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索国内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近期研究热点。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建库以来收录的所有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作者及研究机构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及突现词检测分析,绘制相关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9 275篇相关文献,1983年后文献数量迅速增加;作者间连线密度为0.001 9,形成了多个研究团队;研究机构间连线密度为0.003 7,合作关系以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为主;获得18个聚类,主要包括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疗法、养精种玉汤、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结局等;发现17个突现词,整理归纳为不孕症病因相关(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肾虚、卵巢早衰、免疫性不孕、子宫内膜厚度、癥瘕等)、诊治及疗效相关(中药灌肠、中医药疗法、妊娠结局、温针灸等)。结论: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研究历涉60余年,近年来发展迅速,研究内容集中在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近期研究热点是不孕症病因及诊疗研究,但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力量较分散,跨机构与地区合作交流不足,优势未得到整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分析中医药治疗不孕症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指标, 为后续中医妇科不孕症核心指标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中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已公开发表的中医治疗不孕症RCT, 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 对纳入文献指标进行统计, 并针对具体病因分析不孕症常规指标及病因特色指标。结果共纳入95个RCT, 包含患者9 069例, 年龄20~39岁, 平均每项RCT研究的样本量为95例, 共涉及78个评价指标, 频次使用最高的指标为总有效率, 病因-指标分析发现总有效率、妊娠率、中医证候积分等为常规指标, LH、FSH、输卵管通畅程度等为常见病因的特色指标。结论中医药治疗不孕症临床试验评价指标存在数量差异大、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需根据不同病因开展不孕症核心指标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相似文献   

3.
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等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予以概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验药、中药制剂及中成药等治疗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6月23日.采用SPSS 23.0...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性文献进行方法 学的质量评价,了解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同时检索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光盘版)CMCC,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Web版),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eb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MAC)等.结果 共收集到有关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文献96篇,采用美国国家临床指南交换所证据等级分级标准.其中,Ⅰa级文献0篇;Ⅰb级文献17篇;Ⅱ a级文献12篇;Ⅱ b级文献12篇;Ⅲ级文献44篇;Ⅳ级文献11篇.结论 目前搜索到的全世界发表的有关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药治疗性的文献大多以Ⅲ级文献为主,缺少系统评价的依据,质量低;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尚待根据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 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有关用中医药治疗内因性前葡萄膜炎文献进行系统性评价,了解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及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因性前葡萄膜炎的有效性。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05年)、Em-Base(1974~2005年)、Cochrane Library光盘2005年第1期的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Current Con-trolled Trials和The National Research Register数据库;同时检索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光盘版)CMCC,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Web版),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eb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MAC)并辅以手工检索。结果共收集到有关中医药治疗内因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对照文献3篇,有1篇文献抽签随机,有2篇文献按就诊顺序半随机。3篇均未使用盲法。所有文献均无随机方案的隐藏。结论目前检索到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内因性前葡萄膜炎中医药治疗性的文献大多以专家个人经验或专题组临床经验为主,缺少系统评价的依据。中医药治疗内因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评价尚待根据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从而得出客观、可信的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检索2010~2015年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用Jadad评分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治疗后总有效率、妊娠率、排卵率、周期排卵率及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利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tata 12.0对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症总有效率的偏倚进行了检测。结果:经筛选,共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计1213例PCOS不孕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偏倚性,且总有效率、妊娠率、排卵率、周期排卵率均高于西医治疗组,而服药后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症疗效较好,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知识图谱方法分析近40余年国内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人员深入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结直肠癌为研究主题,文献来源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时间1978年1月—2021年1月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 2019对发表年份、期刊来源、基金项目等文献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5118篇中文文献,年发文量呈整体上升态势,期刊来源丰富,基金论文占比高。