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放射增敏剂研究的先驱者Adamst[1]对放射增敏剂按照作用机制进行了分类.其中亲电子放射增敏剂由于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敏作用较强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效果较好的药物是眯嗦硝唑(misonidazo,MISO)但临床试验表明,该药物合并常规放疗无明显增敏效果,主要原因是肿瘤组织药物浓度低,不能产生明显的增敏效果,又因其不良反应较大,影响患者接受更大剂量来提高增敏效果[2].  相似文献   

2.
苯并杂环化合物的放射增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增敏指的是通过一些化学物质(化学合成药物、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生物制品等)的作用,能提高射线对肿瘤细胞,尤其是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的杀伤力,但对受照射的正常细胞影响不大。随着世界各国对放射增敏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增敏剂。它们都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分别起到了增敏的效果。其中最新和最有代表性的是苯并六元杂环的增敏剂。笔者主要介绍以苯并杂环为母体的衍生物的放射增敏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在化学药物对辐射反应的修饰作用的研究中,着重点总是主要针对但不是唯一针对着放射增敏药物或放射防护药物在放疗中的利用问题。在放射增敏剂领域中,有关放射增敏机制所作的大量工作总是会导致一大群化合物的发现,而这些化合物对处于低氧条件下的细胞明显表示出各种不同的增敏效应,但对处于富氧条件下的细胞却没有作用。对氧效应的普遍性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以及许多种具有“放射抗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4.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于临床,其放射增敏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成为放疗增敏剂中的重要一类。目前更多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衍生物正处于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阶段,多项研究显示可能成为潜在理想的放射增敏剂,但其临床应用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及增敏效果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常因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而不能给予肿瘤足够的照射剂量,而造成治疗失败,因此,如何提高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是临床肿瘤放疗面临的突出问题。放射增敏剂作为一种增强肿瘤放疗敏感性、提高放疗疗效的药物,通过增加辐射诱导的氧自由基及DNA损伤、调控放疗关键分子靶点以达到放射增敏目的。本文结合放射增敏剂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概述了放射增敏剂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放射增敏调控的分子机制、促进放射增敏剂的研发,以及设计新的策略改善放射治疗结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烟酰胺对离体肿瘤细胞和整体动物肿瘤均有放射增敏作用。由于烟酵胺副作用小、增敏作用明显,并且避免了硝基咪唑类增敏剂的神经毒性,使烟酰胺有希望成为能应用于临床的放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7.
自从在Key Biscayne 召开第三届国际肿瘤治疗中化学增敏防护药物研究会议以来,两年间在增敏剂的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主要是:1.涌现出一些新的更有效的放射增敏剂和化学增敏剂。2.对放射效应的生化机理等增敏和防护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3.特别是提出了增敏药物如何更合理地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长抑制剂TNP-470合并放射增敏治疗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血管生长抑制剂TNP—470与放射增敏剂MISO在放疗中联合应用治疗肿瘤的效果。方法 以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比较TNP—470与增敏放疗联合的治疗方法与其他相应各对比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 TNP—470与放射增敏剂MISO在放疗中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 血管生长抑制剂TNP—470能够增强放射增敏剂MISO对放疗的增敏效果。  相似文献   

9.
放射增敏剂已经使用很多年了,目前主要用于增敏乏氧细胞。肿瘤组织中有乏氧细胞存在,过去曾用高压氧使乏氧细胞增敏,但不同的试验结果不尽一致。因为动物全身长时间高压氧处理产生的生理反应使血管闭合,从而影响氧的增敏效果。后来有人试图用负π介子和中子来解决乏氧细胞的问题,虽有一定作用但未能完全使乏氧细胞增敏,而且设备非常昂贵。因此,Gray实验室开始着手化学放射增敏剂的研究。Adams研究了许多带有机环结构的化合物,目前已有甲硝哒唑(metronidazole)、misonidazole和9963等放射增敏剂。一种化合物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主要看其治疗增益,即对肿瘤组织的增敏是否比正常组织增敏大,否则就起不到放射增敏的作用。肿瘤组织中存有许多乏氧细胞,而正常组织中都没有。因此,增敏剂能提高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Misonidazole(MISO)现正被临床广泛试用。有两个因素与这种增敏有关,一是它的电子亲和性(electron affinity),一是它的亲脂性(lipophilicity)。因此最近证明放射增敏剂不但具有放射增敏作用,而且远具有“化学增敏作用”(“Chemosensitizing”effect),即它能增加化学治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例如,乏氧的V79细胞在生理温度下对于博莱霉素(Bleomycin)是具有抵抗性的,但是与MISO合并使用,便变得敏感起来。  相似文献   

