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表明逼尿肌内注射A型肉毒神经毒素(BoNT/A)可以治疗难治性脊髓神经原性膀胱过度活动症(NDO),但对于BoNT/A是否能治疗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IDO)则鲜有报道。作者想了解BoNT/A治疗IDO是否能达到与NDO相似的疗效。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研究,临床表现有尿急和(或)急迫性尿失禁,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难治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在门诊通过微创方法膀胱内注射300U(NDO)或200U(IDO)的Botox(BoNT/A)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认为BTX是厌氧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由神经毒素和非神经毒素的血凝素成份组成;采用BTX-A治疗OAB取得满意疗效,但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和副作用,还需要经大规模、多中心、对照及双盲实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和神经原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方法 损伤平面在骶髓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 31例 ,男 2 0例、女 11例 ,平均年龄 30岁。均表现为肾积水、输尿管返流及严重尿失禁。将 30 0UA型肉毒毒素溶解于 15ml生理盐水 ,使用膀胱镜注射针分 30个点注射于三角区以外的膀胱壁 ,0 .5ml/点。治疗前后记录排尿日记、行尿动力学检查 ,并观察毒副作用。 结果 治疗后第 3周 ,31例平均尿失禁次数由 14 .2次 /d降至 2 .5次 /d ,平均导尿量由 12 4ml/次增至 4 95ml/次 ,尿动力学结果表明平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由 133ml增至 4 75ml、平均充盈末逼尿肌压力由 6 2 .7cmH2 O(1cmH2 O =0 .0 98kPa)降至 17.1cmH2 O。起效平均时间为 6 .8d(3~ 14d) ,6 .5 % (2 /31)患者因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改用其它方法 ,12 .9% (4 /31)患者因症状再次加重而接受第 2次肉毒素治疗 ,12 .9% (4 /31)患者因症状改善有限而同时服用托特罗定治疗。随访 1~ 15个月 ,平均 8.5个月。随访期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 结论 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和神经原性尿失禁的有效、安全、可行、可重复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A型肉毒素的结构与功能,对其目前在治疗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并讨论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膀胱壁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男59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9岁。将300单位A型肉毒毒素溶解于15ml生理盐水,使用膀胱镜注射针分30个点注射于膀胱壁,0.5ml/点。治疗前后均记录患者排尿日记,并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结果:78例患者经第1次治疗后平均尿失禁次数由13.5次/d降至2.7次/d、平均导尿量由131ml/次增至389ml/次,平均尿失禁量由1690ml/d降至281ml/d,起效的平均时间为7.6d。10例患者在第1次注射8,9个月后接受第2次注射,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7次/d降至3.7次/d,平均导尿量由108ml/次增至387ml/次。6例患者在第2次注射后5.8个月接受第3次注射,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2次/d降至3.9次/d,平均导尿量由116ml/次增至364ml/次。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经尿道膀胱壁内A型肉毒毒素注射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有效、安全、可多次重复应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6.
Fader  M  胡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6):432-432
本文以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膀胱内注射阿托品与口服速释型奥昔布宁2种方法治疗神经原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确定阿托品治疗的最佳效果,8例患者在为期12d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增加膀胱内注射阿托品的剂量。排尿日记结果显示,每次膀胱内注射阿托品6mg,每天注射4次的方案对增加膀胱容量(通过自行排出或插管导出的尿量测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辣椒辣素类似物RTX(Resiniferatox in)膀胱内治疗可用于非脊髓病变导致的对抗胆碱药物无效的逼尿肌过度活动症。作者对这项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浓度为 10 0mmol/L的RTX10ml,溶于10 %的乙醇溶液。膀胱灌注并保留 4 0min。对比治疗前后尿失禁事件和尿动力学指标变化 ,评价其疗效。尿垫试验阴性或尿失禁频率降低 5 0 %认为疗效是临床改善。 4 1例患者 ,男 2 1,女 2 0 ;平均年龄 73.6 (4 3~ 82 )岁 ,病史 3.6± 4 .5年 ;10例为神经原性病变 ,18例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TURP)史 ,13例为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治疗后 2 1例 (5 1.2 % )症…  相似文献   

8.