虽形成了以杨宇飞、李琦等作者为代表的核心团队,但团队、机构及地域间缺乏紧密合作。研究主要围绕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中医证候规律、临床治疗等方面展开,治疗上提倡中西医结合及多学科参与,治疗后的康复问题成为医学焦点。结论 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整体呈上升态势,中西医结合是结直肠癌诊治的未来之路,多学科参与是未来的治疗模式,今后应加强团队间、地域间的交流合作,优势互补,促进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领域的...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方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医药治疗肺癌相关文献,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提取合格文献的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分别采用Lantern 5.0及SPSS Molder 14.1软件,对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揭示研究热点的动态变化和发展态势,为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检索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发表时间、发文机构、刊载来源、基金项目等)进行分析描述;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的热点进行知识图谱描绘及可视化分析,包括文献关键词的共现分析、聚类分析、时间线视图分析和突现分析。结果 (1)经筛选,最终获得有效文献197篇,其中基础研究文献占比较多,临床研究文献较少。(2)1988年至2019年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相关文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涨势较缓,呈波动上涨。(3)福建中医药大学(校本部及附属机构)发表中医药治疗骨肉瘤文献最多;总体而言,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高校机构之间的合作度相对较小。(4)相关文献分别刊载在38种来源中,包括期刊和学位论文,刊载来源较为分散。(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本专题研究的资助最多;有基金资助的文献占比不足40%。(6)发文量排名第一的作者(第一作者)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的陈永强;相关学者数量较少、分布较散,不同区域的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相对较少。(7)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表明,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围绕如何调控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展开,其中姜黄素、片仔癀和蜂毒素的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8)时间线视图分析表明,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热点关键词2003年至2019年期间的变化趋势明显,免疫调节可能成为研究的前沿点。(9)突现分析表明,雷公藤红素的突现率最高,从2015年起激增。结论骨肉瘤的中医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研究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作者团队之间的学术合作有待加强。目前中医药干预骨肉瘤研究的主流是中药单体的基础研究,而骨肉瘤的中医证候标准研究或许是今后的研究重点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分析当前高血压病的中医学术团队及其研究领域。方法 检索2009-2018年高血压病中医研究文献,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应用RegexBuddy软件,提取作者、研究机构等信息,依据普莱斯定律,遴选核心作者候选人,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学术水平值进行测评,确定核心作者,采用Netdraw软件绘制核心作者之间的网络关系图,识别学术团队。结果 检索到高血压相关文献9 442篇,共涉及6 187位作者,计算综合指数,最终纳入核心作者69人,包含9个学术团队,分别是符德玉团队、韩学杰团队、胡元会团队、杜宇征团队、申春悌团队、唐蜀华团队、何佳团队、杨传华团队、方显明团队,各团队主要从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基本病机、常见证候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各有侧重,其中6个团队开展了证候研究,5个团队形成经验方或经典名方开展疗效观察研究。结论 各学术团队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具有趋同性,血瘀、痰浊、阳亢是高血压病发病的关键环节,各团队辨证组方用药则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文献发表角度分析肾虚专题研究状况,确定核心研究者、研究机构、学术团队以及研究者的合作脉络关系,探寻肾虚专题的主要研究方向。方法利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和NetDraw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中国生物医学丈献数据库(CBM)》收录的过去20年间发表的肾虚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建立作者共现矩阵并作可视化处理,分析肾虚专题研究者和学术团队的合作脉络关系。结果检索获得肾虚研究文献357t篇,确定了该专题的16位高频发文研究者、14个重要教学科研机构和14个医疗机构。从文献发表和科研合作角度确定了12个专题学术团队并分析了各团队的研究方向,以及团队成员的科研合作脉络关系。结论肾虚专题研究领域已经在国内部分中医院校或医院形成了有特色方向的学术团队。书目共现和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深入地描绘出研究人员的合作脉络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报道分析、总结精液不液化所致男性不育的中医辨证、治疗规律。方法:通过检索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2002—2012年间发表的与精液不液化所致男性不育症中药有效治疗相关的文献报道,建立数据库,分析涉及的证候及用药分布情况,归纳、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结果:纳入分析的39篇文献中,属辨证论治者19篇,专方治疗者15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者5篇。1)辨证论治的文献中,共计出现辨证结果16个,排在前五位的是肾阴虚证,下焦湿热证,肾阳虚证,痰瘀阻滞证及肾阴虚、下焦湿热证,但从用药看不单纯是针对所辨证候,而是兼顾了疾病的复杂病机;从运用专方或专方结合西医手段治疗用药情况看,以滋阴清热、凉血化瘀及清热利湿、软坚散结的药味出现频率为高,且均有以淫羊藿为代表的补阳药物的较高出现频率,反映了20个专方的药物构成是针对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的。2)基于辨证的用药及专方用药特点,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及补中有泻,补而不滞,泻中有补,顾护正气的补清相兼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阴阳平衡的基本治疗原则和用药特点。