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超声刀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  于江  俸珊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1975-1976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6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在腹腔镜下分别应用超声刀和双极电凝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超声刀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双极电凝组(P<0.01),术后平均住院日及肛门排气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刀可用于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孙晖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7):995-996
目的:评估超声刀在腹腔镜经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6月~2006年4月,在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中分别应用超声刀和单双极电凝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输卵管复通情况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超声刀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电凝组(P<0.01),术后复通率显著高于电凝组。结论:超声刀应用于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有重要意义,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更有助于保留输卵管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腹腔镜和传统经腹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近3年来225例输卵管妊娠分为2组,观察组112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113例行传统经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情况、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112例腹腔镜手术只有1例中转开腹,其余均成功,且观察组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帮助异位妊娠的诊断,还可以起到治疗作用,而且比传统经腹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输卵管异位妊娠的70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记录其术前病史、阳性体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发热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术后随访等。手术方式:输卵管妊娠部位切开取胚术、输卵管妊娠破裂清理病灶修补术及患侧输卵管切除术。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创伤小、出血少、机体恢复快、术后输卵管的再通率高。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董毅  黄子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403-1404
目的:观察比较急诊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在行急诊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各7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急诊腹腔镜组手术时间(40.43±2.45)min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40.52±2.7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6.23±2.27)ml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48.65±12.2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3±0.6)天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5±0.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83.5±2.3)%与传统开腹手术组(52.7±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输卵管通畅率高,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212例,其中50例合并失血性休克者为休克组,162例生命体征平稳者为非休克组,休克组入院后立即纠正休克,同时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根据是否需要保留生育功能分别采取输卵管切除或开窗术、卵巢部分切除术,两组进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结果 休克组术前腹腔出血( 1251.30±392.40) ml,术中发现休克组异位妊娠部位4例在输卵管间质部、14例在峡部,29例在壶腹部,3例在卵巢,其中39例行输卵管切除术,8例行输卵管开窗术,3例行卵巢部分切除术,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在积极有效抗休克同时,进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赵富鲜  周萍  袁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802-480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优缺点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输卵管妊娠患者共9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53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37例(开腹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内平均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体温、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大于(长于)腹腔镜组,但是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各项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2例患者术后血β-HCG水平不下降加用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范围。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恢复快,手术微创,但是费用较高,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8.
郭根连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226-5228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优越性。方法:125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68例,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常规建立气腹,根据病情及患者需求等因素决定手术方式;开腹组57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按常规开腹行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或卵巢胚胎切除术。结果:腹腔镜组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需镇痛例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不需镇痛、术后病率低、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妊娠率高,可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陈志清  卢玲 《中国保健》2008,16(10):288-289
目的:探讨经腹小横切口附件手术在妇科附件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07年5月间本院540例妇科经腹附件手术病例,其中观察组270例采用4~6cm的小横切口,对照组270例采用传统的10~13cm的横切口.比较两组手术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手术开腹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早、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宫外孕经腹小横切口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切口美观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异位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异位妊娠具体情况,分别行输卵管切口取胚术、输卵管伞端挤取胚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的输卵管切口取胚术及输卵管伞端挤取胚术。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月经干净后7d内测试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能够有效地满足患者的生育要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分别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卵管妊娠38例,设为腹腔镜组,同期应用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35例,设为对照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与开窗取胚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两组均于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输卵管造影结果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手术总出血量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输卵管通畅率较高,盆腔粘连率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大出血手术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为腹腔镜更广泛应用于异位妊娠大出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大出血112例及同期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大出血79例。两治疗组均在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备血输血准备下,应用腹腔镜穿刺充气腹进入腹腔,或行开腹手术探查后据输卵管病损情况及患者生育要求及对患侧输卵管保留意愿行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等。结果比较两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情况如年龄、停经天数、腹部手术史、盆腔炎史、盆腔积血量,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两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部伤口愈合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异位妊娠大出血在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备血输血及尽快确诊及时手术等一定条件下行腹腔镜治疗是安全的,且创伤小、时间短、视野清晰,术后粘连少,恢复快等优点,可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4.
李敬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63-3664
目的:观察单孔腹腔镜在妇产科年轻女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开窗术、盆腔粘连松解术及输卵管造口术的年轻患者75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孔腹腔镜组及传统腹腔镜组,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无脐疝发生。单孔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为(21.0±5.7)h,传统组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为(24.0±6.0)h;单孔组明显短于传统组。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减轻,能够尽早离床活动及恢复排气,减少了住院时间及费用,减少术后瘢痕,达到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发荣 《工企医刊》2007,20(6):43-44
目的:比较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护理,求得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自2006年至今,将78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分为开腹组(40例)和腹腔镜组(38例),前者采用开腹式手术治疗,后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应用止痛药天数、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比较,在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应用止痛药天数、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使病人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应用止痛药物天数少、平均住院日短,有效地缩短了护理时间,提高了护理水平,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与同期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54例进行对照分析,对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0.62±35.09)min,与经腹组(87.10±23.65)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72.15±44.00)/ml,明显少于经腹组(96.21±38.50)/ml,差异显著(P<0.05),且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0±0.9)天、留置导尿时间(6.69±2.83)h、肛门排气时间(8.60±1.24)h及术后住院日(4.3±1.2)天均较经腹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5±1.7)天、留置导尿时间(23.11±7.50)h、肛门排气时间(39.01±7.35)h及术后住院日(6.9±2.7)天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31例,其中研究组A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B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研究组A显著优于研究组B,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别应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对比分析,确定二者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总计30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总计30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别比较两组不同术式产妇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比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短和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发热例数少、术后镇痛例数少、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比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护理难度,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蔡梅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613-5615
目的:比较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与腹式子宫全切除术(TAH)的临床效果,探讨经阴道切除术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4月该院收治的77例行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经阴道切除的32例作为观察组,腹式切除的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健康感受、生活感受也有明显优势。结论: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相对腹式切除术在多方面都有显著优势,拥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无腹壁瘢痕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6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42例与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50例的临床资料,针对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2.12±37.90)min,与经腹组(88.36±20.75)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75.11±42.08)ml,明显少于经腹组(99.58±35.70)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1±0.7)天、肛门排气时间(7.90±2.42)h及术后住院日(4.5±1.3)天均较经腹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8±1.3)天、肛门排气时间(36.41±10.22)h及术后住院日(7.0±2.4)天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性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