大量实验研究证实下尿路的黏膜层在参与调节膀胱收缩的机械感觉和尿道感觉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黏膜的改变也和许多膀胱病理过程息息相关。尿路上皮及其下方固有层分子和结构水平的改变在人和动物相关的疾病中都有报道,如膀胱过度活动症。A型肉毒毒素已经被报道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中有效,对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这篇文章综述了尿道上皮的组成、尿道感觉、A型肉毒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内容,进一步阐明了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toxinA,BTX-A)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产生去神经化作用,导致暂时性的肌肉麻痹,近年应用其治疗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detrusorsphincterexternaldyssynergia,DESD),疗效显著。本文就BTX-A在DESD治疗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组报告10例,采用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和腹直肌转位术的综合手术治疗尿道内括约肌痉挛型的逼尿肌无反射性神经原性膀胱。手术特点:能解除膀胱出口梗阻,改善膀胱逼尿肌的功能障碍。术后病人能自行排尿,术前反复发作急性尿路感染术后均得到控制,术后血肌酐、尿素氮正常者9例,术后残余尿量均小于50ml,最大尿流率15~20ml/s,最大尿道闭合压较术前平均下降7.42kPa,功能性尿道长度较术前平均缩短2cm。  相似文献   

11.
背景:注射A型肉毒毒素(BoNT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1级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但是,重复注射BoNTA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动(IDO)的临床数据非常有限。目的:评估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动(IDO)的中期效果和中止率。实验设计、地点及对象:单中心前100例患者的前瞻性资料。干预:门诊患者膀胱注射BoNTA(大多注射200UA型肉毒毒素,爱力根有限公司-马罗-白金汉郡-英国)。评估:记录OAB症状、生活质量、中止率、注射间隔及副作用。资料比较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或卡方检验。结果和局限性:100例患者共接受了207次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A型肉毒素(BTX-A)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DESD)的临床效果。方法脊髓损伤致DESD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7岁。临床表现排尿无力、排尿等待,需要压腹以助排尿。200 U BTX-A溶解于8 ml生理盐水,使用尿道镜注射针分8点二平面注射于尿道外括约肌,1ml/点。记录治疗前后排尿症状,尿动力学检查,并观察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2个月,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15例最大尿流率由(9.2±5.0)ml/s增加至(16.2±7.0)ml/s,单次尿量由(182.5±52.0)ml/次增加至(235.5±40.0)ml/次,剩余尿量由(288.7±122.5)ml下降至(155.4±81.2)ml(P<0.01);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顺应性及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术前分别为(113.0±64.8)ml、(15.2±2.0)ml/cm H2O、(52.7±19.2)cm H2O,术后分别为(205.5±75.6)ml、(22.5±9.3)ml/cm H2O及(37.1±7.3)cm H2O(P<0.01,P<0.05,P<0.01)。治疗前需要坐位排尿的8例患者均可以直立排尿。随访2~7个月,疗效稳定。结论BTX-A注射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无反射伴DESD的有效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A型肉毒毒素膀胱内逼尿肌注射以及逼尿肌联合三角区注射两种不同注射方法治疗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逼尿肌注射组(A组)、逼尿肌联合三角区注射组(B组),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平均每日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PUF评分、QOL评分.结果 A组及B组治疗后平均每日排尿次数减少,最大排尿量增加,PUF及QOL评分降低,残余尿量无明显增加,B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后相比,平均每日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及PUF评分改善更明显,残余尿量与QOL评分无明显区别.结论 A型肉毒毒素膀胱内注射治疗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疗效好,生活质量提高,采用逼尿肌联合三角区部位的注射,症状缓解更为明显,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内注射肉毒素A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经膀胱训练和抗胆碱能药物等常规治疗无效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8例,年龄23-62岁,平均42岁。患者均有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症状,无急迫性尿失禁。膀胱镜下将肉毒素A200U注射于膀胱逼尿肌内,散在注射20-30点,并在尿道括约肌注射4点以防止术后尿潴留。记录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排尿日记、常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和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8例患者治疗6周后,排尿日记显示日排尿次数由(12.2±2.4)次减至(7.5±2.2)次(P〈0.05),夜尿次数由(2.2土0.3)次减至(1.8土0.4)次(P〉0.05)。