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缩减约束方案降低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观察。[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选取医院ICU收治的110例气管插管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插管期间行常规约束,观察组插管期间实施缩减约束方案,比较两组病人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躁动、非计划拔管、皮肤破损及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人治疗配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约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减约束方案能有效提高ICU气管插管病人留置导管舒适度,避免病人发生躁动,提高治疗配合度,降低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非计划性拔管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气管插管中的发生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索其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气管插管的 ICU病人病史进行回顾。[结果]共收集312例有效记录,其中非计划性拔管15例(4.8%);非计划性拔管后重新置管6例。[结论]安全有效的药物镇静、有效的肢体约束、恰当的外管固定、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可减少 ICU 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孟云  高建珍 《全科护理》2016,(20):2096-2098
[目的]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降低神经内科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保证留置胃管病人安全。[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神经内科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有效降低了神经内科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保证了神经内科留置胃管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马敏 《全科护理》2014,(31):2940-2941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 ICU住院治疗的126例病人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实施心理护理、强化行为训练、肢体约束、气道管理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UEX)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 UEX发生率为3.17%,对照组病人UEX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7,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降低ICU住院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梁蒙蒙 《全科护理》2013,11(23):2125-212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原因,总结护理对策,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1 例ICU 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UEX的发生与未充分使用镇静剂、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措施以及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加强护理责任心,对清醒病人进行相关宣教,适当应用镇静剂,及时使用约束带等有效措施可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庞启英 《全科护理》2011,(17):1548-1548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可能导致病人住院时间的延长,治疗花费的增加,更为严重的是病人的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2]。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如何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做了大量的研究。有人认为,采取有效的肢体约束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重要措施[3,4]。现将2009年1月—2010年11月采取约束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翁峰霞  周香琴  熊福林 《全科护理》2011,(29):2640-2641
[目的]对外科重症监护室病人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841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37例采用宽胶布固定法,对照组401例采用常规胶布固定法,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采用宽胶布固定法安全简单,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按气管插管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方法]采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法,成立HFMEA团队;绘制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值(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结果]实施HFMEA后,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率由6.72%下降到2.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2,P=0.024)。[结论]HFMEA是基于团队的前瞻性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HFMEA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防范管理,可有效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发生原因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科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 UEX 病人资料,并制定相关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分析19例气管插管病人 UEX 综合资料,发现其发生意外拔管主要有医护人员和病人两方面原因;此外,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病人均未发生生命危险。[结论]UEX 是气管插管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作为外科护理人员,应对气管插管病人高度重视,实现重点病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把控,以此保证病人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医护合作减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ICU,气管内插管作为危重病人维持气道的手段被广泛采用[1,2]。插管后的病人,固定插管和保持插管通畅是ICU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由于有众多的病人需要气管插管维持呼吸,而非计划性拔管是威胁危重病人生命的一个严重并发症[2],关于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的探讨是ICU医护人员的一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梅  钱妍  俞国琴 《天津护理》2005,13(6):330-330
气管内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是UICU中常见的与护理有关的问题,是气管内插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病人的3%~16%。非计划性拔管的定义是病人自行拔管或在护理和搬运病人及其它非病人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由于非计划性插管重置率明显高于计划性拔管的病人,防止非计划拔管有可能缩短插管时间而改善预后,减少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7月共收治气管插管病人105例,发生非计划拔管11例(占10.4%),通过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原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袁媛  程伟鹤 《护理研究》2023,(21):3913-3916
目的:探究重症脑卒中病人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1∶4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脑卒中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将非计划性拔管病人作为病例组,将同一时间内未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病人按年龄、入院诊断、病情轻重程度等匹配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症脑卒中病人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2.8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年龄[OR=2.031,95%CI(1.057,4.09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OR=1.182,95%CI(1.002,1.376)]、插管时长[OR=3.316,95%CI(1.622,4.723)]和拔管时病人躁动发生情况[OR=2.013,95%CI(1.271,3.191)]对重症脑卒中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有影响。结论:重症脑卒中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低龄、镇静不足、插管时间较长以及APACHEⅡ评分较高时,应警惕病人非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前瞻性可靠度分析法--医疗照护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HFMEA)应用于临床上防止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流程的制定,旨在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潜在风险因素、列出有价值的风险评估指标,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予以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损害的发生。本文探讨依据该理论生成的防范流程对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控制效果。 方法 回顾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制定UEX防范流程。观察自该流程实施后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口插管患者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因素分析。 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经过流程规整后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5)。结论 通过HFMEA的方法分析UEX的失效因素,制定完善防拔管流程,指导临床护理人员的认知和控制措施的选择应用有助于减少临床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丁小琴  顾晓燕  吴冬琴 《全科护理》2014,(31):2943-294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留置胃管病人夜间非计划拔管的影响。[方法]将82例老年留置胃管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管道护理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实施管道安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夜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强化护理干预,实施管道安全护理,可减少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刘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46-84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防范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以及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 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13.33%,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可以明显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促进机体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降低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将98例留置胃管病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留置胃管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专案,即在常规留置胃管护理基础上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病人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确定解决方法、进行系统的行为干预及效果评价等,比较两组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执行约束带使用正确率。[结果]观察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执行约束带使用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护理专案可降低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ICU气管插管患者。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活动前的6.97%降低至活动后的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小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改进目标,制订改进计划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结果 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下降(P<0.01).结论 遵循质量持续改进原则实施管理,...  相似文献   

20.
汪珺  陶彤 《全科护理》2016,(24):2538-2539
[目的]探讨输液安全管理在降低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方面的效果。[方法]成立静脉留置针安全输液管理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结果]活动实施后,影响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主要因素:导管外渗率及导管堵管率显著降低,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由49.6%降至21.3%。[结论]实施输液安全管理可以减轻病人痛苦,保护病人血管,保证输液安全,降低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