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玻璃磨砂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治建议。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等方法对30个有磨砂工艺的玻璃制品厂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所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规律和分布特点。结果该类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与生产性噪声,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在15. 1%~24. 4%之间,为矽尘。噪声8 h连续等效A声级为80. 4~87. 1dB(A),均为噪声作业岗位。其中,粉尘超标粉尘短时间检测结果超标率为46. 7%,其中进行了湿式作业的作业点粉尘浓度超标率为11. 1%,岗位噪声8 h连续等效A声级超标率为55. 6%,未进行湿式作业的作业点粉尘浓度超标率为100. 0%,岗位噪声8h连续等效A声级超标率为75. 0%;设置了局部通风的作业点粉尘超标率为37. 5%,岗位噪声8 h连续等效A声级超标率为62. 5%,未设置局部通风的作业点粉尘超标率为50. 0%,岗位噪声8 h连续等效A声级超标率为63. 6%;产尘点密闭的作业点粉尘超标率为42. 9%,产尘点未密闭的作业点粉尘超标率为62. 5%,岗位噪声8 h连续等效A声级超标率为81. 3%。该30家企业玻璃磨砂作业岗位均为噪声作业岗位,且生产性噪声岗位超标率为63. 3%。用人单位均为作业岗位发放了有效的防尘面罩及防噪耳塞,但作业人员未全部佩戴防噪耳塞。结论该类型企业均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粉尘、噪声超标严重,通过湿式作业、设置局部通风、密闭等工程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粉尘超标概率,通过密闭能有效降低噪声超标概率,该类型用人单位应将湿式作业、设置局部通风、密闭等措施作为工程防护要点,并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监督及培训,才能使职业病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汽车改装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查找超标原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该汽车改装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有毒物质(苯、甲苯、二甲苯、CO、NO、NO2、MnO2),紫外线辐射和噪声。检测13个作业岗位的粉尘浓度,8个岗位不合格,超标率为61.5%;检测14个岗位的噪声强度,8个超标,超标率57.1%;除调漆室和室内喷漆岗位的苯浓度超标外,其他岗位的化学有毒物质经检测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部位,综合采取防尘、防毒、防噪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露天采石场粉尘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地区16家露天采石场,对选取的采石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产生粉尘作业岗位的总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SiO_2含量进行检测,比较是否采取湿式作业、手动操作与机械化作业工作岗位粉尘浓度,同时结合个体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选取采石场粉尘中游离SiO_2含量在21.3%~47.2%;总尘浓度C_(TWA)为0.06~9.60 mg/m~3,C_(STEL)为0.11~36.40 mg/m~3,总尘浓度在手动钻孔、一级破碎和二级破碎处超标率高,分别是71.88%、65.63%和37.50%;破碎作业岗位湿式作业后粉尘浓度超标率明显降低。结论采石场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人个体防护意识弱,存在职业卫生事故隐患;机械化作业、湿式作业能够明月显降低粉尘浓度;佩戴个人防尘口罩可减少工人吸入粉尘量。  相似文献   

4.
陈冰霞  龚利强 《职业与健康》2014,(14):1973-1975
目的了解常熟市模特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相关标准规范对作业场所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7家模特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树脂粉尘、滑石粉尘、混苯、苯乙烯。树脂粉尘空气浓度合格率为52.8%,滑石粉尘合格率为26.0%;混苯合格率为100.0%,苯乙烯合格率为75.8%。经统计学分析,壳体成形和修补岗位的苯乙烯浓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P〈0.05),壳体成型岗位苯乙烯浓度合格率偏低,危害较重。结论树脂粉尘、滑石粉尘、苯乙烯超标率较高。壳体成型、切边修磨等岗位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危害。模特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和加强防护措施和工艺改造。  相似文献   

5.
