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微创血肿穿刺联合脑室及腰大池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选取贺州市中医医院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30例,均采用术前CT定位,血肿穿刺联合脑室及腰大池引流治疗,观察患者血肿清除及恢复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恢复较好者22例,死亡1例,残疾7例。其中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2例。结论 微创血肿穿刺联合脑室及腰大池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能快速降低颅内压,加快血肿清除,重建脑脊液循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临床诊治颅脑损伤的水平不断提高,也为动态观察患者的颅内变化、判断预后提供了客观依据.基底池是包绕脑干的一组脑池,包括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为探讨基底池形态改变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人中,15%~20%的首次血管造影不能发现动脉瘤。根据早期CT扫描上的出血类型,这些病例可分为两类,即局限于中脑环池的出血和弥漫性基底地或限于其前部的出血。1 局限于中脑环池的出血 局限于中脑周围,占无可见性动脉瘤之SAH病例的2/3.主要包括持发性中脑周围出血,占全部SAH的10%,其中2/3的血管造影正常。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60岁以上者居多。仅少数有高血压史,缺乏动脉瘤性SAH时的“预警性头痛”史,1/3在剧  相似文献   

4.
壳核出血患者中脑影像学变化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进行CT影像与临床观察,探讨急性期中脑受累程度与病情关系及重症患者影像特点。结果中脑双侧受压变形与单侧受压变形和无受压变形者之间意识障碍程度有明显不同。受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及合并症影响,中脑受累征象各异,临床上10例钩回疝和4例中心疝患者不仅有中脑受累影像,还有相邻脑池变形和周围组织移位征象。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建立简便、可靠、临床操作性强的TBI患者预后模型,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脑疝、CT环池形态、患者年龄、GCS及手术方式作为观察指标,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出院时进行预后分组,采用GCS分级标准,Ⅰ~Ⅱ级患者视为预后不良,Ⅲ~Ⅴ级患者视为预后良好。结果 236例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129例(54.66%),其中死亡81例(34.32%);预后良好107例(45.34%)。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依次为脑疝、CT环池形态、患者年龄、GCS。最优预后模型方程为In(P/1-P)=1.232×脑疝+1.176×环池形态+1.154×年龄-1.064×GCS+0.012。结论建立了重型TBI患者预后模型。脑疝、CT环池形态、患者年龄、GCS对重型TBI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存在脑疝及环池严重受压者预后不良几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二聚体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磁珠法对8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与3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并分析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各型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好转组与无好转组D-二聚体异常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观察D-二聚体的变化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的病程、病情判定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对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发病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中C-C趋化细胞因子受体5(CCR5)表达与铁死亡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作为脑出血组,留取血肿周围脑组织;取20例接受尸检的非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留取正常脑组织。检测组织中CCR5及铁死亡标志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脑出血组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71例和预后不良组45例,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CCR5 mRNA与GPX4 mRNA、CCR5蛋白与GPX4蛋白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CCR5 mRNA、GPX4 mRNA、CCR5蛋白、GPX4蛋白对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脑出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CCR5 mRNA和CCR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PX4 mRNA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7.179、5.940、6.597、5.009,P <0.05);脑出血组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CCR5 mRN...  相似文献   

9.
尿发性高血压性中脑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在应用CT以前,生前临床确诊比较困难。常被误诊为大脑半球出血并发脑疝形成或继发性中脑出血。我科收治了3例经头部CT证实的原发性高血压性中脑出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部位与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2 6 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CT及生命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出血部位以壳核最多占全部病例 5 5 % (12 5 5 )。脑干出血及多灶性脑出血病情更为严重且脑疝发生率高 ,病死率高。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发生于脑内各部位 ,以脑干出血及多灶性脑出血的生命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1.
