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是胃肠道肿瘤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之一,在确诊胃肠道癌同时以及术后的6个月内发现的肝转移,称为胃肠道癌同时性肝转移[1].依据王夕富等[2]的建议将≤1 cm的肝转移癌定义为微小肝转移癌.在胃肠癌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过程中,常规超声不易发现肝的微小病灶,致使一部分患者失去或延误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胃肠道癌肝转移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是胃肠道肿瘤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之一,在确诊胃肠道癌同时以及术后的6个月内发现的肝转移,称为胃肠道癌同时性肝转移[1].依据王夕富等[2]的建议将≤1 cm的肝转移癌定义为微小肝转移癌.在胃肠癌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过程中,常规超声不易发现肝的微小病灶,致使一部分患者失去或延误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胃肠道癌肝转移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脏是转移癌好发脏器之一.以结直肠癌肝转移最常见,手术是目前治愈肝转移癌的最佳方法,术后5年中位生存率达30%[1].然而,术后数月内发现肝内复发较常见,文献报道肝转移癌术后2年内复发率高达65%-85%[2].术前未被影像检查发现的微小肝转移癌、隐匿癌被认为是复发的重要因素[3],也是目前影像学检查的难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妇科肿瘤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肝切除(其中6例肝内病灶被完全摘除,1例肝内切除4个肿瘤后尚残留3个肿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静脉全身化疗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7例。原发肿瘤为子宫颈癌1例;子宫体癌2例,卵巢癌1例,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3例。结果:全组随访3~40个月,平均20.6个月。患者全部存活,超声和CT检查6例肝内未再发现肿瘤、1例复发。结论:肝切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有效。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50例胃肠道癌根治术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病人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21例发现肝内病灶,其中经常规超声和CT平扫或增强发现肝内病灶8例,其余13例均未发现肝内病灶。其余29例超声或CT随访12—24月未发现肝占位性病变,经其他检查发现肝外转移病灶。因此,超声造影对胃肠道癌根治术后早期肝脏转移的微小病灶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肝脏微小转移灶的诊断提供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可与其他影象学检查方法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手术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前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超声造影检查,造影所见肝内病灶数目、位置、大小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2例切除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肝转移癌灶96个,大小0.3~8.5em,平均(2.6±1.8)cm,每例1~8个病灶;其中21个(21.9%)≤1.0 cm.术前超声造影准确检出86个癌灶,敏感性89.6%(86/96个),对≤1.0cm癌灶敏感性71.4%(15/21个);造影门脉期至延迟期检出的35个癌灶中19个(54.3 %)常规超声未能发现.42例中治愈性手术切除率88.1%(37例),此37例术后随访3~39个月,2年内肝内复发率32.4%(12例),1年生存率90.0%.结论 超声造影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尤其对小癌灶有较高敏感性,有助于术前准确分期,选择合理治疗方案.超声造影可作为术前无创性影像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及CnTI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53例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并经超声检查检出或疑有肝占位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增强CT检查其中49例发现肝占位。超声造影记录所观察病灶的造影剂灌注过程,转移灶的大小、数目,并与常规超声及增强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53例发现131个病灶,超声造影确认51例193个病灶,22例发现新病灶62个,其中<1.0cm占41.9%(26灶);CT发现新病灶46个;常规超声、CT、超声造影3种方法显示的最小病灶分别为0.8cm,0.9cm,0.6cm。51例肝转移癌109个重点观察病灶超声造影的灌注特征呈4种形式:第一种为肿瘤周边呈快速环状强化,本组占72.5%(79个灶);第二种为动脉期快速团状强化,快速廓清,占15.6%(17个灶);第三种为动脉期至实质期病灶内均无增强,占8.2%(9个灶);第四种动脉期或门脉期延迟增强或与肝同步,实质后期轻度退出,占3.7%(4个灶)。结论肝转移癌超声造影灌注特征的研究以及对转移癌数目、部位的确认,尤在实质期对小转移灶及临床前期微小癌灶的早期检出,对临床分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生长规律,初步探讨超声在其临床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定义病灶较首次超声检查出现任何一个径线增长≥3mm为病灶的增大,以≤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作为时间分组,分别统计病灶增大比例及出现增大的时间段。结果 3.2%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出现病灶数目的增加,10.5%出现病灶的增大。病灶增大时间段有68.8%出现在3个月内,而在3个月内未出现明显增大的病灶,在以后的1年内也较少出现≥3mm的增长。