目的辨识某有色金属矿井下扩建项目试运行期间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和接触水平,评价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途径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采用检查表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铅尘、氧化锌、砷化物、噪声等。检测结果为: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为2.1%~8.3%。粉尘浓度检测19个岗位,岗位超标率26.32%。铅尘检测11个岗位,岗位超标率27.27%。砷化物检测11个岗位,岗位超标率45.45%。噪声强度测量23个岗位,超标率达47.83%。氧化锌和氰化物等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部分作业岗位粉尘、铅尘、砷化物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建议采取职业卫生防护补救措施,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淄博市粉尘作业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为今后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淄博市粉尘作业企业的基本职业卫生状况、生产性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进行调查与测定。结果粉尘共测502点,462点超标,超标率为92.03%;游离(SiO2)样品数100份,69份超标,超标率为69%。结论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超标率均过高,该市粉尘作业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汽车修理行业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和分析汽车4S(sale,spare part,service,survey)与汽修行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将汽车修理企业分为4S店和普通汽修厂2类,分层随机抽取19家,对汽车修理作业场所烘漆、喷漆、配漆、焊接、清洗、打磨等6种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显示,19家汽修企业中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超标4家,超标率为21%.汽修作业岗位超标率为6%,主要为喷漆、打磨作业.超标的职业危害有甲苯(点超标率3%)、二甲苯(点超标率8%)、乙酸丁酯(点超标率9%)、噪声超标(点超标率13%).最大超标倍数为甲苯超标17.7倍.烘漆岗位室内外温差、油漆作业岗位苯和乙酸乙酯、清洗岗位溶剂汽油、焊接岗位电焊烟尘和打磨岗位其他粉尘均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提示,4S店职业危害状况不容忽视,应该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治理,强化汽修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体意识,落实作业场所定期监测评价制度,加强作业岗位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配置和使用,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掌握石板材加工中产生的生产性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方法对9家个体民营小企业进行调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测定有关项目。结果测定18个湿式作业点粉尘浓度无超标,测定36个干式作业点粉尘浓度高达168.0 mg/m3,超标率达100%,超标倍数为16~20倍,SiO2含量为6.6%~8.8%。粉尘颗粒<5μm的呼吸性粉尘占76.5%。测定54个作业点噪声强度高达138.8 dB(A),超标率为100%。结论生产性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已严重污染作业场所,企业主要在开展综合性治理作业场所的同时,要强调落实规范佩带有效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并定期组织体检,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大型电子玻璃显示屏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护现况,分析该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提供借鉴。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实验室分析技术对6 670人的在岗体检资料及其职业病危害接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临床医学观察做出体检结论。
结果 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苯、正己烷、甲醇、粉尘和噪声等。检测资料显示该企业有4个点的化学毒物(甲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主要集中在粘盘房粘磨盘操作岗位、丝印部磅油房和洗油杯房操作岗位;精磨部检出正己烷;粉尘岗位40个采样点有2个超标,主要在精磨部粘磨房粘磨盘岗位;噪声岗位95个采样点有其中有37个岗位40 h等效A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率为38.94%。发现职业禁忌证248例,检出率为3.72%,其中噪声作业禁忌204例,接触苯、甲苯作业禁忌44例。检出疑似职业性苯中毒3例。接触噪声和有机溶剂等职业危害人数较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应急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以及职业卫生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企业委托的职业健康检查存在危害因素和接触人群界定不清问题。
结论 电子玻璃显示屏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较严重,职业病防护难度大。用人单位需高度重视,科学安排职业健康检查,保障员工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深圳市公明街道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有害岗位进行职业危害分级,为更好的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等方法对工作场所监测结果进行分级。结果本次调查工厂数410家,岗位数2164个,其中安全作业2015个,轻度危害108个,中度危害23个,高度危害12个,极度危害作业6个,构成比分别为93.1%、5.0%、1.1%、0.6%、0.3%。危害作业合计149个,占6.9%。超标率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三氯乙烯(22.5%)、铅(20.0%)、正己烷(14.4%)、甲苯(9.1%)、二甲苯(7.3%)、苯(5.4%)、噪声(3.6%)、粉尘(3.5%)。危害作业点构成中,甲苯最多35个,其次二甲苯28个,苯与噪声各19个,正己烷18个,三氯乙烯16个,粉尘9个,铅5个。极度危害作业共6个,其中三氯乙烯3个,甲苯、正己烷与噪声各1个。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的有害作业Ⅰ级危害程度以上30个,塑料制品业29个。结论有害作业分级是目前职业危害形势非常严峻,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匮乏,有效做好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省火力发电厂的职业卫生现状,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方法]采用调查表进行一般情况调查,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火力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噪声和高温。粉尘测定点的合格率为85.5%,噪声为85.5%,高温为60.0%。12个粉尘作业岗位中,有6个作业岗位的粉尘浓度不同程度超过卫生标准。11个噪声作业岗位中,有7个作业岗位的噪声强度不同程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卫生部门应根据火力发电厂各作业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薄弱环节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识别、分析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接触水平,并提出关键控制岗位。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个岗位电焊工、2个岗位打磨工接触粉尘浓度超标,粉尘超标率为21.1%;6个岗位冲压工接触噪声强度超标,超标率为50.0%。汽车制造过程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电焊、打磨和冲压。结论生产企业应加强车间通风,焊接、打磨工位优先选用局部通风设施;冲压车间应采取倒班,减少作业人员接触噪声的时间,并为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某油页岩综合利用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找出关键控制点,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焦炉逸散物、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噪声等。