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是青年和中年非外伤神经残疾最常见的原因,估计美国有四十万人受累,全世界有两百万MS患者。MS特征为炎症、脱髓鞘、轴索变性、神经失能累积,在疾病进程中神经轴索结构受累特征性表现为神经元凋亡、树突丢失、横断脱髓鞘的轴索[1]。MS病因至今仍然不甚明确,可能与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和遗传易感性有关。目前认为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共同参与导致的以脑脊髓白质损伤为主的疾病,复发率和致残率高。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硬化及其神经心理学障碍刘国荣,李月春我们对15例多发性硬化(MS)病人进行了临床,记忆、智能及MRI检查,将其神经心理学特点与病程,头颅MRI脑损害的关系报道如下:一般资料MS组:15组根据Poser的诊断标准均属临床确诊病例,男7例,女8例,...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化的颅神经损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总结了2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颅神经损害表现。其中视力障碍最为突出,占67.8%.视野缺损者占45.4%,视乳头萎缩者393%,眼外肌麻痹占28.6%,眼球震颤占39.3%,面瘫占28.6%,三叉神经损害占21.7%,少数病人有吞咽困难和舌瘫。颅神经损害表现为发作性症状者占17.8%。视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为61.1%。对上述表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6.
李振宇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92,(2)
多发性硬化(MS)晚期有认知功能减退,但认知功能的改变是否一定代表着晚期症状,或轻型是否也可出现。由于MS的病变呈多发分散性,故认知改变可因病人而差异较大。目前对脑与行为关系的理解主要着眼于灰质,而MS的病变在白质,所以认知系统的损害多表现为不典型改变,因此要确定轻性MS有无系统的认知改变,必须检查大量的相对无临床症状且符合MS临床诊断标准的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外泌体颗粒内部和表面均携带活性膜蛋白、脂质和遗传物质,这些物质可进行信息传递,参与多种生物信号通路,如免疫应答、炎性反应等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外泌体在多发性硬化(MS)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含量明显增加,可作为潜在的信息载体参与MS的生理病理过程,但其具体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外泌体信号在细胞与细胞间的传导加深了人们对MS发生、发展的认识,同时为MS和其他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干预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主要就外泌体在免疫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炎性反应诱导和炎性反应扩散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就外泌体对MS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其在MS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5,(4)
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是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受体,在天然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研究表明,TLR4介导的神经炎性反应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神经变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将TLR4在神经变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期望为深入阐明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拓展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免疫为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常以缓解和复发的形式发病,但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急性期通常用激素和β-干扰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对有些患者疗效差或不能耐受。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是从事先接种牛痘病毒疫苗的兔子皮肤中提取的一种非蛋白的生物活性物质,被证实具有调节神经免疫功能。我们尝试用神经妥乐平治疗5例复发急性期的MS病例,现对其过程和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由基损伤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密切相关。MS存着自由基产生过多,氧化应激程度增强,髓鞘膜膦脂的脂质过氧化及由此引起的髓鞘变性和破坏。自由基清除剂尿酸(UA)能维持血一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屏障的完整性,阻止炎症细胞浸入CNS.从而有效治疗EAE。抗氧化剂也能明显减轻EAE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MS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苏克江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8,(6)
伴发于多发性硬化(MS)的三叉神经痛(TNMS)与无MS的三叉神经瘾(TN)的疼痛特点相似,且均可随酰胺咪嗪或三叉神经阻断术治疗而缓解。但TNMS常见于年青病人,且多为双侧性;MS病人对 相似文献
12.
赵德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4,(3)
妊娠对多发性硬化(MS)的自然病程有否影响及相反MS对妊娠的影响,各家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妊娠期间MS的发病或恶化机会较分娩后的几个月内少得多,有些作者则报告患MS的孕妇发生自发性流产及早产的机会增加,但也有不少相反的报道。为此,作者对512例女性MS患者的妊娠及 相似文献
13.
细胞因子与多发性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因子与多发性硬化王宇卉程杰综述徐培锡审校多发性硬化(MS)及其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是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炎症及脱髓鞘为特征。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的效应及免疫调节功能多...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与临床检查,推测本病可能与某种致病因素(很可能是病毒)有关的免疫反应有关一门。免疫调节障碍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直接相关作用,下面就从细胞免疫角度,探讨IFN、TNF及IL等细胞因子在MS病人的脑脊液(CSF)和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变化,提示了上述细胞因子在MS病人中的致病作用。IIFN在MS病人中的作用IFN是一种作用于细胞、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根据其来源及结构不同,分为IFN-a、IFN书和IFN一人IFN-a和IFN如在病毒侵入机体时立即… 相似文献
15.
病毒感染与多发性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机制很复杂,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作用。环境因素中的病毒感染与MS发病间的关系受到普遍重视,其依据为:儿童期的病毒感染是影响MS易患性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病毒感染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MS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有数种病毒高滴度的抗体;人类其他一些脱髓鞘病变已明确病毒感染为病因; 相似文献
16.
17.
1 资料和方法1.1 观察组 :54例 (男 2 8例、女 2 6例 )多发性硬化 (MS)患者均为神经科住院病例 ,年龄 12~ 60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Poser[1] 等提出的MS诊断标准。1.2 对照组 :( 1)健康对照组 (HC) ,为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共 56例 ,男女各 2 8例 ,年龄 14~ 62岁。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6,(6)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导致中青年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确切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清楚,除遗传因素外,多种环境因素如感染、地理位置(纬度)、出生季节、饮食、生活方式等均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明确环境因素与MS的关系可能为MS预防与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本文将对环境因素与MS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