结论:本病存在虚实夹杂、错综复杂的病机,虚主要表现为肾阴虚、肾阳虚,实主要表现为下焦的湿热(毒)及瘀血、痰浊;临床治疗时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明辨其虚与实的孰轻孰重以及阴虚、阳虚和湿热(毒)、瘀血、痰浊的不同与侧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40余年来中医药诊治不孕症的研究热点,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以不孕症为研究主题,检索中国知网自1976年1月—2020年11月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通过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共现等方法对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6 852篇,包含核心作者220位,主要研究机构有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以肾虚血瘀为基本病机,治疗上注重对月经周期的调理,强调病证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结论:中医药诊治不孕症优势明显,但还需要更高质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其功效和机制,中医药调理体质与治未病和助力辅助生殖可能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医案数据,探索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发现核心病机以及病机对应方药规律。方法 针对肺癌临床医案数据,基于关联度和亲密度构建病机带权网络,挖掘出分层病机,并提出核心中药社团划分算法。结果 临床上肺癌患者最常见的主导病机是痰瘀郁肺、气阴两虚和癌毒走注,构成内层核心病机,同时痰瘀郁毒、热毒痰瘀阻肺、热毒痰瘀互结和痰瘀阻肺为外层核心病机,找出了四对高频病机对并挖掘出它们的核心中药社团。结论 利用复杂网络构建病机模型、病机-中药模型,探索病机与中药间的紧密关联,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肺癌作参考,为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做铺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遣方用药经验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热点及存在问题,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收录的中医遣方用药经验数据挖掘论文为统计来源,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共现分析方法对文献发表年代、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分布与共现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30篇,分布于194种期刊,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形成7个研究团队,三大研究机构合作群;研究疾病广泛;挖掘对象为具有名望的中医临床大家;研究方法多为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复杂网络、频数分析、因子分析;挖掘内容主要集中在药对、组方规律、配伍规律、用药规律。结论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遣方用药经验研究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逐渐被中医界接受和认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近60年的中医药防治流行挂乙型脑炎(乙脑)的研究状况,为临床及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防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丈数据库为检索源,去重和筛选后,分别从年代分布、主要作者、地区分布、期刊来源、基金资助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1952—2011年近60年共有765篇中医药防治乙脑相关文献发表于期刊上。载文最多的17种期刊集中了全部文献量的47.45%,主要作者13人,主要研究热点是中医对乙脑的认识研究和乙脑的临床治疗研究。结论中医药在乙脑的防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进一步研究将为今后应对类似突发感染或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近30年中医药研究痉挛性斜颈的现代文献分布特点,应用文献计量学研究其研究趋势,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研究尚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方法 利用布拉德福文献离散率分析的研究方法,以1990—2020年中医药研究痉挛性斜颈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主体,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对文献的年代、刊载期刊分布、作者及机构分布、文献类型、来源期刊类别、治疗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20年中医药研究痉挛性斜颈的文献数量呈波动性增长趋势;文章类型以验案报导、经验体会两种类型为主;有关中医药研究痉挛性斜颈频数较高的文献作者多来自于中国北方;见刊文章以普通期刊为核心主体;在治疗方法中,以针刺法运用最为广泛。结论 中医药对痉挛性斜颈的研究虽然在其深度、广度、维度上均有所不足,但可发现近30年中医药对痉挛性斜颈研究的文献量日趋上升,且领域新兴,许多研究方向相对空白,提示中医药对于痉挛性斜颈的研究尚有巨大空间以及发展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临床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阐明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风温肺热病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7年6月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临床文献,对其中涉及的药物、观察对象、证候类型、观察时间、试验方法、观察指标、疗效评价标准、治疗效果、外治法、临床路径、不良反应、临床理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1篇,样本量9644例,所有观察对象均为按严格标准纳入的风温肺热病患者。试验方法基本采用组间对照法、自身前后对照法;疗效评价包括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临床炎性指标及各项生化指标;涉及药物41种、中医证型11种;临床观察或试验时间多为7~10 d;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疗效方面,中药内治法的中医证候改善率均不低于70%,外治法能缩短患者病程、改善部分症状;临床路径的实施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诊疗费用;部分经中药治疗的风温肺热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临床理论研究对其病因、病机、用药特点进行总结。结论: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确切疗效已经得到证实,中医药在改善风温肺热病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医药的疗效稳定性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肾虚证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证型,常伴随在男性不育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构建肾虚证动物模型是研究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症作用机制的重要方法,目前已经取得了 一定的进展.由于男性不育症存在许多不明确的因素,导致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比较复杂.本文通过检索2005-2020年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梳理了肾阳亏虚型、肾阴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