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检测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9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与100名健康老年人比较、分析,发现老年CHD患者血液流变性改善是明显的,尤以全血低切粘度(ηb,20s-1)最为显著(t检验P<0.01;X2检验P<0.005)。从临床分型看,冠心病越严重,血液流变性异常率越高,各型之间有显著差异(X2检验P<0.005)。但是血液流变性异常对CHD患者诊断灵敏度仅为37.61%,其中隐匿型CHD仅为18.64%。提示:血液流变学检查不适用于在老年人群中筛选冠心病,亦不适用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但可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对指导治疗和疗效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28例男性住院治疗冠心病(CHD)患者,接受10~40天流变药物的治疗,虽然患者比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患者表观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区别。若采用固定比积(0.50)的红细胞PBS,悬液,患者血样的表观粘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红细胞聚集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红细胞变形性明显减弱和聚集性显著升高是住院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主要特点,并提示,改善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和降低血浆粘度对冠心病患者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与血液流变性的相互关系,对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胰岛素含量及血液流变性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发现高血压组血糖(G)、血胰岛素(In)、及G/In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红细胞压积二组比较无差异。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而胰岛素增高导致血脂代谢、细胞内钙含量异常,从而主要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及凝聚力,引起血液粘度的增加,血液流变性发生改变;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循环阻力增加、形成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的血液流变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改变与正常人组100例对照分析,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人组,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为显著(P<0.01),认为该检查可作为Ⅱ型糖尿病病情判断和临床活血化瘀治疗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血液流变性实验,初步探讨了血库存血(4℃)在不同时间内(24h、3天、7天、14天)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电泳时间(EpT)、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的变化,结果分别为存放1天(24h),EpT值有非常显著延长,存放3天加值有非常显著性增高,P<0.01,储存时间越长其值越高;存放3天内ηb值无明显变化,P>0.05;7天与14天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变化,P<0.05和P<0.01;存放时间越长,其ηp值顺次变小。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例肺结核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87.1%(27例)的患者同时伴有高粘滞血症,其血液流变性有异常变化,特别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和血液屈服应力等结果均有显著改变(P<0.01。提示:在肺结核病的诊疗中,及时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对该病的诊治、病情观察、验证药效及预后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量阿司匹林(M-ASA)和安慰剂对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不同效应,探讨甲襞微循环与血液流变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服用M-ASA后的微循环各指标积分值和血液流变性的血沉值及血沉K值较服药前明显下降(P<0.01),而血球压积较服药前明显上升(P<0.005);但全血粘度值服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服用安慰剂前后的微循环各指标积分值和血液流变性的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由此表明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某些指标在特定条件下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体外反搏对血液流变性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4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外反搏前后血液流变性和血小板聚集性变化。结果表明,反搏后全血比及还原比粘度、血浆粘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0.01)。反搏治疗后,1~5min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速度较反搏前均明显降低(P<0.05~0.01),而5min解聚率则明显增加(P<0.05)。提示体外反搏治疗不仅影响血液动力学,而且明显降低血液粘度,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泽兰对家兔血液流变性及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泽兰水煎剂对家兔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泽兰1g/kg(体重),对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和全血还原粘度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0.05),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P<0.01)。体外血栓形成实验表明,泽兰能够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湿重(P<0.01)。腹腔注射泽兰0.5g/kg,可见功能毛细血管开放增加(P<0.01),也能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急性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性质脑卒中急性期血液流变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5例脑梗塞、46例脑出血急性期经头颅CT证实的住院病人进行了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四项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脑出血组三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脑梗塞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脑梗塞有一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血液流变性异常并非仅见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而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同样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无鉴别价值,可认为是二者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检查CIMT后,分为血管病变组及无血管病变组,检测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及CIMT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血管病变组的CIMT、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变组CIMT与全血(中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常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可能参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血液流变性检测在冠心病心绞痛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及分型诊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6例、正常对照组4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SAP和UAP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UAP组高于SAP组(P<0.01);SAP和UAP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UAP组低于SAP组(P<0.01)。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UAP的异常程度更严重。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脑血液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脑血管梗塞及其他非心脑血管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与脑血液动力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脑血液动力学参数受红细胞压积的影响最大,且与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明显的相关性。红细胞压积对脑血液动力学诸参数影响大小的程度依次为动脉舒张压、血管扩张度、脑血管外周阻力、临界压力、脑动脉脉搏波波速。脑血液动力学与血夜流变学两组指标相比,脑血液动力学指标在反映高血压与脑血管梗塞的病理性变化方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血液流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在正常高值血压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正常血压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32例)和高血压组(124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又低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流变性改变在高血压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多种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其不同时期内机体微循环的变化。方法 检测 82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DNA、输血传播病毒(TTV)DNA ,并做出相关分析。结果 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乙肝HBVDNA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失代偿期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明显降低 (P <0 0 5 ) ;代偿期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 (P <0 0 5 ) ;TTV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 :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乙肝患者体内有微循环障碍 ,肝硬化患者代偿期机体内呈高凝状态 ,失代偿期呈低凝状态。TTV阳性患者体内有微循环障碍 ,TTV对机体有一定的致病作用。血液流变学应作为肝病患者检查的指标。血液流变学与HBVDNA是肝病检查中相对独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不同性别健康人(健康对照组)、42例正常HCY脑梗死患者(正常Hcy组)和50例高HCY脑梗死(高HCY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ηbL)和高切粘度(ηbH)、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AI),分析HCY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HCY血症组男女性ηp、ηbL、ηbH、AI、TK、Fib及ESR与健康对照组和正常HCY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异常明显正相关。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性出租车司机血糖、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变化,以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方法:对64例男性出租车司机的血糖、血脂和血流变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流变指标中全血中切、低切、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男性出租车司机血糖、血脂和血流变等多项指标有明显异常,应定期进行体检。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正华 《中国微循环》2007,11(4):267-268
目的研究流行性出血热各期血流变的变化,探讨引起流行性出血热各期血流变变化的因素。方法测定30例流行性出血热各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TK值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烧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TK值都增高(P<0.01);而少尿期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降低,但红细胞聚集指数及TK值也明显增高(P<0.01)。红细胞比容在发烧期正常,低血压期明显升高,少尿期降低,多尿期虽有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结论流行性出血热各期血流变明显异常;血流变异常是流行性出血热病理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患者体外模拟血栓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塞病人的体外模拟血栓试验的意义。方法 用标准摆动式旋转CAST法对深圳市43例脑梗塞患者和51例健康人进行体外模拟血栓指数的试验,并对30例患者用降纤酶治疗和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模拟血栓湿重和指数Q值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P<0.05),血栓长度改变不明显(P>0.05);用降纤酶治疗前后,血栓长度、湿重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Q值有极显著性改变(P<0.01)。结论 对脑梗塞病人和溶栓治疗病人进行体外模拟血栓检查对了解血栓形成的趋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游离红细胞压积的临床应用王天佑1周炜英2刘启裕红细胞压积是血液流变性检测中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因素,但临床检测中仍有许多信息被忽略。例如:将未抗凝血置37℃2h,取出置于室温下5~10min,用玻璃棒将自行凝血块轻轻取出,剩余血液中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