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辉  刘昕 《国医论坛》2001,16(5):14-17
1 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出路的思考1 .1 为什么要进行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代医药学研究中实验研究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开展实验研究的首要任务是研制模拟与疾病相似的、重复性好的适用的动物模型。没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动物模型为基础 ,任何与之相关的实验都将无法进行。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研制开展得比较晚 ,由于其指导理论体系的特殊性 ,因而其进展也比较缓慢 ,所以某些中医理论和疾病因缺少科学依据而得不到公认。这是迫使我们进行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外部压力。利用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中介作用 ,使得对于中医…  相似文献   

2.
动物实验在中医科研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医动物实验的关键在于成功复制动物模型。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单纯疾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把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相结合,创建了“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但此种“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在造模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须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栋  孙静 《吉林中医药》2009,29(8):655-658
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是中医药实验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研制有代表性、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已成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内容.从造模因素的选择、复制动物模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动物模型"证"的判定等方面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中医证候模型研究应做到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建立严谨客观的动物证候评价标准,使中医证候模型逐步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对肾阴虚证动物实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肾阴虚证的动物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情志因素开展中医动物模型研究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肯定动物模型与人类自然疾病存在相似性的基础上,认为利用其中相同性和可变换相异性开展情志动物模型的研究是可行的。文中列举出抽象变换、分析变换、求果变换和相关简化变换等情志动物模型研究中4种常用的规则,通过实例说明了如何具体运用可变换规则开展小型实验动物情志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医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中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中医动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中医动物实验研究的思路提出了一定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60年代初肾阳虚证动物模型问世以来,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长期处于制作模型的初级阶段,对于模型的完善、定型及使用尚不完善,且真正依据中医理论制作的模型也不多,这些缺陷都随着中医动物模型研究的加速发展趋势,而变得愈加突出。研制开发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对于验证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实质内涵及其科学性,发现新问题,探求新规律,丰富和创新中医基础理论,此外,用与中医临床研究相互补充,为中医理法方药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为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以及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科学依据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复制,必须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之下进行,其造模因素必须有直接的中医理论依据,且使现有模型在应用中得到验证、完善、定型,从而使得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成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系统学科。但是,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对肾阴虚证动物实验研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肾阴虚证动物实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肾阴虚证的动物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过去及现今中医基础理论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内容的科研选题及思路方法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崔晓萍  王永梅 《陕西中医》2006,27(10):1251-1253
目的:探索分析中医药实验动物模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方法:通过分析回顾40多年的中医动物模型研究,进行分析评价。结论:1动物模型所模拟中医证的标准仍在探索之中;2造模方法有待统一;3应重视中医基础研究,尤其是证的规范化研究;4应加强中医临床研究,重人体科学,轻动物实验研究。目前中医动物模型尚难成为提示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较为理想的载体,应在人体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并制定与人体相同的动物模型,建立统一的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赵先锋 《中医药学刊》2003,21(2):288-289
“下法”作为八法之一,为临床常用治法。目前,对此法的动物实验研究的报道很多,并已进入细胞和分子水平,为下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打下了良好理论基础。下法又称攻下法,可荡涤肠胃,攻实松瘀,泻热逐邪。综述了近几年下法的动物实验研究,即:抗炎、粘连;清除、拮抗内毒素,调节细胞因子,转脏笞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应用,保护肺肠,保护肝肾及其文作用。指出此法的动物实验研究,已进入细胞和分子水平,为临床应用打下了良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湿,属六气之一。湿证是指具有湿之特性的各种不同证候。近年来,湿证是中医证候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证候的构建是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桥梁和纽带。构建能客观体现及反映湿证的动物模型是进一步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立足点。目前,已有很多的中医湿证实验室研究报道,尤其在各种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相关指标的检测。现对中医湿证的理论源流、湿证动物模型分类及湿证模型检测指标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优化研究提供参考及启示,以期为湿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湿证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 ,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超常发展 ,生命科学有许多重大的突破 ,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了生命的本质。不少科学家断言 ,本世纪生命科学的任务将是整体生命科学的突破 ,这给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构建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内经》时代 ,经过 2 0 0 0余年的不断补充和发展 ,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其显著的特征有二 :一是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模式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朴素的辩…  相似文献   

15.
整理近年来中医研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分析其病因病机认识,同时从临床及实验研究2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6.
中医动物模型研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成 《中医杂志》1996,37(9):562-563
从古至今的有关资料都表明,中医动物模型是中医临床理论形成、发展、诊疗水平提高的内在动力。本文就中医动物模型对临床理论、临床应用、临床发展的作用作些探讨。1 中医理论模型和实体模型的交替发展是临床实践的基础模型一词,主要有两种含义:(1)规范(《词源》)、模式、样式;(2)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体,多用于展览或实验(《汉语大词典》)。从模型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中医药工作者开展了中药成分、工艺、药理学的研究。然而,仅以此作为中药的研究方法,将导致中药与中医理论脱离,中药以天然药物的身份出现,就不再是真正意义h的中药。现在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来发现、证实并吸取中医药。例如:试图用实验来证实“经络”与神经、血管、肌腱或体液通3道的关系;根据“肺主皮毛”,用动物实验来验证实质脏器肺与皮肤毛发的关系。这样的实验都不容易得到满意的答案。即使有的巧合,如中医的活血化瘀与西医的扩张冠状动脉在防治冠心病中的相似作用。但这样下去,仍将是中医药中一部分被看作“合理”的内容由西医来兼收井蓄,而中医原有的完整体系被肢解,  相似文献   

18.
蜂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针在临床上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疗效,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有效疗法.对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用蜂针与药物进行对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蜂针组在实验中期体重增长缓慢,有一时性的体温升高,其原因可能是蜂针的过敏反应所致.蜂针在后期对佐剂引起的肿胀,起了抑制作用.足踝关节周径、足厚的消肿程度明显优于造模组与药物组(P<0.05),说明蜂针有一定的消肿、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肝郁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灵  冯玛莉 《光明中医》2011,26(8):1736-1738
综述了肝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药物造模法和情志刺激造模法、药物加情志刺激造模法及复合情志造模法;概述了肝郁动物模型的行为学改变与病理改变,简明评价肝郁动物模型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建立符合中医肝失疏泄病理特点的慢性心理应激肝郁模型及肝郁模型评价体系,对动物模型病理改变进行多系统、多病种、多指标及多证型之间的比较观察,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2"肾主骨生髓"、"髓生血"的理论研究2.1立题理论依据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髓生血"。"肾为水脏,生津液";肾藏精,精生血,血养精;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津血同源",维持人体的体液充盈和平衡,表现为正常的血压和血容量。肾精亏虚,津液失调,精不生血,血不养精,出现肾性高血压和肾性贫血。以补肾为主,辅以益气,活血、养精,则是治疗肾性高血压和肾性贫血的主要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