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高发区,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1.3亿人,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30%发生肝硬变,乙肝相关的肝硬变患者有20—50%发展为原发性肝癌,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得不到抗病毒治疗,最终40%死于肝衰竭或肝癌。所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更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采用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2岁,因腹胀1周、发热1d于2010年8月入院。患者既往慢性乙型肝炎10年,原发性肝癌半年。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8月~2004年8月,入院的18例患者中,选7例,男5例,女2例。入院时间20~38天。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73.2岁。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6岁。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烧灼痛、伴恶心4年余,于2003年8月25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上腹部烧灼感,以劳累及空腹时为著,伴恶心,曾到多家医院行胃镜检查,均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多种胃药口服及中药治疗,效果欠佳。入院查体:T36.8℃,P86次/分,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2009年7月末-8月初收治毒蕈中毒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9~60岁,从误食到入院时间为16—48小时。  相似文献   

6.
例1,患者,29岁,孕2产1,因停经4 月,要求引产于2001年8月4日10am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6年前曾育一子。健在。末次月经2001年3月24日,孕早期无异常,近十余天感胎动,遂入我院要求引产。入院体查:T37℃,P80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l天内再入院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该院2012年上半年出院病人信息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导人Excel2003,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出院31天内再住院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出院至再入院的平均间隔天数为23.26天,再人院患者来源以社区各县为主(占47.59%),其中482例为非计划性再人院,占总出院人数的1.01%,占所有再住院人数的31.38%。患者年龄、所患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等是影响患者再入院的重要因素,医院自身因素也与患者出院31天内再人院相关。结论减少重复住院率,是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发挥社会效益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进行调查,总结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和对其入院方式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三门峡市康复医院精神科2013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调查结果,分析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结果共收到调查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8份。其中,男52例,女66例。自愿入院者21例,占17.5%,医疗保护入院者68例,占56.7%,强制入院者31例,占25.8%。非自愿入院患者比例与自愿入院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社会危害、自杀自伤、暴力攻击、生活不能自理等占比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主要是非自愿,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方式由患者疾病性质和病情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  相似文献   

9.
我们2003年8月~2004年6月用左旋咪唑搽剂(涂布剂)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其中62例系统观察,追踪至6个月,收到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现治疗组62例,对照组41例,均系年龄18~60岁的住院或门诊系统治疗观察的慢性乙肝患者,其诊断与分析根据1995年5月北京第3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影响再入院的因素,提高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东营市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2例,其中男107例,女45例,26~93岁,平均(70.95±14.08)岁,基于SPSS 20.0对患者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本人采用α 干扰素联合病毒唑、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5例与同期进行的单α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 0例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 1999年 4月~2 0 0 1年 8月住院病人。其中男性 18例 ,女性 17例 ,年龄 2 0~ 5 1岁 ,平均年龄 33岁。分为观察组 15例 ,对照组 2 0例 ,均为HBSAg、HBEAg、HBCAb、HBV DNA阳性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第 5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两组…  相似文献   

12.
持续的病毒复制可增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危险,后两者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前驱表现。而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抑制病毒复制,控制HBVDNA的水平可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的危险。本文就HBV 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对1998年8月至2005年8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3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8月~2005年8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3例,有慢性HBV感染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6个月,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或阴性…  相似文献   

13.
自1976年Greenberg首次应用干扰素(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来,国内外治疗病例日渐增多,显示出较好疗效。我院自1988年8月以来用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现就该药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的影响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将46例分为2组。全部病例病程均超过半年。入院时均有轻至中度消化道症状及乏力、肝功改变。HBSAg、HB_(?)Ag全部为阳性。诊断标准按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定标准。治疗组23例男18例、女5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传。我国患乙型肝炎的人数多,其防治形势更为严峻。现将我院2010年1~10月住院治疗的320例慢性乙肝患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男211例,女109例,年龄33.6±14.5岁,病程1~12年。临床表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 ,并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迄今为止 ,对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佳方案仍在不断摸索和总结之中 ,为探索肝灵素 (α干扰素口含片 )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我们对 3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进行了治疗 6个月的观察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35例乙型肝炎患者均系 1996年 8月~ 1999年10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男性 2 2例 ,女性 13例 ,年龄 16~ 62岁 ;平均 31 2岁 ,病程 4 2年 (1 5~ 8年 )。所选病例均符合 1995年第五届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于志淼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85-85,101
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服用氯氮平对体内血糖的影响。方法:收集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服用氯氮平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分别抽取人院前和入院后最后一次晨空腹血送检血糖。病程7年以上(含7年),自身对照。同时设正常人组对照研究。正常人60例,男女各30例。抽取晨空腹血送检血糖。结果:分裂症合并乙型肝炎组与正常组对照研究,分裂症合并乙型肝炎组偏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处理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身对照研究,分裂症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人院后比人院前偏高,统计学处理后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氯氮平治疗能引起体内血糖升高,长期服用身体“内环境”适应,产生耐受很快恢复正常范围,这可能与乙型肝炎患者需要消耗大量糖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观察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ccDNA的影响,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ccDNA、HBV DNA含量的关系,探索通过监测外周血cccDNA含量变化来预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远期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4例均选自2009-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所有病例的诊断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其中,男75例,女29例,年龄32~64岁,平均(47.63±10.15)岁.慢性乙型肝炎病程3~21年,平均(8.95士7.11)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  相似文献   

18.
<正> 慢性肝病(CH)和消化性溃疡(PU)均为临床常见病。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7年8月对慢性肝病出现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共180例进行胃镜检查,发现其合并者为3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慢性肝病患者均按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进行诊断与分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5例,肝炎肝硬化10例。在35例慢性肝病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7例,男∶女=4∶1;年龄23~67岁,平均47.5岁。病程1~5年。排除在明确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病人在院外的自我管理决定其预后和再入院率.我科自2003年以来,对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了院外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大降低了再入院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8月我院收治2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致败血症患者。其中1例为男性,53岁,在宁波打工,另1例为女性,51岁,镇海人。2例患者均生活在海边,有接触海水、生吃海鲜史,均有慢性肝硬化,发病时均伴有高热、畏寒,下肢肿胀、水疱或血疱。男性患者有左脚趾外伤、皮肤破损史,入院时间短,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C),最终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女性患者住院100d,入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间突发高热并伴有腹泻,经抗菌治疗,体温降至正常。1.2辅助检查2例患者彩超均呈现肝硬化图像,血培养均呈阳性。血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