检测结果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为12.7%~18.3%,粉尘浓度检测10个岗位,岗位超标率为50.0%,噪声强度检测12个岗位,岗位超标率为33.3%。高温检测5个岗位,岗位超标率为25.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复杂,其中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焦炉逸散物和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综合评价表明,该工程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煤制气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作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识别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根据作业工人的工作写实记录,计算出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结果显示,作业工人接触煤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率61.5%,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率81.0%;9个工种接触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85 dB(A),超标率37.5%。提示,煤制气厂备煤和气化系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电离辐射等。气化及后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苯、甲苯、酚、甲酚等毒物,是引起急、慢性中毒事故的隐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粉尘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调查、现场检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了解某炼油化工企业粉尘职业危害现状.结果 显示,该企业有13个岗位,529名工人接触粉尘.燃料岗和后勤岗接触的煤尘浓度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率分别为17%和56%,其余岗位接触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热力车间后勤岗位为Ⅱ级危害作业、燃料岗位为Ⅰ级危害作业,其余岗位均为0级危害作业.焦棚零米中间跨、皮带机头尾处、翻车机、聚丙烯造粒加料口等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较高.提示,该企业粉尘危害总体控制效果较好,部分岗位粉尘危害控制效果较差,应作为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成都市郫都区辖内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水平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收集辖区企业基本信息及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等资料,通过现场监测、实验室检测获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数据,监测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1年共监测企业152家,累计共存在7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噪声为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型。粉尘和噪声作业点位超标率较高,分别是34.69%和26.54%。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为77.63%,接害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率为42.79%。不同企业规模中,大中型企业检测岗位和点位超标率最高,分别为18.70%、19.39%;不同行业企业中制造业检测岗位和点位超标率最高,分别为17.60%、17.75%,不同规模和行业检测岗位和点位超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市郫都区辖区内企业接害岗位的噪声强度及粉尘、苯、二甲苯的浓度超标率较高,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工作总体情况不佳,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做好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汽车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为汽车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防制提供对策。方法依据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监护技术规范,对金华市某客车生产企业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卫生检测,对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企业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率为25.93%;噪声强度超标率为58.82%;二氧化锰浓度超标率为11.11%。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噪声职业禁忌证8人;电焊工尘肺观察对象3人,但未发现有疑似职业病病例。调查结果分析提示,冲压、焊接、打磨和锯木等岗位为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岗位。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较重,应以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岗位粉尘、噪声治理为切入点,不断改善劳动环境条件,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某印刷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对该印刷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等标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正己烷、二甲苯、正庚烷、噪声、粉尘等。检测7个岗位的化学毒物浓度,合格率为85.71%;噪声强度测定3个岗位,合格率为100.00%;检测粉尘3个岗位,合格率为100.00%。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较重,但是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19.
温岭市制鞋业苯系物检测及暴露人群血细胞检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温岭市制鞋业车间空气中混合苯浓度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对8家企业接触苯作业的抓帮、清洗、开模、躺底、刷胶和刷处理剂岗位的40个监测点进行苯、甲苯和二甲苯检测,并分别计算检出率与超标(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率,同时对上述岗位所有接触苯作业的职工(接触组)作外周血细胞检测,并与未接触苯的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40个作业点中,苯检出率为32.50%,超标率为5.00%;甲苯检出率为95.00%,超标率为55.00%;二甲苯检出率为65.00%,超标率为7.50%。接触组共有1 124人进行检查,其中神经衰弱综合征421人(37.46%)、外周血细胞异常18人(1.60%);与700名对照组人群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7.57%和外周血细胞异常检出率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岭市制鞋企业工作场所存在苯、甲苯、二甲苯混合危害因素,对接触人群的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存在影响,要加强作业环境的危害监测及职业病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现场调研、现场检测、综合分析的方法,识别与分析沾化皮革城蓝皮加工企业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提供对策与依据。结果显示,蓝皮加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皮毛粉尘、煤尘(游离SiO2含量10%)、三氧化二铬、甲酸、硫酸、一氧化碳、硫化氢、噪声、高温等。结果表明,磨皮岗位作业场所皮毛粉尘浓度超标率为30%,挤水、磨皮、拉软操作过程中作业人员8h等效声级超标率分别为25%、25%、40%,烫平岗位和锅炉房操作环境WBGT指数超标率分别为50%和33%。提示,企业应针对现场调查及检测中易产生危害的岗位,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加强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