尿动力学检查初始尿意时膀胱容量由(132.5±32.8)ml增至(190.2±37.6)ml(P〉0.05),膀胱最大容量由(217.3±34.6)ml增至(320.6±27.4)ml(P〈0.05)。2例治疗前尿动力学检查具有逼尿肌不稳定表现患者,1例逼尿肌不稳定消失,另1例初次不稳定收缩时膀胱容量由126ml增加到194ml。8例患者均未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排尿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均对治疗效果满意,疗效持续5-9个月。结论膀胱内注射肉毒素A是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透明质酸与肉毒毒素联合注射治疗重度眉间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与肉毒毒素联合注射治疗眉间纹的适应证、注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7例严重眉间纹患者,联合应用透明质酸(0.3~0.8m1)和肉毒毒素(9~14U)注射治疗,观察注射后的临床效果、疗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等。结果透明质酸与肉毒毒素联合注射后,静态眉间纹即刻得到明显改善;注射后2、3d,动态皱眉纹开始逐渐减轻;约1个月时,效果明显改善。随访3~12个月,术后皱纹改善满意,最长可达18个月。结论对重度眉间纹(同时具有静态和动态皱眉纹)的患者,应用透明质酸行皱纹内填充,并结合肉毒毒素对眉间复合体肌肉进行注射,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尿道括约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合并肾积水男性SCI患者,年龄26 ̄45岁,治疗前1个月用B超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测量患者肾盂分离宽度、残余尿量(PRV)、输尿管返流压(Pdet.reflux)、逼尿肌漏尿点压(DLPP)、最大尿道压力(Pura.max)等指标。对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ESD)的13例患者,将200IUBTX-A溶解于8ml生理盐水,在膀胱尿道镜下分点注射于外括约肌内;对DESD合并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的6例患者,将200IUBTX-A溶解于12ml生理盐水,分点注射于膀胱颈及外括约肌内。1个月后复查上述检查指标。结果:1例治疗无效,其余患者治疗起效的平均时间为9.5d,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双肾最大肾盂分离宽度由3.9±1.2cm降至1.1±0.8cm,PRV由187±58ml降至54±18ml,DLPP由77.6±7.2cmH2O降至21.6±4.1cmH2O,Puram.ax由88.3±10.5cmH2O降至57.4±3.6cmH2O(P<0.01)。疗效持续时间平均3.8个月,治疗后1、3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和68.7%。3例患者接受第2次注射。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尿道括约肌内注射BTX-A可有效减少SCI后DSD患者残余尿量、降低DLPP及尿道压力,是治疗DSD有效、微创、安全、可逆、可重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BPS/IC)目前病因不明,治疗方式多种,但疗效不乐观.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在临床治疗BPS/IC中取得初步进展,对治疗以往方法无效或者复发的难治性BPS/IC具有短期临床疗效,并且重复注射、联合水扩张治疗安全有效,在膀胱内注射部位、用量、浓度也有初步研究.国内此类研究较少,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最近研究显示 ,肉毒杆菌毒素A (BTX A)能抑制受伤组织疤痕的形成 ,于是本作者联合应用直视下尿道切开 (DVIU)和BTX A局部注射治疗复发性尿道狭窄。作者选择 3名曾进行DVIU的后尿道狭窄患者 ,再次使用DVIU并联合局部注射BTX A。这 3名后尿道狭窄患者分别为前列腺癌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2例 )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Targis微波治疗 (1例 )后 ,均通过膀胱镜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为复发性尿道狭窄。治疗中先在狭窄段尿道 3、6、9、12点切开局部纤维组织 ,深达局部出血 ,将F2 1膀胱镜顺利插入 ,并用 2 5GWilliams针将 2mLBTX A(5 0…  相似文献   

19.
李智  郝玲 《医师进修杂志》2001,24(11):17-18
目的 探讨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11月-2001年1月收治的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内镜下在贲门狭窄部位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做5点注射治疗,每点用量20U,总量100U,1个月后重复注射1次,同时行食管下段超声内镜检查,观察黏膜层及肌层厚度,周围有无异常低回声区。结果 经注射治疗后,有7例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87.5%,随访5个月-1年余,症状均无复发,1例病人出现一过性胸痛,1例病人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结论 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不失为治疗该病的一种好方法,尤其对年老伴有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扩张治疗的患者更适宜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经膀胱灌注1mg/d内源性痛敏肽/孤啡肽,治疗神经原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性尿失禁,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对象均为神经原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性尿失禁患者,均采用清洁间断自家导尿术来预防尿失禁和排空剩余尿。在此项前瞻性研究中,1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例)每日晨起第1次导尿插管时经膀胱灌注溶解于10ml生理盐水的1mg内源性痛敏肽/孤啡肽,对照组(9例)同法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治疗,治疗时间为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