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近十几年来,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细胞培养及染色体诊断技术在全国各级医疗单位和计划生育部门普遍开展,给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现及诊断以及优生优育和对环境致癌致畸物的监测等工作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但是,由于这项技术条件要求高,影响因素多,特别是原材料的来源、产地等不同、质量不同,再加上各实验室的条件差别较大,操作方法各异,使得这项技术在实验室内的稳定性难  相似文献   

2.
进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时,染色体标本制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其成功与否,而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与中期分裂相的多少、是否是第一次有丝分裂及染色体浓缩程度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培养开始时加秋水仙素法^[1],对同一样本在含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探讨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改进人类染色体G显带高分辨核型分析方法,使得临床检测诊断染色体畸变更高效.方法 采用最低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和最短阻断培养时间、最小锥度尖底细长锥型离心管收集细胞和斜滴片法,在实验教学中改变细胞培养的方法.结果 成功收集到了大量第一次细胞分裂早、中期,部分中期兼有早期分裂相;染色体形态呈分散均匀的细条状和棒状结构,增加了分裂量和更多精细的带纹.结论 该方法使临床诊断人类染色体畸变、显带分析更精确、广泛、快捷.  相似文献   

4.
交通警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警察工作中受人-车-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接触很多危害因素,如交通噪声、车辆尾气中CO、Pb、NOx、BaP等。本文应用常规培养法对河南省鹤壁市部分交警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45名河南省鹤壁市交通警察,平均年龄36.51±11.40(23~59)岁,从事交警工龄1~34年,平均(11.09±7.93)年。对照组为30名鹤壁市公安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7.31±8.95(25~58)岁,平均工龄10.73±6.59(3~35)年。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在半…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标本制片的影响因素,寻找出最佳的室内质量控制制作条件。方法 比较制片过程中不同的接种血量、培养温度、低渗时间以及离心速度对外周血中微核标本制作的影响,寻找最佳的室内质量控制制片效果。结果 外周血微核制片过程中最佳的室内质量控制条件是接种血量是0.7×32规格注射器针头20~25滴;培养温度应该严格控制在(37.0±0.5)℃;最佳低渗时间是6~9min;最佳离心速度1500~2000 r/min;固定液应在使用前临时配置,放置1 h应废弃;玻片冷藏处理的效果比热水处理后的较好。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标本制片的影响因素有接种血量、培养温度、低渗时间以及离心速度等,相关实验室予以关注,以确保其制备质量,提高微核检出准确率和读片效率,及时准确反映辐射损伤情况,对辐射防护作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便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成功率.[方法]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对1 730例受检者8 650张染色体的标本进行观察记录并总结分析.[结果]1 730例受检者中染色体标本制作失败37例,成功率97.9%;67例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未按常规操作或出现问题后采取补救措施而未终止实验,结果成功67例,成功率为100%.[结论]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因素很多,在操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可大大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济宁市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济宁市放射线工作者的辐射效应,对从事放射线工作的全体人员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检测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济宁市医用X射线、同位素应用和工业探伤等放射工作者,计682例(男511例、女171例),年龄19~62岁,平均338岁;放射工龄1~41年,平均115年。对照组为一年内未接触X射线的医学工作者,无肝炎史,6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23~53岁。12 方法 采用全血微量培养法,54小时收获。选择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细胞进行分析,每例分析100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提高淋巴细胞微核标本的制备及阅片质量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期制备出包浆完整且厚度适中的微核标本,以提高微核率分析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对微核实验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 抽取接触放射线的相关人员的静脉血接种于RPMI-1640组合培养基进行培养、收获、制片、染色、镜检分析。结果 在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的前提下,认真做好总结,不断地根据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改进方法,有利于搞好质量控制。结论 注意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和细节问题可提高制片质量及阅片效率。  相似文献   

9.
氯乙烯是一种化学诱变剂,目前已被列为一种新的致癌物质。我们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对接触氯乙烯工人进行观察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氯乙烯的毒理作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用X线的放射防护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也有所降低。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对放射线有较高的敏感性,当人体受到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后染色体就会发生一定量的畸变率,畸变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菏泽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和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为加强放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现将2001年397例放射工作者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染色体畸变是辐射效应的敏感指标之一,可作为评价辐射损伤及其危害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慢性放射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在电离辐射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可作为“生物剂量计”估算辐射剂量〔1〕,同时也是评价远后效应的重要指标〔2〕。本文对被诊断为慢性放射病(Ⅰ度或Ⅱ度)的患者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进行了分析。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共观察10...  相似文献   

14.
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测定,已广泛用于实践和医学、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中。在辐射领域中,它们已用于估计辐射剂量,评价辐射的近远期效应。本文就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控制测定法的相关关系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者30人。主要接触I~(125)、I~(131),接触剂量为mci水平(100~200mci)。男15人,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射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末端粘连情况。方法对610名放射作业人员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至72 h收获细胞,常规制片,镜下计数,每人计数100个分裂相,发现染色体末端粘连等均作记录。结果 415个染色体末端粘连,占受检人数的68%(415/610),占受检细胞的0.68%(415/61 000)。结论染色体末端粘连,是染色体受到损伤断裂使端粒丢失所致。  相似文献   

16.
当前接触微波的人员日益增多,如广播、电视、通信、雷达等作业,微波灶等的利用,使直接接触微波的人员越来越多。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可产生影响或危害报道甚多,但它对人的遗传物质影响或危害的研究报道不多,说明了这一问题还未被人们所注意。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上消化道造影对人体的影响,本文对30例受检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非稳定性和稳定性畸变)进行了观察,并就与其有关的剂量和照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一、材料和方法1.受检者的选择:选择排除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的慢性疾患和理化因素的男性30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68岁,平均36.6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海南省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染色体畸变现状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5月海南省中医院200名放射工作人员,收集研究对象职业健康体检资料,统计PBL染色体畸变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放射工作人员PBL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放射工作人员PBL染色体畸变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收集和分析检测20 000个细胞(100个细胞/人),染色体畸变率为0.37%(74/20 000),放射工作人员PBL染色体异常率为6.00%(12/200)。单因素分析显示,放射工作人员PBL染色体畸变与年龄、工龄、工种及文化程度有关(均P<0.05),与性别无关(P>0.05)。根据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提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χ2=9.413,df=9,P=0.8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放射工作人员发生PBL染色体畸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95%CI:0.866~0.949),当截断值为3.05时,对应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就放射性从业人员外周血染色体的培养、制备,关键环节中的研究、体会与同行进行分享和交流。[方法]通过长期对微量全血培养方法的摸索;进而得出染色体制备过程的体会与应用。[结果]试验方法的改进,实验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改良,使以前单瓶的染色体回收率30%~40%提高到现在80%~90%,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外周血中染色体的回收率,进而获得了更好、更多的染色体分裂象。[结论]对接触放射性职业工作者,所受放射损伤人员的外周血染色体检测,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正> 1976年Yunis 提出氨甲喋呤同步化法,制作高分辨染色体技术。1977年Yunis 和Chandler 又用细胞同步化和放线菌素D 法,获得大量细长的早中期和晚前期的细胞染色体。高分辨染色体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提高了染色体带纹分辨率,可以发现染色体的微细缺陷,正确定位断裂点,有助于阐明染色体异常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和基因定位。在微细胞遗传学建立的今天,需要将高分辨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