应用数学模型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数学模型,并借此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方法 对67例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预后良好41例,预后不良26例,对两组患者的13个项目进行多因素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出血量、出血部位、二次手术、并发症和康复期治疗5个变量为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据此建立判别函数式,预后良好的回代正确率为95.1%,预后不良的正确率为96.2%,总的判别正确率为95.5%。结论 本判别函数在理论上能较准确地对预后作出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以来10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发生率为36.1%,多于发病6h内发生,主要与血压增高程度、大量饮酒、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早期脑出血及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并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 2 0 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出血部位、出血量、Glasgow评分以及合并症五个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SIRS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 ,P <0 .0 1,而且在SIRS组中 ,阳性项数愈多 ,病死率愈高P <0 .0 1,不同部位出血的病死率差异显著 ,P <0 .0 1;不同出血量的病死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Glasgow评分值愈低 ,病死率愈高 ,P <0 .0 1;合并症多者病死率较高 (P <0 .0 1)。结论 :SIRS、出血部位、出血量、Glasgow评分、合并症都可作为判断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组(治疗组),对两组病人发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及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脑出血病人发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两周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血肿体积和水肿带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控制脑出血后继续出血,可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将 71例急症就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治疗组 (A组 )和速尿治疗组 (B组 ) ,并行颅脑 CT复查观察治疗后 2 4小时两组血肿扩大情况。结果显示 ,血肿扩大发生率为 A组 33.3% ,B组 17.1%。提示应用大剂量甘露醇脱水治疗可能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引起血肿扩大的原因之一 ,建议发病 2 4小时内应用速尿降低颅内压 ,病情危重者可联用甘露醇与速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发病后12 h内经头部CT确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证实脑出血后4 h内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MMP-9浓度。记录患者入院时血压、头部CT特征、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病史等资料。距首次头部CT检查42~54 h内复查CT或患者意识障碍加重时即刻复查CT,与首次CT结果比较,血肿体积差≥12.5 cm3或2次血肿体积之比>1.4即为血肿扩大。分析MMP-9水平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86例患者,其中41例发生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2.0%。①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扩大组MMP-9中位数水平为112μg/L,血肿非扩大组为79μg/L;血肿扩大组入院时的NIHSS评分、首次测量的收缩压水平高于血肿非扩大组,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短于血肿非扩大组;血肿形态为不规则的比率高于血肿非扩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短、血肿形态不规则外,血浆中MMP-9水平升高也是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5.65,95%CI:5.30~46.15)。③通过ROC曲线获得MMP-9的临界值为97.5μg/L,其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度是0.791,特异度是0.727。结论血浆MMP-9水平增高是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出血时,血液走向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04例高血压性脑实质出血患者均于入院当天行颅脑CT检查;并随访至发病后6个月,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脑实质出血后血肿破入脑室组预后较血肿未破入脑室组差;血肿延及脑干者预后差。结论高血压性脑实质出血时,血肿破入脑室及血肿延及脑干两者均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疗效,旨在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2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精心护理下经CT引导对患者进行血肿定位,应用YL-1型微创针行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结果 29例患者痊愈14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2.8%。结论微创血肿碎吸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具有出血创伤小、成功率高、病死率低、病残率低、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时间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发生时间、影响因素、防治及预后。方法 对 142例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 12h内、12~ 2 4h、2 4h~ 7d、7~ 14d进行动态CT观察 ,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继续出血多发生在脑出血后 12h内 ,继续出血与长期饮酒及血压有关。部位以壳核及丘脑多见。结论 继续出血可导致病情加重 ,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硬通道微创锥颅置管术治疗脑出血时,穿刺路径与脑动脉血管网构筑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福建省晋江市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脑出血患者行简易立体定向电驱动锥颅置管术治疗,术后待血肿引流量>90%后,拔管前行脑血管造影成像(CTA),以了解穿刺针及血肿穿刺路径与脑动脉血管网构筑的关系。结果 对所有脑出血患者在微创锥颅置管术后CTA分析发现,穿刺针在穿刺血肿靶点的路径中均可安全滑过相关颅脑动脉,标点穿刺针位置准确;未见置管及引流过程中穿刺针明显损伤,相关重要脑动脉血管引流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预后良好率达到61.67%。结论 硬通道微创锥颅置管术及术后引流过程中,穿刺针不易损伤脑动脉血管网,穿刺路径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