11.
药物应用到肿瘤放疗临床时,需要了解对恶性肿瘤及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本文介绍了放射防护剂、放射增敏剂及肿瘤化疗药物对以上两种组织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提高肿瘤放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谷胱甘肽在沙纳唑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沙纳唑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与谷胱甘肽的关系。方法:用通氮法造成培养细胞乏氧模型,给药和^60Coγ照射后用集落形成的方法观察HeLa细胞存活率,由单靶多击模型拟合后测出放射增敏比来评价增敏效果;用四氧嘧啶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谷胱甘肽含量以探讨增敏作用机制。结果:SER大于1.4,谷胱甘肽含量随照射剂量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尤以乏氧时更为明显。结论:沙纳唑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沙纳唑复合^60Coγ照射使肿瘤谷胱甘肽含量明显降低可能是其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放射增敏剂AK和MISO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和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放射增敏剂AK和MISO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和疗效比较研究骆传环,鲍云华,王作华,王友茹,俞受程肿瘤组织中的乏氧细胞对射线敏感性低,限制了放疗效果。因此,人们研制了放射增敏剂,以提高肿瘤的放疗效果,并打破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循环。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硝基咪唑类化...  相似文献   

14.
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疗效是临床医生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肿瘤放射生物学面临的重大课题。多年来,放射生物学家在物理方面(高LET、射线、分次照射、加温治疗)和化学方面(氧效应、化疗药物合用、放射增敏剂)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至今已初见成效。而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放射增敏剂的研究,也较有更大的实用价值。目前,放射增敏剂已发展到第二代药物,其研究成果不仅颇受放疗医生的欢迎,还引起不少基础学科(药理、生化、细胞生物)工作者的注意。以下从本次会次第二组论文内容看到的研究动向做一简要摘述。  相似文献   

15.
放射保护剂与放射增敏剂对含氧与乏氧细胞放射拮抗性影响的体外研究放射保护与放射增敏药物均显示因非均等作用而有利于杀伤肿瘤组织。其原因或是通过对正常组织的选择性保护作用;或是选择性地使肿瘤增敏。但若在体内联合应用这两类药物时,要受到剂量,毒性,机体忍受性,双方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在全身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为避免上述种种因素的干扰来研究这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作者使用了体外培养的单层 CHO(中国地鼠卵巢)细胞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放射增敏剂的临床试验一般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药物的最大耐受量,也可以同时研究药物的分布。第二阶段是研究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所采用的特定的放射治疗及增敏剂给药方案,这阶段主要确定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须要的病例数不多。第三阶段则是大数目病例的随机分组研究,来确定增敏效果。  相似文献   

17.
放射治疗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是影响肿瘤放疗疗效的关键因素.放射增敏药物能够增强机体的放射敏感性,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达到降低照射剂量、提高放疗疗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现有的放射增敏药物主要分为细胞毒类药物、靶向药物以及中药制剂3大类.该文将对肿瘤放射增敏药物的作用机制、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临床上多数肿瘤的放射治疗疗效较低,因此如何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中受关注的问题。已有为数不多的放射增敏剂应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各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方式及效果各有差别,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莪术油对肺腺癌(LA-795)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的放射抗拒性,改善放射治疗效果,国内外进行了太最的放射增敏剂研究,但均未能找到真正能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放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20.
化学修饰剂对肿瘤细胞具有增敏作用,近期的研究显示其中的生物还原活性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放射增敏和化学增敏作用,因此引起广泛的重视。本文综述化学修饰剂中研究较多的生物还原活性物的主要作用机理及其临床Ⅰ、Ⅱ期的试验结果,展示其可喜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