结论超声可用于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增长趋势,并为临床建议复查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误诊为原发性肝癌的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表现,总结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原发性肝癌的肝脏局灶性病变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因上腹部疼痛就诊6例,因恶心和呕吐就诊1例;余20例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就诊。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后27例29个病灶均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误诊时间10 d~6个月。24例26个病灶经肝部分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3例3个病灶经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诊断;确诊再生结节6例8个病灶,血管瘤6例6个病灶,血管周上皮细胞分化肿瘤5例5个病灶,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炎性病变、神经内分泌瘤和肝转移癌(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和乳腺癌肝转移)各2例2个病灶,肝局灶性脂肪沉积和肝肉瘤样癌各1例1个病灶。本组确诊后经相应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6年,27例中21例情况良好,4例失访,1例死亡,1例随访33个月后诊断为肝细胞癌,行介入治疗后现病情稳定。结论 过度重视肝胆特异期低信号、肝脏局灶性病变与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相似、对肝脏少见占位性病变认识不足是导致本文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熟悉肝脏多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二维超声发现的72例患者共79个肝内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79个病灶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59个,肝血管瘤10个,肝转移癌9个,肝孤立性坏死结节1个.超声造影除1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外,其余78个病灶均在不同时相出现不同程度及不同方式的强化现象,超声造影对肝癌和肝肿瘤总体的确诊率均为95%.结论: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肝肿瘤和病变性质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超声造影对肝肿瘤射频消融(RFA)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细胞肝癌(HCC)患者12例23个病灶、肝转移瘤1例2个病灶为观察对象.全部病灶RFA治疗后即刻至2个月采用超声造影检查评价疗效,并与彩超和增强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FA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19个消融灶各期均无异常增强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4个消融灶边缘局部有早期增强判断有肿瘤残存;2个可疑残存肿瘤.经CT、穿刺活检及12个月以上随访,证实超声造影正确诊断23个病灶(23/25),与增强CT检查结果相近.超声造影发现新生病灶23个,其中2例有9个直径为<1 cm的病灶,同期CT未能显示.结论超声造影是评价RFA疗效的一种有效方法,且能明确肿瘤残存部位引导补充治疗,并有助于发现微小新生病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9例合并肝硬化的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9例患者共13个肿瘤均成功进行了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直径0.7~4.2 cm,平均(2.4±1.1)cm.腹腔镜超声发现2个术前影像学未显示的病灶.3例患者同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粘连松解术以及腹壁转移灶切除术.术中无患者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增强CT显示12个病灶完全坏死.1例患者术后6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8例患者存活.结论 腹腔镜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肝细胞癌治疗方法,腹腔镜超声在此过程中可准确地发现术前影像学漏诊的病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麦默通(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诊治乳腺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对123例乳腺疾病病人切除乳腺病灶,将所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123例乳腺疾病病人共切除病灶265个,无一例操作失败,乳房上仅留有3mm~5mm的微小创口,术后病理诊断阳性病灶31个(包括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234个病灶为良性病变。有2例在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B型超声未发现残留病灶。[结论]应用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诊治乳房疾病既可完整切除病灶,又可对乳腺可疑病灶明确诊断;且创伤小,维持乳房的美观,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4.
肝转移癌超声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转移癌漏诊原因,提高其超声检出率。材料与方法:胃肠道肿瘤手术时已有肝转移癌而超声未检出10例,从不同方面分析肝转移癌的超声漏诊原因。结果:漏诊肝转移癌多位于肝表面及肝右叶膈顶部,可为单个或多个,直径0.5-1.0cm,漏诊与多种因素 有关。结论:肝转移癌超声漏诊原因与超声伪像干扰,仪器性能、检查盲区存在及医生主观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严金凤  付月珍  陈楚吟  王喜辉 《护理研究》2008,22(28):2584-2585
