列研究。
方法:2012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断为NMOSD患儿即进入队列,依据事先设计的临床观察量表进行临床特征信息收集,回顾性采集既往的临床资料(首次诊断收集发病以来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他院诊断的收集既往的诊疗经过),对临床特征进行随访观察,队列终点为起病至末次随访时间≥6个月。以AQP4-IgG阳性、MOG-IgG阳性和血清学阴性分为3组。
主要结局指标:不同血清型的临床特征。
结果:46例NMOSD患儿中,MOG-IgG阳性组、AQP4-IgG阳性组和血清学阴性组分别为21、12和13例,3组起病年龄、起病至末次随访中位病程和发作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QP4-IgG阳性组以女孩多见。首次发作的临床表型共74个,3组大脑综合征和脑干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脑综合征在MOG-IgG阳性组(42.9%)和血清学阴性组(43.8%)常见,脑干症状在AQP4-IgG阳性组(33.3%)和血清学阴性组(23.1%)常见;病程中所有发作临床表型共196个,3组横贯性脊髓炎(TM)、大脑综合征、脑干症状和延髓最后区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M在AQP4-IgG阳性组占比最高(43.9%),大脑综合征在MOG-IgG阳性组(36.2%)和血清学阴性组(34.4%)常见,脑干症状在AQP4-IgG阳性组(17.1%)和血清学阴性组(18.0%)占比较高、延髓最后区症状在AQP4-IgG阳性组(12.2%)常见。头颅MR共收集到134个,主要受累部位为皮层下白质(59.0%)和脑干 (47.8%);脊髓MR共采集到42个,3组皮层下白质、脑室旁白质、胼胝体、丘脑、基底节、脑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皮层下白质在MOG-IgG阳性组和血清学阴性组占比较大,脑室旁白质在AQP4-IgG阳性组和血清学阴性组占比较大,胼胝体在AQP4-IgG阳性组中常见,丘脑在AQP4-IgG阳性组、MOG-IgG阳性组占比较大,基底节在MOG-IgG阳性组占比较大,脑干在AQP4-IgG阳性组占比较大。3组胸髓和长节段脊髓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3组中普遍受累,以AQP4-IgG阳性组更常见(94.1%和100%)。共收集94次急性期脑脊液和46次自身免疫性抗体数据,3组脑脊液有核细胞数、蛋白和不同自身免疫性抗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6例均得到了末次随访EDSS评分,中位数为1.5(0~4.5)分,3种不同血清型末次随访E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AQP4-IgG阳性及血清学阴性NMOSD以女孩多见。大脑综合征常见于MOG-IgG阳性和血清学阴性NMOSD。延髓最后区症状常见于AQP4-IgG阳性患儿。皮质下白质受累在MOG-IgG阳性和血清学阴性患儿更常见,长节段脊髓炎在AQP4-IgG患儿中更常见。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临床常将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协作组(ISKDC) 的分级标准用于紫癜性肾炎(HSPN),但其只能反映发病时肾脏活动性炎症情况,不能反映慢性病变的情况。
目的:探讨IgA肾病牛津分类(MEST-C)评分标准在儿童HSPN中的应用价值。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年龄≤14岁、符合HSPN诊断标准且行肾活检的患儿。采集患儿的一般情况、肾活检前尿和血标本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表现、ISKDC分级、基于病理报告的免疫荧光分型。依据病理报告结果在病理科医生指导下参照MEST-C评分标准对肾脏病理重新评估,因本研究无管状萎缩/间质纤维化(T1/T2病变),故将肾小管间质病变分为急性(Ta)和慢性(Tc)评分,分为系膜细胞增生(M0/M1)、内皮细胞增生(E0/E1)、节段性硬化/粘连(S0/S1)、Ta0/Ta1、Tc0/Tc1、新月体形成(C0/C1/C2)组,对MEST-C与ISKDC病理分级和免疫荧光病理行kappa一致性检验。
主要结局指标:HSPN不同病理分型的一致性。
结果:①341例HSPN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191例,女150例,中位发病年龄9(8,11)岁,首发症状至出现尿检异常的间隔时间为10(3,21)d。②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最常见,C1组血尿和蛋白尿型比例较高,M1、E1和Ta1组肾病综合征型比例较高,S1和Tc1组慢性肾炎型比例较高,P均<0.05;M1、Ta1、C2与较严重的镜下血尿有关,M1、E1、Ta1、C2与大量蛋白尿有关,P均<0.05;M1、Ta1、C1/C2与eGFR水平下降有关,P<0.05。③ISKDC分级中Ⅱ、Ⅲ级最常见,无Ⅰ、Ⅴ、Ⅵ级病例;MEST-C评分中以E1和C1病理改变较多见;MEST-C与ISKDC分级存在相关性,M1、E1、Ta1、C1/C2组ISKDC病理分级较重,S1、Tc1组ISKDC分级较轻。
结论:MEST-C评分与儿童HSPN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一致性符合临床预期;MEST-C病理指标均与ISKDC分级存在一致性,Ta和E指标分别与补体C3和Fib沉积严重程度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Heterotopic pancreas (HP) is rarely recognized during surgery. Many reports concerning this anomaly are simple case reports.
We herein review our experiences with HP. W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cases of HP from April 1975 to September 2006. We
discussed the frequencies in the laparotomized patients, and patient’s age, gender, operative indication, location of HP,
post-operative diagnosis and pathology. A total of 12 patients with HP, 3 boys and 9 girls, aged 1 day to 10 years of age
were investigated. Ten patients had one pattern of HP and the remaining two had more than one. The locations of the HP were
as follows: Meckel’s diverticulum, 4; stomach, 3; duodenum, 3; jejunum, 3; and ileum, 2. Only in one patient HP had caused
an intussusception. The remaining 11 cases were identified incidentally during the operation. In 11 of 12 patients, HP was
removed withou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lassification of pathologies according to Heinrich is as follows: type I, 4;
type II, 4; type III, 2 and unknown, 2. Patients with HP are usually asymptomatic. However, HP caused an intussusception in
our series. Incidental HPs should be removed whenever identified during laparotomy. 相似文献
17.
儿童反射性无尿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反射性无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5年1月42002年12月收治的7例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儿,男5例,女2例,年龄13d~6岁,均有先天性上尿路梗阻。3例为。肾盂和输尿管术后的患儿,余4例分别发生于下腹部外伤、腹泻、呕吐以及新生儿等状况下。初期1例患儿接受。肾盂成形术,1例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期2例予肾造瘘,3例予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肾功能均恢复。结论上尿路梗阻的患儿易发生反射性无尿,其发生与输尿管痉挛相关,行上尿路引流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