[目的]介绍麦默通(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诊治乳腺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对123例乳腺疾病病人切除乳腺病灶,将所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123例乳腺疾病病人共切除病灶265个,无一例操作失败,乳房上仅留有3 mm~5 mm的微小创口,术后病理诊断阳性病灶31个(包括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234个病灶为良性病变.有2例在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B型超声未发现残留病灶.[结论]应用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诊治乳房疾病既可完整切除病灶,又可对乳腺可疑病灶明确诊断;且创伤小,维持乳房的美观,减轻病人 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肝恶性肿瘤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405例行超声引导下肝恶性肿瘤RF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后至少3个月随访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患者RFA后病灶完全消融率、局部残存率、肿瘤复发率及肿瘤进展率,并分析影响肝恶性肿瘤RFA局部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405例患者共行462次RFA治疗,消融病灶数610个,病灶直径(2.5±1.1)cm,术后3个月肿瘤完全消融率89.2%(544/610),肿瘤复发率17.5%(81/462),肿瘤进展率23.8%(110/462).病灶数目(≥3个)、病灶大小(≥3 cm)及肿瘤位置(位于大血管旁)影响肿瘤完全消融率;而病灶数目(≥3个)影响肿瘤复发率及进展率.复发性肝细胞性癌、胃肠道转移癌及非胃肠道转移癌相比原发性肝癌(HCC)有更高的复发率和进展率.结论 超声引导下RFA治疗肝恶性肿瘤可有效控制肿瘤局部进展,病灶数目、大小及位于大血管旁可影响肿瘤完全消融率,病灶数目可影响肿瘤复发率及进展率,复发性HCC及转移性肝癌与原发性HCC相比肿瘤复发率、进展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活检系统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活检系统在乳腺微小病变(小于1cm)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下Maxrmaotome活检系统对小于1cm的34个病灶行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并评价该系统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病理学诊断纤维腺瘤26个,乳管内乳头状瘤4个,浸润性导管癌、腺癌、原位癌、乳腺病各1个,病理结果阳性率100%,超声均能清晰显示微小肿块微创旋切的全过程.结论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活检系统对于临床难以发现的小于1 cm的微小病灶可以明确地进行病理学诊断和显示微创完整切除,能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癌136例347个病灶.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99例,乳腺癌17例,肺癌12例,其他8例.病灶最大径1.4~7.7 cm.首次射频治疗前57例为单发病灶,≥3个病灶者42例.所有患者射频治疗后1个月均行增强CT检查判断病灶灭活状况,并随访患者生存期,随访时间为3~51个月.结果治疗后24 h或1个月增强CT检查,肿瘤灭活率为95.1%.经随访共有39个病灶(11.2%)在2~19个月局部复发增大.RFA治疗后局部灭活率及复发率与病灶大小有密切关系.55例(40.4%)在RFA后1~16个月内肝脏其他部位出现新生转移灶,初次RFA治疗时病灶越少肝内出现新生转移灶的比例越小,而与RFA治疗前病灶大小无关.本组病例平均生存期为(26.22±1.85)个月.1年生存率80.3%,2年生存率43.8%,3年生存率28.8%.RFA治疗后复发未再行治疗与复发后RFA治疗1~2次患者的生存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复发后再次治疗3~4次者无明显差异.发生较严重并发症3例,经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超声引导RFA治疗肝脏转移癌局部灭活率高,并发症较少,可有效延长生存期;对单发病灶疗效显著,对再发或复发病例可随肿瘤的复发转移多次治疗,显示了RFA治疗肝转移癌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肝转移癌及其原发灶和肝外转移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临床或病理确诊为肝转移癌的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对肝转移病灶、原发肿瘤病灶及肝外转移病灶进行图像分析,并分别测量其SUVmax值。结果 61例肝转移癌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肝转移灶为阳性者58例(阳性率为95.1%),SUVmax值为3.2~16.0(平均5.1);47例(77.1%)为肝内多发病灶,同机CT平扫中58例(95.1%)病灶表现为稍低或低密度。原发肿瘤中胃肠道恶性肿瘤占50.8%,肺癌占24.6%;但不同原发肿瘤的肝转移灶的SUVmax值并无统计学差异。80.3%肝转移患者同时伴有肝外转移,其中胃肠道肿瘤中29%患者仅有肝转移,而肺癌则全部同时伴有肝外转移。结论 18F-FDG PET/CT在诊断肝转移癌、寻找原发灶及肝外转移灶中具有重要价值;肝转移癌多来源于消化道肿瘤及肺癌,常为多发病灶,并多同时伴有其他转移。  相似文献   

20.
提高肝表面微小转移癌超声诊断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肝表面微小转移癌超声诊断率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微小转移癌(59个病灶,直径≤1.8cm)及手术病理、CT、临床随访半年的对照组158例患者(均确诊有原发性恶性肿瘤),采用高频探头、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局部放大图像、调节聚焦、降低增益及采取患者屏气状态等5种超声附加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对比常规扫查法与超声附加方法前后肝表面被膜形态及回声改变。结果:肝表面微小转移癌组51例中17例(33.3%)采用普通检查条件不能显示或仅提示可疑,而采用上述附加方法,超声检出率从57.6%提高达86.4%。假阳性5例。该方法诊断肝转移癌的灵敏性为84.3%,特异性为96.8%,诊断正确率达93.7%。结论:对肝表面微小转移癌在超声检查中应用5种附加方法,显示率及清晰度得以改善,提高了肝转移癌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